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滩

  • 砂质辫状河心滩沉积演化规律与沉积构型特征 ——基于沉积数值模拟的认识
    河主要沉积单元,心滩具有规模大、连通性强、物性较好等优势特征,往往是砂质辫状河成因油气藏的主要开发目标[13-14]。由于砂质辫状河形成过程中辫状河道频繁迁移,心滩的沉积过程及其内部构型十分复杂,对于心滩内部构型认识的不足制约了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因而心滩沉积特征与内部构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14]。目前针对砂质辫状河心滩沉积构型的研究主要依赖于野外露头沉积学分析、现代沉积观察及地下储层密井网解剖,而对于砂质辫状河心滩的成因与构型模式研究主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年6期2023-12-29

  •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常将复合坝与 “心滩”相对应,广义的心滩既包括位于河道中部的复合坝(mid-channel bar,狭义的心滩),也包括位于河道两侧的横向沙坝(side bar)(于兴河等,2004;Lietal.,2015,2023;李胜利等,2022;李伟等,2022)。2.2 辫状河形成过程与演化机理根据心滩(文中指广义的心滩)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与复杂程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将心滩细分为单一心滩(compound bar)与复合心滩(amalgamated c

    古地理学报 2023年5期2023-10-09

  • 孤岛油田南区馆上段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
    对诸多密井网井区心滩砂体进行实际解剖,利用栅状图展示不同类型心滩的形态及内部夹层展布差异,以期为不同类型心滩的判别和具有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1 研究区概况新近系馆陶组疏松砂岩是孤岛油田主要目的层位,孤岛油田共发育正断层20余条,受孤北、孤南、孤西三条断层影响最大,划分为6个开发区块,如图1所示[18-19]。研究区位于孤岛油田南区的西北部,位于孤岛凸起西南侧,河道迁移频繁,砂体成因多变,连通关系复杂,含油面积可达19.1 km2,地质储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年19期2023-07-26

  • 辫状河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积单元辫状河道、心滩受控于侧积、垂积、填积和漫积4种沉积作用的影响[6],见图2.图2 辫状河主要沉积作用与层内非均质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 sedimentation and intra-layer heterogeneity of braided river1)垂积作用: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时沉积物逐渐向下沉积,一般表现为正韵律的垂向复合,渗透率差异中等,发育于心滩.不同期次垂积作用之间发育落淤夹层.2)前积作用

    地质与资源 2022年6期2023-01-17

  • 基于储层构型的辫状河剩余油分布规律 ——以渤海湾盆地L 油田馆陶组为例
    解剖[3-6]、心滩坝沉积演化及定量表征[7-9]、隔夹层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10-11]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关于辫状河储层构型对油水运动的影响研究较少,而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尤为重要。本文以渤海湾盆地L 油田4 区馆陶组为例,应用岩心、密井网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层次界面分析,建立研究区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储层构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对油水运动的影响,从而弄清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后期调整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

    复杂油气藏 2022年2期2022-08-13

  • 基于河道构型的分方位地震资料砂岩储层识别差异分析 ——以杭锦旗盒3段为例
    辫状河沉积,复合心滩为主要储集体。下石盒子组早期沉积物源供给充足,盒1段辫状河道复合砂体规模相对较大,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区域稳定的连续强反射特征。然而,由于古地貌平缓,盒1期河道频繁分叉合并,造成了复合砂体内部的强烈非均质性[10-12],沉积微相在空间上频繁变化,使得分方位地震资料中反射特征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难以准确判定。相比之下,尽管盒3段整体物源供给不足,河道规模较小,但在十里加汗河道相对发育地区,盒3段相对低阻抗砂岩储层与下伏盒2段整体河漫滩[10

    石油物探 2022年4期2022-08-05

  • 基于数值模拟的辫状河沉积模式
    下部河床亚相中的心滩砂质岩储油物性较好,向上逐渐变差;横向上透镜体中部储油物性较好,向两侧变差。心滩砂岩透镜体可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油藏[6-8]。但对于辫状河至今尚未概况出得到大家认同的沉积模式[9-12],常以加拿大魁北克省泥盆系巴特里角辫状河垂向序列作为辫状河沉积模式的代表。所以对辫状河形成机理和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将以数值模拟形式对辫状河心滩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其形成机理和沉积模式。1 辫状河辫状河为多河道(见图1),而且多次分叉和汇

