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景

  • 移步换景 引人入胜
    采用了这种“移步换景”的方法,从“小丘西行”至“竹林”,从“伐竹取道”至小潭边,从“潭西南而望”至离开此地,一个个诗意的画面随着作者的行走逐一展开,让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移步换景”是游记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而是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运用“移步换景”法写景,游踪清晰可见,景物依次呈现,可谓顺序井然。那么同学们在写游记散文时,如何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景呢?第一,梳理游踪。动笔之前,先要对整个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3年1期2023-05-28

  • 写作游记的两种方法
    定点观察法与移步换景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运用时也各有其“注意事项”。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片段,具体来分析。一、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某一固定的点观察景物或景色,并将站在这一点上所看到的内容描述出来。《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0期2023-03-11

  • “承上启下”写游记
    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我们之前学过。如何将这些零碎的景点串联起来呢?于洋:用过渡句。谭老师: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衔接自然。在课文《颐和园》中,作者是如何用过渡句进行衔接的?徐静涵:“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谭老师: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徐静涵:这些过渡句像一张地图,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了作者的游览顺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3年12期2023-03-11

  • 游记作文这样写
    我们常说的“移步换景”,对吧?吴老师:一语中的,就是“移步换景”。除了“移步换景”,也可以按方位顺序来写。印象深刻“用心写”李楠:老师,那具体描写景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吴老师: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高山的雄伟,大海的波涛,公园的鲜花迷人,城市的霓虹灯……把你游览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重点写,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这样才能让读者跟着你游览,将读者也带入美景之中。嘉盛:我知道,要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景。吴老师:作文中除了描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3年12期2023-03-11

  • 游记作文这样写
    我们常说的“移步换景”,对吧?吴老师:一语中的,就是“移步换景”。除了“移步换景”,也可以按方位顺序来写。印象深刻“用心写”李楠:老师,那具体描写景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吴老师: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高山的雄伟,大海的波涛,公园的鲜花迷人,城市的霓虹灯……把你游览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重点写,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这样才能让读者跟着你游览,将读者也带入美景之中。嘉盛:我知道,要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景。吴老师:作文中除了描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3年10期2023-03-10

  • 作文提移步换景
    篇文章都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课文是习作的范本。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段安祺同学的作文。”沙龙现场1 范文引路有方法游恩施大峡谷终于踏上了去恩施大峡谷的旅程。一路上,我兴奋不已。进入恩施境内,一路都是高山深涧,壁如刀削,水如明镜,让人心旷神怡,又使人心惊肉跳……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恩施大峡谷。来到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流水般的纹路直上云天,让人望而生畏。我鼓起勇气,登上山峰。一迈上山路,便看见台阶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如钱塘江大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44期2022-12-08

  •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出一片别样的风景
    顺序,能用“移步换景”法描写一处风景。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用“定点观察”法写出特色。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提出修改意见,并据此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出独属于自己的一片风景。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话游记 1.导语:跟着课本去旅行。本单元我们跟着作家巴金的脚步欣赏了“伟大的奇观”——海上日出;跟着作家叶圣陶去了浙江金华,体验了双龙洞中孔隙的窄小、内洞的神奇;随着作家袁鹰欣赏了北京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2期2022-06-20

  • 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到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两种方法,那么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某一固定的点观察景物或景色,并将站在这一点上所看到的内容描述出来。《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10期2022-03-15

  • 移步换景 完整有序
    过程中,采用移步换景法,展示了各拉丹冬神奇的景色。移步换景是游记散文常用的一种写法,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描述所看到的不同的景物。移步换景法如果用不好,文章就会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那么应该如何运用移步换景法呢?1.游踪一以贯之,来去分明游踪的主人公多是作者本人,所以文章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容易迷惑。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开头两句就概括了作者的行踪: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冰河)——(冰山)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8期2021-08-10

  • 游记构思八法
    们常常只说“移步换景”,好像游记类的文章就只是通过“移步换景”的记叙方式來展开似的。其实当我们将很多篇“游记”课文“同类相聚”之后,就会发现,游记文章的铺叙,有多种多样的角度与手法。请看:《颐和园》:“移步换景”之法。文中表现游踪的关键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几个句子点示了其构思的要领:游踪明晰,移步换景,景景相

