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

  • 人何以为“义”
    ,又或是东方的《四书》,其文本都将“义”指向了一种完美人格,可以说,“义”是以一种世界伦理所构想的价值观。本文拟通过分析《四书章句集注》《理想国》当中的“义”,从个人德性、群体利益、实践行为三个方面对“义”进行探讨,并进一步了解“义”究竟所指什么,能够构建出一种怎样的理想人格。【关键词】正义;义人;《理想国》;儒家;四书【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07

    今古文创 2023年27期2023-07-21

  • 四书》“诚”析
    的思想。本文把《四书》中“诚”的观念作为一个整体讨论,有助于把握中国古代哲学中“诚”的丰富含义和它的历史渊源,并希望从此探究中能对先秦儒家“诚”的思想及其价值有总体的理解。【关键词】 “诚”;《四书》;《中庸》【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085-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26一、《论语》中的“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2023-05-31

  • 从万木草堂到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
    木草堂时期有关《四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已有明显的变化。大略来说有三点:一是《论语》不再统摄《四书》;二是《孟》《荀》并称代替《论》《孟》并称;三是《中庸》地位凸显,不再与《大学》并立。在万木草堂后期讲学中,康重《孟子》《中庸》而轻《论语》《大学》。个中缘由,在于康将《四书》还原为单书,并拆解《四书》文本体系、打破宋学道统的抱负。然寻绎其故,康处处针对宋儒发论,却恰可见其学术视域不能脱离《四书》之范囿。康有为“违朱注而破道统”之运思,看似不破不立,实为先

    学术研究 2022年3期2022-10-22

  • 四书》学的忧乐情怀与宋儒的内圣之道
    理学家通过挖掘《四书》的思想资源,以表达自己对人文世界的忧患与喜乐的进一步思考,进而建构一种既有人文关怀、又有精神超越的内圣之道。质而言之,宋代士大夫推动儒家内圣之道的哲学建构,其出发点正是一种与忧乐相关的人文关怀。一、《四书》的忧患意识与宋儒的社会关切宋代士大夫普遍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既有《四书》记载的儒家士人的精神传统,又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原因。首先考察《四书》的士人精神传统。在早期儒家的子学著作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大量有关对君王无德、士人无耻、天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31

  • 基于翻译质量评估的“四书”多译本语料库建设与应用
    要:以儒家经典“四书”的英译为例,对基于语料库的译本评估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四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主要包括译本的选择、语料的处理与语料赋码及标注、对同一文化负载词的不同形式进行统一赋码等。该语料库的建设,不仅对于中国典籍外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语料库;多译本;“四书”;翻译质量评估翻译是一种有文本参照的语言交际活动,文本是语言的载体,并构成了翻译研究的先决条件。翻译质量评估是根据一

    现代语文 2021年10期2021-12-28

  • 四书”视域下欣赏型教师的意涵、形象及养成
    语》《孟子》的“四书”视域下提出了“双向欣赏”的欣赏型教师意涵,明确了真正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善于激励学生,以及内心充实、专业扎实、立足本位的欣赏型教师形象,并总结了欣赏型教师的养成之要,即实现“双向欣赏”、关注学生的“优势欣赏”,善于运用“艺术表达”,注重基于“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关键词】“四书”视域;欣赏型教师;意涵;形象;养成【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0-0040-03【作者简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5期2021-06-30

  •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四书”没有“专家”,真正精通“四书”的人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可能是任何职业的从业者,但他能和谐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从这一点来说,“四书”的作用更像是一种信仰,指引人们如何获取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在儒家典籍中,“四书”是一例特殊的存在在中国的学术体系中,儒学具有“常道”性质。“常道”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恒常不变,这是纵贯地讲它的不变性;二是普遍到每一个人都能够适应,这是横向讲它的普遍性,即说明这个道理是普遍于全人类的。儒家的“常道”价值内容集中体现于“

    新传奇 2021年51期2021-02-03

  • 四书辑释》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3—1348)《四书辑释》一书,在近世中国未受到特别的关注,这与它在明清思想史上的实际作用及其对东亚儒学的深远影响并不相称。20 世纪80 年代起,佐野公治、顾永新等学者注意到《四书辑释》在元明“四书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复杂的出版流传情形之历史价值,《四书辑释》与明代官修《四书大全》二者的承袭关系也得到梳理和提揭。(1)佐野公治著,张文朝、庄兵译,林庆彰校订:《四书学史的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第212—223 页。顾永新