    石油化工应用 2022年6期2022-07-23

  • 大牛地气田大28井区下石盒子组盒1-1亚段沉积微相
    形态特征,识别出心滩、辫状河道、泛滥平原共3种主力沉积微相。2.1 沉积构造大牛地气田盒1 段发育灰色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地层向上与盒2段以底砾岩为界(图1a),地层向下与山2段以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为界(图1b),山2段顶部表现为深灰色细砂岩夹灰色中砂岩,发育槽状交错层理。盒1段表现出砂包泥的正粒序结构,岩性垂向序列依次表现为灰白色底砾岩(图1c)、灰色含砾粗砂岩、浅灰色粗砂岩、浅灰色含砾中砂岩(图1d)、灰色细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互层(图1e)、棕色、杂色泥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3期2022-07-11

  • 辫状河砂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重构技术 ——以冀东油田高尚堡区块新近系馆陶组为例
    数值模拟将辫状河心滩发育过程划分为形成、生长迁移、侧向加积复合3 个阶段;秦国省等[7-8]认为基准面旋回控制心滩的生长模式;李顺明等[9]认为高尚堡区块单河道宽度为140~560 m,平均宽深比为77.4~98.4。学者们围绕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储层建模方面仍然以传统的序贯指示建模和基于目标的建模方法为主[10-11]。序贯指示建模基于两点地质统计方法,很难揭示不同微相之间的叠置样式和几何形态,更难将露头、现代沉积测量获得的砂体几何形态

    岩性油气藏 2022年4期2022-07-08

  • 基于注采模式的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以N油田为例
    多为河床中心,由心滩坝构成,将心滩坝依次连接起来,即可指示河道延伸方向,同时也能建立交错层理厚度与单期河道规模的定量关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9]。N油田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虽然复杂多样,但仍然能在岩心、地震、测井曲线等资料中找到叠置规律。通过对油田中-厚复合砂体进行内部解剖,砂体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河道成因砂体,另一类是心滩成因砂体,并且心滩砂体规模大,约占71%。研究结果显示,辫状河道宽度与心滩坝宽度比约为1.0∶3.9,心滩坝宽度与心滩坝长度比约为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2年3期2022-06-10

  • 基于动静态信息融合的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地质建模技术
    以下基本原则:①心滩砂体平面呈纺锤形[3,7-10,22],长轴方向与河道方向(主要古水流方向)基本一致,近南北向展布。②平面上辫状河“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14,16],辫流水道可以分为3种充填—砂质充填、泥质充填、半砂质充填[23]。砂质充填、半砂质充填可以沟通相邻的两个心滩砂体,泥质充填则起到阻隔作用。③井间不存在干扰响应,若激动井与观察井有同层射孔,则认为在该层位激动井与观察井未钻遇同一单砂体。④井距(指东西向)范围内存在干扰响应,并不一

    天然气工业 2022年1期2022-02-18

  • 苏里格气田密井网区辫状河心滩刻画
    状河储层油气藏。心滩及辫状河道是辫状河沉积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尤以心滩微相最为重要[13]。心滩是辫状河储层最重要的构型单元,对应着Miall[14-16]提出的4级构型单元。众多地质学者[17-19]对心滩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储层内部构型方面对心滩进行解剖,而对心滩的发育规模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对苏里格气田的心滩发育情况认识不够充分。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区块盒8下亚段地层为例,在明确沉积类型及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河道砂厚中心连线法、单一河道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6

  • 三峡水库坝下江心洲植物群落及其性状对不同水淹强度的响应
    十分敏感的太平口心滩作为研究地点,结合洲滩水淹强度,通过研究江心洲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性状特征,探讨坝下游沙洲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以期为坝下游沙洲发育机制研究、洲滩生态工程及洲滩农业等提供研究基础。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域太平口心滩(30°30′N,112°13′E),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江河段中的上荆江河段。荆江河段是受大坝调蓄水影响最为显著的河段之一[14- 15],同时是三峡坝下游第一个沙质河床河段,而太平口心滩又是该河段上游

    生态学报 2021年23期2021-12-24

  • 定边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辫状河沉积模式
    识别出辫流水道、心滩、河漫滩等沉积微相[1-5];陈仕臻、苏亚拉图等结合野外露头、沉积构造等特征,在岩相组合基础上剖析出河道砂体、心滩砂体和边滩砂体等3种成因类型砂体[6-7];王锐按成因将砂质辫状河野外露头,砂体内部分为心滩坝内落淤层、坝间夹层、道坝转换夹层和串沟[8];马志欣、瞿雪姣等结合野外剖面砂体构型特征,对心滩与辫状河道分布关系、单河道发育位置进行了研究[9-10];乔雨朋等通过野外地质解剖、测井曲线识别、探地雷达分析,认为辫状河储层构型受构造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0-23

  • 定边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辫状河沉积模式
    关键词:辫状河;心滩;沉积微相;砂体连通模式中图分类号:TE 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315(2021)05-0845-08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1.0511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Braided river sedimentary model of Middle JurassicYanan Formation in Dingbian areaZHANG Bin1,ZHANG Ga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20