    新作文·初中版 2021年3期2021-05-11

  • 浅谈游记散文教学之我见
    的描写采用了定点换景的观察角度,写出了壶口瀑布独特的“奇,雄,险”的景物特征。表现黄河的阳刚,崇高美。接下来又写多姿多彩的黄河的柔美表现黄河的刚柔相济。然后是要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的语句。《壶口瀑布》里,作者先后两次去到壶口,第一次是雨季,梁衡首先引用别人的告诫,侧面表现此时看壶口的危险;而后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来展现瀑布的水流湍急、水势浩大、震耳欲聋以及震撼人心,再从内心感受间接写出雨季的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因为危险,所以作者不能多做停留,因而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1期2021-04-25

  • 移步换景 完整有序
    过程中,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展示了各拉丹冬雄伟神奇的景色。移步换景是游记散文常用的一种写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描述所看到的不同的景物。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让读者根据作者的行踪,感受不同时间里的多种景致,从而感受到一种动态美。但是,移步换景如果用不好,文章就会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会有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呢?1.游踪一以贯之,来去分明游踪的主人公多是作者本人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17期2020-10-27

  •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及习作评点
    点观察,二是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地方,从远处写到近处、从近处写到远处,或者由部分写到整体、由整体写到部分。移步换景就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边走边看到的景物。写作时,可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基本要求就是写得有条理、有层次。二、精心描绘,言之有物写景最怕写得不细致,譬如写湖水,仅仅写湖水清澈、湖面宽阔,没有去写湖面上还有哪些迷人的风光等。這样不具体的描写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倡把细微的美景也要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三、多感并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 2020年34期2020-09-17

  • 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习作水平
    、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观察相结合定点观察是初学写作的学生常用的一种观察法。定点观察要有顺序,要注意方位顺序。比如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等等。定点观察除了按方位顺序观察以外,还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除了定点观察以外,还有一种移步换景观察法,指观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例如《颐和园》一文是一篇写景文,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景色,长而美;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山脚下抬头看佛香阁的排云殿,再写站在佛香阁前向下、向前、向东眺望所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9期2020-08-31

  • 移步换景
    张文婷爸爸将书打开呈一列撑在地上,宝宝站在起点,单脚侧跨过书本,以前脚为轴,身体旋转180度,继续侧跨,以此类推,直到终点。宝宝,快来试试吧。幸福小目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幸福加点料1.爸爸根据宝宝的步幅,控制好书本之间的距离,宝宝跳起时注意安全哦!2.爸爸扫描二维码,和宝宝一起观看游戏过程。3.游戏升级:宝宝从单脚跨过书本变成双脚跳过书本,跳起时身体旋转180度。4.延伸问题:宝宝,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0年8期2020-07-04

  •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移步换景
    的方法——“移步换景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观察点,而是按照地点的转移和游人的视角,把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左读名家经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5期2020-04-28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罗汉级写起,移步换景,重点描绘了天都峰的景色。其中数处引用了古人的文字,突出黄山之险,特别是天都峰之险。古文的引用和作者感受的切入,使地理的客观描述变成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就连黄山的悬崖峭壁、艰难道路,也被他想象成造物者是有意“把通入人间胜境的道路全部切断”,有意让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地形的介绍,而是领略造物者的匠心。思有所悟由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移步换景法”非常适用于写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地展现新画面。那我们该如何运用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0年5期2020-04-27

  • 浅谈游记散文教学之我见
    的描写采用了定点换景的观察角度,写出了壶口瀑布独特的“奇,雄,险”的景物特征。表现黄河的阳刚、崇高之美。接下来又写多姿多彩的黄河的柔美表现黄河的刚柔相济。一般情况下,游记作品是以人的游踪为线索,而《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阿来化身为一滴水,采用拟人手法,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在得偿所愿之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50期2020-02-21

  • 移步换景写乌龙
    方法来写——移步换景。”移步换景,这听起来简直像武林秘籍。三兄弟顿时来了兴趣。长眉和善说:“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你们怎么走,怎么看,就怎么写。比如说今天,你们先去了咸鱼堂,然后又到了三宝殿,之后又来到藏经阁,这个行走的顺序就是‘移步。每一次行走,都来到一个新的景点,这就是‘换景。”“怎么走,就怎么写。走的顺序,就是写作顺序。”深思重复说,“太简单了,真好!”大家也不住点头,心里都有数了。正准备开始写,长眉和善叫住三兄弟,说:“要想写好,那可不简单。走之前

