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片

  • “对位对线”补片放置法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应用:单中心120例分析
    -4]。目前对于补片的使用存在争议,但对于HH 缺损比较大的患者,仍然需要使用补片对食管裂孔进行修补[5-8]。腹腔镜下HH 补片修补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已成为主要的手术方法[9-10]。与经胸或经腹开放术式比较,经腹的腔镜术式可以直观的显露食管裂孔处狭小的局部视野,从而使手术操作更加的精细和安全。早期腹腔镜下HH 单纯缝合修补术式存在复发率高的缺点,有文献[11-12]报道复发率甚至达到20%~30%,而腹腔镜下HH 补片修补术可以显著降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3年10期2023-12-11

  • 针织导电心肌补片的构建及力电性能
    程中,植入的心肌补片会随心肌组织的活动同步产生应变[15],纤维膜在应变过程中电阻变化过大易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16]。因此开发具有力学各向异性、应变过程中导电性稳定(即应变不敏感的导电性能)的心肌补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 PCL)纱线,利用针织成型技术制备心肌补片基材;从仿生角度出发,采用多巴胺(dopamine, DOPA)对心肌补片基材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改进的原位聚合法在改性后的针织基心肌补片表面聚合导电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10-08

  • 肩袖补片在巨大肩袖撕裂修补中的应用进展
    [2-3]。肩袖补片能够为细胞浸润、生长提供支架,减少修复部位的受力从而促进组织愈合,减少术后再撕裂的发生[4]。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进步,肩袖补片的研究与应用正逐渐成为巨大肩袖撕裂修补中的热门领域,本文对肩袖补片在巨大肩袖撕裂修补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1 补片治疗机制巨大肩袖撕裂严重破坏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机制,增大盂肱关节在任意外展体位的旋转活动范围,甚至可能导致肱骨头上移,最终导致严重退行性盂肱关节炎,也被称为肩袖撕裂关节病[5]。补片治疗巨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4期2023-09-04

  • 3D 打印器官源脱细胞外基质血管支持补片重建腹壁的组织工程方法
    是目前常用的生物补片支架, 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生物性能, 缺点是力学性能较差, 易发生组织粘连.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 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胶原样细胞外基质材料[5-9], 不同形式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烧伤、整形外科、创伤修复等方面[10-12].然而, ADM 表面结构致密, 植入后血管和新组织难以生长, 随着材料的降解, 机械强度降低,导致疝复发. 因此, 不能单独使用AD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6-11

  • 疝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阶段临床常用各类补片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疝修补材料进行展望。疝修补材料的分类现阶段临床使用的疝修补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人工合成补片、生物合成补片和复合补片。其中人工合成补片可进一步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根据编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单丝编织、双丝股及多丝股补片。根据孔径大小可分为Ⅰ型(大孔型),孔径>75 μm;Ⅱ型(小孔型),孔径为 1~10 μm;Ⅲ型(包含微丝或小孔的大孔型),由多纤维丝材料构成;Ⅳ型(极微孔型),孔径<1 μm[3]。现阶段又进一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2022-11-19

  •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该方法采用疝气补片取代局部组织缺损,相比传统的手术缝合,其优点是无缝合张力、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目前市场上的疝气补片主要是PP补片[3-5],它在体内不能被吸收,也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如术后有明显的异物感,以及长期的不适感,严重者具有慢性疼痛,易与器官产生粘连并引起炎症等[6]。近年来,为弥补PP补片的不足,表面覆膜的聚丙烯复合型补片被广泛研究[7-8]。高国栋等[9]将脂肪干细胞(ADSCs)接种到PP补片上,分别将PP补片及覆膜补片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9期2022-09-26

  • Unigraphics软件杯形体补片操作*
    1601 分模和补片概述在应用Unigraphics软件进行分模的过程中,补片是分型生成模具型芯和型腔的重要准备工作。分模指设计一个平面或者曲面,作为分模面,分模面将模具分割为型芯和型腔两个部分。分模面需要能够被软件识别,为确保分模面的识别度,分模面应当体现完整形状,这就要求在分模面中做好标记和区分。为了保证分模面的结构性和识别度,一般将分模面上开放的孔和槽覆盖起来,这些需要覆盖的孔和槽就是需要修补的地方。实现覆盖功能的操作称为修补,是分模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机械制造 2022年6期2022-09-01

