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

  • 经方中大枣配伍应用规律
    ,250355)大枣又称良枣、干枣、美枣[1],《神农本草经》中将大枣列为上品,谓其“味甘,平,无毒。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2]。关于大枣的效用,《中药学》将其归为补气药一类,性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效[3]。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证实,大枣具有抗变态反应、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保肝、改善肌力、延缓疲劳及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等作用[4]。另外,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按照传统既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7期2023-11-13

  • El descubrimiento de las hierbas terapéuticas La historia de Shennong,el “Soberano de la Agricultura”
    .Dátil (大枣)Tiene un sabor dulce.Es bueno para recuperarse de la anemia,tranquilizar los nervios y aumentar la energía.Acerola (山楂)De sabor agridulce,favorece la digestión,fortalece el estómago y contribuye a la circulación sanguín

    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 2023年2期2023-02-14

  •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雨生大枣有生津潤肺除燥、养血滋肝息风、疗脾胃衰弱的功效,因此被列为药中上品。如能将大枣与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为粥,即可有不错的保养效果,民间有“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的说法。在用大枣熬粥时最好将大枣剖成几块,这样有利于熬出枣中有效成分,增加食疗效果。很适合春夏之交时食用。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5期2022-05-31

  • 基于文献挖掘的大枣现代研究分析
    450003)大枣是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药食两用品,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誉为“群方之祖”的桂枝汤便以大枣入药,行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之效[1]。《金匮要略》有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象如神灵所作,甘麦大枣汤主之”,可见大枣用药历史有近两千年之久[2]。本文收集了2000~2020年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大枣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旨在分析大枣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应用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9期2021-11-03

  • 煅法制备大枣活性炭及其吸附能力研究
    712083)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1]。其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另外,民间有用大枣炒炭治疗消化道出血。目前为止,从大枣中先后分离得到三萜类、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2]。扣锅煅法是指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亦称闷煅法[3]。对于质地疏松、易灰化的药物,非常适用。煅制起到了改变药性,产生新疗效,止血、降低毒性的作用。本实验

    应用化工 2020年10期2020-11-08

  • 枣治“脏躁”有名方
    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是妇女脏躁病的常用方,专为治“脏躁”而设:“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是一个中医病症名,表现为无缘无故而发悲愁、烦躁,或为芝麻小事而哭泣、易怒,或伴有失眠,频频打呵欠甚至昏迷等,属于抑郁性精神病症。中医学认为,此病症多由阴虚血少、心神失养所致。凡具有上述表现而符合此病机者,无分男女老幼,皆可使用甘麦大枣汤治之。此方组成简单,药仅三味,全是平常可食之物,充分体现了药食两用的精髓,功能为养心安神

    饮食保健 2020年14期2020-08-02

  • 大枣蒸着吃 健脾和胃
    覃艳艳中医认为,大枣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平脾气、补胃气、养血安神,因而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但是干枣枣皮较硬,并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吃,鲜枣更不宜多吃。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干枣蒸着吃。蒸后的大枣更容易消化,十分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脾胃虚弱者可以把红枣和山药一起燉服。将红枣对半切开,山药切丁,两者加凉水隔水蒸。水开后,小火蒸20分钟即可。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保健与生活 2020年9期2020-05-28

  • 捡“大枣
    遍地都是饱满的“大枣”,而旁人却视而不见,仿佛那遍地的“大枣”不存在似的。我便一边走,一边捡“大枣”,装进袋子里,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大袋子。路边的小草摇来摇去,似乎在夸聪明的我。到了老家,亲戚们热情地欢迎我们,我把带来的巧克力分给小朋友们吃,可那袋珍贵的“大枣”我悄悄地藏了起来。从老家回到家,我把一大袋“大枣”放到餐桌上,得意地对妈妈说:“农村的小路上全是大枣,还是超市里卖得挺贵的大黑枣,都没有人捡,咱们把它们洗洗吃了吧!”只见妈妈打开袋子看看,脸上强忍着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19年4期2019-05-04

  • 四类人吃枣要谨慎
    刘笑达说起吃大枣的益处来,恐怕知道的人很多,的确,大枣对身体有很多补益作用,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今天本文要告诉大家的是: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独特的药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下面小编列举4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枣。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

    烹调知识 2019年4期2019-04-11

  • 更年期盗汗治法
    期盗汗者,可服用大枣银耳汤。取大枣6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将大枣洗净,去核,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掉杂质洗净,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大枣,大火烧开后去掉上面的浮沫,之后改小火煮15分钟,再加入银耳、冰糖煮5分钟即可。每日一剂,连服15日。此方可用于更年期女性出現的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心烦内躁等症状。也可通过服用当归六黄汤来进行调治,此方能有效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临床应用治疗更年期盗汗的效果也非常好。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3期2019-03-29

  • 经期水肿不宜吃大枣
    徐江大枣具有补血功效,所以很多人认为大枣作为补品,女性多吃一定有益。大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失眠多梦等症。常喝大枣汤,对于经血过多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补血作用。但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眼肿或脚肿现象,这是湿重的表现,这类人群就不适合服食大枣。因为大枣味甜,多吃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而加重水肿症状。属于燥热体质的女性,也不适合经期服食红枣,因为极有可能引起经血过多。此外,由于大棗糖分丰富,尤其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1期2019-03-06