    故事作文·低年级 2020年1期2020-01-14

  • 移步换景游“故宫”
    现在我们以“移步换景”法来游一游材料之一的“故宫”吧!一、概括“故宫”。如同一位导游一样,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用无声的语言,把我们的视野带入了“故宫”。第一自然段用了概括说明法,从整体上介绍了故宫的位置、名字、用途以及建筑时间。第二自然段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紫禁城的墙高;有四座城门;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宫殿七十多座和房屋九千多间;城外有护城河,城墙四角有角楼。二、走进“前朝”文章从第三自然段开始“移步换景”——看开头一句便知:“从天安门往里走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0年32期2020-01-13

  •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儿的手法叫“移步换景”;而固定在某个房间看叫“定点观察”,它们都是按照空间顺序描写的。移步换景,“移步”就是说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当然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这就好比大家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印象,然后迈开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也在不断变换。如《100层的房子》中从第20层移动到第30层、40层、50层等就是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在运用移步换景写作手法时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游览顺序,各景点独立成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9年11期2019-12-30

  • 记录成长足迹 凸显人物精神
    然有序。二、移步换景,情随景生。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因此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游记的内容比较繁杂,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组织文章,即随着游踪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依次展现沿途风光。游踪所至,美景在目,情随景生,文由情来,这样,一篇以“美”动人、以“情”感人的游记就写成了。三、讲究顺序,详略得当。写游记时,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或者将时空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序,走一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30期2019-11-08

  • 妙用“移步换景”游“故宫”
    “移步换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文章《故宫博物院》就是用此方法描述的。我们看:《故宫博物院》开篇兩个自然段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整体风貌:它是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宫殿建筑群,并介绍了它存在的时间,及城墙、城门、宫殿、城河、城角。最后一句写出了故宫博物院的特色意境——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群,怎能不令人倾心神往呢?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32期2019-10-16

  • 风景这边独好
    里奇峰颇多,移步换景,是雁荡山赏景的最大乐趣,最有名的当属“夫妻峰”了。看,那两块巨石屹立在山巅,相视而立,像是一对久别重逢的夫妻,正含情脉脉地倾述着离别之苦。奇妙的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它的样子就变了,仿若是哪个能工巧匠制作的两把巨大的剪刀,直插云霄!如果再走几步,就又会发现,那两块巨石恍惚间又变成了一双合十的大手,正在祈祷……再往前行,來到新近开放的景点——玻璃栈道。顾名思义,就是由玻璃做成的一条小路,悬在半山腰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看,迎面走来一个小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9年7期2019-04-29

  • 写景要注意观察点
    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两种方式。单用一种方式或交互使用两种方式,是由观察时的情形决定的。定點观察就是在某一固定的点观察。由于观察范围有限,必须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从观察的角度看,有仰望、俯瞰、平视之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景物如果只从一点一面描写都难免单调,但如果变换距离、角度,所看到的景象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每一个角度都是一个新景。在观察景物时要向摄影师学习,时而把镜头摇远,时而把镜头拉近;时而俯拍,时而仰拍,这样描绘出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2期2019-04-01

  • 舞台机械技术高峰论坛在泰州举办
    以及该种剧场快速换景的功能特征和它的平面换景、升降换景、旋转换景等多种舞台机械设计形式。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苏培义演讲的主题是《我国剧场建设规范和舞台工艺设计要求》,结合舞台机械生产商和工程商的业态,从标准化的角度强调舞台机械设计和安装的前导性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舞台设备检测中心主任王涛的演讲主题是《舞台机械安全标准、验收检测规范及工程现状》。他着重解读GB/T36727-2018《舞台机械验收检测规范》,呼吁所有行业成员单位重视标准、理解标准、

    演艺科技 2019年5期2019-03-30

  • 一课一得 因课施教
    构,初步感悟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这是一节精读引领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品悟方法、运用方法。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课教学就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习得方法,并且能实践运用。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通过以下四大环节来实施悟法得法过程。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谁还记得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颐和园中哪几处主要的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既能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自主品读,悟法得法(一)学习“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期2019-01-28