    国际汉学 2020年2期2020-11-30

  • 中西思想在社会基础伦理思想上的差异
    大差异。本文以《四书》阅读为例,探讨了中西方思想在不同方面的具体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有助于深刻了解中西方社会发展历程的不同,同时更好地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关键词:中西方思想 差异 《四书》严复先生在《〈群己权界论〉引序》中说:“故曰人得自繇,而必以他人之自繇为界,此则《大学》絜矩之道,君子所恃以平天下者矣”(3)。这里的絜矩之道出自《大学》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括,“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一〇),是指君子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2020-11-28

  • 阎连科小说英雄原型研究
    [摘  要:在《四书》中,阎连科塑造了以“耶稣”为原型的“孩子”的英雄形象。除了人物原型外,这部作品还有一个主题原型:“替罪羊”原型。人物和主题原型也进一步反映阎连科的“英雄观”。关键词:阎连科;《四书》;英雄;原型;“替罪羊”]原型批评家弗莱认为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常在文学中出现,可认为一个人文学经验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中使用的主要是原型人物、结构、主题等。而人物和主题原型更为常见。人物原型主要指古代神话人物和英雄。主题原型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式是“英雄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9-10

  • 四书”法译研究综述
    致的讨论。此外“四书”的法语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研究有待开拓,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交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词:“四书” 法译研究 综述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世界观导致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之下,很难建立起一个真正平等对话的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环境。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球文化图景,始终面对着一个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对立,文化层面上的主要矛盾是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扩张和侵蚀,与非西方文化的抵抗之间的矛盾。中国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2020-08-27

  • 宋代儒家经典与民间教化
    朱汉民摘 要:《四书》学是两宋时期建构起来的经典学术,也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学教材与科举内容,是宋代以来精英思想的体现。同时,儒家士大夫努力将精英的《四书》学整合为全社会的思想,所以《四书》学又从精英阶层走向民间社会,士绅、俚儒将《四书》学大量引入到家训家规之中,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思想基础。大量家谱所记载的家训、家范、家规,体现了士大夫、乡绅对理学化的《四书》思想的应用,其中包含了崇正学、穷性命、明道德、端心术等一系列向善性引导规范,以及倡导道

    文史哲 2020年4期2020-07-27

  • 借鉴《四书》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的重要途径。《四书》可为培育高职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内容、路径与方法借鉴。关键词:四书;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为高职生(即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内容、路径与方法借鉴。一、《四书》可为高职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内容借鉴1.爱国。爱国是贯穿儒家价值观的一条红线。儒家爱国思想主要表现为

    新丝路(下旬) 2020年7期2020-07-04

  • 民本仁政,举贤正名
    实意义。关键词:四书 治平之道 “为政以德”“无为而治”“礼治”“刑政”“民本”与“仁政”除了“德治”和“礼治”作为总体的治理原则,儒家的治平之道还必须回答“君”与“民”的关系问题。以往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才会为历代帝王所利用。鲁迅就说:“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果真如此吗?且看下面这段话:子曰:“道千

    名作欣赏 2020年5期2020-06-28

  • 道尊于势,天下大同
    刘强关键词:四书 治平之道 “为政以德” “无为而治” “礼治” “刑政”“君臣之义”的现代诠释在儒家治道思想中,“君民”关系固然重要,“君臣”关系更不可忽视,后者比前者更具实践价值和制度意义。通常而言,“君”代表着可以世袭的尊位和强权,而根据“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英國思想家阿克顿语)的政治原理,只要是有独立人格和思考判断能力的现代公民,一般都不可能对“君”产生天然的好感。但理性和良知又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要运行,对内就不能没有社会分工和阶层差别,不

