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罕有的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过会面的国际政治家。自1976年首次率团访华,此后39年间,李光耀总会定期到访中国,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都曾与他们会谈和交流,为促进中新高层接触、建立政治互信及推进两国经贸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光耀“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习近平主席也曾表示,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4期2023-04-26

  • 李光耀与柯玉芝:人生因你而不同
    霞1976年,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在中国北京参观故宫白马王子,骑着脚踏车而来二战时期,新加坡被日本占领,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学业因战争停顿,看到市面上正闹胶水荒,李光耀便联合校友杨玉麟研制胶水。那天,他骑着脚踏车去找杨玉麟。走廊上,坐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他随口问:“玉麟在哪里?”她露出一个微笑,指了指角落里的一道楼梯。扫过她的面容,李光耀一下子愣住了。虽然三年未见,他还是一眼认出来了,她是柯玉芝——他的竞争对手!战争前,他们同在莱佛士学院读书,“第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1年8期2021-08-23

  • 李光耀与柯玉芝:人生因你而不同
    玉芝的葬礼上,李光耀这样说。白马王子,骑着脚踏车而来二战时期,新加坡被日本占领,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学业因战争停顿,看到市面上正闹胶水荒,李光耀便联合校友杨玉麟研制胶水。那天,他骑着脚踏车去找杨玉麟。走廊上,坐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他随口问:“玉麟在哪里?”她露出一个微笑,指了指角落里的一道楼梯。扫过她的面容,李光耀一下子愣住了。虽然三年未见,他还是一眼认出来了,她是柯玉芝——他的竞争对手!战争前,他们同在莱佛士学院读书,“第一学期数学考试成绩我高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3期2021-08-16

  • 我若帮你,新加坡就完了
    于光郑章远是李光耀总理的老朋友,私交深厚,他们年轻时并肩战斗,一起缔造了新加坡。从1979年起,郑章远担任国家发展部部长,是李光耀总理的得力内阁成员,为实施“居者有其屋”政策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李光耀总理的眼中,郑章远是相当能干的人。1986年11月21日,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局长杨温明向李光耀总理汇报:“有人投诉郑章远,在1981年和1982年两次收受了贿款,每次收新加坡币40万元,共80万元(约合人民币400万元)。”李光耀总理指示杨温明:先秘密调查,以免误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2期2020-11-23

  • 李光耀留遗嘱:身后拆除故居
    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子女发表声明,称将会按照父亲的遗嘱把其生前长期居住的房子拆除。李光耀在遗嘱中表示,这个决定是他和已故夫人柯玉芝共同的愿望。遗嘱中说:“在我们死后,希望将我们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宅立即拆除。如果我的女儿玮玲愿意继续住在此处,那么该住宅将在她搬出之后立即拆除。”遗嘱还注明,如果由于法律的修改或者规则的约束导致子女将来无法将房子拆除.那么希望该住宅除对自己的家人外,不对外开放。李光耀在私人场合和公开场合曾多次表达过上述想法,并说子女们有责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7期2017-02-24

  • 以案例的形式浅谈李光耀的领导治国理论
    看待,政治强人李光耀的统治方式从理论的角度看也存在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在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对领导学理论的完美诠释。作为威权统治的代表,李光耀的一生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质疑。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来看待他的统治方式,或许能够对他的治国之道能够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关键词:李光耀 案例 领导理论作为新加坡的建国之父,资政李光耀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加坡的标志性人物。他为新加坡前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2016-07-04

  • 新加坡对报业的监管与控制
    条文。本文欲从李光耀的社会管理观念出发,简要分析新加坡对报刊媒体控制的形成及发展,并对此做一简单概述。关键词:新加坡;报业;媒体控制;李光耀1 李光耀对大众传媒的看法及“早期整肃”李光耀1959出任新加坡总理执政30年,被认为是“威权政治”的典型。种族问题是新加坡社会的一个敏感问题,1950年穆斯林和欧裔种族宗教暴乱、1964年马来人和华人冲突。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两国同意彼此的报纸不在对方国家发行,其中一个主要考虑就是不让本国

