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玛

  • 曼德尔斯塔姆札记
    对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的爱一样。布洛茨基著有《文明之子》一文表达他对这位前辈的爱,并在1987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做了口头表达:“曼德尔斯塔姆比我更有资格站在授奖的位置上。”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内幕》一书中承认,没有及时地颁奖给曼德尔斯塔姆这样的诗人是一个遗憾。比曼德尔斯塔姆年长二十二岁的吉·吉皮乌斯在回忆勃溜索夫《一个如痴如狂的人》一文中描写到曼德尔斯塔姆:“他个子不高,皮肤略黑,有点驼背。他是那么谦虚,那么胆怯,以致读起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爱情诗创作对比研究
    的“双子星”,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都是白银时代伟大的女诗人。在茨维塔耶娃未进入诗坛之前,俄国文学主要是“男性文学”,黄金时代的优秀诗人中很少有女性的身影,一直到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的出现,才使得俄国诗坛百花齐放。除此之外,两位诗人不仅以女性的身份进入俄国诗坛,也为俄语诗歌注入了女性感情和女性思想。两人早期诗歌多为爱情诗歌,更是以女性视角描绘了“爱情”。两人虽成长经历相似,但是由于思想和个性的不同,两位女诗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爱情诗歌的创作也大相径庭。一、阿

    名作欣赏 2023年6期2023-04-06

  • 曼德尔斯塔姆札记
    对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的爱一样。布洛茨基著有《文明之子》一文表达他对这位前辈的爱,并在1987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做了口头表达:“曼德尔斯塔姆比我更有资格站在授奖的位置上”。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内幕》一书中承认,没有及时地颁奖给曼德尔斯塔姆这样的诗人是一个遗憾。比曼德尔斯塔姆年长二十二岁的吉·吉皮乌斯在回忆勃溜索夫《一个如痴如狂的人》一文中描写到曼德尔斯塔姆:“他个子不高,皮肤略黑,有点驼背。他是那么谦虚,那么胆怯,以致读起诗

    山西文学 2022年11期2022-12-16

  • 洛赫维茨卡娅与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观对比研究
    洛赫维茨卡娅和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坛上闪烁的两颗星星,前者比后者出现的时间要早一点,二人均为女性发声,为爱情歌颂。由于个人遭遇和思想观念不同,她们用诗歌所铸造的爱情世界也是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含蓄委婉,一个激烈奔放,但是她们都以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俄罗斯文学的夜空中放射光芒。一、爱情观的定义爱情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话题,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文艺界,有关于爱情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索洛维耶夫说过:“爱情是真正的自我毁灭,也是真正的自我救赎。爱情比理性的意

    今古文创 2022年36期2022-11-01

  • 语言棱镜与历史强力 ——读布罗茨基《阿赫玛托娃百年祭》
    >>>李卫国阿赫玛托娃百年祭[美国]布罗茨基书页和烈焰,麦粒和磨盘,锐利的斧和斩断的发——上帝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视为其声的宽恕的言词和爱的话语。那词语中,脉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还有铁锹的敲击;低沉而均匀,生命仅一次,所以死者的话语更清晰,胜过普盖的厚絮下这片含混的声音。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刘文飞 译)1961年,21岁的布罗茨基在朋友叶甫盖尼·莱茵的引荐下得

    星星·散文诗 2021年23期2021-12-21

  • 语言棱镜与历史强力
    李卫国阿赫玛托娃百年祭[美国]布罗茨基书页和烈焰,麦粒和磨盘,锐利的斧和斩断的发——上帝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视为其声的寬恕的言词和爱的话语。那词语中,脉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还有铁锹的敲击;低沉而均匀,生命仅一次,所以死者的话语更清晰,胜过普盖的厚絮下这片含混的声音。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刘文飞 译)1961年,21岁的布罗茨基在朋友叶甫盖尼·莱茵的引荐下得以结识

    星星·诗歌理论 2021年8期2021-08-31

  • 时间、死亡、记忆 ——论阿赫玛托娃第七部诗集《时间的飞奔》三大主题
    31)0 引言阿赫玛托娃在国内的译介最早始于1929年郭沫若和李一氓从德文翻译的两首诗,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的空白期,1979年劳戈翻译诗人的《简略的自述》才又开启了当代的阿赫玛托娃研究。时至今日,尽管学界对阿赫玛托娃创作的研究兴趣日隆,但应当说,我们还远未真正了解其创作。亚·伊·巴甫洛夫斯基(А.И. Павловский)1966年对诗人创作的评论到现在也不失其公允:“阿赫玛托娃的创作比许多读者想象的更宽,更深,所有人对她的了解还很不够,还仍然流于表面,甚

