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油

  • 新一代煤制油技术国际先进
    识产权的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炭载钴基浆态床合成气制油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丁云杰研究员和朱何俊研究员团队联合开发。他们研制出高性能钴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柴油馏分选择性和稳定性,解决了传统钴基催化剂产率不高、活性低、稳定性较差等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钴基费托合成浆态床工业的技术空白。采用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的

    浙江化工 2022年5期2023-01-04

  • 新一代煤制油技术通过鉴定 钴基催化剂性能提升
    识产权的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炭载钴基浆态床合成气制油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为“富煤、贫油、少气”。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实现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油品清洁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炭载钴基浆态床合成气制油技术”研制出高性能钴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柴油馏分选择性和稳定性,解决

    矿山安全信息 2022年14期2022-11-24

  • 螺旋压榨制油法对不同植物油品质特性影响研究
    00)我国传统的制油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此外还有水酶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制油方法。不同制油方法均有优点和不足。浸出法处理油料量较大,但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1];压榨法工艺简单,油料不会与有机溶剂接触,避免了化学安全问题[2],但存在对植物油料细胞破坏不完全,导致出油率较低以及油脂颜色较深等问题;水酶法反应条件温和,油脂得率高且能提高油料整体利用率,但水酶法制油整体成本高昂,工艺步骤难以实现工业化[3];超临界萃取技术虽然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24

  • 不同制油方法对青海亚麻籽油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分析2.1 不同制油方法对亚麻籽油出油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出油率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理化指标是评价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制油方法制得的亚麻籽油出油率及基本理化指标见表1。表1 不同制油方法对亚麻籽油出油率和基础理化指标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on oil yield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flaxseed oil不同制油

    食品科学 2022年11期2022-07-02

  • 不同工艺制备植物油中金属元素迁移性的统计分析
    析和不同生产工艺制油所用。压榨法制油:称取一定质量的植物油原料,分别将样品放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获得的植物油盛装到玻璃试样瓶中保存备用;同时,称量记录榨油过程中产生的渣饼质量,混匀,经干燥和破碎后保存于密封袋中,备用。浸出法制油:称取一定质量的植物油原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筛,取筛后原料各50 g于烧瓶中,以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在料液比1∶5、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2.5 h条件下浸出制油,期间用搅拌机不断搅拌。所得到的混合物经抽滤分离,渣饼先自

    中国油脂 2020年6期2020-06-19

  • 五种制油工艺对花生油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
    专栏文章之三五种制油工艺对花生油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董林均1,刘国琴1,李 琳1,2(1. 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 东莞理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为了探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市售的古法、冷榨和热榨花生油与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2期2020-04-01

  • 泡核桃制油工艺及生产加工中问题分析
    困难。目前,核桃制油加工多采用压榨法。压榨法包括液压榨油机压榨和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其中,采用双螺旋榨油机加工,因核桃仁含油较高,不能直接进行双螺旋榨机压榨,会造成滑膛,故常采用液压饼或将液压饼(壳)与核桃仁混合后进行压榨;采用此法虽然可以规模化生产,但由于压榨时榨膛温度高,容易导致核桃饼中蛋白质变性。相比较而言,采用液压榨油机压榨核桃油,因压榨过程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不仅可保留核桃油中的微量营养物质,而且核桃饼中蛋白质不易变性;但采用液压榨油机制油,劳动强度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1期2020-03-06

  • 走在行业标准的前列
    ePlus天然气制油技术打造的0W产品已然满足未来的APISP标准。作为壳牌喜力超凡家族的高端旗舰产品之一,壳牌极净超凡喜力和壳牌先锋超凡喜力均采用了壳牌PurePlus天然气制油技术,为汽车行业带来了一场“机油革命”。其中,壳牌独特的PurePlus技术,采用纯净度高达99.5%的全进口天然气制基础油作为主要原料,是壳牌历经40年研发和190亿美元投入的科技结晶,在粘度稳定性、抗磨损和低挥发等性能上都擁有极其出色的表现;而壳牌极净超凡喜力拥有的智能自修护

    汽车之友 2020年3期2020-01-14

  • 压榨、浸出利弊谈
    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制油:    将油料种子浸泡在有机溶剂中,由于相似相溶性原理,油料中的油脂溶到有机溶剂中,接着再利用有机溶剂和食用油沸点不同,将有机试剂挥发除去,最后得到食用油。因为浸出油出油量更高,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约人工成本。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浸出法提取食用油。不同方法所制食用油,只要按照國家有关规定生产,都是安全的。压榨油属于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纯天然食品,没有添加溶剂,并且原料中的风味物质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下来,因此更清香。但是