    卷宗 2016年2期2016-04-07

  • 李光耀冷幽默
    李光耀冷幽默李光耀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走过多个城市。每到一地,他都给人留下幽默风趣的印象。有记者采访,问他:“多年前,您在谈到中美关系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时,有句经典的比喻:两头大象打架,受伤的会是小草。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您对这句话有何新的注解?”李光耀打比方说:“如果两只大鲸鱼争斗起来,一定会掀起大浪,而如果它们浓情蜜意,海面也一样无法平静!所以邓小平说得好,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全场大笑。当年,谷牧去新加坡访问时,送给李光耀一份特

    党政论坛 2016年1期2016-03-19

  • 李光耀把预言送给习近平
    汤涌学习为政李光耀把预言送给习近平文 熊太行 编辑 汤涌李光耀被支持者尊为“慈父”,而习近平的昵称是“大大(伯父)”3月28日的博鳌开幕式上,习近平特别提到了次日即将举行国葬的李光耀,“向包括李光耀先生在内的所有为亚洲和平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贤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短短一句话有几层意思:李光耀是一位重要的亚洲领导人,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李光耀是习近平欣赏和敬仰的一位领导人。李光耀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代领导人,对每一位都有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尽管李光耀的行事风

    博客天下 2015年9期2015-09-12

  • 李光耀的“英雄主义”
    8日晚间,一份李光耀“死亡”的网页截图在网上流传,引得世界各大网络纷纷中招。一名16岁的新加坡少年涉嫌炮制了这起乌龙事件。5天之后,领导新加坡52年的“国父”李光耀真正离去。而这位年轻的“预言家”却因为触犯滥用电脑法令罪名,可能面临数万元新币罚款以及10年以内的监禁。“被死亡”,一个在其他国家被视为玩笑的恶作剧,却在以严刑峻法出名的新加坡被视为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就是李光耀留给新加坡人的众多遗产之一。作为“世界上最聪明,同时也是最得人心的专制者”,李光耀

    新民周刊 2015年12期2015-09-10

  • 李光耀
    总理、“国父”李光耀去世的消息。“新加坡是他持久不变的激情。”李显龙说,“他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新加坡。正如他临终时说的那样,‘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建设这个国家,我不能做得更多了。到了生命的终点,我得到了什么?一个成功的新加坡。我放弃了什么?我的生活。’”李光耀1959~1990年间担任新加坡总理,令新加坡成功得“从第三世界跻身第一世界”。退下总理职位后的20年,他仍活跃在新加坡和国际事務中。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东西南北 2015年9期2015-09-10

  • 战略家李光耀“中国预言”为何独具价值
    吕元礼【摘要】李光耀是某种意义的“文化决定论”者,加之他对儒家文化感同深受,所以他对中国的“预言”不是简单的即兴之言,能给人很多启发。【关键词】李光耀  中国  预言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被人称作“具有超前眼光的战略家”。由于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洞察能力,他对中国的多个预言也被认为具有先见之明。预言之一:有三个条件中国就能腾飞。1974年,李光耀在会见印度领导人时指出, “只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有信得

    人民论坛 2015年10期2015-09-10

  • 李光耀的深圳特区观
    】20多年来,李光耀6次到深圳访问,始终对深圳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圳这座中国经济特区城市结下深情厚谊,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深圳特区观。他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许多思想言论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成为世界政要、学者们研究深圳经济特区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关键词】李光耀;深圳;影响李光耀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政治家。他不但领导新加坡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重大的政治、经

    红广角 2015年6期2015-09-09

  • 一次震撼和一个决定
    去的几十年里,李光耀在新加坡国内,既赢得了高度的褒扬,也遭到严厉的批评。回顾他的政治生涯,李光耀承认他做错了一些事,而脱离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件。可历史就是爱开玩笑,他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那个遗憾而得来的。是不是心怀敬畏甚至是遗憾,才会加倍努力?不得而知。 为何把脱离马来西亚作为最大的遗憾?为何让儿子李显龙接棒,也不会有太多人怀疑他以权谋私?这就是李光耀的魅力,也是新加坡的魅力。我们现在纪念这位政治家,很多都停留在他的一些言论上,或者对新加坡的贡献上。其实,应