    外国语文 2021年6期2021-03-07

  • 燃烧的蜡烛
    ,都有关于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篇章。对这位“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两位作者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布罗茨基回忆起这样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玛托娃寄给他两支蜡烛。那时,布罗茨基25岁,阿赫玛托娃对他这样一个年轻诗人非常赏识,并一直给予关怀和鼓励。在《个人印象》中,以赛亚·伯林记录了阿赫玛托娃和自己的对话。她说:“我们是以20世纪的声音说话,这些新的诗人谱写新的篇章。”“他们会让我们这一帮人黯然失色。”这里所说的“这些新的诗人”和“他们”中,首先包括布

    读者 2020年11期2020-06-19

  • 燃烧的蜡烛
    ,都有关于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篇章。对这位“俄罗斯的月亮”,作者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布罗茨基回忆起这样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玛托娃曾经寄给他两支蜡烛。那时,布罗茨基25岁,阿赫玛托娃对他这样一个年轻诗人非常赏识,一直给予关怀和鼓励。在《个人印象》中,记录阿赫玛托娃和以赛亚·伯林的对话,她说:“我们是以20世纪的声音说话,这些新的诗人谱写新的篇章。”“他们会让我们这一帮人都黯然失色。”这里所说的“他们”和“这些新的诗人”中,首先包括布罗茨基。这

    小品文选刊 2020年5期2020-05-11

  • 寻情科洛姆纳
    时代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跟科洛姆纳还颇有渊源,便决意走上一遭。科洛姆纳坐落在莫斯科河与奥卡河的交界处。正午从莫斯科出发,阳光照得人有些恍惚,沿M-5公路开始了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到达目的地,将车停在科洛姆纳火车站,来到红砖堆砌的克里姆林宫。科洛姆纳的克里姆林宫原是木制的,在13世纪蒙古人进攻时,木制建筑屡建屡毁。石头宫城始建于瓦西里三世时期(1525—1531),据说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科洛姆納克里姆林宫是同一批建筑师和工匠建造的。历经数代风雨,到19世纪

    世界文化 2019年10期2019-10-23

  • 猫与鼠:阿赫玛托娃式婚恋
    孙越苏联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无论才华还是容貌均出类拔萃,有俄罗斯“第一女诗人”之称。她自幼写诗,在苏维埃时期是诗坛阿克梅派代表诗人,主要作品有《黄昏》《黄色的群鸟》《车前草》《安魂曲》等。她写尽人间春色和失落的爱,196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要不是1966年辞世,应是当年摘取诺奖桂冠之人。阿赫玛托娃和古米廖夫属于青少年早恋,相恋时女方才14岁,男方也不过17岁。阿赫玛托娃一头乌黑的秀发,皮肤细腻,明眸皓齿,颇招人喜欢。她那时正沉浸在诗歌和梦想之中,

    看世界 2019年18期2019-10-09

  • 阿赫玛亚洲展2019暨第十一届国际化工先进制造博览会首次在沪成功举办
    1日—23日,阿赫玛亚洲展2019暨第十一届国际化工先进制造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中国化工流程行业最具国际性、最高规格的盛会,阿赫玛亚洲展今年迎来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310多家参展商,展示世界化学与制药行业供应商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在阿赫玛亚洲展2019开幕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化工行业、学术界和独立研究机构的知名代表围绕“可持续化学生产创新”主题,分享对可持续化学生产的新见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且开展全球协同合作。会上,中国化工学

    上海化工 2019年6期2019-06-27

  • 阿赫玛亚洲展2019即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阿赫玛亚洲展2019暨第十一届国际化工先进制造博览会将于2019年5月21日—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NECC)隆重举行。阿赫玛亚洲展2019将聚焦备受关注的新领域,为市场准入提供更大的平台,加强客户、供应商和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并推动中国化工流程行业的创新。此次展会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将活动场地从北京转移到了上海,这也反映了上海已成为中国化工流程行业的中心。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展会的中心议题贴合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和当前的行业趋势。此次展会围绕的核心是可持

