痉挛性

  • 间苯三酚注射液与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人民医院急诊科痉挛性腹痛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我国老年群体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1]。痉挛性腹痛是由患者肠道痉挛引起的腹部疼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等生理反应密切相关[2]。痉挛性腹痛以绞痛、阵发性疼痛为临床疼痛的主要表现形式[3-4]。部分患者病发时还会伴发热、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5]。痉挛性腹痛通常是由于患者肠道动力增加等因素导致[6]。临床上针对痉挛性腹痛患者的用药,最常见药物是间苯三酚注射液与山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注射可有效缓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0期2023-08-31

  • 中医药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风康复期常伴有痉挛性瘫痪。中风痉挛性瘫痪是指中风后高级中枢抑制性指令消失或减弱,导致脊髓反射亢进,进而表现出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紧张的肌痉挛状态[1]。有研究表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发生率高达90%,且如若治疗不及时,则常引发肢体肌肉萎缩疼痛,甚或关节变形,乃至患肢功能难以恢复[2]。因此,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尽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在中风的治疗及其康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中药汤剂外洗内服、针刺、推拿等方式显著提升中风痉挛性瘫痪的预后。本研究对中医药治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6期2023-08-18

  • 痉挛性斜颈临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300193)痉挛性斜颈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的一种疾病,属于局部肌张力障碍[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地区痉挛性斜颈的发病率为 5.7/100 000,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2.9岁、男性39.2岁[2]。目前,痉挛性斜颈的病因尚不明确,遗传、神经递质传导紊乱、创伤及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是其影响因素[3]。痉挛性斜颈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痉挛性斜颈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

    中医正骨 2023年4期2023-07-29

  • 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ce的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丁小姣1,刘明2,宁容容1,夏高艳1,齐雨欣1,郭蕾蕾1,叶险峰1*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相关文献,总结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2-2021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6期2022-11-16

  • 痉挛性脑性瘫痪早产儿脑CT图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的小儿脑瘫中为痉挛性脑瘫[1-2]。痉挛性脑瘫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此类患儿除肌肉持续痉挛外,还伴肌肉运动不协调,且即使经手术治疗后可改善大部分症状,但随着生长发育常需二次甚至多次手术[3]。研究报道,小儿脑瘫的发病时期是在胎儿期及婴儿期,但因婴儿期特殊的发育规律,小儿脑瘫引起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极易被掩盖,虽随着生长发育有所改变,但这也导致脑瘫患儿无法及时被发现,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仅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也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4-5]。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8期2022-08-02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用药规律*
    300193)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疾病[1],主要是由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而引起的头颈部异常姿势或运动[2],属于锥体外系疾病[3]。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4],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以口服胆碱能药物、抗多巴胺药物、外科手术、A 型肉毒素注射、脑深部电刺激等对症疗法为主[5-6],但治疗效果欠佳,患者较为痛苦,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患者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状态,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7]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30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足内翻临床研究*
    200051痉挛性足内翻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小腿肌张力异常、踝关节稳定性差,出现后跟倾斜、X型腿、行走不稳等症状,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干预,易导致终生关节活动障碍[1]。临床常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但疗效欠佳。针刺疗法将适宜型号的针灸针刺入患者穴位,达到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目的[2]。本研究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痉挛程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的

    河南中医 2022年8期2022-06-29

  • 近30年中医药研究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文献分析*
    300193)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年龄在40~60岁,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不同,约在5/10万~9/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临床上患者多有颈项部牵拉感,前后左右都有可能产生头部不自主偏斜,不论是在外观上以及心理上都给患者造成莫大的困扰,影响生活质量,西医目前以A型肉毒素注射[2]以及外科手术治疗[3]为主要手段,但治疗效果与复发率均未达到理想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已成为一大难题,其也是目前国内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天津中医药 2022年6期2022-06-18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C 患者、其他痉挛性运动障碍患者和食管胃连接部流出道梗阻(EGJOO)患者。排除标准: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和严重营养不良等;病历资料、随访信息不完全患者。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7—2019 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OEM 患者72 例。其中男40例,女32 例;年龄44~62 岁,平均(51±4)岁。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病例,无既往食管相关疾病。1.3 方法 POEM 术后接受6 个月随访调查。观察指标包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2022-01-26

