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

  • 基于Google Earth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摘 要]喀斯特地貌种类繁多,包含地表和地下两套系统,且分布较广泛,景观千姿百态,不同发育过程具有不同的景观。基于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文章提出,可以将Google Earth融入喀斯特地貌的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的设定以及前期准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喀斯特地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关键词]Google Earth;喀斯特地貌;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7期2023-10-25

  • 走进岩溶地貌,探寻区域发展对策
    实例,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分各类次级地貌景观,并能简单描述其特点;认识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笔者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成因及形成条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发展对策,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任务一:观特征,析成因。由于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和地下的样态不同,笔者选择了贵州省兴义市的万峰林(地表)和织金洞(地下)两处特征明显的地点作为研究地点,并将全班学生分成万峰林组和织金洞组,分别探究喀斯特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9期2023-09-16

  •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喀斯特地貌”的教学为例
    课以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研学之旅创设情境,设置三个任务串联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以“辨识喀斯特景观和描述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喀斯特地貌成因及其分布特点—说明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线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从表象到本质,全面深入地认识喀斯特地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探究如何开发利用喀斯特资源,分析喀斯特地貌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地提出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喀斯特地貌

    中学政史地 2023年18期2023-09-11

  • 基于乡土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
    对广西巴马喀斯特地貌这一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挖掘,以巴马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围绕主题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通过层层深入和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词:乡土地理;主题式教学;真实情境;喀斯特地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为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高度重视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具体任务尽可能放在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中

    高考·下 2023年5期2023-08-24

  •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课以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研学之旅创设情境,设置三个任务串联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以“辨识喀斯特景观和描述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喀斯特地貌成因及其分布特点—说明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线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从表象到本质,全面深入地认识喀斯特地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探究如何开发利用喀斯特资源,分析喀斯特地貌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地提出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喀斯特地貌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2023-06-15

  •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问题化学习实践探索
    晶宫(人造喀斯特地貌景观),然后抛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喀斯特式贫困,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喀斯特式贫困。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春游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对亲眼所见进行思考并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线索——美丽的喀斯特景观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即喀斯特地区为何贫困,激发学生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兴趣。以喀斯特式贫困引发的问题链,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地理学习的价值。由核心问题引发的问题链:(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3)贫困与喀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问题化学习实践探索 ——以“喀斯特地貌”的教学为例
    晶宫(人造喀斯特地貌景观),然后抛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喀斯特式贫困,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喀斯特式贫困。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春游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对亲眼所见进行思考并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线索——美丽的喀斯特景观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即喀斯特地区为何贫困,激发学生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兴趣。以喀斯特式贫困引发的问题链,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地理学习的价值。由核心问题引发的问题链:(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3)贫困与喀

    中学政史地 2023年9期2023-04-14

  •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涯规划的策略探索 ——以《喀斯特地貌》一课教学为例
    。本文以《喀斯特地貌》一课教学为例,探索地理学习与生涯规划相融合的策略。《喀斯特地貌》是《常见地类型貌》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本部分内容的结尾,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结合教材的“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将聂跃平作为生涯人物,以他的个人发展历程为其中一条线索,同时贯穿教材知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唤起职业思考导入并提出问题:播放介绍“天眼”射电望远镜的视频, 引出本节课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3期2023-03-28

  • 高中地理大概念与VR技术融合教学研究
    。本文以“喀斯特地貌”为例,用学科大概念统摄课程内容,以VR仿真情境作为活动载体,遵循“情境—问题—探究—迁移”学习路径,探讨大概念和VR技术有机融合的可行性,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關键词:大概念;VR技术;喀斯特地貌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8-0046-05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

    地理教育 2022年8期2022-07-08

  •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特殊路基处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特殊路基;山岭重丘中图分类号 U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6-0093-03引言近年来,伴随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逐步由东部平原、微丘地区向山岭重丘地貌分布较为广泛的西部地区推进,山岭重丘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造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大、造价成本高、建设难度大。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特殊路基段的处理成为比较常见的问题。该文以贵州某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为案例,具体分析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6期2022-04-18

  • FAST科普研学旅行中的喀斯特地貌野外观察建议
    学旅行中的喀斯特地貌为例,提出了基于课标要求的野外观察建议,以期为野外观察类教学提供借鉴参考。一、课标要求必修1.4内容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要求“识别”地貌类型和“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2]显然,课标首要突出了“野外观察”的要求。“FAST”,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俗称“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因其强大的天文科普