    上海化工 2019年4期2019-02-17

  • 不可思议的歌声 ——阿赫玛托娃《倾听歌唱》赏析
    钱晓国阿赫玛托娃 (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诗触摸自然,深入生活,贴近灵魂,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尤为难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诗愈是流光溢彩,闪烁着纯粹的诗艺光芒。 写于1961年的《倾听歌唱》便是一首经典之作。“像一阵风, 女人的声音正在飞行,似乎是一个黑人在湿漉漉的夜晚,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它如洪水泛滥伴随钻石闪耀,某个地方某种东西银光闪闪,并且,穿着一件不可思议的绸衫,水花飞溅。仿佛远

    中学语文 2018年35期2019-01-03

  • 阿赫玛托娃诗文集三卷本出版
    出版了三卷本“阿赫玛托娃诗文集”,分别是长诗卷《安魂曲》、短诗卷《我会爱》和散文卷《回忆与随笔》。这套三卷本“阿赫玛托娃诗文集”由翻译家高莽生前亲自编选、翻译并绘制插图,展现诗人各个时期、各种体裁的创作风貌,并每卷辅以导读。安娜·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俄罗斯的重要诗人,她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十五岁时即开始创作诗歌,一生创作颇丰。这套集子中的《安魂曲》是長诗卷,收录《安魂曲》《北方哀歌》《野蔷薇开花了》《子夜诗抄》《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其中,《安

    文学教育 2018年12期2018-11-30

  • 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
    ■ [俄]阿赫玛托娃 □ 高 莽 编译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 [俄]阿赫玛托娃 □ 高 莽 编译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我一直坐在海边的石头上,我爱看,绿色波浪喷溅起的水花,仿佛我的泪水,苦咸。有过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为何记住的只有一个春天?当夜晚变得温暖,冰雪消融,我走出家门去看月亮,一个陌生人轻声地问我,我们相遇在小松林间:“莫非你就是,那个我从少年时代就到处找寻的人,那个和我一起玩耍,让我思念的可爱姐妹?”我回答陌生人:“不是!”当尘世的灯

    中外文摘 2018年2期2018-11-20

  • 背着十字架的阿赫玛托娃
    )的代表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曾如此说道。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则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第一任丈夫、同为诗人的古米廖夫描述中,她就如一条带着幽怨和神秘气质的美人鱼,为诗歌而生,也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跌宕起伏的诗篇。阿赫玛托娃年少成名,早年发表的诗集《黄昏》征服了诗歌评论界,被读者抢购一空。这些诗歌多歌咏爱情,表现出恋爱中女性微妙复杂的心理。比如富有代表性的《最后一次相见》:“胸膛是那样无助地颤抖/但我的脚步还是那么轻

    环球人物 2018年21期2018-11-14

  • 百年阿赫玛展: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脚步
    ,德国法兰克福阿赫玛展览会(国际化学工程、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展ACHEMA,以下简称“阿赫玛”)排在第91位。这是自该排行榜发布以来,阿赫玛第11次上榜,彰显这个专业大展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顽强生命力。自1920年以来,阿赫玛每三年举办一届,如今已走过近百年光辉与沉浮交叠的风雨彩虹路,见证了全球化学工业的百年技术更迭。2018年阿赫玛迎来了第32届,在6月11~15日5天展期内,全球化工领域专业人士再次领略了这个老展的新面貌和迷人风采。在此

    进出口经理人 2018年11期2018-11-14

  • 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三因素:孤独、创痛与被遗弃
    变的体验出发,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融合两者把诗的表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她的一生中,孤独、创痛与被遗弃的情感体验融入诗歌创作里,成为她创作的能量。从童年到老年,这三种因素的交织让她的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逐步上升至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一、阿赫玛托娃的童年阴影阿赫玛托娃的一生注定是一场命途多舛的浩劫。这种浩劫以内外合力的方式影响着她。阿赫玛托娃曾在某诗中表达她自己的诗人观:“诗人不是普通人,而是精神的化身,哪怕他像荷马一样,瞎了眼,或像贝多芬那样,失了

    名作欣赏 2018年15期2018-07-12

  • 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诗歌创作对比研究
    089)安娜·阿赫玛托娃与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诗坛上两颗耀眼的明星。她们二人都从年少时就开始写诗,茨维塔耶娃6岁即开始写诗,而阿赫玛托娃则在11岁开始写诗。她们都曾受尽命运的折磨,也都在诗歌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一、互相致敬在白银时代群星璀璨的年代,这二人的名字格外耀眼: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那么,是什么使得她们能与这些20世纪的著名诗人们站在一起,如勃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古米廖夫、别雷、帕斯捷尔纳克等?首先便是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2018-04-03