  •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表的合成不可吸收补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此类补片仍存在诸多缺点,如补片感染、肠粘连、慢性疼痛、异物感强甚至导致肠瘘等,一旦补片感染则需要移除补片。因此,针对污染或感染区域的腹壁疝,使用合成不可吸收补片进行疝修补历来被认为是禁忌。生物补片的特点是体内可被降解吸收,炎症反应轻,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及抗感染能力[1-2]。早在2002年,Franklin等[3]首次报道了针对污染区域的腹壁疝应用生物补片进行疝修补的研究,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为后

    医学综述 2022年10期2022-06-21

  •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的缝合技术、术中补片的固定技巧等环节。尤其是补片的固定,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术后疝复发,甚至会引起严重并发症[7-9],因此掌握正确的补片固定方法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疝中心的相关经验,介绍一种新型补片固定方法—“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5-11

  • 载氨苄西林聚丙烯补片的抗菌效果*
    以人工生物材料为补片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7],降低了缝合张力并保留了正常的组织解剖关系,且人工疝修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8-9]。该疗法过程简单、操作便捷,但也会因为植入补片材料易发生感染问题,给病患造成极大的痛苦[10]。目前解决该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对疝气补片进行抗菌修饰[11],如采用金属纳米粒子修饰[12]、抗菌酶修饰[13]、抗菌素修饰[14]。其中抗菌素修饰以其抗菌时间长、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

    产业用纺织品 2022年2期2022-04-01

  • 用于应对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经编补片研究进展
    术,即采用疝修补补片对薄弱或缺损部位进行加强或修补。世界首例采用补片材料修补疝气的手术是在1919年由La Roque医生完成的,所用补片由金属丝构成,因质地坚硬,柔软性差等缺点逐渐被淘汰。当前,疝补片根据材料来源可分为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生物补片是取自同种(人)或异种(猪或牛)组织的脱细胞基质,经过降低免疫源性、交联等工艺制成,其修复过程伴随着缺损区域的重塑再生以及自体降解。当存在缺损的组织在恢复过程中尚未形成足够的强度,因个体差异使得生物补片完成自体降

    纺织学报 2022年3期2022-03-28

  • 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补片的研究进展
    可恢复盆底功能的补片植入显然更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盆底补片的类型逐渐增多,不同的手术方式、使用功能及使用目的,所应用的补片也有所不同。1 盆底补片的应用原理手术治疗PFD的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如植入补片等)两大类。传统手术,如经阴道子宫切除、曼彻斯特(Manchester)手术、阴道封闭术、子宫圆韧带缩短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通过切除膨出的阴道黏膜组织达到治疗脱垂的目的[4],但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对结构进行恢复,存在

    产业用纺织品 2021年8期2021-12-31

  • 两种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疼痛情况的影响
    术两个阶段,随着补片材料学的不断发展,无张力修补术因可通过利用疝补片对腹股沟薄弱位置进行加强修补,成为最常见的选择术式[3-4]。ProGrip自固定型补片+Lichtenstein术与UHS型补片+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Gilbert术)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无张力手术方式[5]。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49例腹股沟疝患者,比较上述两种补片及其相应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及疼痛情况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6

  • 经编结构盆底补片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疝修”原理,用补片对盆底进行支撑及功能恢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补片被植入患者体内,其力学性能需满足一定的要求[8],才能抵抗盆腔脏器对补片的压力以及缝合线对补片的牵拉力,防止其在运动、打喷嚏、咳嗽等过程中发生补片的破损,导致二次手术的风险,进而增加患者痛苦。本文选用商用聚丙烯(PP)与生物相容性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交织盆底补片,分析了补片的结构,对比测试了补片的拉伸断裂强力、撕裂强力、顶破强力、缝合线抗拉强力、抗弯刚度等力学性能。

    国际纺织导报 2021年2期2021-05-18

  • 同种异体与动物源性补片的力学性能比较
    李静莉0 引言补片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产品,在烧伤、口腔、普外、泌外、妇产科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1]。目前,根据所使用材料的不同,补片大致可分为人工合成补片、复合补片和生物补片3种[2-4]。其中,人工合成补片又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两种类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人工合成不可吸收补片,例如Marlex聚丙烯、Gore-Tex聚四氟乙烯等,但是该类补片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异物感并引发慢性感染;而人工合成可吸收补片,例如聚交酯、聚羟基乙酸等,一般会在3个月左右被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2期2021-04-22