  •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下石盒子组盒1段心滩砂体定量刻画
    对盆地下石盒子组心滩砂体主要利用钻井资料并根据辫状河沉积规律进行刻画,而没有考虑盆缘古地貌对沉积的影响,古地貌对心滩的规模控制也不明确。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质—物探一体化手段开展石炭系古地貌恢复,深化了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心滩砂体沉积特征的认识。结合现今河流沉积特征,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不同沉积相带、不同古地貌坡度条件下心滩长度、宽度的定量计算方法,以期为该地区上古生界盒1段气藏的精细描述及高效开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4期2021-09-15

  • 苏20区块河流相砂体刻画方法研究及应用
    主要的砂体类型为心滩砂体和河道充填砂体,其发育状况在各小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野外露头考察表明,表面上看,横向分布稳定的砂体实际上是复合河道砂体,由多条单河道砂体拼合叠置形成。单河道砂体之间在储集物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和隔夹层的存在,导致复合河道砂体含气不均匀。在开发早期,只要确定单个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就可以准确地建立储集层的地质模型,但在开发后期,需进一步识别复合河道砂体的空间叠置关系,才能更好地挖掘剩余气[2]。苏20区块有效储集层变化快、多期河道叠

    录井工程 2021年2期2021-08-05

  • 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
    沉积模式[3]、心滩坝沉积演化[4-5]及隔夹层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6-9]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单砂体刻画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以渤海湾盆地L 油田4 区馆陶组为例,探讨辫状河单砂体接触样式及定量规模,并分析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期为油田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L 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南部海域渤南低凸起中段,该油田为受两组近南北向走滑断层控制、内部次生断层复杂化的断裂背斜构造。主力含油层系是馆陶组,以辫状河储层为主

    复杂油气藏 2021年4期2021-03-08

  • 储层构型单元无网格建模方法*
    流带、辫状河道、心滩、加积体及落淤夹层等构型单元。其中,辫状河道、心滩与落淤夹层是表征重点。辫状河道与心滩原型模型建立步骤如下:①根据心滩坝的特征参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以及心滩坝的厚度,利用建模算法构建其模型特征;②在单一辫流带中没有心滩坝的空间位置即为辫状河道构型单元包络体。落淤夹层原型模型建立步骤如下:①根据心滩的分布形态,设置落淤层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以及落淤层的分布密度或落淤层的个数;②利用曲面建模的算法,通过落淤层构型特征参数,完成构型单元的构建。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1期2021-02-23

  • 砂质辫状河砂体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型研究主要侧重于心滩砂体,而河道砂体、边滩砂体的内部构型需要进一步研究;③仅研究各个构型单元及内部非均质性,很少研究各构型单元之间的连通性及非均质性特征。基于上述问题,此次研究通过对山西大同铁路桥剖面云岗组砂质辫状河以及现代河流沉积进行实测、解剖和观察分析,建立多种类型砂体构型模式,详细描述了内部夹层发育特征,预测不同砂体构型内剩余油富集区域,为挖潜砂质辫状河砂体内剩余油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张寺窟村南铁路两侧,露头剖面为横向剖面,

    特种油气藏 2020年4期2020-09-14

  • 大牛地气田盒3段气藏开发调整对策分析
    的有利沉积微相为心滩(图1),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复合型心滩、中等型心滩、孤立型心滩三种类型。盒3段岩性以灰白色中–粗砂岩为主,总体上呈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发育块状层理,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和岩屑为主。孔隙度为 4.0%~16.0%,平均值为 9.6%,渗透率为 0.2×10–3~ 2.8×10–3μm2,平均值为0.8×10–3μm2。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及粒间溶孔为主,其次为次生溶孔和晶间孔。目的层盒3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年4期2020-08-24

  • 长江下游江心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
    道中下段的江心洲心滩则持续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心滩面积由1989年的约55万m2,增长至2006年的239万m2左右,心滩平面形态上以1998年为界,1998年前,心滩长度增加,宽度缩小,之后则呈长度减小宽度增加趋势。1.2 演变特性江心洲河段左汊在1881~1931年间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主汊,河中彭兴洲、江心洲逐渐淤并成型。1932~1960年间,江心洲左岸不断崩塌,江心洲水道宽度增加,进一步巩固了主汊地位,在江心洲水道内,又出现新的洲滩发育,逐渐形成