  • 年轻女性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1例报道
    物治疗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药物治疗部分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疗效不理想,甚至可能导致猝死[1-3]。临床给予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足够剂量的联合药物治疗,但部分病人心绞痛发作并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频繁发生。对比国内外研究结果发现,女性月经周期的某些阶段中,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激素治疗存在可行性。现报道采用雌激素-黄体酮激素联合避孕疗法治疗患有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年轻女性病人1例。1 资 料图1 冠状动脉造影和乙酰胆碱激发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2期2021-07-06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五例报道并相关文献分析
    0 引言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流行病学研究相对较少,该病在欧洲患病率约0.003%~0.01%,发病年龄从1岁至70岁,患者往往在40岁前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1]。HSP是一组以脊髓长束(即皮质脊髓束和背柱)进行性变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多样性,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双下肢痉挛性无力伴膀胱受累,而后者还包括共济失调和认知障碍等症状[2]。这些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诊断上的挑战,并给的治疗管理和遗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2021-06-26

  • “脖子歪”未必是落枕 中青年人要警惕痉挛性斜颈
    ,她被诊断为“痉挛性斜颈”。患者常常误以为是落枕痉挛性斜颈常发于中青年人群,很多人发病前毫无征兆,患者常常会误以为是落枕,而不加重视。不仅仅是很多患者会忽略,就连有的医生也会误诊,这就导致很多患者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加重到一定程度。痉挛性斜颈是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发病率在5.9/10万~13/10万,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痉挛性斜颈因肌肉强直收缩、挛缩,常会引起患者颈部异常运动和异常姿势,70%的患者会表现为颈部疼痛,30%的患者表现为姿势

    自我保健 2020年10期2021-01-15

  • 芍药甘草汤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22500)痉挛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硬瘫,病理改变主要在脊髓中、双侧皮质、脊髓束的轴索变性和脱髓鞘,以胸段最重。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呈剪刀步态,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增加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需引起重视,及时入院接受治疗[1-2]。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巴氯芬片疗法治疗患者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状况,但部分患者接受巴氯芬片疗法治疗,整体疗效仍不能令临床满意[3-4]。对此,本院改进治疗方案,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2021-01-06

  • 无药无创纯手法调整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0.引言目前,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痉挛性斜颈为临床常见病,由肌张力障碍导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收缩,发病部位以头颈部为主,收缩方式多表现为连续或间断性,不具备自主性。发病后,患者头部往往伴有异常姿势,且倾向于同一方向,外表美观度差。痉挛性斜颈的发生,与外伤以及原发性前庭功能异常同样存在联系。1.验案摘要谭某,女,1951年生,山东省莱州人,现居住于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由家村,患有痉挛性斜颈,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均无果。1.1 初诊2015年2月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6期2020-11-28

  •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华摘要: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常见后遗症之一,笔者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针刺治疗文献进行总结,从单纯针刺手法和针刺及其综合疗法等方面,综述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参考。关键词:中风;偏瘫;针刺;痉挛性;综述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3-0086-03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高居榜首[1],存活下来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下偏瘫、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3期2020-05-11

  •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匹林用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诊治时间顺序行数字编号将所有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均接受病史询问、常规检查、情绪疏导等基础治疗,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的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关键词】阿司匹林;脑血管;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如何缓解岔气
    活动的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造成的。当人们因运动而呼吸急促,肌肉运动量增加得太快时,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加大。缺乏氧气,肌肉不得不在“饥饿”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的工作。个别“挺不下去”的肌肉群就会用它们特有的方式提醒你“悠着点儿”。“特有的方式”就是痉挛性收缩,俗称岔气。岔气和肌肉抽筋没有太大差别,解决方法也差不多:岔气时要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千万不要继续坚持、硬挺:试着向上伸展疼痛一侧的胳膊,尽量将胳膊舉过头顶;用另外那只手按摩、按压与疼痛部位最接近的局部表面:适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0期2019-12-16

  • 如何缓解岔气
    活动的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造成的。当人们因运动而呼吸急促,肌肉运动量增加得太快时,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加大。缺乏氧气,肌肉不得不在“饥饿”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工作。个别“挺不下去”的肌肉群就会用它们特有的方式提醒你“悠着点儿”。“特有的方式”就是痉挛性收缩,俗称岔气。 岔气和肌肉抽筋没有太大差别,解决方法也差不多:岔气时要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千万不要继续坚持、硬挺;试着向上伸展疼痛一侧的胳膊,尽量将胳膊举过头頂;用另外那只手按摩、按压与疼痛部位最接近的局部表面;适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1期2019-09-10

  • 舒筋解痉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9)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1]。中医认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应采取药物联合康复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研究显示,舒筋解痉方具有通络解痉、化痰止痛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肢体痉挛,恢复其患肢功能[2]。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舒筋解痉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6月-2018年12月收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2019-05-18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42100急性痉挛性腹痛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可由精神刺激、受凉、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机体胆道、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发。就老年群体来讲,其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降低,因此疾病发病风险也明显增高,患病后也必须采取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以往临床多采用山莨菪碱治疗,但是此药物禁忌证和不良反应较多,所以需要临床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做更深一步研究。本文以58例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为例,详细分析了间苯三酚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文所示。1 资料与方法