    公务员文萃 2015年8期2015-08-25

  • 李光耀冷幽默
    文/侯爱兵李光耀冷幽默文/侯爱兵李光耀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走过多个城市。每到一地,他都给人留下幽默风趣的印象。有记者采访,问他:“多年前,您在谈到中美关系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时,有句经典的比喻:两头大象打架,受伤的会是小草。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您对这句话有何新的注解?”李光耀打比方说:“如果两只大鲸鱼争斗起来,一定会掀起大浪,而如果它们浓情蜜意,海面也一样无法平静!所以邓小平说得好,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全场大笑。当年,谷牧去新加坡访问时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5年8期2015-08-11

  • 一次震撼和一个决定
    去的几十年里,李光耀在新加坡国内,既赢得了高度的褒扬,也遭到严厉的批评。回顾他的政治生涯,李光耀承认他做错了一些事,而脱离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件。 可历史就是爱开玩笑,他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那个遗憾而得来的。是不是心怀敬畏甚至是遗憾,才会加倍努力?不得而知。 为何把脱离马来西亚作为最大的遗憾?为何让儿子李显龙接棒,也不会有太多人怀疑他以权谋私? 这就是李光耀的魅力,也是新加坡的魅力。 我们现在纪念这位政治家,很多都停留在他的一些言论上,或者对新加坡的贡

    读者 2015年11期2015-06-19

  • 李光耀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
    幼接受英语教育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号的一座别墅内。当时,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李光耀的父母只会说马来语和英语,而作为第四代华人移民,李光耀从小接受的是英语和马来语的教育。李光耀说:“我后来很庆幸自己接受了英语教育,如果我不受英语教育,我不会了解大环境。受了英语教育,我才能出国去了解世界,才能了解是谁在影响世界的局势。”1936年,13岁的李光耀考入莱佛士书院,1940年,17岁的他考入该校的高中部,但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他的一生不只有铁血政策
    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中文页面持续出现“抱歉,太多使用者正尝试检视此页面,服务器超出负荷,请稍候再尝试”的提示。3月25日上午,李光耀的灵柩运抵国会大厦大堂。一路上,新加坡民众夹道相送,高喊“内阁资政,我们爱您”。民众在盖上国旗的灵柩出现那一刻,有些人甚至失声痛哭。这些都足以显示了这名“新加坡国父”的影响力。有人说他是“非凡的政治家”,也是“暴君”;而我要说,他的生命中不只有铁血政策,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柔情男子汉,生命中不乏热爱与温情。他的爱国情怀从耻辱开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病逝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新加坡病逝,享年91岁。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此后留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至2011年5月,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政治家之一。各国政要对于李光耀的去世纷纷表示哀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李光耀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也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分别以“亚洲的传奇人物”“历史真正的巨人”“现代世界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游走在海峡两岸之间的李光耀
    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两岸关系起伏的见证者、两岸互动交流的传话者、“汪辜会谈”的做东者和两岸和平统一的笃信者,李光耀在两岸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既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之所系,也是李光耀独特个人魅力所展现的结果。未来,随着两岸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中仍然可能扮演一定的独特作用。李光耀的四重角色两岸关系起伏的见证者。李光耀见证了两岸关系40余年的起伏发展,从其访问两岸的次数可见一斑。据台湾媒体报道,自1973年5月

    世界知识 2015年8期2015-05-25

  •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病逝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缔造中新关系的奠基人。从政期间,李光耀致力发展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前后30余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共同推进双边关系发展。他访华时曾表示,新加坡赞赏中国奉行的内外政策,中国的发展,无论对亚洲还是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党员生活 2015年4期2015-05-20