    水道港口 2020年3期2020-07-28

  • 砂质辫状河心滩及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与方法
    认为河道沉积中以心滩发育为主[1];张勇在研究山东临邑北部大芦家地区馆三段砂质辫状河沉积类型时,提出了心滩与河道充填共同构成了辫状河河道亚相最主要的2种微相类型[2];季汉成等学者在对河北省迁西、迁安、滦县一带现代辫状河沉积考察时,将河道的沉积类型分为心滩与分支河道[3]。其中,河道充填微相与分支河道微相的分布位置及沉积特征有相似性。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河道亚相中单一的心滩微相划分方案已不能满足单砂体刻画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实际需要。该文在研究陇东油区中

    特种油气藏 2020年2期2020-06-08

  • 辫状河砂岩储层内部结构解剖方法及其应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
    砂质辫状河道单一心滩宽度和单河道满岸深度、单一心滩长度与其宽度之间的关系式;孙天建等[6-7]应用Google Earth软件测量了Jamuna River、Prudhoe River、雅鲁藏布江等15个常年流水较深的现代砂质辫状河道的单一心滩宽度及其长度、单河道宽度、单一沟道宽度及其长度,建立了辫状水道宽度与心滩宽度、心滩长度与心滩宽度的关系式;何宇航等[8]、何维领等[9]利用辫状河砂体物理模拟实验数据建立了辫状河心滩砂体长度与宽度、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式

    天然气工业 2020年4期2020-05-16

  • 基于沉积数值模拟的辫状河心滩演化
    盆地中广泛发育,心滩作为其最重要的沉积单元成为油气储层研究的热点[1-5]。针对心滩内部结构,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涵盖露头、现代沉积和地下储层[6-11]。但主要是对心滩及其内部结构的静态刻画,对其形成过程的研究甚少[8-12],尤其是对地下心滩沉积的形成过程,缺乏深入认识。因此选取黄骅坳陷典型辫状河沉积实例,分析心滩储层构型并利用沉积数值模拟再现心滩的形成过程,认识心滩形成机制,指导地下储层构型刻画。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5

  • 边界条件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河道演变影响
    来水来沙、两岸边心滩消长而频繁上提或下移[1-2];尚未建立这一摆动及过渡形式与径流条件的关系;控导工程实施后,周公堤水道为上过渡、天星洲水道为左槽一次过渡形式,碍航位置为颜家台空荡区域形成的交错浅滩,新厂高滩及天星洲左缘崩退明显,存在向二次过渡演变的趋势,应及早实施整治工程进行控制[3]。在控导工程潜坝和护滩带的作用下,河道深泓线右摆,蛟子渊边滩淤高,左岸覃家洲一带冲刷,应及时实施防护措施[4],预防护滩带失稳或破坏[5]。从近期周天河段航道水深上看,该

    人民长江 2019年11期2019-12-03

  • 天兴洲沙嘴特征与演化研究
    ],通过对天兴洲心滩尾部沙嘴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卫星图像的观察,搞清了天兴洲心滩尾部沙嘴的特征及其成因,以及沙嘴指示动力方向的意义。前人大多通过天兴洲来水来沙来分析河道的演化[2,3],很少研究天兴洲沙嘴。春季天兴洲心滩尾部沙嘴北侧指示方向与岸线斜交指向下游,而南侧则近乎垂直指向上游,说明整个心滩的动力系统有朝北的趋势,预示着天兴洲心滩后期将逐步向左汊方向移动。1 区域概况天兴洲,原名江心洲,地理位置位于武汉青山区青山镇、江岸区谌家矶两地所在的长江段江心。武

    山西建筑 2019年21期2019-12-02

  •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辫状河心滩定量表征影响因素探讨
    [12],尤其以心滩为辫状河沉积的主要储集砂体[4, 8, 11-13],近年来,其从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表征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且技术日趋成熟[14-21]。何宇航等通过水槽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心滩坝的发育特征,并得到了心滩宽厚比等定量参数[22];孙天建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模式为指导,结合经验公式,在单井识别构型界面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心滩规模[23];陈彬涛等采用露头实测、精细构型解释的方法,对构型单元进行了系统识别,并测得了心滩构型单元的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1-19

  •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近源砂砾质辫状河砂体构型与含气性
    [20-22]、心滩储层内部构型[23-28]、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式[29]等。于兴河[30]认为砾石质辫状河一般属于近源辫状河,砂质辫状河一般属于远源辫状河。砾质辫状河的辫状水道和心滩经常被改造,很不稳定,构型研究成果较少,多集中在对野外露头的系统研究[31-34]。印森林等[31-32]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上组砂砾质辫状河露头研究时提出,砂砾质河道充填过程中,形成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细砾岩相,再到粗砂岩相,最后过渡为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序列。秦国省等[