    药品评价 2019年24期2019-03-06

  • 歪脖子当心痉挛性斜颈
    去医院,诊断为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活动,常伴有头部振颤、徐动或痉挛性不自主运动,致使头部和颈部呈多种倾斜性姿势,受累肌肉明显肥厚。多见于中、青年,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发病开始时,症状轻微、缓慢发展,逐渐加重至不能控制,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减。在紧张、情绪激动以及疲劳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完全消失。往往双侧肌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做反复发作的扭转运动。按临床表现,痉挛性斜颈可以分成4种类型:1.头颈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1期2018-11-22

  •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易复发[4]。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SP)为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与后遗症,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是由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偏瘫和截瘫,大约有65%的脑卒中患者出现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症状[5],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6]。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反应小,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通过收集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中医传统辅助平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7期2018-09-01

  • 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大脑结构性改变:一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430060)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c,SD)是会话过程中单纯喉肌出现不自主的痉挛为特征的一种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该病多为成年发病,是一种任务特异性的功能障碍,在言语过程中发生,在大笑、哭泣、喊叫等情绪性声音表达时无异常表现。人们对痉挛性发声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所知甚少。本研究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评估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大脑皮层形态学、基底核、脑白质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纳入13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T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3期2018-01-25

  • 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1699)急诊痉挛性腹痛为各个医院急诊常见疾病,其发生和受凉、饮食不卫生等引发胆道平滑肌和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相关,腹痛程度剧烈,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临床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常给予解痉止痛药物,但传统的解痉止痛药物山莨菪碱副作用多,降低了应用的安全性,需探讨更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显示,间苯三酚可替代传统解痉药物作为急诊痉挛性腹痛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作用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本研究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0例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2018-01-11

  • 双下肢矫形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观察
    下肢矫形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观察秦国庆(吉林省春光康复医院/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目的探讨双下肢矫形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者35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7例患者行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实验组1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双下肢矫形术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 选择性胫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4期2017-12-19

  • 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药熏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陆勤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目的分析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1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巴氯芬治疗,试验组给予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2017-11-13

  • 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疗效观察
    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疗效观察马瑞(河南省延津县人民医院延津453200)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2017-09-21

  •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赵嫦颖(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目的针对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讨论实施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2017-09-03

  • 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403)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朱正凯1,林少华2,李亮明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080;2.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中山528403)目的观察旋转型痉挛性斜颈(RoST)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CT及颈部肌电图(EMG)检查对RoST的痉挛肌肉的分布、分级进行判断,采用斜颈三联术进行治疗,术中对

    海南医学 2017年10期2017-06-06

  • 痉挛性斜颈是怎么回事
    先生被确诊患了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是指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表现的总称,其发病率大约是9/10万。痉挛性斜颈的诊断痉挛性斜颈诊断容易,患者头颈歪斜,伴不停地摇晃或颤动,基本可确定,但确诊还需符合以下两点:1.患者有肌张力障碍。2.排除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脑瘫后遗症、肌性斜颈等。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痉挛性斜颈多为成年起病,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在紧张、劳累、生气等情况后发生,病情逐渐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2期2017-04-17

  • 柔筋汤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价值
    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价值柏建中(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 盐城224006)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治疗中运用柔筋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柔筋汤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关节痉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2016-09-20

  • 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血管减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华春晖,刘春,薛泳华,李心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200336)目的 观察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痉挛性斜颈患者24例,行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第6个月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9.5±1.7)个月,手术总有效率为70.8%。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旋转型和侧屈型痉挛性斜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混合型(P均0.05)。术后出现颈肩部麻木7例、肩痛4例、发热

    山东医药 2016年38期2016-04-05

  •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治疗现状
    林红军 刘智斌痉挛性斜颈的中医治疗现状解锦姣林红军刘智斌痉挛性斜颈病因病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从针灸、中药及针药合用、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痉挛性斜颈;治疗;综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局限性肌力障碍。病变主要累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夹肌,严重者可涉及到前中斜角肌等深部肌肉,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甘肃医药 2016年2期2016-03-09

  •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分析何显峰目的 比较不同针灸手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四组(n=25),三组观察组(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分别使用阳经刺法、阴经刺法、阴阳平衡刺法针灸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阳经刺法、阴经刺法、阴阳平衡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临床疗效更加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4期2016-02-15