  • 一代巨人的谢幕
    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91岁的李光耀一生都很忙碌,他创建了一个党,缔造了一个国,当了32年的内阁总理,在国会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先后任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他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是20世纪最有声望、最受世界尊敬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以他的才智和谋略,成功使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他给国人留下了号称“亚洲之光”的新加坡,他的一生,给新加

    世纪人物 2015年4期2015-04-23

  • 新加坡信众为李光耀设牌位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曾表示不希望国民把他当作神来崇拜。然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报道,李光耀去世4周后,一些寺院仍出现他的牌位。当地宗教领袖认为,此举并非鼓吹迷信,只是信众在表达对李光耀的敬意。报道称,李光耀3月23日去世后,新加坡各地举行多场追思会。尽管李光耀生前反对个人崇拜,也没有宗教信仰,但一些寺院还是为他设立灵堂并举办法会。《联合早报》调查发现,李光耀去世4周后,仍然有佛教信徒在佛牙寺和福海禅寺的超度法会上,为李光耀设立牌位。新加坡佛教总会会

    环球时报 2015-04-222015-04-22

  • 李光耀的最大成就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逝世,享年91岁。对许多人来说,李光耀是新的亚洲活力的象征。李光耀通过社会运动及严刑峻法和长期的宣传教育,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新加坡否定了“小国无外交”的说法,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李光耀认为,自己取得的最为伟大的成就是,在长期腐败横行和政府效率低下的东南亚宣扬了良治理念。通过为公务员发放“合适而正确的薪水”、完善和强化法律、调整贪污调查局的定位等方式,新加坡成为清廉之邦。学者指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世界博览 2015年7期2015-04-16

  • 李光耀的最大成就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逝世,享年91岁。对许多人来说,李光耀是新的亚洲活力的象征。李光耀通过社会运动及严刑峻法和长期的宣传教育,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新加坡否定了“小国无外交”的说法,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李光耀认为,自己取得的最为伟大的成就是,在长期腐败横行和政府效率低下的东南亚宣扬了良治理念。通过为公务员发放“合适而正确的薪水”、完善和强化法律、调整贪污调查局的定位等方式,新加坡成为清廉之邦。学者指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世界博览 2015年7期2015-04-16

  • 李光耀:离开的“国父”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病情一直牵动新加坡乃至全球的注意力,如今终于走完一生。自1965年领导新加坡独立并出任总理之后,他担任总理25年之久,卸任后继续担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直至2011年,对新加坡的影响力可谓无人能及。正文:新加坡“国父”、强权者、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两面派,世人加诸李光耀的标签很多。这些标签反映了人们对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结果的解读:美誉之下亦有指责之声。“国父”:开创新加坡模式新加坡,一城即一国,可谓“弹丸之地”。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强敌环绕

    世界博览 2015年7期2015-04-16

  •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有纪念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提议。据法新社报道,李光耀去世后,新加坡议员和普通民众曾提出各式各样的纪念方案,包括用李光耀的名字重新命名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和其他地标性建筑、在新加坡纸币和硬币上加入李光耀头像、确定李光耀生日或忌日为国父日等。面对这些提议,李显龙在议会发表讲话说:“新加坡人不应仓促决定如何才能最好纪念李光耀。议员和公众提到的方案都很好,但我们不应该急于在这件事情上做决定,尤其在李光耀刚去世不久的当下。我们应该在一段时间后平静下来,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找

    环球时报 2015-04-142015-04-14

  • 最后的时光
    宣布,建国总理李光耀于当天凌晨3时18分逝世,享年91岁。这天,这座花园城市下起了一阵小雨。总统府、国会大厦的门口设立了吊唁板,许多新加坡人自发聚集过来,放下小卡片或献上一束花。39岁的律师莎伦是早上第一个到达总统府外的吊唁者,带着她5岁的儿子赖安。下午5点半,总统府外收到了11000张卡片,国会大厦外收到了1350张,鲜花早已堆满,一束挨着一束,摆放整齐。再过五个月,就是新加坡独立50周年了,但李光耀没能等到那一天。他的一生横跨了近一个世纪,新加坡也从一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1期2015-04-14