  • 不可思议的歌声
    钱晓国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诗触摸自然,深入生活,贴近灵魂,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尤为难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诗愈是流光溢彩,闪烁着纯粹的诗艺光芒。写于1961年的《倾听歌唱》便是一首经典之作。“像一阵风,女人的声音正在 飞行,似乎是一个黑人在湿漉漉的夜晚,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它如洪水泛滥伴随钻石闪耀,某个地方某种东西银光闪闪,并且,穿着一件不可思议的绸衫,水花飞溅。仿佛远方并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12期2018-01-10

  • 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
    阿赫玛托娃++高莽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我一直坐在海边的石头上,我爱看,绿色波浪喷溅起的水花,仿佛我的泪水,苦咸。有过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为何记住的只有一个春天?当夜晚变得温暖,冰雪消融,我走出家门去看月亮,一个陌生人轻声地问我,我们相遇在小松林间:“莫非你就是,那个我从少年时代就到处找寻的人,那个和我一起玩耍,让我思念的可爱姐妹?”我回答陌生人:“不是!”当尘世的灯光把他照亮,我把雙手伸给他,而他赠给我一枚神秘的宝石戒指,以保护我不受爱情的伤害。他

    视野 2017年21期2017-11-22

  • 你将以斜体书写我们
    家新一它是我对阿赫玛托娃的一次致敬,同时我也试图以此与我们自己时代的写作建立一种更深刻的关联阅读和翻译阿赫玛托娃,对我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我个人经验的增长,伴随着我对一位伟大诗人的不断认识和发现,当然,也伴随着我们这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巨变。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我就被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中对阿赫玛托娃的描述和我那时读到的一些诗作所吸引。1990年代初期,诗人荀红军翻译的一组阿赫玛托娃的早期诗,让我更真切地感受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17年4期2017-11-13

  • 把掌声送给最后一名
    斯著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正在列宁格勒参加一场文学活动。为了提升这次比赛的人气,学校特意邀请阿赫玛托娃担任评委。演讲开始后,小选手们一个个激情饱满,神采飞扬,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轮到最后一位小选手上台,他叫布罗茨基,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本来,他不是班级推荐的选手,但是他找到校长,哀求讓他参加比赛。校长拗不过他,就答应让他最后一个上场。“大家好,我……我叫布罗茨基……”显然,从未登过台的他太紧张,一开口就结结巴巴,下面的观众笑成一团。观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7年9期2017-10-10

  • 安娜 ·阿赫玛托娃:永远是诗歌的白夜
    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世界诗歌史上少数堪称“大师级”的诗人之一,享有“继萨福之后第二位伟大的抒情女诗人”的美誉,而她的作品则是“俄罗斯的伟大象征之一”。更有评论家断言,倘若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话,那么,阿赫玛托娃就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俄罗斯当代诗人叶夫图申科认为:“她永远是诗歌的白夜。”关于她的成就和地位,弗·阿格诺索夫在其主编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有过较中肯的评价:她“不仅在诗歌方面,而且在伦理方面成了自己时代的一面旗帜。她接受并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7年9期2017-09-19

  • 阿赫玛托娃早期爱情诗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以《黄昏》和《念珠》为例
    00000)论阿赫玛托娃早期爱情诗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以《黄昏》和《念珠》为例朱琳佳(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作为阿克梅派的代表诗人,阿赫玛托娃以诗集《黄昏》和《念珠》成功实践了这一流派的诗学主张。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岁月中,爱情诗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诗中所塑造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伴随着诗人的人生阅历而不断地丰富。本文以诗集《黄昏》和《念珠》为例,分析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主人形象的发展,进而以窥视诗人早期创作的风格特点。阿赫玛托娃;爱情诗;抒情女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2017-04-15