  •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嵇振岭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是目前推荐的手术治疗方法,美国SAGES在2010年调查了5486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数据,德国Herniamed调查了17 328例食管裂孔疝的修补术患者的资料,发现补片修补仍然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应用补片有时会发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疼痛、移位、粘连、皱缩、侵蚀、钙化及变性等,有时症状会非常严重。因此,在食管裂孔疝修补中,补片的选择和固定是主要的技术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一、食管裂孔疝修补应用补片还是不用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9

  • 补片植入材料及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护理探讨评《基于ABUS技术的切口疝轻量型植入补片检测与评优研究》
    疝修补术都离不开补片植入法的应用,而补片材料在手术中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临床疝修补术中采用的补片材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不可吸收的聚酯类,如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二是复合材料补片。其中,聚丙烯材料补片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更多。同时,补片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多种需要通过补片诊断来评判的与补片相关的并发症,如补片感染、迁移、侵犯相邻组织,形成血肿、肠粘连、疝复发等。因此,通过医学成像获得植入补片信息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具有指导作用。《基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年5期2020-11-27

  • 飞机复合材料层合板胶结修理有限元分析
    用复合材料层合板补片胶结修理的方法,将圆形补片固定在损伤结构上,从而恢复结构强度和传力路径[2]。基于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Mechanical Products 模块和ACP 模块,分析了飞机复合材料层合板胶结修补的使用状态和结构特点,从而得出最优的复合材料补片的直径和厚度。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合板胶结修理的质量和效率,可作为飞机复合材料层合板胶粘修理开发与设计的参考依据。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1 修

    机械工程师 2020年11期2020-11-24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研究进展
    stein首次将补片应用于疝修补手术,开创了无张力疝修补时代,目前无张力疝修补已成为成人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术式[2-4]。与将不同解剖层次组织缝合在一起的传统疝修补术式相比,通过植入补片进行修补的无张力手术更符合机体的生理及功能,操作更简单,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5]。 但补片对于机体组织而言依然是异物,术后会出现诸多补片相关并发症,如血清肿、慢性疼痛、异物感、肠粘连及补片感染等,尤其是补片感染,治疗困难且周期长,一直是令广大医师头痛的难 题[6]。近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02-14

  •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补片的固定方式与技巧
    包括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术、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及杂交技术等。不论哪种术式,补片固定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疼痛等的重要因素,甚至有因补片固定方式不当引起致死性并发症的报道,补片固定方式的选择及固定直接决定修补的成败[2]。补片固定包括疝钉固定、缝线固定、医用胶固定等。2019年《国际腹腔镜腹壁疝和切口疝指南》对补片固定方式作出了重要更新,明显提升疝钉双圈固定技术的推荐等级。本文结合指南及笔者经验就补片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术中注意事项及固定技巧作一介绍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10期2019-11-29

  • 腹膜前生物补片修复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年10月应用生物补片修复11例髂腹股沟区肿瘤患者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0~68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左侧5例肿瘤,右侧肿瘤6例。11例患者均因髂腹股沟区肿块就诊,其中5例有既往局部肿块切除手术史,10例有轻度疼痛。11例均行手术切除,造成肌筋膜层缺损,缺损大小10 cm×8 cm~16 cm×10 cm。术后病理诊断:侵袭性纤维瘤病2例,脂肪肉瘤4例,纤维黏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3期2019-08-22

  • 三点固定带“倒刺”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我们将普通聚丙烯补片改为带“倒刺”的腹股沟疝补片,并进行“三点固定”,以预防术后复发,效果较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4例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其中男 42例(77.8%),女12例(22.2%);21~86岁,平均(58.9±4.6)岁。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均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无中转开腹;均为初发单侧疝;临床资料完整。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6期2019-07-05

  • 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自固定补片与缝合补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修补术中是否应对补片缝合固定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2006年,Chastan等[2]引入了一种新的固定方式,即通过应用自固定补片的免缝合固定技术,这种补片在其可吸收性聚乳酸微钩的协助下具有易于与组织固定的特性,可能降低术后腹股沟区疼痛的发生率[3-4],但其确切证据尚不充分。许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5-7]表明,除了在手术时间方面存在不同外,自固定补片组与缝合补片组在术后其他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自固定补片与普通缝合补片存在的争议,本Met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5-09

  • 复合材料粘接修复铝合金板结构的失效模式研究
    3种:Ⅰ型破坏—补片本身未破坏,但与金属板完全剥离;Ⅱ型破坏—补片仅在损伤处微量剥离,补片破坏;Ⅲ型破坏—补片破坏的同时大面积剥离。各种失效模式的破坏起点都是损伤处的剥离,其区别体现在过程中的破坏情况,本研究利用高速摄像采集分析系统和声发射检测系统重点关注了试件的失效过程。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材料2A12型铝合金板(厚度为1.5 mm),青岛云海铝业公司;高强度玻璃纤维布(SW100A-90a),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E-44环氧树脂(6101),镇