  • 李光耀故居将遵遗嘱拆除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的子女12日发布声明,重申将依照父亲遗愿拆除其故居,并请求公众尊重父亲的遗愿。据新加坡亚洲新闻网12日报道,李光耀曾于2013年12月17日立下该项遗嘱,并委任次子李显扬和女儿李伟玲为遗嘱执行人。李光耀在遗嘱中写道:“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老宅在我过世后应该被拆除。若女儿李伟玲在该住宅居住,那么拆除工作将等到女儿搬出后,即刻予以实施。”遗嘱提到,拆除老宅是李光耀亡妻柯玉芝的愿望。李光耀家人在声明中说:“先父以毕生精力服务新加坡人民,我们希

    环球时报 2015-04-132015-04-13

  • 李光耀与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高天昱 刘杨威李光耀与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高天昱 刘杨威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与世长辞,享年91岁。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2015年的39年间,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过会面的国际政治家。李光耀与他们的会谈和交流,不仅推动新中关系的发展,也对亚太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光耀与毛泽东:获毛泽东接见在当时是殊荣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

    领导文萃 2015年17期2015-03-28

  • 中国副主席将出席李光耀葬礼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国葬将在29日举行,迄今确认出席葬礼的外国政要包括韩国总统朴槿惠、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尼总统佐科、泰国总理巴育等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7日表示,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代表中方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葬礼。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李光耀的国葬仪式29日中午举行,移灵队当天从国会大厦前往举行国葬仪式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路程全长15.4公里,途中将经过多个重要地标,包括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政府大厦前大

    环球时报 2015-03-282015-03-28

  • 港媒披露李光耀与李嘉诚交情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23日病逝后, 香港首富李嘉诚第一时间亲赴新加坡参加对李光耀的私人追思会。李光耀和李嘉诚之间的私谊引起香港媒体的关注。据香港《星岛日报》24 日报道,李嘉诚23 日与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赶赴新加坡总统府,晚间出席李光耀的私人追思会,由李显龙妻子何晶亲自接待。3人到场后先向遗体鞠躬,再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李嘉诚23 日早上在致李显龙的慰问信中,称李光耀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历史巨人”,“本人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

    环球时报 2015-03-262015-03-26

  • 新加坡命名“李光耀兰”
    去世的开国总理李光耀,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局长余文辉24日把一株名为“李光耀蜻蜓万代兰”的兰花献给现任总理李显龙。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24日报道,这株兰花每枝有多达10朵花,每朵花直径约为10厘米。余文辉说:“此花体现李先生的高尚品格,也配得上其亡妻。”他同时表示,“李光耀蜻蜓万代兰”近日首次开花,正好赶上李光耀去世。这株兰花现放置于举行李光耀私人丧礼的斯里淡马锡总理官邸大厅,即李光耀灵堂所在地。丧礼移到国会大厦时,公众将有机会看到“李光耀蜻蜓万代兰”。▲(葛元

    环球时报 2015-03-252015-03-25

  • 台回忆与李光耀“特殊关系”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23日凌晨辞世,台湾政要纷纷撰文回忆与其交往过程,讲述台湾和新加坡长达40年的“特殊关系”。访台超过25次据台湾“中央社”23日报道,李光耀1973年访台时带着女儿李玮玲,李玮玲能说流利的国语,言谈举止也是个华人,让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对李光耀夫妇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加上蒋经国能理解李光耀讲的英语,李光耀也能说国语,双方无须翻译就能建立友好关系,从此台湾确立了与新加坡的独特关系,此后到1990年,李光耀每年都会访台1到2次。曾与李光耀

    环球时报 2015-03-242015-03-24

  • 新加坡失去巨人李光耀
    领袖,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3日上午宣布,李光耀当天凌晨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新加坡当天所有机构降半旗,将3月23日至29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并决定为李光耀举行国葬。近一个月来,李光耀因病入院治疗,令这个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各国领导人23日纷纷献上哀悼之词,悼念这位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带入第一世界、创造发展奇迹的“小国巨人”。对于这位在东西方都受到尊重的亚洲领导人,不少西方媒体仍然纠结。“美国之音”