    名作欣赏 2020年6期2020-06-24

  • 晚明阳明心学视域下的《四书》诠释 ——以冯从吾《四书》学为中心
    的学术格局,从《四书》注解切入无疑是较为直接有效的路径,缘由即在于“有明一代士大夫学问根柢,具在于斯(《四书大全》)”,[1]302也就是说,自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被确立为科场程式,学者问学求知莫不以《四书》为津梁,深研精探,注经解经,通过与经典对话的方式,推阐思想,寄寓关怀,陶铸学术,把握时代。因此,聚焦学者的《四书》注本,在微观上可以把握一个学者的思想宗旨,在宏观上可以透视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潮。本文则以晚明身兼关学、心学、东林党等多重身份的冯从吾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25

  • 儒家“四书”与中华家风
    道的中心,儒家“四书”注重家风,充分阐发了中华孝道。儒家把孝悌看作做人的基础,儒家学说也就围绕孝悌而展开。人类社会不可须臾离开的是“爱”与“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1]3439,把“孝”“悌”看成“人之本”,把“爱”“敬”看作“政之本”。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5988,人都本源于“家”而要“不忘其初”,儒家哲学简直就是“回家”的哲学。一、家国一体:家风建设的方向性在世界多姿多彩的文明中,中华文

    跨世纪 2020年3期2020-01-06

  • 儒家法先王思想的心性论指向 ——以《四书》为中心的考察
    牟宗三指出:“《四书》是最可以把孔、孟的精神显出来的文献。”[3]确然,《四书》是儒学的根脉,整个儒家哲学最核心的义理体系与内在精神就孕育于《四书》之中。因此,本文仅以《四书》为中心考察儒家法先王思想的心性论指向。一、法先王思想的内向性先王本义指相对于当下君王而言的已故的君王,在殷商卜辞中已有记载。在儒家思想中,先王一般特指以尧舜禹汤文武为代表的三代或四代圣王,这些圣王不仅历史功业显赫、垂范后世,而且具备了儒家所认可的圣贤人格。《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12-27

  • 儒家“让”的三重释义
    十分丰富的内涵。四书作为蕴含儒家核心思想的经典作品,其对“让”的阐释也极为深刻。本文从儒家思想出发,对四书中直接出现“让”文字的内容以及与“让”相关的内容作了梳理和分析,从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出“让”的深刻意蕴:一是有禅让涵义的政治之“让”;二是有礼让涵义的礼仪之“让”;三是有谦让涵义的道德之“让”。关键词:儒家;四书;禅让;礼让;谦让“让”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所涵盖的内容广泛而又深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0期2019-12-04

  • 论“四书”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德性培养
    佳等问题。借鉴“四书”丰富的德性教育资源与德性修养知识,通过环境薰染、教育引导、自主修养等路径,可以达成培养和提升高职大学生德性之目的。【关键词】 四书;高职学生;德性培养;路径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定势,是以文化人、化文成人的重要成果。高职院校德性教育的现状有待改善,高职大学生德性培养的路径与方法有待明晰和创新。借鉴“四书”丰富的德性教育资源与德性修养知识,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德性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德性的养成与完善,有助于高职院校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9期2019-11-08

  • 朱子的道统世界
    以二程为传人、《四书》为文本、工夫范畴为主的道德教化之路;以濂溪为传人、《太极图说》为文本、本体范畴为主的形上超越之路。此两条进路具有内在沟通性,朱门后学黄榦等明确将太极本体与《四书》工夫贯通为一。朱子通过诠《四书》旧典和树《太极图说》新典的方式,推尊了以周程道学为正统的道学脉络,围绕道统建构了一套贯通形而上下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经学与道学的相融合,展现了思想建构与经典诠释的内在一体,体现出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统一。其理论创作思路对于推动当前中国哲

    江汉论坛 2019年7期2019-08-27

  • 四书”修身思想对高职大学生修身的启示
    问题。学习借鉴“四书”中诸如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修身是自己的事情、修身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观点,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四书;高职大学生;修身调查显示[1],高职大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认知度偏低。基本了解的占55%,不理解的为30%,完全理解的只有15%。部分高职生道德情感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缺乏自尊自信、责任感与使命感等问题。有46.7%的学生认为无法进行自我调适,甚至有24%的同学承认自己有自卑的心态。部分高职生道德意志薄弱。对