    粘接 2019年3期2019-03-21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相关感染的处理
    术式,但是,术后补片感染为无张力疝修补的特有并发症[1],一旦发生感染,处理非常棘手。为了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我们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手术的20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方法,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病人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为19~79岁,平均年龄为56岁。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20例中原发疝17

    腹部外科 2019年1期2019-02-26

  • 不同结构聚丙烯疝修补片定型工艺及结构参数
    及应用价值。疝修补片(简称补片)是外科植入性医用纺织品,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术后人体疝的修复情况[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疝率也在逐年增长,但我国现在使用的补片大多从国外进口,且国内外对补片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临床应用和物理性能上,对于补片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参数设计研究较少[4]。热定型是指织物在一定张力的条件下进行适当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消除纤维内应力,使得织物结构、尺寸达到稳定状态的方法[5]。热定型对于补片的基本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热定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9-01-18

  • 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侵蚀一例
    的食管裂孔疝进行补片加强,可以降低短期术后复发率。但是补片相关的并发症随之而来,本例病例为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侵蚀食管。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约3年前因咳嗽至外院就诊,X线发现食管裂孔疝,无反流、胃灼热、进食困难等不适,2015年4月外院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顺利出院。术后进食半流质尚可。2015年7月患者开始出现进食困难及反流症状,口服胃动力药后症状反复,未完全缓解。2016年10月外院行食管钡餐检查及胃镜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8年2期2019-01-10

  • 3D-MAX补片在老年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行3D-MAX补片TAPP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2±8.7)岁;包括斜疝14例,直疝8例,双侧斜疝2例,直疝+斜疝1例,双侧直疝+单侧股疝1例。合并有高血压病12例,2型糖尿病6例,冠心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前列腺增生症19例。其中2例患者有过上腹部手术史。1.2 手术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3D Max补片,根据术中缺损选用中号和大号补片,中号补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4期2019-01-09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
    统手术。但是由于补片的使用,一旦感染,术后处理十分棘手。本文回顾分析2013年1月- 2017年12月年本院17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补片感染的治疗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2013年1 月- 2017年12月本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补片感染病例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53~79岁,平均(63±7.1)岁。17例均为单侧腹股沟疝,其中11例为斜疝,6例为直疝,16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放置美国巴德公司聚丙烯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4期2019-01-04

  • 工艺参数对聚丙烯单丝经编疝气修补网片三维成型性能的影响*
    补网片(以下简称补片)进行无张力缝补手术。现在我国补片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研发出经济实惠、性能优良的补片不仅可以为我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打破国外垄断,提高我国的疝气治疗水平,因此补片的开发及应用具有巨大的空间[1]。目前,国内外对于补片的研究多集中于力学性能和临床应用性能,如邵洪等[2-6]研究了补片的工艺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但还没有研究涉及补片的三维成型性能。补片的成型性能与其临床应用性能密切相关,它会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在运输和手术过程中

    产业用纺织品 2018年9期2018-11-20

  • 生物补片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上已常规使用合成补片进行腹股沟疝修补,疗效确切。但有研究指出,合成补片可能对男性生育功能有影响,而生物补片远期可重塑成自身组织,对生育功能无影响,且亦可用于腹股沟疝修补[1]。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已在临床成熟开展,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笔者团队自2012年起在TEP术中使用生物补片,疗效总体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7年3月宁波市第一医院疝、肝胆外科采用TEP治疗腹

    浙江医学 2018年9期2018-06-14

  • 横向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插层补强设计
    损伤模型,讨论了补片半径和补片铺层等对结果的影响。本文首先归纳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特点以及常见的开孔补强形式。其次,在横向弯曲载荷下,针对插层对称补强、插层非对称补强2种补强形式,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讨论补片半径比和补片铺层这2个参数变化时,2种不同补强形式在x轴最大应力值(S11)和未补强模型进行对比,得到S11减小的比例;同时分析讨论补片半径比以及补片铺层变化时,2种不同补强形式下整体结构和不同厚度区S11的变化规律。最后讨论在不同补片铺层和补片