  • 阿赫玛托娃的16幅素描像:生命的史前史
    舟莫迪里阿尼与阿赫玛托娃的交集始于1910年,终于1911年夏天。相遇之时,26岁的画家和21岁的诗人,一个尚未在先锋艺术的浪潮中看清方向,一个刚跟着丈夫踏进彼得堡的诗歌圈。仅凭着两颗年轻灵魂的简单直觉,他们有了一场短暂的相遇。莫迪里阿尼为阿赫玛托娃画了16幅素描;而阿赫玛托娃在去世前两年写下的回忆录中,将这段流淌着灵感的巴黎邂逅称为“我们生命的史前史”。为“俄罗斯的月亮”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画过肖像的画家不计其数。用她的门生布罗茨基的话说:“从阿美迪奥·莫迪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6期2017-04-11

  • 阿赫玛托娃诗歌的心理特征
    100089]阿赫玛托娃诗歌的心理特征⊙陈扬阳[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阿赫玛托娃的诗歌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构筑了富有新意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阿赫玛托娃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紧张的故事片段,蕴含着主人公细腻、激烈的心理活动,为诗歌增添了联想性和生命力,充分体现了阿赫玛托娃对19世纪俄罗斯心理小说的继承和发展。阿赫玛托娃 细节 片段性 心理描写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具有细腻微妙的心理内涵,这与她的个人经历及所处时代有密切关系。究其一生,女诗

    名作欣赏 2017年24期2017-01-28

  • 阿赫玛托娃书写的俄罗斯女性史诗
    冯玉芝阿赫玛托娃书写的俄罗斯女性史诗冯玉芝阿赫玛托娃是和普希金比肩的伟大诗人,被称为“诗歌的月亮”。她诗歌创作的经典性超越了她所经历的时代和个人生活,她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全部的创作漫长而丰富,若从女性书写的角度来考察其写作的审美与叙事特点,尤其是结合外在作者精神格局和内在的女性形象比照意义,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从而明确揭示俄罗斯文学女性书写的独具一格的诗学建构。阿赫玛托娃;女性书写;审美与叙事安娜·阿赫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1-28

  • 夜读阿赫玛托娃〔外一首〕
    张 琳夜读阿赫玛托娃〔外一首〕张 琳一个人,在夜里独拥一盏莲花形台灯静读阿赫玛托娃写于1919年的诗篇:“我问过布谷鸟,我能活多少年……”这样的诗句,冷不丁将我置于旷野之中,俄罗斯的风雪裹挟着钟声,仿佛伏尔加河陪着黄河汹涌而来……将近百年了,她的额头依然温热,紧贴我的心房。她活过的日子,我未必重活一遍,她想要的生活我却仍需在她的诗中祈祷!我为什么歌唱青草理由很简单:我爱它们在荒野上默默度过青黄相接的一生。不向左,不向右它们只向上生长着,根在哪儿它们就活在哪

    中国诗歌 2016年6期2016-11-25

  • 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气味”
    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阿克梅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俄罗斯“室内抒情诗”的拓荒者,有“20世纪的萨福”之称。阿赫玛托娃的诗歌以抒情性和小说性著称,她以女性角度抒写爱情,表现隐秘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冲突;又以深沉的笔触关怀家国命运,表现一个爱国诗人的气节与高贵。她的作品有从普希金延续下来的经典性优雅,也蕴含了源自她本人戏剧化的人生激情。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总是带着某种“气味”,这种“气味”来自海边的“冰牡

    世界文化 2016年3期2016-03-15

  • 2016第十届阿赫玛亚洲展亮点迭出
    2016第十届阿赫玛亚洲展亮点迭出文/侯杰5月9日至12日,由德国德西玛(DECHEMA)和中国化工学会共同主力的“第十届阿赫玛亚洲展”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展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勇武、会长李寿生、副会长傅向升,中国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闫三忠,德西玛协会会长瓦格曼教授等中外贵宾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主持开幕式。顾秀莲在致辞中表示,陶赫玛亚洲展(ACHEMASIA)是中国化工学会和德

    化工管理 2016年16期2016-03-14

  • 走近俄罗斯伟大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斯伟大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宋红梅*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00俄罗斯是一个文学大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不朽之著。在中国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作家名字,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如果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有一个人完全可以被称作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个人就是俄罗斯伟大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本文就通过赏析阿赫玛托娃的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女诗人。俄罗斯;文学;阿赫玛托娃;诗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2016-02-04