    石油实验地质 2019年5期2019-11-13

  • 杭锦旗地区盒1段辫状河道构型及心滩半定量地震识别
    砂泥薄互层特征,心滩规模小且横向连通性较差,储层孔隙度平均9.0%,渗透率平均0.81×10-3μm2,整体为低孔低渗低丰度致密储层[1]。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辫状河储层及“甜点”识别,前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方法,整体可归纳为:以叠后波形分类及多属性分析为主的定性预测方法[2-4],重点强调辫状河沉积有利相带刻画;以序贯高斯模拟为主的叠后深度域定量反演预测方法[5-6],重点在于刻画砂体埋深及空间展布特征;以AVO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为主的含

    石油物探 2019年4期2019-08-08

  • 辫状河内部构型递进式建模方法
    料上的限制,对于心滩级次及其内部夹层级次的定量表征,特别是三维模型建立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张春雷[6]利用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对河流分汊、交汇等现象进行描述和模拟,将其应用于辫状河构型建模中;白振强[7]应用基于目标的算法建立了辫状河砂体内部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郭智[8]以建立的训练图像为依据,通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辫状河三维岩石相模型,表征辫状水道与心滩级次的相互关系;刘钰铭[9]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结合后处理的方法进行心滩内部夹层模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9年2期2019-05-16

  • 砂质辫状河心滩构型4种工程模式的综述与探讨
    83)0 引 言心滩作为砂质辫状河储层最主要的构型单元,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露头与工程模式。在露头模式方面,以Cant和Walker的Saskatchewan河模式[1]、廖保方的永定河模式[2]、Bristow的Brahmaputra河模式[3]、Best的Jamuna河模式[4]、Bridge的Calamus河模式影响最广[5];在工程实践方面,以垂向加积为主导的泛连通体模式[6-10]与以多种沉积要素为主导的偏心半椭球模式[

    特种油气藏 2019年2期2019-05-13

  • 苏丹某区块P油田辫状河沉积微相研究
    型主要有:河道、心滩、溢岸沉积及泛滥平原4种。研究区沉积微相规模大小的确定主要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区实际研究资料。2.1 河道规模估计地下河道和河道带的宽度,首先需要知道最大满岸河道水深。最大满岸河道水深通常从完整的河道砂坝或从测井和岩心资料解释的河道充填层序厚度中估计。由于完整的河道砂坝或河道充填很难识别,砂砾岩厚度也并不总是与满岸河道一样深,因此正确估计最大满岸河道水深并不容易。J.S.Bridge等[10]认为可以利用沙丘高度与中等规模的交错层理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年2期2019-04-29

  • 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远源砂质辫状河心滩构型分析
    究。辫状河河道和心滩是辫状河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砂体,也是辫状河储层主要的构型要素。由于辫状河储层沉积机制的复杂性,心滩储层厚度差异大、非均质性较强,导致了心滩内部构型的复杂性,对辫状河储层开发效果以及剩余油分布造成深远影响。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展辫状河心滩储层内部构型研究,对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4-5]。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重点是对心滩储层内部构型的精细解剖,对其内部落淤层的研究则是核心,也是识别内部增生体的关键沉积界面。为此,以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N g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年2期2019-03-19

  • 辫状河致密砂岩储层构型单元定量表征方法
    的辫状水道砂体和心滩砂体是辫状河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其对应于Miall储层构型理论中的4级构型单元[6-8]。辫状河体系由于水道带内的持续改造和频繁的水道迁移,使得砂体内部结构复杂[9]、砂体间物性差异明显[5,10-12]。储层砂体间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油气田的精细开发,而储层构型单元定量表征是降低钻探风险、提高采收率、剩余资源挖潜的关键性技术。对于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定量表征,通常是基于岩心、测井资料获取交错层系组平均厚度,进而计算单河道满岸深度[1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0-09

  • 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研究
    引 言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的大小是认识辫状河流相储层沉积特征和油气藏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辫状河流相普遍具有迁移速率快、砂体连片性好等特性,导致定量描述困难,精细刻画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成为辫状河流相研究的一个难点。何宇航[1]等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辫状河砂体发育特征;于兴河[2-3]、崔建[4]、张善义[5]、刘钰铭[6]、陈莉[7]、张吉[8]、钟思瑛[9]等研究了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杨丽莎[10]、曹耀华[11]、钟建华[12]、廖保方[13]、

    特种油气藏 2018年4期2018-09-05

  • 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新方法
    层构型中一般注重心滩砂体单井识别,而平面组合则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往往无法准确识别单井在心滩砂体平面上的分布位置,造成辫状河储层构型可靠性降低,进一步影响了构型结果在开发调整中的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为例,通过心滩砂体空间精确识别,对地下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深化辫状河储层构型理论并指导邻区井网加密部署。1 研究区概况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构造属鄂尔多斯盆地伊陕