  • 辽西地区大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邢俊智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且口味较佳,具有较好的经济市场。辽西地区作为盛产大枣的区域之一,可加强对大枣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从而可降低大枣因保存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对此,应当结合大枣生长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可更好的进行针对性分析,避免在保存中破坏大枣的营养结果,降低其经济效应。本文将从大枣贮藏保鲜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辽西地区大枣贮藏保鲜技术。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环境影响发生氧化。而且,大枣在采摘后极易失水皱缩,自然状态下难以保存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6期2019-01-13

  • 想要过敏好,常吃大红枣
    文/蔡准大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大枣提取物对引起过敏的物质组织胺有拮抗作用,能够抑制变态反应,所以容易过敏的朋友不妨食用些。大枣的营养价值在《本草纲目》《伤寒论》中都有论述,被视为上品。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大量的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反应者,可以经常服用大枣。取大枣10枚,大麦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或生食大枣,每次10克,每日3次,或大

    益寿宝典 2018年14期2018-10-22

  • 调理手脚冰凉药膳汤3款
    文/严秋和大枣生姜汤取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熬成汤后当茶饮用。建议每天喝一次,要坚持服用才会有效。主要是因为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和养血安神的功效。而生姜性味辛温,具有很好的解表散寒的功效。大枣枸杞羊肉汤将羊肉切成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至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橘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四红汤取红小豆、红枣、红皮花生仁、

    益寿宝典 2018年8期2018-10-22

  • 更年期盗汗治法
    期盗汗者,可服用大枣银耳汤。取大枣6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将大枣洗净,去核,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掉杂质洗净,锅中倒人适量清水,放人大枣,大火烧开后去掉上面的浮沫,之后改小火煮15分钟,再加入银耳、冰糖煮5分钟即可。每日一剂,连服15日。此方可用于更年期女性出现的心悸不安、失眠多夢、潮热盗汗、心烦内躁等症状。也可通过服用当归六黄汤来进行调治,此方能有效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临床应用治疗更年期盗汗的效果也非常好。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年10期2018-10-15

  • 吃枣的9大禁忌
    本草备要》记述,大枣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但是——吃枣好处多,也要看对象!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大枣的补益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并指出能“安中养脾”。《日华子本草》称大枣“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在中医临床中,也经常用大枣,发挥其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和百药的功效,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久泻不止等症,并能固益正气,强身健体,减缓峻烈药物的副作用。此外,鲜枣营

    生活文摘 2018年2期2018-08-18

  • 大枣:童年的记忆
    老哈我很少买大枣吃,只因为我怕会让自己失望。因为,家乡的大枣给我留下的记忆实在是太深了,无论是脆甜的还是松软的,至今舌尖上余味犹存,隐隐地根植于味蕾深处,褪不掉。老家的小后山,有一大片大枣林,大枣的果实刚一成形,枣核还没长成,我们这些小馋猫们就开始摘着吃了。大人们见到,总是严厉地责备道:“熟了再吃!”渐渐地,大枣由深绿变得有些发白,这个时候的大枣吃起来就好多了,有股子酸甜的味道,另外也敢用力地咬了,不再担心枣核硬度不够被咬破了。再过些时日,那些靠着太阳一边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5期2018-06-26

  • 张仲景应用大枣的情况
    仲景使用大枣共计65方补中益气 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等和解之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和解中焦之剂,方中皆用大枣。薯蓣丸用大枣一百枚,亦取大黄补中益气之能。养血安神 如《金匮要略》之甘草小麦大枣汤(又名:甘麦大枣汤)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调和药性 功同甘草,“和百药”,如《十枣汤》(《伤寒论》方),葶苈大枣汤(又名: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金匮要略》)等。仲景使用大枣特殊用法张仲景用大枣与有毒药物,或药性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2期2018-02-09

  • 更年期盗汗治法
    期盗汗者,可服用大枣银耳汤。取大枣6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将大枣洗净,去核,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掉杂质洗净,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大枣,大火烧开后去掉上面的浮沫,之后改小火煮15分钟,再加入银耳、冰糖煮5分钟即可。每日一剂,连服15日。此方可用于更年期女性出现的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心烦内躁等症状。也可通过服用当归六黄汤来进行调治,此方能有效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临床应用治疗更年期盗汗的效果也非常好。

    特别健康 2018年10期2018-01-28

  • 四类人吃大枣有害无利
    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但是,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独特的药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尤其下列4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枣:一、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4期2017-05-26

  •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对于吃货们来说,最怕得的病估计就是消化不良了。一看见美食,不仅没有胃口,稍微吃两口就打嗝、腹胀甚至拉肚子。专家点评:对于消化不良这样的小毛病,不妨喝点简单易行,又能健胃消食的大枣橘皮汤。具体做法:大枣10枚,陈皮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饭后饮水吃枣,四季均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大枣虽好,但不能一次吃得过多,否则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因此经常胃痛、腹胀的人不适合此方。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15期2017-03-17