  • 读写结合,授之以“渔”
    全文,每一段移步换景的第一句话逐一显示红色。)(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师:我们来读一遍。(出示填空,学生边读边口头填空,老师边出示答案。)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篇课文按(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首尾两段总写,中间这几段就是分写,这种结构叫总分总。师:同学们,先读了开头和结尾,知道整体写颐和园很美;再读了2~5自然段,一下子就抓住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2期2018-04-08

  • 换景手法在英语Role --play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舞台表演中的换景手法,结合角色和剧情特点变换场景,拓展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场景,加强时间和空间对比的感官冲击,同时丰富Role-play教学的语料,为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Role-play教学中的换景手法既可以将同一内容在不同场景中呈现,也可以根据角色变换和剧情发展顺势而为。下面,以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Roleplay the conver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16期2018-01-25

  • “景物描写空间顺序的辨析与理解”五步教学例说
    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而我校多数学生因为缺乏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写景作文中要么缺少写景角度的变化,要么抓不住不同景物的特征,有时则因观察与描写无序导致文章思路不清、层次不明。而我们的一些老师,习惯于简单地教课文,在教学中无视语文本体知识的前后勾连,不会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去发现规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分析编者意图和以往教情学情的基础上,我们备课组决定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位为“通过比较分析,理解按空间顺序写景的方法,学会辨析定点观察和移步换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11期2017-12-08

  • “美景”在游览中再现
    起来说:“是移步换景,按游览的顺序记叙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开头是这样写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句中的三个动词‘进了、绕过、来到描述了游览的顺序。这句话是对下文的总述,起过渡作用,接下来下文便介绍长廊。”冲冲接着说:“第三自然段中的开头一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句不仅仅是表示移步换景,也是典型的过渡句,前半句告诉我们游完了长廊,后半句告诉我们到了另一个景点——万寿山。”林林也不甘落后说:“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也是表明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40期2017-11-08

  • 定点写景与移步换景
    文字采用的是移步换景法,读者随着主人公走进泼留希金的家,用“走进”“走到”“开开房门”等词表示空间的变换,看到的景物也不同。写作借鉴定点写景就是在某一固定的点观察、描绘景物。定点写景由于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必须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从观察的角度看,有仰望、俯瞰、平视之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景物只从一点一面描写,都难免单调,但如果变换距离变换角度,所看到的景象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每一个角度都是一个新景。在观察景物时要向摄影师学习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34期2017-10-10

  • 大美青海湖
    写景,要运用移步换景写法。游记写景,要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清楚地写出游记的线路与景物的转换,作文就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移步换景的写法,就是过渡句的写法。如修改文中的“穿过万亩油菜花,就是青海湖了”,就是过渡句,前一段写万亩油菜花,这一段写青海湖。翻开课文《颐和园》,找一找文中的过渡句,你就更明白移步换景写法的妙用了。endprint

    快乐作文·高年级 2017年8期2017-09-18

  • 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红药);②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③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解析:我们看完答案,觉得此题确实不好回答,我们不妨按三步走法把答案变为:①铺陈,用一渠水、数点山等景物,写出了环境的优美;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诗人先写远景后写近景,由院外到院内,使描写具有层次感;③虚实结合,由眼前松想到通月朗,由芍药想到待春还,写出了自得的情趣;④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眼前之景,表达了欢悦之情。如此答题,有法可循,也涵盖了高考的参考答案。其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5期2017-07-11

  • 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法是指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绘。采用这种写法的文章一般都是以游览顺序为顺序,比如《颐和园》一文中: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6年28期2017-04-15

  • “开心魔法”号观光巴士
    ,没有按照‘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简单说吧,‘移步换景就是人走景变化,按游览的顺序不断展现画面,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如介绍颐和园,可以依次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司机一脸迷茫:“哦,我好像明白了,写出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换景,可是‘移步我还是不太懂。”“真笨!”娄家墨有点儿不耐烦了,“‘移步就是移动脚步,就是走路,懂吗?也就是把你走过的路说清楚。”司机摇头。娄家墨也急得直摇头,他索性不说话了,在车载电脑上打出了几行字——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16年9期2016-10-25