    新丝路(下旬) 2019年7期2019-06-28

  • 借鉴“四书”德性教育资源加强高职生德性培育
    突出问题。借鉴“四书”丰富的德性教育资源,尤其是德为人本、修身的内容方法和止于至善的思想,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四书;高职学生;德性教育“德性是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培育形成的对认识、情感(包括情绪)、意志、行为活动具有稳定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并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出来的意向或心理定势”[1]。德性可以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自发形成,但自发形成的德性相对具有不稳定性;只有在德性教育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德性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地主动进行德性修养和德性完善,才能形成稳定

    新丝路(下旬) 2019年6期2019-06-26

  • 黔中王学大师孙应鳌及其“《四书》学”五题
    海易谈》四卷、《四书近语》六卷、《左粹题评》十二卷、《庄义要删》十卷、《学孔精舍诗钞》六卷、《律吕分解发明》四卷、《教秦绪言》一卷、《道林先生粹言》二卷、《督学文集》四卷、《督学诗集》四卷、《教秦绪言》一卷、《幽心瑶草》一卷,另外还有《春秋节要》《学孔精舍论学汇编》《学孔精舍汇稿》《学孔精舍续稿》《教秦总录》《雍谕》《归来漫兴》等。其总量超过守仁《王文成公全书》38卷之数。康熙甲午岁桂月之五日,黄平王枟作《四书近语·序》曰:“清平孙淮海先生生有明盛时,得孔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5-10

  • 四书》类四库提要辨正四则
    就《大学疏义》《四书通》《四书通证》及《四书疑节》在书名、卷数、作者、版本以及评价文字等方面存在不实、差异之处。通过汇校四库各类提要、核实《四库全书》底本及参考相关文献,力图考证事实原貌,对提要进行补正,并说明各提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 《大学疏义》    《四书通》    《四书通证》    《四书疑节》现存的提要文献,按照《四库全书》编纂的流程及文獻形成的大致时间,可分为“分纂提要”“汇总提要”“刊本提要”“库本提要”和“总目提要”五种类型。缪荃孙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2019-04-21

  • 张力与融合
    易》经学、贯通“四书”“六经”、重返孔子之思想世界的过程中,朱子建立了融贯古今、彼此关涉的新经学体系,构造了一个更为完备、博大的新道统体系,将邵雍和伏羲、神农、黄帝同时纳入道统谱系之中。朱子道统说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理学、经学在宋代道学运动中所造成的思想张力和朱子个人集大成的思想性格所决定的。关键词:朱熹;道统说;“四书”;“六经”;《周易》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2-0103-11建构“道统”

    中州学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四书》“学习”之义浅说
    ”[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7页。“故”者既是“旧所闻”、“温故”既是“时习旧闻”,以“学而时习之”言,却是“时习而学之”也。盖“新”者之为“今所得”,固为“温故”、“时习”之所得,亦奚不可曰“学”之所得,乃至“温故”、“时习”之后一段“新学”哉?惟朱子此解,亦重在论学者学习之事,于教之事只虚虚带过,与常解大段无不同。此章既有以言教之事,照应《说命下》第三句“惟斅学半”之语,似得曰:“温故”者,学之事;“知新”者,教之事。“温

    天府新论 2019年4期2019-01-18

  • 借鉴“四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的问题,借鉴“四书”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将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课下活动、环境陶冶、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关键词: 人文素质 “四书” 高职大学生 路径与方法近年来,我们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理想信念、宽容仁爱之心、责任担当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等问题”[1],构建“五个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全院开展以“四书”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知识传授、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实践养成、自我教育等方式较大幅度地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2018-10-23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四书》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四书》在海外的传播研究成为热点问题。17世纪初《四书》传入欧洲后,英国早期自然神论学者以儒家学说为理论依据,抨击启示宗教。此后,英国学者将对《四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大多呈现赞同和批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汉语语言方面,《四书》成了英国学者研究汉语书面语的主要材料。关键词:“一带一路” 《四书》 传播一、早期自由神论中的《四书》《四书》传入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利玛窦时期,即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利玛窦、罗明坚为代表的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7期2018-10-20