    食品与健康 2019年7期2019-07-18

  • 菜籽油不同加工工艺对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
    油,分别按照不同制油工艺和不同精炼等级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脂肪酸成分的检测,比较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菜籽成品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籽油的制取工艺、营养保健、生产加工等环节提供进一步的技术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2018-2019 年度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进行。先后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购买国内知名品牌食用菜籽油,所有菜籽油均为非调合油、非转基因菜籽油。总共收集到57 个品牌菜籽油,按制油工艺分为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类,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06-16

  • 花生品质及制油工艺对毛油和饼粕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
    仁中AFT在不同制油工艺向花生毛油和饼粕中迁移规律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实现花生油生产中AFT风险的精准防范和控制,研究花生仁原料品质及制油工艺对花生毛油和饼粕中AFT含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花生油加工厂收购的花生仁原料中AFT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作为花生油生产原料的风险,再选取AFT含量高、中、低不同的3个花生仁样品分别进行压榨制油和浸出制油,并对花生毛油和饼粕中AFT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花生仁原料中AFT在制油过程向其毛油和饼粕中的迁移规律

    中国油脂 2019年3期2019-04-29

  • 芝麻中塑化剂含量及其在制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的PAEs会随着制油过程进入芝麻油中,因此芝麻原料是否含有PAEs及其含量水平必定会对所制取芝麻毛油中PAEs含量造成影响,也即原料芝麻中PAEs在制油过程中向毛油中发生迁移很可能是芝麻油受PAEs污染的重要成因。张明明[10]、Shi Longkai等[11]的研究证实,植物油料(包括大豆、菜籽、玉米胚芽、芝麻等)中均不同程度的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

    食品科学 2019年4期2019-03-11

  • 废塑料液化制油技术通过评估
    “废塑料液化制油技术产油率可达到80%,固体废渣能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恶英,无二次污染,实现了废塑料液态制油的技术突破。”在日前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技术评估会上,与会专家宣读了对废塑料液化制油技术的评估意见。专家组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任组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任副组长。“废塑料处理有难易之分,像废塑料瓶循环再利用的途径之一是从中提取出短纤维,这类短纤维在纺织、建筑以及电子行业应用广泛。但塑料薄膜分解难度就很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9年7期2019-01-22

  • 转基因藻类生物制油技术在美国诞生
    的转基因藻类生物制油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过应用Synthetic Genomics先进的细胞工程技术,两家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藻株的基因进行了修改,使得藻株内的油含量从20%提高到了40%。倘若大量水藻变成油藻类制油,是一项研究历时超过70年的技术,美国曾试图利用藻类制油替代石油。美国对藻类制油技术研究,几乎和对页岩油气开采技术的研究同时启动,足见其当年对这一技术的期望。有研究曾指出,藻类每单位面积的产油量是传统生物制油的10~100倍。但其成本极其昂贵

    石油知识 2018年4期2018-08-20

  • 极净润滑油
    ePlus天然气制油技术,代表壳牌在车用润滑油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之一,以领先的0W粘度等级引领低粘度趋势,为中国高端车主带来全新驾驶体验。早在2013年,壳牌就采用全新方式,推出了全新顶级产品——壳牌极净超凡喜力系列车用润滑油,采用独有的PurePlus技术,且经过三年的市场检验,亿万车主共同见证PurePlus技术所带来的强劲持久的卓越表现。通过天然气制油技术,壳牌为合成油产品增添了新的内涵,开创了纯净能源的新起点。一直以来,壳牌致力于寻找将创新技术融入润

    汽车与运动 2017年10期2018-05-21

  • 食用油等级越高并非越有营养
    有人认为,压榨法制油是用物理压榨的方式从油料中榨油,油品质量会更高。也有些人认为,浸出工艺制油会使食用油含有化学残留,影响品质。再加上一些食用油生产者在营销上突出制油的工艺,从客观上强化了这种认识。其实,制取食用油选择哪种工艺,首先考虑的是植物油料的品种及其加工特性,两种制油工艺只有原料适用性之分。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含油量较高的植物油料,通常采用先压榨后浸出的工艺;含油量较低的植物油料,通常采用直接浸出工艺。不论用浸出法或是压榨法生产的油脂,在未经精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4期2018-05-14