  • 如何上好语言文字运用课
    的要求是学会移步换景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表达的方法,初步认识过渡句的特点,五年级的要求是能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表达景物,并能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景物写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等。有了这么清晰的指引,执教者决定细化目标,根据年段以及课文的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定为:1、认识移步换景这种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过渡句体现移步换景。2、通过感悟语言美来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并尝试运用。从这两个教学点我们看到,执教者不再绕着内容去教,而是真正的在用教材,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2016-04-06

  • 曲径和风
    屏风来体现“移步换景”的造园手法,但在古代屏风中间,屏风是以用作遮挡视线来分割空间,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你的屏风以移步换景来取代了原始的屏风功能,想请问你怎么看待这种取舍?移步换景是我作品的主旨,本身是在园林里提取的元素。是我是用了一种设计方法与屏风进行了结合,与功能的关系不大。本身屏风有一个功能是作为隔断出现的,其实隔断的又一含义与它的名字恰好相反,隔断应该是一种“隔而不断”效果:它既限定空间,又不为完全割裂空间;既能将不同的功能空间划分开来,又保持着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2015-11-10

  • 成都三条巷子
    陈煜东东留言移步换景写三巷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法来写成都的三条巷子——宽巷、窄巷、井巷,人走景移,不断展现出成都的人文风情。采用移步换景法的关键,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走入宽巷……向前又走了许久,见有一条黑色砖石铺成的小巷,便走了过去,这样便到了窄巷……一顿饱餐,便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井巷继续寻觅美味……”随着景点变化,文章层次结构也自然过渡。作者进行了精心剪裁,详细写了窄巷的特色美味,对宽巷只是简要叙述,井巷更是寥寥几笔,这样详略得当,避免了流水账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3期2015-03-18

  •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
    贺希娟[摘 要]换景是导演需要运用的一种舞台手法,本文分析舞台剧中迁换景的几种方法。[关键词]舞台剧 换景在一台完整的舞台剧中,换景是导演需要运用的手法之一,亦是导演对整台作品整体构思中的一部分。换景手法的运用要与整台作品的体现协调统一,这也是关系到导演对整台演剧风格的整体把握。戏剧空间是流动着的空间,它是随着动作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空间,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在多幕剧中的空间变化是被人们所知的,但实际上,即使独幕剧,固定的景,空间也依然是运动着的,有着时间

    艺海 2014年7期2014-08-12

  • 一技一文一评:移步换景展不同
    写作内容以“移步换景”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写“难忘的初中生活”,仅写一件事情是难以表现老师、同学之间难舍难分的真挚情感的。不妨以移步换景的形式,选取初中生活中的三、四个片段,表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写个人,可以写群像;可以写学习方面的,可以写文体活动方面的……然后把这些“景”通过小标题的形式组合起来,便会是一篇成功的作品。要想在考场上灵活自如地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多积累、多练习。这样才能在需要移“步”的时候,游刃有余地写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3年11期2013-12-11

  • 舞台机械的程序控制在艺术表演中的运用
    求大体可分为幕间换景、幕后换景、压光换景、剧中换景4类。(1)幕间换景幕间换景指一幕演出完成大幕落下,在下一幕开始之前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无压光要求,只对换景整体时间节点提出要求,对具体景物切换时间要求不高。(2)幕后换景幕后换景指演出进行中在二道幕或能起到二道幕作用的布景道具后进行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视遮挡布景情况可能有压灯光要求,换景时间节点按剧情要求,对具体景物切换时间有剧情时间要求。(3)剧中压光换景剧中压光换景指演出进行中压光条件下进行的

    演艺科技 2011年12期2011-09-19

  • 给城市换景
    我还是希望城市能换景,让我圆圆出国梦!指导老师 蒋 瑾[简评]“给城市换景”,嗬,好大的口气啊!为什么要给城市换景呢?原来是为了“给爸爸一个‘下马威,杀杀他的威风”,也“让我圆圆出国梦”。习作的最大成功,就是在现实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而想像到的一切也十分符合被想像到的世界——法国。这样亦真亦幻地写来,却让人感到想像合理,切实而感人。想像作文能写出这样的阅读效果,真是很不简单。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8年8期200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