    天然气工业 2018年7期2018-08-17

  •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育多条冲积河道和心滩坝,辫状河道时分时合,被心滩坝隔开。前人对辫状河成因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文献[11]的研究为标志,把河流作为一种可能的均衡状态,讨论了河流的分叉和心滩坝的形成。之后的学者综合考虑流量、流速、负载、搬运能力、堤岸植被、坡度等多个因素,完善了对辫状河成因的认识。辫状河多发育在气候干旱、植被不甚发育、地形坡降较大、地形地貌相对平坦的地带,这种地理背景决定了河流流速急,对河岸侵蚀快,沉积物供应充足,河水流量洪泛间歇性明显,辫状河道

    新疆石油地质 2018年4期2018-08-07

  • 河流心滩守护中的生态固滩方法研究 ----以长江倒口窑心滩植入型生态固滩工程为例
    工程的稳定。这类心滩守护工程对目前的滩地进行硬化,对生物的生境造成很大影响。与滨河带的生态护坡和护岸工程相比,在河道中游移性较强的洲滩上的生态护滩工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心洲滩地面积大、地形复杂、形态各异,为非封闭状态,且水流、水位年内年际变幅大,滩体砂土结构疏松等,对于生态固滩的实施带来很大难度。目前对于河流中稳定性较差的洲滩,开展生态守护工程措施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滩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兼顾工程的生态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植入型生态固滩方法,在长江倒口窑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7期2018-08-02

  • 长江下游芜裕河段河床演变及趋势预测分析
    江中依次有曹姑洲心滩、曹姑洲及陈家洲三个基本相连的沙洲将水道分为左右两汊,其中右汊西华水道为主航道,左汊裕溪口水道为支汊。曹姑洲心滩、曹姑洲、陈家洲长度分别为3.65 km、1.2 km和5.5 km,洲间有窜沟存在,部分水流自曹姑洲心滩左侧进入裕溪口水道后通过中间窜沟回到西华水道。1.2 水文泥沙特征1.2.1 径流径流是芜裕河段河床演变的基本动力之一,上游河势及来水来沙条件的是河床演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洪水往往会引起河床较大的变化[2]。根据大通站的

    水道港口 2018年3期2018-07-24

  • 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现状水流特性研究
    心偏右存在黄莲洲心滩心滩左槽为主航道。近年来由于黄莲洲心滩冲刷,不利年份左槽进、出口淤积,出现浅包、沙埂,航道条件不稳定,并有向不利方向发展的趋势。1.2 来水来沙特征[1,4]本河段下游45 km处设有九江水文站,河段与九江水文站间没有大的分汇流,该站的水文特征基本能够代表鲤鱼山水道的水文泥沙特性。通过对九江站的水文资料分析,本河段来水来沙特征主要表现为:(1)本河段一般4~6月为涨水期,7~9月为洪水期,10~12月为退水期,次年1~3月则为枯水期;

    水道港口 2018年3期2018-07-24

  • 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心滩内部三维构型模型;岳大力等[4-5]采用层次约束、模式拟合和多维互动的思路,对济阳坳陷孤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储层构型进行了分析,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模式与地下井资料分别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三维模型;马世忠等[6]运用岩心分析、对子井解剖等多种方法,对浅水三角洲体系中分流河道砂体内部的薄夹层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其构型模式;林煜等[7]采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切片、露头观察描述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分级次开展了浊积朵叶构型研究。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5-26

  • 砂质辫状河心滩坝的发育演化过程探讨 ——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启示
    盆地[11]等。心滩坝作为辫状河中重要的沉积单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部分学者通过露头、岩芯、测井以及动态资料进行分析、从单井上识别心滩坝、辫状水道以及心滩坝内部落淤层等[12- 15],是基于井资料的静态分析过程,并不能建立心滩坝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陈玉琨等人从沉积过程的角度明确了心滩坝的三种类型及不同类型心滩坝内部落淤层的展布样式,认为心滩坝类型受两侧辫状水道的影响,但其研究仅限于地质分析[16]。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砂

    沉积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7

  • 黄河临河辫状河段心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黄河临河辫状河段心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梅艳国1,2, 王随继1,2(1.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心滩作为辫状河道最主要的微地貌特征,其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辫状河道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临河段213 km长的辫状河道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2013年的遥感图像绘制了相应日期的河道平面形态图,分析了该河段心滩数量和心滩面积变化;利用2013年内