    环球时报 2015-03-242015-03-24

  • 李显龙前往医院探望李光耀
    医院,探望其父李光耀。当天上午10时左右,李显龙还与他的妻子一起出现在医院设立的慰问卡放置专区。李显龙与现场民众交谈,并感谢民众对其父李光耀的祝福。李显龙还留下自己的祝福,祝愿父亲能早日康复。新加坡总理公署22日发布最新公告称,李光耀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李光耀因严重肺炎于2月5日在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贾国平)

    环球时报 2015-03-232015-03-23

  • 伪造李光耀“病逝公告”嫌犯被抓
    涉嫌伪造前总理李光耀去世的公告正接受调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20日援引警方发布的消息称,这名男子将总理公署2010年发出的一封公告进行篡改,并将截图发到网上。警方认为此人是单独行动,正在调查他的动机。该男性涉嫌违反防止滥用电脑法,可能被处以5万新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以下罚款或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双重刑罚。新加坡总理公署20日发布的最新公告称,目前李光耀仍在中央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病情危急。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几天新加坡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就是

    环球时报 2015-03-212015-03-21

  • 李光耀安危牵动新加坡
    关该国建国之父李光耀病情的消息。当天晚间,互联网上流传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李光耀已经逝世。新加坡《联合早报》向该国总理公署查证,它未发布任何新信息,总理公署呼吁公众查证消息来源的链接。与此同时,总理公署已经就这起假文告事件报警。不过,有媒体称,此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头像是一张灿烂的笑脸,但后来换成了一个凝重的表情。18日早些时候,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出公告称,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建国总理李光耀病情严重,并且已进一步恶化。现年91岁的李光耀2

    环球时报 2015-03-192015-03-19

  • 李光耀病情恶化
    告称,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而恶化。总理公署还称,李光耀目前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医生正密切监控其病情。李光耀2月5日因严重肺炎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治疗。上月底,官方称李光耀的情况在好转,但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评论称,现年91岁的李光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担任总理超过30年,其间新加坡经历了从被殖民的贸易站到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的“非凡转变”,但他也因“威权统治”而备受争议。路透社称,李光耀早就淡出政治舞台,但他对现政府仍有很大影

    环球时报 2015-03-182015-03-18

  • 李光耀看台湾陈水扁是“赌徒” 还孤注一掷推“台独”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凌晨辞世,台湾政要纷纷撰文回忆与其交往过程,讲述台湾和新加坡长达40年的“特殊关系”。访台超过25次据台湾“中央社”3月23日报道,李光耀1973年访台时带着女儿李玮玲,李玮玲能说流利的国语,言谈举止也是个华人,让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对李光耀夫妇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加上蒋经国能理解李光耀讲的英语,李光耀也能说国语,双方无需翻译就能建立友好关系,从此台湾确立了与新加坡的独特关系,此后到1990年,李光耀每年都会访台1到2次。曾与李光耀

    台声 2015年7期2015-02-13

  •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去世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同时也是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的父亲。近些年,李光耀已经淡出新加坡的政治舞台和公众视野,但由于他是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健康状况一直受到各界关注。中国外交部评价称,“李光耀先生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国互利合作,为中新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肺炎之累:授权医生拔掉呼吸管据央视新闻报道,李光耀2014年2月5日受感染引发发烧和严重的咳嗽

    台声 2015年7期2015-02-13

  • 李光耀与五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冯讯毛泽东与李光耀合影李光耀一生曾与无数政治领袖会面,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中国五代领导人的交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的39年间,李光耀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与五代中国领导人都有过会面的国际政治家。李光耀与他们的会谈和交流,不仅推动新中关系的发展,也对亚太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光耀与毛泽东:获毛泽东接见在当时是殊荣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于1976年5月10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历史性的访问。