    舰船科学技术 2018年5期2018-06-01

  • 腹外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防治及研究进展
    )腹外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防治及研究进展马坤润,闫治波,张光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250012)腹外疝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疝补片的应用,腹外疝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补片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却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旦发生补片感染,会显著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目前有关补片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结合近年文献旨在探讨有关预防、治疗补片感染的研究进展。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补片感染;综述腹外疝是临床常见病,包括腹股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4-05

  • 可重塑生物补片在疝及腹壁外科的应用和展望
    讲座·可重塑生物补片在疝及腹壁外科的应用和展望刘文博,高茗非交联生物补片、合成生物补片、改性生物补片、可重塑外科的发展已经从切除(resection)、修补(repair)、替代(replacement)进入到第4个“R—再生(regeneration)时代。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理想的补片应具备如下特点:(1)使用方便,力学稳定;(2)炎症反应轻,腹腔内植入异常黏连少;(3)耐受感染或主动抗感染;(4)可降解、吸收、重塑[1]。其中耐受感染、可重塑是当前补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8-31

  • 外科植入物修补补片标准化工作进展
    )外科植入物修补补片标准化工作进展王健1王书晗2,3冯晓明1王春仁1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 100050)2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深圳 518057)3 深圳医疗器械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深圳 518057)补片类植入物产品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相关的材料学研究和新型产品的开发速度快,产业发展迅猛,但该类产品标准化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目前国内补片类植入物产品的应用现状、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外科植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3期2016-03-18

  • 补片倒角对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后承载能力的影响
    阳 464000补片倒角对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后承载能力的影响□ 李 艳 □ 于克杰 □ 李小雷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航空修理工程系 河南信阳 464000以圆孔型损伤为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贴补修理,研究了6种不同补片倒角对胶层剪应力和修补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补片倒角可降低胶层剪应力的最大值,提高复合材料修理结构的承载能力,对更有效实施复合材料结构贴补修理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复合材料 贴

    机械制造 2015年4期2015-11-22

  • 聚丙烯盆底补片的热定型工艺与性能
    20)聚丙烯盆底补片的热定型工艺与性能管俊杰a,b,杨洁莹a,b,张佩华a,b(东华大学 a.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选用直径为0.1 mm的医用聚丙烯单丝,由经编编织制备了盆底补片,探讨了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盆底补片的基本参数(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和力学性能(顶破强力、拉伸断裂强力、缝线拉脱强力和弯曲刚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热定型张力一定的情况下,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盆底补片的基本参数影响较小,热定型温度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8-24

  • 应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张春泽 付文政 贾岩峰 江涛目的 探讨腹壁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211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80 min(45~190 min),术中出血为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2~16 d)。1例病人由于网膜出血进行了急诊二次手术。

    腹部外科 2015年1期2015-06-06

  • 替代材料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年来各种人工合成补片和生物替代材料逐渐被引入妇科盆底重建领域,期望利用补片的无张力性修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1 盆底重建手术中替代材料的特性及分类盆底重建外科手术应用的替代材料,目前主要为各类型的补片(mesh)和吊带(sling),主要包括生物材料补片和人工合成材料补片。理想的替代材料应具备生物相容性及惰性,不致过敏及炎症反应,且无菌、不致癌,能够保持一定的机械张力与缩复力,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操作简便等[2]。补片种类较多,特性各

    微创医学 2015年4期2015-03-17

  • 体外加速降解对聚丙烯/聚乳酸可降解复合疝气补片的影响
    酸(PLA)复合补片是将2种原料的单丝利用纺织方法形成网片,2种材料综合起来,充分利用各自优点,使复合补片性能更趋完善。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聚合物,密度小,质量轻,化学性能稳定,PP对高浓度的酸碱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1]。聚乳酸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在人体内易分解且分解产物高度安全,较柔软,质量轻,在20世纪70年代,PLA已成为少数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生物医用材料[2-3]。当今,医用

    纺织学报 2015年12期2015-03-10

  • 复合补片临床应用进展
    50001)复合补片临床应用进展杨凯△,纪艳超,姜龙△,崔磊△(综述),刘昶※(审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哈尔滨 150001)摘要:复合补片是由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可以避免单一材料功能、性能的单一性,集多种材料的优点于一身。复合补片具有与组织相容性良好;其特殊结构有利于补片自然撑开展平,使补片放置更加容易,能有效防止粘连;可有效防止感染及疝复发等优势。复合补片临床应用广泛,在疝外科应用较为成熟且疗效确切,在整形美容等众多领域也得到较好应用