    水土保持研究 2017年3期2017-09-15

  • 辫状河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富集模式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环江油田为例
    料,对辫状河道及心滩坝砂体进行了识别与划分,探讨了辫状河单成因砂体空间组合样式和叠置关系,最后提出了不同注采配置关系下对应于不同构型单元组合的8种剩余油富集模式,以期深化环江地区碎屑岩储层构型研究,为研究区的二次开发部署提供指导。环江油田;辫状河;储层构型;剩余油富集模式储层构型研究的实质是精细地刻画储层内部结构,描述储集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并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1]。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方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并取得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年1期2017-03-02

  • 扒楼沟剖面二叠系辫状河砂体构型与非均质性特征
    河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2种成因砂体,河道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t,心滩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m-M-Sm-Sp-M-Sp或Ge-Sm-St-Sm-St-Sp-M-Sp;辫状河砂体可划分为5级构型单元,由小到大分别是层系、层系组、心滩/河道增生单元、心滩/辫状河道、单期河道,河道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心滩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与串沟砂体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内部发育泥质夹层;心滩砂体物性优于河道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整体可以作为优质储层,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7-01-17

  • 粗粒辫状河心滩内部泥质夹层分布新模式 ——以吴官屯野外露头为例
    ))粗粒辫状河心滩内部泥质夹层分布新模式 ——以吴官屯野外露头为例温立峰1,吴胜和2,岳大力2(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侏罗系辫状河沉积露头观察、测量及成因分析,对该露头进行了3 ~ 5级构型解剖。此处沉积体垂向发育三期辫状河道砂体,期次之间发育稳定的细粒沉积物;在单期河道砂体内部,发育辫状河道和心滩两个4级沉积构型单元,其中,心滩主要为辫状河砂体类型;在单一心滩内部,发育多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4期2016-08-24

  • 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的建立①——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为例
    利用密井网资料对心滩砂坝进行构型方面的解剖,并且将识别精度提高到了心滩内部垂积体和落淤层的级别,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砂质辫状河的现有研究成果。但是,人们在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心滩砂坝上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另外一种重要的辫状河沉积单元——河道沉积,应当把具有成因联系的心滩和河道沉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因此,本文从二者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入手,采用多种分析手段重点探讨了心滩砂坝及河道沉积的发育规模,最后提出适用于研究区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与传统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7-

    沉积学报 2015年5期2015-12-02

  • 三峡蓄水后鲤鱼山水道演变对航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心偏右存在黄莲洲心滩。1998年大洪水前黄莲洲滩体长期以边滩形式存在于放宽段凹岸侧,期间水道航道情况较好;1998年以来受大洪水、三峡蓄水影响,黄莲洲逐渐向心滩发展,放宽段呈两槽争流态势,航道条件不稳定。黄莲洲形成稳定双槽格局至今水道浅区主要位于黄莲洲心滩北槽进、出口附近。河段航道维护尺度为4.0 m×100 m× 1 05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下同),保证率98%,河段2020年规划航道标准为4.5 m×200 m。图1鲤鱼山水道河势图Fig.1

    水道港口 2015年6期2015-06-29

  • 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滩槽调整原因及趋势分析
    槽形势,但黄莲洲心滩呈冲刷之势、厍家湾边滩冲淤交替,北槽航道条件难以稳定。微弯放宽河段;河床变形;水沙输移特性;影响因素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上起半边山、下迄上巢湖,半边山全长约12 km,左岸为武穴市、右岸为黄石市阳新县。该水道一直保持右向微弯、进出口缩窄、中间放宽的平面形态(图1)。河道左岸侧分布有厍家湾边滩,21世纪以前右岸侧常分布有边滩,深槽单一;近期右岸边滩被冲刷成槽,河心偏靠右岸侧形成黄莲洲心滩,该心滩枯水出露、中洪水淹没,将河道划分为南、北两槽。

    水道港口 2015年4期2015-06-29

  • 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构建方法 ——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储层为例
    模,对比辫状河和心滩坝的充填样式和定量规模;根据辫状河道砂体储层构型要素和几何特征,构建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结果表明:大庆长垣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分为古河床范围砂体带(五级)、辫状河单砂体(四级)和落淤层(三级)3个构型单元级次;按照充填样式、定量规模和物性特征,划分辫状河单砂体的辫状河道和心滩坝2个构型要素.该研究结果获得辫状河沉积储层不同级次的构型要素与砂体的规模、方向、几何形态及厚度等定量地质知识,为提供类似区块辫状河储层地质建模和预测提供指导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年6期2014-10-10

  •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构筑心滩防护工程清水冲刷试验研究
    六边透水框架构筑心滩防护工程清水冲刷试验研究李 晶1,喻 涛2,王平义2(1.长江宜宾航道局 ,四川宜宾644000;2.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作为一种航道整治建筑物广泛应用于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大面积损毁现象。为此,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群守护心滩时滩体及透水框架群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流量下,并非心滩淹没程度越低,滩体冲刷破坏越严重;在框架群的下边缘和两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4期2014-07-07