    协商论坛 2015年4期2015-01-03

  • 成长在李光耀时代
    李光耀是一个在新加坡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到目前为止,他在国家建设以及对人民生活上的影响力无远弗届。李光耀在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后成为第一任总理,直至1990年宣布退位。退位时,他67岁,以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来说,这个年纪并不算太老。卸任后,他依然留在内阁,从未真正退出新加坡政治。他就像守护天使般,对国家大小事严格把关。在不少西方学者和媒体的眼中,李光耀是独裁者。在他们看来,新加坡是一个保姆国家,然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李光耀却是一位英明、

    决策 2014年7期2014-12-10

  • 争议李光耀
    周瑶年届90的李光耀又出新书了。这位备受争议的新加坡“国父”在书中大谈美国、中国的未来,直指要点,毫无避讳。尽管他对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多受诟病,但他在书中对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观察却是可圈可点。书的编者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院院长艾利森,他认识李光耀时才28岁。那时,新加坡的李光耀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此后,李光耀坚持威权政治,也的确把新加坡打造成为了一个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邦。在很多人眼中,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完全是一个异数。2011年大选时,关于他的争议声再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9期2013-05-14

  • 李光耀:中国沉思录
    周瑶李光耀及其政治哲学的的研究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院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评价称,李光耀是中国问题的权威观察家。在他刚刚庆祝完90岁大寿之际,李光耀的新书中文版在中国推出,内容与他所持续关注的中国有关,题为《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这本书的形式相当特别,由李光耀口述,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Robert D. Blackwill)以及阿里·温尼(Ali Wyne)三位哈佛学者共同编著。另一位与中国同样有着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8期2013-05-14

  • 李光耀:有生之年我可能还会做荒唐事
    t/b02lq李光耀:有生之年我可能还会做荒唐事■编译/MINDYO.Y. ■http://dongxi.net/b02lq他主张美国“平衡”中国,他率先强调中国发展对亚太没有威胁,他还善于在两岸周旋。他所做的这些只有一个目的:维护新加坡这个他亲手创建的都市小国的国家利益。近日,我们采访了“新加坡之父”李光耀,他一生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建成了如自己一般坚定和理性的国家,他所发展起来的“新加坡模式”,即保持经济增长和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使他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政

    博客天下 2010年19期2010-09-20

  • 李光耀称新加坡 无力帮助舒缓中印紧张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关注,他在16日乐观表示,尽管争议长期存在,但由于这两个亚洲大国都着重经济增长,因此不太可能发生军事冲突。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7日报道,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进行为期4天访问的李光耀在一个对话会上评估中印局势时称,即使任何一方将边界向对方推进200米,也不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那(中印边界争议)不会完全是友好和讲理的讨论,但是如果中印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发生任何冲突,我会感到很惊讶。”当被问及新加坡是否能帮助舒缓中印之间的紧张局势时,李光耀

    环球时报 2009-12-182009-12-18

  • 李光耀为何媚美抑华?
    中国人一向对李光耀有好感,一是因为同为华族;二是因为李光耀和他领导的新加坡,在两岸之间扮演了一定的正面角色。但最近李光耀在访美时公开向奥巴马建言,要美国多参与亚洲事务,以制衡中国军事经济崛起。此言一出,让很多中国人大感吃惊。美国有的是战略家,根本不需要李光耀出谋划策;奥巴马既然能够选上美国的领导人,对美国的战略作用和利益范围自然了然于胸,也无须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的提醒。既然如此,李光耀为什么还说出这样一种美国未必赞赏,中国心下不悦的话来?在笔者看来,这是李

    环球时报 2009-11-032009-11-03

  • 爱穿白衣白裤的李光耀
    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人家庭, 是第四代华裔,父亲是一位钟表商,祖父则在一艘轮船上任职。光耀的取名沿袭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李光耀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和母亲商量说:“祖传下几代,我们家有龙,有坤,现在看来,应该有光,是不是就叫光耀?”他的母亲认同了:“就叫光耀!”李光耀上学时,父亲带他去学校报名,在填报名表时给他写上了“Harry”的英文名字,但小光耀死活不答应,一再说:“我不要‘哈里这个名字。”最后哭着说:“我不叫哈里,我是

    领导文萃 2009年3期20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