  • 手干裂口——嚼几颗干大枣
    裂口——嚼几颗干大枣有些人一到冬季,指甲与肉好像要分开,手都裂口子了,一沾水就疼痛难忍,吃了不少的药都不见效果。有的人,无论怎样保养手,也不够滋润。问题可能出在肝上。这是肝气不足、气血亏损所致。肝与手相连,肝脏健康,手自然柔润泽。这种情况,可以对症服用补血荣筋丸,同时每天吃一两个干大枣,干大枣补脾,对肝也有补益,补脾的同时也会带来润手的效果哦。

    创造 2016年1期2016-11-04

  • 大枣陈皮汤能治消化不良
    方子真的起效了:大枣陈皮汤!做起来一点也不麻烦,大枣10枚,陈皮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饭后饮水吃枣。弄得我跟坐月子似的,天天喝汤吃枣,渐渐有了食欲。你可不要认为这是野方子,大枣,是温性的,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很多老方子,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贫血虚寒、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稀溏、心悸失眠,都离不开大枣。而陈皮,也是温性的,能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陈皮所含的挥发油能温和地刺激胃肠道,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陈皮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5期2016-05-26

  • 大枣在兽医中的运用
    昌330009)大枣在兽医中的运用赵学思 (南昌堂沁中西医结合动物医院江西南昌330009)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7.040大枣,甘温之品,一般使用掰开去核。大枣早在《本草经》时代就有记载,即是食物又是药材,大枣有两大作用一个是补,一个是缓。补能补中焦就是和脾胃,亦能解饿。缓是缓和诸药毒性,缓和峻猛药性。中药方剂众多凡用大枣多不出这两个目的。《伤寒论》中强调固护脾胃之气,因此大枣,炙甘草,人参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7期2016-01-30

  • 京郊大枣进入成熟期
    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枣生长,被誉为京郊第一“枣镇”。近年来,桥梓镇大力发展大枣产业。目前,镇内已建设优质大枣基地3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2万亩,包括尜尜枣、梨枣、金丝枣、冬枣等1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到150万公斤。由于今年雨水丰沛,气候适宜,加之管理得当,大枣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将突破200万公斤。近日,大枣已进入成熟期,将一直持续到11月初。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36期2015-10-30

  • 大枣乌枣闻香可识
    司▲枣树▲乌枣▲大枣大枣与乌枣均来源于一种植物,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枣树。枣树是鼠李科植物,大枣与乌枣均为枣树的干燥成熟果实。枣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习称“大枣”,若晒干后蒸透,松树锯末烟熏后晒干,则习称“乌枣”。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乌枣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悦颜色。这两种中药性状的区别点为:大枣表面暗红色,气微香;乌枣表面棕黑色,具烟熏气。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13期2014-11-06

  • 大枣花期喷赤霉素可增产
    市宋杖子镇6年生大枣园进行,试验处理设:①喷赤霉素液50 mg/L;②喷清水;③以不喷处理为对照。每处理10株树,于6月2日大枣盛花期喷施。调查结果表明,以上处理坐果率分别为66.1%、39.2%、35.6%,总产量分别为72.6 kg、33.7 kg、31.4 kg,表明大枣盛花期喷赤霉素50 mg/L赤霉素液,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增产效果明显。这一方法是解决干旱少雨地区大枣坐果率低、产量难以提高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同时看出,大枣盛花期喷清水,也有一定

    山西果树 2014年3期2014-07-15

  • 大枣补血不靠谱
    王兴国“大枣补血”这一养生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市面上以大枣为卖点的保健食品也多如牛毛。其实,用大枣来补血并不靠谱!我们先来弄清五个概念——血:是指我们每个活人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其功能是负责运输氧气和养料。在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是血红蛋白,这是一种以铁为关键原料的大分子蛋白质。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不足。这首先导致氧气运输不足,降低全身各种细胞的代谢能力,然后出现各种贫血症状,如疲乏无力、免疫低下、体力不足、头晕、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缺铁性贫血: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7期2013-05-14

  • 大枣
    张 墨知识吧大枣也叫红枣,甜枣,干枣,枣子。为鼠李科枣树的成熟果实。我们国家就是大枣的故乡,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史。有关大枣的情况最早记载于《诗经》,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杏,梅,枣)之一。大枣在我国各地均有出产。特别是山东,河北一带盛产著名,并以山东产大红枣,河北产小红枣之区分。营养吧大枣的维生素含量很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大枣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铁,而且鲜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经研究发现大枣中还含有降压功效的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09年8期2009-11-19

  • 从“囫囵吞枣”谈枣
    ,听人谈论生梨和大枣的药性时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随即得意地发表自己的“高见”:“我懂了,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旁人笑话他说:“吃生梨只嚼不咽尚可,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成语囫囵吞枣由此出名,至今常用它比做不求甚解、含糊其辞、盲目接受,有如吃枣子不细嚼品尝,既无法欣赏其甘美滋味,更难以消化吸收其丰富营养,发挥其良好功效了。在日常生活中,蒸煮或煎药时大枣不破果皮是常见的事,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初

    家庭用药 2001年2期200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