  • 以亚里斯多德解读《四书
    德为中介来诠释《四书》的;他对“理智”、“中道”的解读,显示了亚里斯多德与儒学之间会通的多种可能性。从中世纪后期直至18世纪,亚里斯多德式的“理性”曾是基督教与欧洲之外各种异教思想实现交流与会通的促成因素,不过,从18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中心主义式的“理性”观念却造成了欧洲与欧洲外思想的隔阂。关键词:卫方济;亚里斯多德;适应;理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039-10I 导论I.1 第一个拉丁本《四书》《四书》之

    华文文学 2018年3期2018-07-2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开发与运用
    的主体是儒学,“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当中彰显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精神正是现阶段政府着力强调的教育重点;另一方面,在高校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思政理论课程是最重要的主渠道,在现阶段融合二者具有超前的现实基础和政策支持,探究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切入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理论课;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重要任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6-21

  • 四书》中《孩子的天》与《圣经》的互文性解读
    】阎连科的作品《四书》在内容上由四部虚构的著作摘抄而成,其中第一篇《孩子的天》与《圣经》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互文性。本文就閻连科《四书》中《孩子的天》与《圣经》的互文性具体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读者对《圣经》文体的接受程度,以此说明互文现象对于中外文化的双向传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互文性;《孩子的天》《四书》《圣经》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10-03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女性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四书精华阶梯》
    儒学,查阅古今《四书》注解,取其实而弃其华,著《四书精华阶梯阅读》。作为《四书》爱好者之启蒙教材,从初学者到专攻均提供不同材料的解释。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发扬儒家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四书》为修己治人,增长生活智慧和提高修养境界的指南。二是求通,阐明《四书》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并采用在现代社会中的解释抒发《四书》的真谛。这种学风正是发扬前贤的优良传统,实属难能可贵。适合于当代青年阅读,便于从中汲取智慧。希望青年朋友通过对本书的深入研读,通过两个“第一”,滋养“

    中国共青团 2018年10期2018-05-14

  • 借鉴“四书”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传统文化的“四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它所蕴含的有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以及它体现的儒家价值观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可为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 四书 高职大学生一、“四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文化是价值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2018-03-30

  • 用赤诚之心引领学生读好“四书
    教育;大学生;“四书”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和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重任。要当好学生思想和人生的“领路人”,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加上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这样才能真正挺起中国教育的脊梁。人格是教师的理想信念之本,教育之源,一个抱有坚定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为学生播下“中国梦”的种子。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导学生经受考验,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新一代 2017年11期2017-12-05

  • 论晚明“四书”诠释中的佛学路向
    、僧侣的代表对“四书”做出了佛学解读。诠释者们讲直觉、贵意象、遵循不说破原则,将儒释义理交融会通,极大地拓展了经典诠释空间,激发了文本的生命活力。从具体的诠释旨向看,儒者与居士一直坚守儒学本位,而僧侣更多地借解读四书藉儒显佛。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儒家经学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儒释合流成为新的经典诠释兴奋点。关键词:经典诠释;焦竑;袁宗道;智旭中图分类号:B24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7)04-0019-08明中期后,阳明学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0-17

  •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译介研究
    作品《受活》、《四书》在英法语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状况为例,结合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大构成要素探索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有效译介模式。【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文学译介; 阎连科;《受活》;《四书》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238-06比较外国文学作品包括法国文学与英美文学的中译本与中国文学的英法译本数量,就会发现后者数目落后前者极多,且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接受效果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2017-09-11

  • 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汉大学开设了“《四书》导读”精品通识课。在教学目的上,该课程介绍了研读经典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系统阐发了《四书》的义理框架及其基本观念。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与示范作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知行合一。在教材及其学习上强调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基于原典文本的经典诠释方式,强调活学活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人文通识课;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武汉大学;“《四书》导读”中图分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5期2017-05-30

  • 四书”中人我关系的范畴构成与实践向度
    518060)“四书”中人我关系的范畴构成与实践向度余树苹(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被用来表达“恕”。“恕”由孔子开始,逐渐成为中国伦理生活的重要行为标准,同时也是国外学界关注之道德的“金规则”。但如何判断“己所不欲”亦是“人所不欲”,则受到诸多质疑。回到“四书”中 ,通过“恕”与“诚”“仁”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解决“恕”的实践难题。“恕”与“诚”在“推己及人”方面达成一致,不同的是,“恕”重生活实践中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4-02