  • 纯粹的诗人与诗的纯粹
    …——万琦《致阿赫玛托娃》创作这首《致阿赫玛托娃》时,万琦说,对于一个伟大的诗人,我们除了崇敬之外,还会平添一些励志的动力。而对于伟大的女诗人,我们还多了份热爱和莫名的感叹。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诗人,阿赫玛托娃的人格与其诗同样不朽!在那个极端特殊的年代,她历经苦难,承受着来自外界的摧残,用诗歌记录人生。她是一位划时代的女性,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独树一帜,敢于追求纯艺术,敢于在平凡简单中寻找伟大。她不仅是俄罗斯文坛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文坛的骄傲。在俄罗斯人民

    经济 2015年9期2015-09-10

  • 把掌声送给最后一名
    斯著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正在列宁格勒参加一场文学活动。为了提升这次比赛的人气,学校特意邀请阿赫玛托娃担任评委。演讲开始后,小选手们一个个激情饱满,神采飞扬,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轮到最后一位小选手上台,他叫布罗茨基,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本来,他不是班级推荐的选手,但是他找到校长,哀求让他参加比赛。校长拗不过他,就答应让他最后一个上场。“大家好,我……我叫布罗茨基……”显然,从未登过台的他太紧张,一开口就结结巴巴,下面的观众笑成一团。观

    做人与处世 2015年14期2015-09-10

  • “她命中注定要下地狱”
    剑钊关于安娜·阿赫玛托娃的成就和地位,在弗·阿格诺索夫主编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编写者有过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她“不仅在诗歌方面,而且在伦理方面成了自己时代的一面旗帜。她接受并分担了俄罗斯悲剧的命运,没有向‘黑铁的时代妥协,没有向道义上的压迫低头。”而被她本人誉为阿克梅主义“第一小提琴手”的大诗人曼杰什塔姆,则将诗人的创作与俄罗斯十九世纪的心理小说联系到了一起:“阿赫玛托娃为俄罗斯的抒情诗带来俄国19世纪长篇小说所有的错综复杂性和丰富的心理描写。……

    江南诗 2014年4期2014-08-26

  • 苦难成就诗艺人生:安娜·阿赫玛托娃生平及诗歌创作初探
    安德列耶芙娜·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的父亲曾是海军工程师,母亲出身于地主家庭,童年时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为其接触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阿赫玛托娃一家搬迁至彼得堡近郊皇村,在这个曾经孕育出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圣地,其诗歌天赋在无形中得以发展。少年时的阿赫玛托娃是淘气、自由的精灵,像个“野姑娘”一样,在黑海边留下其自由奔跑的身影。她尽情地徜徉于书海,十一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阿赫玛托娃的作品除了继承俄罗斯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外,还融入了鲜明的个人特色。究其原

    名作欣赏 2014年20期2014-07-19

  • 用你的恐惧唤醒一场大雪
    读者,对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的名字不会感到陌生,但听过阿赫玛托娃本人朗诵她的代表作《安魂曲》的却并不多,我也是前不久才听到这部作品的录音。听阿赫玛托娃朗诵《安魂曲》,自是要从网上找来这首诗的俄文版对着听,只是眼中的俄语与耳中的俄语都犹如天书,仿佛一人独语而众口无言,隐藏其间的秘密信件一样从未拆封,无奈只好再去书中翻阅它的汉译,在阿赫玛托娃深沉、缓慢的声音中,一首又一首诗读将下去,这“大恐怖”时期的悲惨迎面袭来,恐怖是那个充满奇迹

    山花 2014年3期2014-02-21

  • 高度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是成功的坚实保证——第九届阿赫玛亚洲展闭幕报告
    第九届阿赫玛亚洲展会已于2013年5月16日在北京闭幕。作为时隔三年再次回到北京的德国阿赫玛之亚洲巡展,中国和世界流程工业的趋势和潮流通过为期四天的展会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共有来自23 个国家的418 家参展商和12,470多名观众参与了展览和会议活动。418 家参展商入场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中国以240 家成为最大的参展国,紧随其后的是德国(90 家)和法国(17 家)。展会使用了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的四个展馆共约6,500 平方米的净展出面积,这也证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3年4期2013-08-15

  • 第9届阿赫玛亚洲展圆满闭幕
    近期,第9届阿赫玛亚洲展会在北京圆满闭幕。时隔3年,德国阿赫玛之亚洲巡展再次回到北京,通过为期4天的展会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和世界流程工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此次展会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共有4个展馆约6500m2米的净展出面积。来自23个国家的418家参展商和12470多名观众参与了此次展览和会议活动。各参展商在场区内展示了他们带来的技术和产品,其中,中国以240家参展商成为最大的参展国,紧随其后的是德国(90家)和法国(17家)。此次展会除了展示加工技