    地理教学 2022年5期2022-03-16

  •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教材课堂实施思考
    ,设定了《喀斯特地貌》中学生的学业质量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2. 学业要求。《喀斯特地貌》一课中,可制定出以下的学业目标:地理实践力:能通过观察景观图,示意图等,掌握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特点,从而提高在实际生活对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识别和特点的描述;人地协调观:能根据贵州省喀斯特式贫困现象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考人类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实现人地协调;综合思维:能根据定

    师道·教研 2022年1期2022-03-12

  • 花样百出的爸爸
    这本书介绍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拿着一本地理书走到爸爸面前。爸爸皱了皱眉,打开电脑搜索喀斯特地貌的图片,然后给我深入浅出地讲解。过了几天,我收到一个包裹,里面居然是地球仪。“这可不是普通的地球仪哟!”爸爸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这个地球仪外表普通,可我戴上专用眼镜后,发现整个世界都立体地展示在我眼前。“爸爸,那不就是喀斯特地貌吗?”我惊喜地叫起来。爸爸的花样还有。假期到了,他向全家宣布一个消息:“我们去大西北看看喀斯特地貌。”我

    少儿科技 2022年2期2022-03-05

  • 基于情境教学的“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
    ①以贵州省喀斯特地貌为载体,识别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态特征,说明喀斯特地貌形态的变化过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②运用实验演示天坑的形成,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③简析喀斯特地貌对贵州省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综合思维);④从时间维度总结喀斯特地貌对贵州省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人地协调观)。2.分析学情,拟定教学思路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知识层面上,学生对喀斯特地貌已有一定的了解,但都

    地理教学 2022年2期2022-03-01

  •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教材课堂实施思考
    ,设定了《喀斯特地貌》中学生的学业质量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2.学业要求。《喀斯特地貌》一课中,可制定出以下的学业目标:地理实践力:能通过观察景观图,示意图等,掌握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特点,从而提高在实际生活对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的识别和特点的描述;人地协调观:能根据贵州省喀斯特式贫困现象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考人类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实现人地协调;综合思维:能根据定义

    师道(教研) 2022年1期2022-02-19

  • 基于InVEST模型的贵州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区;评估中图分类号 X 8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0-0025-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0.00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f Guizhou Kars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InVEST ModelLIU Jia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2021-11-25

  •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危害防治
    1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即是岩溶地貌的总称[1],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石膏等),在水和大气中CO2的参与情况下[2-3],将可溶性岩石剥蚀和搬运、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独特地貌。剥蚀作用可分为化学溶蚀作用和机械冲刷。化学溶蚀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参与下,可溶性岩石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搬运迁移;机械冲刷作用是指在水动力的作用下,岩石机械破碎形成碎屑物,在水的荷载作用下,搬运迁移。一般而言,喀斯特地貌是两种剥蚀作用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奇特地貌

    甘肃科技 2021年14期2021-09-03

  • 牛耳朵传粉生物学研究(英文)
    育系统, 喀斯特地貌, 广域分布Gesneriaceae is the most typical group of endemic plants in China, which is very prominent in the karst flora, and it is the family with the most endemic genera and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 (Wu et al., 2005). The d

    广西植物 2021年6期2021-08-16

  • 你知道喀斯特吗
    见又壮丽的喀斯特地貌。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呢?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堆积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两种形态。喀斯特的地表形态一 -峰林与峰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地壳抬升的内力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降雨、流水等外力的溶蚀作用。地下喀斯特主要以溶洞、地下河、暗湖等形态为主。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型多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埋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有可能成為储存矿产资源的良好场所,因此它具有美学价值、生产

    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 2021年12期2021-08-16

  • 牛耳朵传粉生物学研究(英文)
    育系统, 喀斯特地貌, 广域分布Gesneriaceae is the most typical group of endemic plants in China, which is very prominent in the karst flora, and it is the family with the most endemic genera and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 (Wu et al., 2005). The d

    广西植物 2021年5期2021-07-19

  • 宜兴多奇洞
    地理学上叫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地理学溶岩研究起源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浙江、江蘇、四川等地都有。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各种独特的景观,这些景观有的露在地面,有的隐于地下,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四川黄龙等风景奇观都属于喀斯特地貌

    阅读(科学探秘) 2021年12期2021-05-30

  • 钙盐及模拟干旱互作对大花套唇苣苔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蒴苣苔, 喀斯特地貌, 模拟干旱胁迫, 钙盐胁迫, 幼苗生长, 种子萌发中图分类号:   Q9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142(2020)10-1457-09Effects of calcium salt and simulated drought interaction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Damrongia clarkeanaHONG Xin1, SHAN W