  • 油页岩特征及制油技术研究进展
    以及重视,油页岩制油技术现已涉及到广大人民的日常活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未来国家社会的走向等各方各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意义非常的深远。油页岩制油技术相关技术从提出以后就是一项比较热门的问题。2、油页岩相关的资源的分布其开采特点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具有微细层理、可以燃烧的细粒沉积岩,含有的有机质绝大部分是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一种成油物质,俗称“油母”,又称“油母页岩”。主要成分是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油母含量约为10%~50%,由复杂的高分子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8期2018-02-11

  • 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技术评述与比较分析
    0640)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技术评述与比较分析曾帅,周怀荣,钱宇(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近年来,以煤热解为龙头制燃料油和油页岩制燃料油作为战略储备能源生产路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评述和比较了典型煤热解制油与油页岩制油技术。对比分析表明:生产每吨燃料油,需消耗11.4 t低阶煤或24.5 t油页岩。煤热解制油水耗是油页岩制油的1.4倍。经济方面,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投资分别为6510和5716元/吨燃料油;生产成本分别为3

    化工学报 2017年10期2017-10-16

  • 不同制油工艺制备花生毛油及饼粕的品质分析
    50052)不同制油工艺制备花生毛油及饼粕的品质分析纪俊敏 刘玉兰 黄莲燕 王亚丽(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52)采用低温压榨、溶剂浸出、炒籽后高温压榨及预榨-浸出4种不同工艺制备花生油,对得到的花生毛油及花生饼粕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及饼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花生毛油的香味清淡,色泽最浅,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压榨毛油的甾醇含量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冷榨浸出毛油白藜芦醇含量最低(0.42 μg/mL);冷榨花生油VE

    中国粮油学报 2017年5期2017-07-19

  • 中国最大民营煤制油项目开工
    录中国最大民营煤制油项目开工6月8日,由内蒙古民营企业伊泰集团承担的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动工典礼。这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企业承担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标志着中国煤制油产业的规模量产再次迈上新台阶。据悉该项目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2016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6期2017-07-19

  • 制油工艺对菜籽油微量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015)油脂加工制油工艺对菜籽油微量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张 亮1,李世刚2,曹培让1,蒋 将1,李进伟1,刘元法1(1.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菏泽学院 生命科学系,山东 菏泽 274015)以不同制油工艺制得的菜籽油为原料,比较研究了菜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和甘三酯的组成及微量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菜籽油的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无显著性影响;水酶法制得菜籽油的酸值(KOH)相对较高,为0.995 mg/g,但富含β

    中国油脂 2017年2期2017-05-15

  • 温度对蓖麻籽压榨制油的影响
    温度对蓖麻籽压榨制油的影响李昌珠1, 董春英1, 肖志红1, 李 力1, 唐 松1,3, 刘汝宽1, 2*(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能源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04; 2.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3.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以蓖麻籽为原料进行螺旋压榨,研究了入料温度对其出油率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温度对蓖麻油的动力粘度及油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理论最佳入料温度为70.8 ℃,此时蓖麻籽出油率可达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11-17

  • ·技术动态·
    源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出油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10万t/a煤间接液化制油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套百万吨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产出达到欧Ⅴ标准的优质油品,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该示范项目,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一氧化碳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气体净化、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及油品加氢提质等技术。按投资额度计算,项目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2%以上;按台套数计算,项目装备自主化率达到92%以上。所产的油品含硫量仅0.1 ppm,基本不含芳香族

    石油化工 2016年1期2016-08-15

  • 陕西未来能源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出油
    源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出油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10万t/a煤间接液化制油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套百万吨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产出达到欧Ⅴ标准的优质油品,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该示范项目,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一氧化碳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气体净化、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及油品加氢提质等技术。按投资额度计算,项目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2 %以上;按台套数计算,项目装备自主化率达到92 %以上。所产的油品含硫量仅0.1 mg/L,基本不含