    机电信息 2013年20期2013-04-18

  • 意象的寂静——浅析阿赫玛托娃《没有主人公的歌》
    重要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她的作品以意境高贵、情感细腻见长,多年来始终受到读者的青睐。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既保留了俄罗斯传统文学中的那种贵族气质,同时也具有白银时代典型的开拓精神,在长期受到阿克梅主义的影响下,阿赫玛托娃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她对于意象的把握能力,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没有人主人公的歌》是阿赫玛托娃晚年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选择寂静作为全诗的主导意象,不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涌动,同时也加深了整部作品的哲学

    名作欣赏 2012年21期2012-08-15

  • 打开美好的内心
    斯著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1945年冬天一个普通的日子,当时在苏联当外交官的英国人以赛亚·柏林(著名哲学家)突然到阿赫玛托娃寒酸的家中拜访。这一年,阿赫玛托娃 56 岁,以赛亚·柏林 36 岁。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身体已经发胖的阿赫玛托娃似乎忘记他们年龄上的差距,对柏林讲起了自己淘气的童年时代,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讲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讲曼杰什坦姆,讲帕斯捷尔纳克……讲到自己被枪决的丈夫、诗人古米廖夫时,阿赫玛托娃泪流满面。凌晨 3 点钟时,他们吃了几个煮土

    读者·原创版 2012年1期2012-06-06

  • 阿赫玛托娃早期抒情诗中的女性意识
    00387)论阿赫玛托娃早期抒情诗中的女性意识邱亚娇(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阿赫玛托娃早期的抒情诗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关注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展现了女性从软弱到坚强再到走向世界的成长过程,彰显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人格意识。其女性意识主要通过独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独立意识的爱情观及参与世界的意识3个方面体现。阿赫玛托娃;早期抒情诗;女性意识;《黄昏》;《念珠》;《白色的鸟群》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诗歌的创作分为早晚两个时期,20世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4-13

  • “金屋顶文丛”邮购启事
    《午夜的缪斯:阿赫玛托娃诗选》,白兰的《爱的千山万水》,李洁夫的《至爱》,贾冉的《因为有爱》,立杰的《一个人的仙境》,火柴的《时间灰尘》,可风的《纸中穿行》,卢辉的《七层纱》等,每册都收入诗人们近几年创作或翻译的诗歌佳作。丛书64开,精装本,装帧简洁、雅致,携带方便。除 《郁葱访谈录》、《午夜的缪斯:阿赫玛托娃诗选》每册定价30元外,其余每册定价16元,免邮费。邮购地址:050021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月刊社。请在附言栏中注明邮购诗集名称、册数

    诗选刊 2011年7期2011-11-20

  • 阿赫玛托娃:活下来,写出来
    纪梅阿赫玛托娃:活下来,写出来纪梅在那令人担惊受怕的叶若夫年代,有十七个月我是在排队探监中度过的。一天,有人把我“辨认出来了”。排在我身后那个嘴唇毫无血色的女人,她虽然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却突然从我们大家特有的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在我耳边低声问道(在那个地方人人都是悄声说话的):“您能把这个都写出来吗?”“能。”我说。于是,在她那曾经是一张脸的部分掠过一丝似乎是微笑的表情。——阿赫玛托娃《安魂曲》代序帕斯捷尔纳克在1940年写给阿赫玛托娃的信中提出了这样一

    西部 2011年3期2011-10-09

  • 全球最大化工展热盼中国参与
    程工业风向标的阿赫玛展会将于2012年6月在德国盛大开幕。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在30万平方米的展馆内,中国化工业的舞台将会是多大。凭借全球范围内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阿赫玛吸引了各国化工、生物技术和环保企业的积极参与。回顾上届2009年展会,共有约4,000家国际企业和来自90多个国家的18万观众齐聚法兰克福,其中来自中国的参展商数量首次突破了一百家,净展出总面积超过了1500平方米。中国公司已经成为阿赫玛展会的重要参与者。来自中国的、不断增加的参展商数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1年4期2011-08-15

  • 祖国土
    [苏联]阿赫玛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沙砾,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我们都躺进它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选自《苏联当代诗选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8年10期20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