    广西植物 2020年10期2020-12-14

  • 喀斯特地貌地区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澎摘 要:喀斯特地貌并生溶洞、地下水等特殊地质现象,该类施工环境中,复杂程度高、危险性大。本文简要介绍喀斯特地貌特点,探讨该地区桩基础施工主要技术及常见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分析存在溶洞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桩基础施工方案,以供参考借鉴。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桩基础;溶洞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80-02喀斯特地貌地区桩基础施工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实际地质条件、桩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及工程造价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0

  • 贵州喀斯特地貌开发区河道治理问题与对策
    问题,区域喀斯特地貌地下水污染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从河道规划、建设、管理及溯源治污等方面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开发区河道治理进行论述,并提出监管、治理措施,为进一步研究喀斯特地貌开发区河道治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开发区;河道治理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0-0095-03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cu

    河南科技 2020年20期2020-08-25

  • 保靖县分析喀斯特岩溶地区水库防渗处理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岩溶渗漏;水库防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和人口增长迅速,对于用水的需求也逐渐加大,要解决这一难题,方法就是多修水库。随着水库修建越来越多,具有良好的筑坝条件选址地越来越少,迫使我们将很多水库修建在了岩溶地区。岩溶地区岩石多孔多洞,地下水系发达且发育方向无法计算。这种岩溶性质导致水库坝基难以贴合紧实,坝端两侧山体不稳,加大施工技术难度。另外雨水继续侵蚀水库周围山体和坝体,侵蚀出来的缺口或者缝隙同外界或地下水系连通会导致渗漏。因此,加强喀斯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8期2020-08-23

  • 超级风景:中国南方喀斯特
    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处于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覆盖了五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等地。据称,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的55%。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范围达350平方公里。这里的石林呈剑状、塔状、柱状等,形态丰富、千变万化。石林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小石林、大石林、石林长湖、步哨山、奇风洞等。其中,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这里的石峰

    阅读(高年级) 2020年4期2020-06-21

  • 深论喀斯特地貌条件下探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意义及必要方法
    阐述对复杂喀斯特地貌条件下,难以开展地面水文地质补勘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大面积物探勘查方法的必要性,及使用瞬变电磁法作为物探手段的实际意义,分析采用水样水质化验、同位素测试方法对判断水源的可行性。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喀斯特地貌;瞬变电磁;同位素分析;意义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inrush many tim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13期2020-05-11

  • 研学后,我眼中的喀斯特
    学之后,对喀斯特地貌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喀斯特山体的层状结构、峰林的成因、溶洞的演化以及石筍、石钟乳的形成过程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在了解这些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对认识地理景观现象有了新的角度。【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过程;新的认知视角一、前言未参加本次研学之前,广西、贵州随家人去过一次,沿途欣赏到了美丽壮观的风景。旅行过程中导游在讲解的时候会反复提到“喀斯特”一词,当时也心生疑惑,“喀斯特”是一种什么?虽然隐约知道它是一种景观,但是旅途过程中我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2020-05-06

  • 广西喀斯特地貌及溶洞小地貌调查报告
    要】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较为广,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其形成是因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即流水侵蚀。因为石灰岩厚度大,质地较纯,水资源充足。河流江域流经由石灰岩为主成分的地带,形成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本次研学在导师的带领下,游明仕田园、看德天跨国大瀑布、入旧州古镇、爬通灵大峡谷、识大新龙宫、赏鹅泉、玩冰洞、览龙谷湾恐龙公园,让我学习和了解了广西喀斯特地貌及其溶洞的形成过程。【关键词】广西;喀斯特地貌;溶洞一、前言“桂林山水甲天下”,很早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2020-05-06

  •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演变
    探讨在广西喀斯特地貌研学旅行中对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变的成因分析及研学收获。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在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广布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同时,流水的冲蚀、岩石的岩性、气候和地壳的变动都对喀斯特地貌的外部景观和发育阶段有影响。【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变;成因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2020-05-06

  • 贵州农村扶贫工作的新观察
    ;小气候;喀斯特地貌;康养旅游;生态文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全省国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在地势上是云贵高原东侧的阶梯状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7米。地貌属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貌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的影响,贵州的气候总体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期2020-04-02

  • 常见地貌类型
    重难点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类型的成因及分布;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3.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的选址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徐霞客游记》中有这么一段话“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西南之极云。”大家想知道这是描述的哪一类型的地貌吗?通过对喀斯特地貌的描述进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2020-01-07

  • 喀斯特地貌下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探究
    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上游,该地区的水质情况对下游流经的区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喀斯特地貌下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方法,对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喀斯特地貌;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34-0033-02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34期2019-12-20