  •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类型及其表征方法 ——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
    、单砂体间夹层和心滩内夹层。隔层宽度为700~1 500 m,长度为1 000~2 000 m,呈局部连片状分布;废弃河道夹层的宽度为170~350 m;沟道夹层的宽度为60~100 m,长度为900~1 500 m;心滩内夹层的宽度为100~400 m,长度为300~800 m。以隔夹层定量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不同类型隔夹层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图11参26砂质辫状河;隔夹层;河道;心滩;层次分析;表征方法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年1期2014-07-01

  • 风城油田重32井区SAGD试验区储层构型研究
    位于一个大规模的心滩坝上。心滩坝内部的夹层对蒸汽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影响注采井间连通,水平井上方储层的非均质性对蒸汽腔的形成与分布亦有一定影响[1]。笔者结合前人野外露头研究成果,建立了辫状河的构型模式,在构型单元分析的基础上,将心滩坝内部的夹层分为物性夹层和成岩夹层,并建立了储层的三维构型模型及在构型控制下的储层参数模型。通过三维模型、水平切片及垂直切片研究了各构型单元在三维空间内的配置关系,及其储层参数分布特征,为SAGD试验区动态分析及注采参数调整提供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3期2014-06-13

  • 真武油田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研究
    边滩微相和辫状河心滩微相等巨厚叠置砂体的剩余油分布研究需要对小层内部结构进行分析[1-4]。真武油田是江苏油田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的油田,具有30多年的开采历程,目前属于高含水开发阶段。针对真武油田垛一段辫状河储层进行储层构型研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心滩微相储层构型模式,以期对该区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1 区域地质概况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中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高邮凹陷平面上大致呈菱形(图 1),长轴大致呈北东向,剖面上凹陷呈现南陡北缓、南断北超的箕状特征

    特种油气藏 2014年2期2014-05-10

  • 长江科学院开展荆江河道现场查勘
    、马羊洲、太平口心滩、腊林洲边滩、观音矶、三八滩等。查勘过程中发现从芦家河至江口河段航道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河段航宽不够,航深不足;三八滩尾部近年冲刷萎缩较严重,目前基本只在荆州长江大桥上游有滩体出露。沿途还查勘了金城洲、突起洲、耀新民堤崩岸段、祁家渊、铁牛矶、南五洲、藕池口心滩、茅林口等。查勘中发现:在突起洲下游汇流段,由于近年主流由右岸摆向左岸,造成左岸耀新民堤发生崩退,目前有关部门仍在实施守护工程;藕池口进口水道仍处于淤积状态,对进流不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年2期2014-03-27

  • 长江下游福姜沙北水道近期演变分析及维护对策研究
    着左岸六助港附近心滩的迅速发展,福北水道上段河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对航道维护及靖江港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福北水道近十多年来河床演变及航道条件变化,充分认识其发展规律及演变原因,提出后续维护措施及建议。1 水道概况福姜沙水道位于澄通河段上段,上起鹅鼻嘴,下至段山港,长约28.9 km,共有福姜沙南、中、北3 条水道(简称福南、福中、福北水道)。水流经鹅鼻嘴束窄段后,江面展宽,河道为单一顺直段,至福姜沙头部长约8 km。之后,江中福姜沙分水道为

    水道港口 2013年1期2013-08-29

  • 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夹层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
    弃河道、坝间泥、心滩落淤层、越岸沉积是构成辫状河夹层的主要沉积类型,泥质沉积物的保存与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在沉积成因分析基础上,可根据单井测井解释和连井对比来描述各类夹层的空间形态,建立夹层的沉积模式;在辫状河相储层中,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井间泥质夹层分布,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夹层的几何形态和分布规律,其更加符合辫状河夹层的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学;辫状河;夹层;沉积成因;井间预测;多点地质统计;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是碎屑岩沉积中重要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7-07

  • 碎屑岩储层内夹层浅析
    坝内夹层、辫状河心滩坝落淤层夹层进行描述,阐述其形成机理、识别方法及剩余油挖潜措施,以期为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精细表征以及剩余油预测提供参考。夹层;剩余油;曲流河点坝;辫状河心滩坝夹层是指在砂岩层内所分布的相对非渗透层,其不能有效阻止或控制流体的运动,一般厚度只有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延伸比较小,稳定性比较差,也称为遮挡层或阻渗层[1]。不同类型夹层的成因、特点和分布有较大差异,其对油水运动的控制也有所不同[2]。为此,笔者对河流相中的夹层成因、识别方法及剩余油挖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0期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