  •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 朱子后学;“四书”;疑经改经;义理阐发[中图分类号] B244.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7)02—0029—07汉唐注疏以“注不驳经”、“疏不破注”为原则,世之时儒、经师鲜有破其藩篱者。降至宋元时代,《礼记》学研究一改汉唐注经体例,创生新的学术范式——经学哲学关于经学哲学的概念,意在强调宋儒以经为依据,把经学哲学化、义理化,对儒家经学予以创新。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著述在使用这个概念,如[日本]安井小太郎等著,连清吉、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30

  • 拉丁语译《四书》与欧洲对中国哲学的接纳 ——围绕莱布尼茨与沃尔夫
    淼 译拉丁语译《四书》与欧洲对中国哲学的接纳 ——围绕莱布尼茨与沃尔夫(筑波大学,日本 305-0006)井川义次赵 淼 译16世纪后,耶稣会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国哲学,以便能有效地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柏应理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1687)和诺埃尔的《中华帝国的六古典》(1711)是对《四书》的著名的翻译,并附加了许多张居正的解释。典型的启蒙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通读了这些翻译,并赞扬中国哲学。为了厘清这一事实,本稿研究中国的相关文献对两位哲学家的影响。莱布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08

  • 四书》本《大学》与《礼记·大学》:两种文本的比较
    李纪祥《四书》本《大学》与《礼记·大学》:两种文本的比较李纪祥摘要:朱熹释“大学”为“大人之学”,郑玄释“大学”为“太学”,前者指学问,后者指学宫。对早期传教士身份的汉学家而言,翻译此书时是追随朱熹的观点,因此从马士曼、马礼逊到理雅各,俱以“Great Learning”而非 “Tai School(太/泰学)”来翻译《大学》篇名。朱熹关注的是《大学》的作者问题,“经、传之分”也是从此思考而出现的章句做法;郑玄与孔颖达关注的是“从戴德到戴圣”的编者问题,

    文史哲 2016年4期2016-08-08

  •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摘要】本文以“四书”的《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为依据,来探讨什么是古代思想家笔下的“诚”,“诚”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到“诚”的途径。【关键词】四书 诚 作用 途径【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02先秦儒家的主要思想都体现在几部重要的经典著作上,对于“诚”的论述也记载在其中,“四书”之首的《大学》对“诚”做了一个核心论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中庸》中“自诚明,谓之性;自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6期2016-07-20

  • 近年来《四书》研究与教育述评
    们都在积极探索《四书》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将对近年来《四书》研究与教育进行概述,主要从《四书》教学在中小学,高校以及《四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关键词:近年来;《四书》研究与教育;述评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81-01近年随着国学“热”的慢慢升温,国内从中小基础教学到高等教育,教育者们都在积极探索《四书》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中国已经在世界各个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2016-05-14

  • 钱学“四书
    但这里称为钱学“四书”的,显然不是以上全部著作,而是指《谈艺录》、《宋诗选注》、《七缀集》、《管锥编》(一函五册)四种。仿儒家经典“四书”而称之,是因为它们不仅保存了钱锺书生前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蕴含的意义和独特的方法”,也反映了他的治学心路或“钱学”形成的基本轨迹,是学者们研究“钱学”的必读书目。钱学“四书”中,诗话专集《谈艺录》写于1939年至1942年间。1938年9、10月间,钱锺书与杨绛、女儿钱瑗乘法国邮轮回国,在香港与妻女告别后,直接赴昆

    书屋 2016年9期2016-05-14

  • 先秦“四书”所体现的大一统思想
    中文系)先秦“四书”所体现的大一统思想蔡 淑 钏([泰国]朱拉隆功大学 中文系)摘要:在先秦儒家经典“四书”中,存在着政治大一统和文化大一统的思想依据。在政治大一统与社会理想方面,“四书”体现出了其大一统内容的特殊之处,即以政治大一统与最高统治者的道德连为一体。“四书”中所体现的中国意识的文化大一统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具有等级性的。从语言策略看,“四书”中词语选用和引用传说都充分表达了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四书”给人们树立了一定的世界观,包括大一统的社会理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4-13