  • 仿真塑石技术在模拟喀斯特地貌中的应用探讨
    还原。分析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有利于进行精准的还原,借助BIM技术和仿真塑石技术,既减少了建设投资,又拓宽了传统塑石工艺的应用范围。通过研究仿真塑石技术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可以对喀斯特的地貌进行更加真实的模拟。关键词:仿真塑石技术;喀斯特地貌;探讨研究1  仿真塑石技术的工艺特点仿真塑石技术再现还原程度比较高,能够充分的对喀斯特的地质地貌进行还原,整体施工周期比较短,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难度比较低。仿真塑石技术所需工艺技术比较简单,在开展的过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8期2019-10-21

  • 浅谈喀斯特地貌干作业法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本文介绍了喀斯特地貌地区应用较广的干作业法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重点阐述了一些关于成孔工艺中相关的施工准备、成孔工艺、安全保障、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干作业;旋挖桩;施工要点针对地下溶洞较多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桩基础一般采用干作业法旋挖成孔灌注桩。由于喀斯特地貌地区地下存在溶洞等复杂地质,同时岩体结构一般为强风化或者中风化岩,岩体松散,遇水易分解。因此,做好干作业法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的部署和过程控制,对施工安全和桩基础最终的成型质量非常重要。1

    名城绘 2019年11期2019-10-21

  • PEG和钙离子处理对全缘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干旱;水势;萌发率中图分类号:S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9)04-0001-04Effects of PEG and Calcium on the Germinationof Pyracantha atalantioides SeedsQin Zhanghui(1)Chen Kuai(1)Xiong Lijun(2)Deng Zhijun(1)(1.Seed Biology Laboratory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4期2019-09-16

  • 文山州砚平高速公路造林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思维,探索喀斯特地貌特征下的高速公路两侧重点可视范围内造林景观的提升策略。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结合卫星影像图及GIS矢量数据的方式,区划现状景观斑块,分析现状景观特征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应“面”“线”“点”结合的空间布局形式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针对“面”,制定基础配置模型,并分区段确定景观主题及配置组合;以“点”形成景观提升示范节点,并引导区域建设;以“线”形成景观林带,将现状破碎化的景观进行有机联系,最终实现沿线景观的提升。关键词:高速公路,喀斯特地貌,造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4期2019-09-10

  • 广西喀斯特公路护坡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研究
    公路边坡;喀斯特地貌;植物选择与配置;乡土植物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4-0063-05Abstract: The vegetation types and species of slope-protecting plants in karst landscape of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Then the side slope landscape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4期2019-07-01

  • 喀斯特地貌对城乡规划与布局探究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城乡规划;布局探究前言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在喀斯特地形中,由于溶洞、漏斗、峰林等喀斯特的地貌的发育,对我们的城镇规划、功能分区、城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2018-10-20

  • 兴义市喀斯特地貌的同期异形
    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同时存在了峰丛和石林,依照Davis的地貌演化序列之说不可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从岩性、构造、潜水面埋深、水文地质方面进行阐述,以说明因素差别才是峰丛和石林同地区分布的原因。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峰丛;石林;因素差别;贵州兴义中图分类号 P9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17-01Abstract There has a unique karst landform in Xingyi City,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2018-09-20

  • 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喀斯特地貌文章编号:2095 -4085(2018) 08 - 0088 - 02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这种多山的情况下又有很多的岩溶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腹地。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本身就不占据优势,为了能够有效增加经济的收入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交通运输,这就使得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穿越岩溶溶洞的隧道施工工程了。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公路隧道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从而推进交通发展。1 岩溶

    居业 2018年8期2018-09-12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貌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旅游发展;影响;高中地理教学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球表面出现千姿百态的地貌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人地关系,这是地理学科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求学生要理解地貌对农业生产、对工程建设、对城市发展及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将以羊架河峡谷旅游开发为例,详细阐述地貌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一、羊架河峡谷喀斯特地区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3期2018-07-13

  • 从环境地质学及环境地貌学的发展浅析贵州喀斯特环境问题
    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喀斯特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喀斯特地形。不同的岩溶地貌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加强,同时也在慢慢侵蚀人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必须针对保护现有环境的完整及质量,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有进一步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环境岩溶地貌、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等几个方面对其开始进行研究。关键词:喀斯特地貌;环境问题;岩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或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活动中的环境变化是環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在人类中,地