    石油化工应用 2016年2期2016-04-06

  • 不同制油方法对苦杏仁油品质的影响
    不同制油方法对苦杏仁油品质的影响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32期《不同制油方法对苦杏仁油品质的影响》(作者吕真真)报道,为探索适宜的高品质苦杏仁油制取方法,分别采用冷榨法、热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等4种方法制备苦杏仁油,对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4种制油方法对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甾醇含量影响很小,但对生育酚、磷脂、氰化物含量和氧化稳定性以及初始过氧化值和酸值存在显著影响。超临界CO2萃取苦杏仁油生育酚、磷脂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制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2期2016-01-29

  • 褐煤热解-气化-制油系统的CO2减排策略
    褐煤热解-气化-制油系统的CO2减排策略范洋,李文英,谢克昌(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褐煤热解-气化-制油系统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来自系统多个单元产生的CH4和CO2如果发生重整反应,将重整得到H2/CO比值较高的合成气添加到制油流程中,可实现更多的C被固定到产品中而减少CO2的直接排放量。对CH4-CO2和CH4-H2O两种重整反应方式、来自煤热解和费托合成两股甲烷气和典型的干粉气化和水

    化工学报 2015年8期2015-11-26

  • 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2015 年6 月将投产
    国首个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2015 年6 月将在陕西榆林投产,兖矿即将投产的煤制油项目所采用的是煤间接液化技术,相比神华集团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其优势在于把煤直接放到反应器前把杂质去掉,所以产品质量非常干净。兖矿榆林1 Mt 煤间接制油项目只是兖矿煤制油项目一期的一部分。未来,兖矿还将在陕西形成10 Mt 的制油能力。2014 年8 月兖矿集团发布的《兖矿集团发展战略纲要(2014 年-2025 年)》十年纲领中提到,榆林煤制油项目被视为兖矿脱困转型的1 号工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5年3期2015-08-15

  • 壳牌抢先布局电力行业润滑油市场
    最大规模的天然气制油(GTL)工厂,最新的变压器油产品DialaS4ZX-I就运用了最新的GTL(天然气制油)技术,该产品迎合了中国对于低耗能变压器市场的巨大需求。壳牌还提供包括风电、水电、核电等细分行业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涡轮机、风机、主齿轮箱、内燃机,偏航齿轮、变压器和电动机等所需油品。尤其在风电领域,壳牌对风电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全方位战略升级满足风机技术发展对润滑油脂技术创新的挑战,优化风机运行维护成本。目前,壳牌已经推出新一代风电合成齿轮油壳牌可耐压

    润滑油 2015年3期2015-08-08

  • 壳牌从天然气生产出发动机油用基础油
    ,已采用其天然气制油(GTL)PurePlus技术,从天然气首次生产出清洁的基础油,即发动机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壳牌PurePlus技术现已被用来在美国为发动机行业生产发动机油。Pennzoil公司的Platinum和Ultra Platinum全合成发动机油是唯一专门用于与这些GTL基础油进行调合的油。壳牌PurePlus技术生产的基础油由卡塔尔石油公司和壳牌之间的合作伙伴在卡塔尔拉斯拉凡的Pearl GTL设施生产。壳牌PurePlus基础油为洁净油,因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5年1期2015-04-16

  • 2015年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碾米制粉制油节粮节能智能新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
    研专项“碾米制粉制油节粮节能智能新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2015年11月3日,国家粮食局仓储与科技司在江苏无锡组织召开了2015年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碾米制粉制油节粮节能智能新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会。项目牵头单位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中粮工程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等协作单位的任务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了具体实施研究内容

    现代食品 2015年22期2015-02-23

  • “桕瓦孜”:碾出小巷浓郁油香
    吾尔族特有的手工制油工具“桕(音jiù)瓦孜”。“桕瓦孜”制出的油,油香味正,千百年来为南疆的维吾尔族人所喜爱。发现“桕瓦孜”艺人在叶城,记者无意听人说起当地有一户维吾尔族人家仍保留有土法制油的工具“桕瓦孜”,制出的油味道非常香浓。在当地文体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找到了这户油坊家。走进小院,在布置温馨的小院中记者见到了用传统“桕瓦孜”制油的手艺人阿巴斯·帕孜拉。通过简单的交流,阿巴斯·帕孜拉告诉我们,他今年57岁,他所掌握的榨油工艺是从太爷爷那一代开始传