  • 江户古学派新诠与解构“四书”的道德论取向
    学派新诠与解构“四书”的道德论取向董 灏 智(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内容摘要]日本江户时代的古学派,以“反宋学”而著称于世。在批判宋学的过程中,山鹿素行、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等三位古学派的重要人物对宋学的结晶“四书”皆有过新诠,形成别具特色的古学“四书”认识。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透过三人对“四书”的诠释与认识,以他们的儒学“道德论”为核心,重点探讨他们新诠与解构“四书”的立论之基,由此凸显出古学派诠释“四书”的思想特性。[关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1期2016-03-16

  • 《聊斋志异》与“四书
    家的传统经典,“四书”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人生教科书,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写作,从命题到内容皆与“四书”须臾难离,其重要性超越“五经”,“四书文”的写作是科举中式与否的主要依据。蒲松龄奋战场屋大半世,于“四书”自然是如数家珍。其凝结大半生心血的《聊斋志异》写作受到“四书”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有意无意,从词语、句式乃至使事用典等,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影响的深刻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我们探讨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的写作技巧问题大有助

    蒲松龄研究 2015年4期2016-01-11

  • 《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探析
    )《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探析屈 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自有“四书”之名以来,《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经历了数次变化。从朱子之学规定的“第三”,到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第四”,再到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起伏,每一次变化既受到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人们对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难易程度理解上的不同以及学习需求上的考量。《孟子》一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四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06

  • 从《四书》看阎连科的创伤书写
    37005]从《四书》看阎连科的创伤书写⊙陈国和[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咸宁437005]阎连科《四书》正视了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三年饥荒时期我们民族疼痛的创伤,以及人们面对创伤所进行的无望救赎,见证了荒诞的历史。小说具有寓言性。《四书》阎连科创伤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创伤书写做出了不懈努力,如王蒙、莫言、贾平凹、余华等。随着时间流逝和艺术更新,创伤书写已经扬弃了伤痕文学那种简单、急切的政治性言说,深入至文化心理的反思、渗透到人性层面进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2014-07-14

  • 先秦儒家的修辞批评观 ——以《四书》为例
    批评观 ——以《四书》为例周念哲(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三明365004)重新解读以《四书》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经典文本,对其中的修辞批评现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先秦儒家在自身的话语共同体内无形中确立了“言说厚德”“修辞立诚”“言闻从礼”“言行及义”等言说规范,以及“察言观色”“听言观行”“知言及人”等修辞批评方法。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宣扬儒家思想的话语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儒家修辞批评观。先秦儒家;修辞批评;《四书》在西方修辞学传统中,修辞

    三明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04-11

  • 儒家《四书》有秩序社会思想探析
    1158)儒家《四书》有秩序社会思想探析高 兵(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儒家《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有秩序社会思想,其表现为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两个层面。《四书》有秩序社会思想都把孝悌之道作为家庭行为规范,把对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要求作为社会行为规范。《论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说为儒家有秩序社会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治导向;《大学》首次系统论述了“齐家治国论”;《中庸》首次提出了“天下之达道五”和“君子之道四”的人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4-13

  • 全面、科学的汉字构造理论应当是“四书”说 ——兼论“六书”说到“三书”说的发展及其比较
    构造理论应当是“四书”说 ——兼论“六书”说到“三书”说的发展及其比较○冯玉涛 彭 霞(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介绍了六书到三书的发展,并比较了六书和三书的异同以及现代学者三书说之间的优长,认为在归纳汉字结构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六书还是现代的三书,都有偏颇之处,都不能涵盖古今所有汉字的结构类型。分析了古今汉字的结构类型,用大量的字例证明,汉字的结构原理应该是四书,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记号字。六书;三书;记号;形声;表意;四书一 “六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1-05

  • 程颐《易》学与《四书》学的互释与会通
    如将《易》学与《四书》学进行互释和会通,旨在结合《易》学中的形上学与《四书》中的儒家道德伦理,由此为人们遵循和践履儒家伦理道德提供形上学的道德说教。这种方法后来为众多学者所继承,成为《易》学解释学上的典范。关键词:程颐;《易》学;《四书》学;经学中图分类号:B2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5—0168—04程颐在解《易》过程中,除了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很多解《易》成就之外,还提出和运用了许多新的原则和方法,而《易》学与《四书

    中州学刊 2009年5期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