    科技风 2018年28期2018-05-14

  • 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用方法初探
    用,以广西喀斯特地貌为例,提出借助历史资料、借助室内化学实验进行分析、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等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广西喀斯特地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关键词】地理 校本课程资源 广西喀斯特地貌 利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34-02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的指向标。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师,要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在认真学习新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并合理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2018-03-05

  • 黄宾虹表现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画技法分析与创作实践
    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岩溶洞穴,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价值。黄宾虹游览桂林,画下众多作品,黄宾虹对桂林山水的印象是永久的,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山水有着深刻的解读。关键词:喀斯特地貌;黄宾虹;山水画一、喀斯特地貌与桂林山水(一)喀斯特地貌石林、石芽、峰林、漏斗、落水洞、天坑、溶蚀洼地、盲谷、坡立谷等常在石灰岩地区的地表上出现,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态常在石灰岩地区地下发育,这种在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2017-11-16

  •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钻孔灌注桩溶蚀地质施工技术措施
    特、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喀斯特地貌下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遇到溶蚀、溶洞的处理措施,以期为今后相同地质地貌地区工程施工提供成熟的可借鉴的施工技术。【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溶蚀;溶洞;处理措施一、概况我国岩溶地区分布广泛,云南、贵州地区喀斯特地貌存在多种不良地质条件,给钻孔桩施工增添了极大的难度。本項目溶洞分布广泛,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过查阅工程前期地勘资料及施工前的超前地质钻地勘等勘查手段查明岩溶发育程度显示,溶洞发育无明显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0期2017-10-23

  • 贵州地区牧草养殖水平初探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优质牧草;混合种养一、种草养羊科技水平现状1.科技研究程度不深全州种草养羊技术几乎都属推广应用型,没有专设科研机构,缺乏系统的研究手段,没有实验基地,没有深层次的研究方法和措施,例如,对不同品种羊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杂交改良效果研究,羊的发病机理和对应措施,不同羊群饲料配制利用技术,环境对羊群的影响等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方法,仅停留于常规的运行层面。2.科技应用指导力度不够种草养羊处于养羊场(户)自主经营,业务部门仅限于常规的服务工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2017-05-05

  • 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覆盖广的大省,其省内的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复杂多样,品味价值高,甚至很多喀斯特景观是全国旅游景观中的极品。然而在喀斯特旅游景观的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管理、服务、交通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浅析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山区之上,是亚热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广的省份。其岩溶地貌分布面积约为11.32×104㎡,大概占整个贵州省面积的61.8%。近几十年来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和探究得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6期2016-06-29

  • 喀斯特地貌形态、形成和影响”高三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考纲解读喀斯特地貌在考纲里涉及的相关内容有地貌形成的内、外力因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该部分内容是高考“常考点”,可借此实现相关知识的整合和重新建构,同时又是反映当今社会的“热点”,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可借助问题(尤其是高考真题)发现学生的“错误点”以突破“能力点”,从而达到突破考试瓶颈和提升解答问题的能力,实现二轮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

    地理教育 2016年6期2016-06-22

  • 地上的世界 峰林群立
    流域的地上喀斯特地貌世界,以“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和“金色的花园”罗平峰林最为著名。石林不仅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也是云南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石林地处从昆明进入滇东、滇东南喀斯特地貌区的交通枢纽。以石林为核心,打造滇东、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景观旅游区,形成集中连片的“云南喀斯特”,在云南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endprint

    云南画报 2015年9期2015-12-02

  • 探究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
    龙武摘要: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非常特殊,主要体现在土体含水率大,地下多岩层、岩溶、暗河、流砂等,因此对于在喀斯特地貌进行施工建设难度极高,特别是地基施工更是存在诸多问题,采用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能够彻底解决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难的问题,筠连县鸿基建筑有限公司在筠连县国税局返安房工程施工中,针对当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采用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使人工挖孔桩最深达石灰岩持力层达26米,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一、 喀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2015-10-21

  •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材剖析(鲁教版)
    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系统了解。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强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解读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为案例,是因为该地貌的形成机制完全涉及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教材按照从基本原理到典型案例的思路,主要介绍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及其成因两部分内容。“认识喀斯特地貌”。由四段正

    地理教育 2014年10期2014-10-27

  •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桂林“山水”成因的教学过程设计
    点一】认识喀斯特地貌预习提问,自学课文并回答: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这一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喀斯特地貌: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上广泛发育着这种奇特的地貌而得名。)2.什么是喀斯特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溶洞的形成主要是什么作用?(溶蚀作用)(2)钟乳石的形成又主要体现了哪种作用?(淀积作用)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写出溶洞和钟乳石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投影验证学生的板演情况。教师点评:喀斯特作用就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

    地理教学 2011年12期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