  • 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疗效观察
    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疗效观察周丽华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效果理想。硫酸镁;间苯三酚;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目前,急性胃肠炎是临床中多见的急腹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及腹泻等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0期2016-02-15

  • 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93)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白玮婧1,张春红2,孟丽娜2,王珍珍1(1.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为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查阅近10年来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综述。表明中医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疗法多样性,包括传统针刺法、特殊针法、艾灸、康复训练、传统推拿手法等;且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不难看出在中医疗法的领域上着

    天津中医药 2016年8期2016-02-11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胡媛目的研究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诊痉挛性腹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2016-01-29

  • 痉挛性发音障碍研究进展
    300000痉挛性发音障碍研究进展刘 玮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00000痉挛性发音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中枢运动神经系统病变,发音时喉部肌肉非随意运动。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女性多发,该病根据喉部肌肉痉挛时声带开放、关闭位置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收型、外展型、混合型。诊断主要依靠病态声音特征的感性判断,需神经科医师、嗓音医师、耳鼻喉科医师联合组成诊疗小组共同工作。临床上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2015-12-10

  • 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40例
    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40例郭刘锋(巩义市中医院中风科,河南 巩义 451200)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葛根、白芍、赤芍、伸筋草、当归、枳壳、木瓜、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桔梗、川芎、甘草)治疗,1 d 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

    中医研究 2015年8期2015-06-01

  • 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分析
    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分析陈建军目的探讨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9例。观察组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 效果明显,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脑卒中;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2015-05-08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陈艳萍目的 分析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 11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经过不同治疗模式后, 观察组患者肢体痉挛评分为(33.3±5.1)分;运动功能评分为(78.3±8.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6±10.2)分;对照组者肢体痉挛评分为(67.3±7.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2期2015-05-06

  •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袁 勤1,张国庆2,韩 为2*(1.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部,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针刺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取穴方法多样。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实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讨中,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理论支撑。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方法以及机理研究进行简要综述。痉挛性瘫痪;针刺;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中风痉挛性瘫痪是中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3期2015-02-10

  • 芒针针刺夹脊穴与督脉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中风后遗症中,痉挛性瘫痪又是临床中常见又难以治疗的症状。申鹏飞博士师从石学敏院士,在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随申鹏飞博士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门诊学习,认真学习并体会申博士在临床中运用的芒针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刺方法,此法通过临床证实,其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其他针刺方法,患者的肢体康复效果明显。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因病机1.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病机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的根本病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2期2014-04-02

  •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分析
    -2]。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侧头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该研究对该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该院收治的72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

    中外医疗 2013年24期2013-02-01

  • 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临床体会
    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临床体会彭智贇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效果,并进行护理体会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泌尿科行前列腺手术及膀胱切除术患者42例,分析患者在优质护理后疼痛控制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42例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5±2.9)d。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有帮助,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积极施行护理应对措施可使患者避免疼痛折磨,早日康复出院。优质护理;泌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3期2013-01-30

  • 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因,脑瘫患儿以痉挛性脑瘫多见,以生长发育迟缓,上行运动神经瘫痪,姿势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研究中,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地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0~5.5岁。所有患者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2012-08-15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
    疗,2天后出现痉挛性斜颈,体格检查:心肺阴性,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症状缓解,后又出现3次痉挛性斜颈,均在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后缓解,后加用苯海索2 mg,每日2次治疗,未再出现痉挛性斜颈。例2,女,35岁,诊断强迫症。既往史、家族史阴性。予舍曲林系统治疗,首剂50 mg/d,3天后增至100 mg/d,感饮水稍呛咳,未予重视,7天后增至150 mg/d,出现痉挛性斜颈,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2年3期2012-01-23

  • 痉挛性斜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
    455000痉挛性斜颈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本文旨在通过观察痉挛性斜颈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coked potential,BEAP)的电生理变化,进行双侧波间期、波高比的比较,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并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9-02~2010-03于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30例,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5期2011-08-17

  • 针刺治疗药物流产痉挛性腹痛100例
    引起难以忍受的痉挛性腹痛,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从1998年起试用针刺疗法对药物流产引起的痉挛性腹痛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ブ瘟10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100例均为闭经49天以内尿HCG阳性、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并经药流门诊观察确诊为难以忍受的痉挛性腹痛者,有的伴有恶心呕吐。2治疗方法ト⊙ㄎ合谷、内关、三阴交,均为双侧,大幅捻转提插强刺激;头晕及有便意者加足三里、百会;虚脱加水沟;恶心、心悸者加强刺激内关。3~5分钟行针一

    中国针灸 2000年1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