    医学综述 2015年10期2015-02-09

  •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补片的应用及争议
    改变,以前无张力补片修补仅仅用于巨大疝及复发疝,现在已经过渡到将补片材料常规应用于各型腹股沟及切口疝。而在食管裂孔疝中,关于补片材料的应用情况确有所不同,争议较大。争议焦点集中在,在初次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是否应该常规应用补片,包括不可吸收的合成补片或者生物补片[8-9],同时,其他因素尚包括,补片的应用是否真正降低了复发率,在复发率和并发症方面如何均衡,患者是否真正获益大于风险。外科医师在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时,无论是针对滑动性I 型疝,还是食管旁疝(Ⅱ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2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烯材料制作的各类补片已经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腹股沟疝术后5年复发率已由10%~30%降至0.5%~3.0%左右〔1〕。然而,植入人工合成材料所造成的副作用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例如慢性炎症反应、慢性疼痛、异物不适感等〔2,3〕。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轻质量型补片组和重质量型补片组,观察比较术后疗效和恢复情况。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将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采用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7期2014-09-13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23例分析
    取Plug充填式补片19例,Kugel补片4例。补片卷曲移位者重新置入网塞补片;横筋膜薄弱内环较大者采用Kugel补片置入腹膜前间隙展平后再闭合疝环。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23例中,斜疝18例,直疝4例,股疝1例。术后随访0.5~4年,再次复发2例均为采用Plug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式者,再次手术采用Kugel补片后均未复发。术后腹股沟血肿5例,对症处理后2月内消失。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与手术操作不当,补片材料选择及高腹内压等因素相关。复发

    交通医学 2014年4期2014-04-15

  • 疝修复用复合补片的结构与复合技术
    1 疝修复与疝修补片概况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体内组织或器官突出体膜破损所致,包括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和腹壁切口疝等,在全球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据北美和欧洲国家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统计,腹壁疝的发病率为2%~10%,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11%~0.15%。在我国,据上海华东医院的调查,60岁以下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016%,60岁以上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1.18%[1],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如今,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

    产业用纺织品 2014年10期2014-03-28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再手术1 6例
    主要是疝的复发和补片感染。本文总结本院2002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6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及补片感染的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引起同行对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再手术的重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患者,男性12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7岁。女性1例,年龄68岁。第1次手术至复发时间2个月~3年,无二次复发者。3例手术后补片感染,男性2例,年龄为31~65岁,女性1例,年龄52岁,持续半年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7期2013-02-01

  • 补片修补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1例
    李惠玲双补片修补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1例李惠玲目的探讨修补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新方法。方法使用双补片新技术,右补片封堵室间隔穿孔,左补片用于封堵穿孔和左心室手术切口,同时覆盖住梗死区域。双补片中间灌入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12 d治愈出院,术后两个月复查,心功能正常,未见心内从左向右分流存在。结论双补片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室间隔修补方法,能有效治愈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双补片;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1 患者患者系2012年3月本科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1期2012-10-25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排异反应1例
    腹膜前间隙修补疝补片,行腹膜前间隙及腹股沟管后壁双层修补,补片均用Prolene线缝合固定),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但于入院前10余d出现左腹股沟区手术切口处局部胀痛,并逐渐加重。无发热。再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71.1%;彩超示左腹股沟切口下无回声,考虑感染。既往体健。查体:T 36.7℃,左腹股沟区可见一长约7cm手术切口疤痕,切口处肿胀隆起,约8cm×5cm大小,有压痛,伴波动感,无破溃。穿刺抽出灰黄色稍混浊液体,

    山东医药 2011年52期2011-08-15

  • 善释Ⅱ组织补片使用效果的研究
    100043)补片作为外科疝修复术中重要的生物植入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传统的补片以单纯的聚丙烯单纤维(polypropylene,PP)为材料,做成大孔蜂窝样结构。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此种补片虽然可以降低疝复发率,但其存在植入后易引发炎症与肌体的不适应性[1]。为解决上述缺点,一种新型补片问世。新补片在传统补片的基础上加入了可降解的成 分 聚 乙 交-己 内 酯 (poly(glycolide-co-ecaprolactone),PGCL),制备成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年9期2011-02-03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诊治
    补术后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诊治沈海滨,王海明,蔡群,鲁颖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3例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病例的诊治。结果:3例经抗感染等治疗无效,全部再次手术取出补片,经换药后治愈。随访至今疝未复发。结论: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发生机制、发病率尚未有统一观点,一旦发生,均需再次手术取出补片。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感染1989年,Lichtenstein首先应用Marlox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开创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4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