    新晨 2013年9期2014-09-29

  • 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油,旨在研究不同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日后油茶籽油的营养保持、科学利用提供技术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普通油茶籽 取自浙江省建德市油茶基地充分成熟的普通油茶籽;硫代硫酸钠、重铬酸钾、氢氧化钾、邻苯二甲酸氢钾、氯化钠、石油醚、甲醇等 均为分析纯。RE-52A型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C-2010plus型气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Agilent129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石英毛细管柱FAMEW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20期2014-07-25

  • 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与正丁醇研磨浸提技术
    。一般而言,油料制油工艺有机械压榨、溶剂浸提和预榨-浸出联合制油等3种方法。具体采用何种制油工艺,应根据油料果实中的油脂含油量,对于高含油率(含油率大于25%)的油料果实,多采用预榨-浸出联合制油技术[3]。结合光皮树果实资源量少和含油率高的特点,采用低温压榨与正丁醇研磨浸提制油技术,一方面,直接入料压榨减少了工艺步骤(无调质过程);另一方面,采用正丁醇为溶剂,可以实现高附加值物质的同步提取[4]。联合使用2种不同油料处理工序,综合实现了低温条件下(<80

    中国粮油学报 2014年12期2014-05-31

  • 贵州毕节拟建6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
    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2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选址在大方县,投资340亿元。二期工程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选址在纳雍县,投资660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拉动相关产业投资为本项目总投资的6~8倍,按600万吨/年规模计算,年转化煤炭4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税后利润147亿元,税收160亿元,可提供近万人的直接就业岗位,以及近5万人的相关就业岗位。目前,项目业主贵州渝富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展

    四川化工 2014年3期2014-04-08

  • 中国石油开发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
    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工艺包于2014年9月5日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这项技术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开拓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石油成功跻身壳牌公司等少数几家掌握这项技术的国际石油公司行列。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为汽油、柴油以及合成蜡、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这项工艺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生产出的汽油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12期2014-04-06

  • 我国煤制油产业再上新台阶
    技术信息·我国煤制油产业再上新台阶2014年1月6日,记者从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公司了解到,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首个采用煤间接液化制油自主技术建设的 16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全年生产油品18.16万吨。这是该项目2012年底达产之后,第一年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同期,我国首个煤直接制油项目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除了生产出柴油外,首次生产出汽油,完善了煤直接液化产品结构。两条工艺路线同传捷报,标志着我国煤制油产业再次迈上新台阶。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是我国

    化工进展 2014年2期2014-04-04

  • 首条百吨级秸秆制油中试生产线投入运行
    内首条百吨级秸秆制油中试生产线在青岛建成运行,生产的汽柴油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应用标准。该项目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基合成气经二甲醚制汽柴油的基础上,由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承担并完成的。该项目以秸秆为原料,经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制汽柴油等步骤制取汽柴油。其中,二甲醚转化率达到100%,汽油收率为40%~45%,产油量达12~15kg/h,中试开发生产成本约8000元/吨。该项目工程化的开发成功,对农业废弃物的资

    化工进展 2014年4期2014-04-04

  • 麦秆制油过程与公用工程系统集成的模拟与分析
    7]设计了包括煤制油、生物质制油、煤/生物质混合制油等16种生产流程,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分析和比较,其中煤/生物质混合制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达到零排放,在碳排放政策下具有很强的竞争性。Liu等[8]在Kreutz等研究基础上对煤/生物质混合生产费托燃料和电进行了性能和费用分析,其研究基于固定的操作参数和流程,提出将电力作为过程的主要副产品可以降低费托燃料的生产成本。Floudas等[9-10]分别研究硬木和浮萍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生产汽油、柴油和航

    化工进展 2014年6期2014-03-04

  • 丈量“天然气制油商业化应用”时间轴
    张建丈量“天然气制油商业化应用”时间轴□ 文/本刊记者 张建克宣/图据悉,中国石油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工艺包已于日前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这项技术为中国石油开拓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石油成功跻身壳牌等少数几家掌握这项技术的国际石油公司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应用这项工艺生产出的汽柴油产品具有无硫、无芳烃、无重金属等特性,可以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将对大气污染防治起到积极作用。天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11期2014-02-27

  • 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获突破
    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工艺包于2014年9月5日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这项技术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拓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跻身壳牌等少数几家掌握这项技术的国际石油公司行列。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为汽油、柴油,以及合成蜡、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这项工艺不仅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生产出的汽柴油产品具有无硫、无芳烃、无重金属等特性,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

    天然气工业 2014年9期2014-02-11

  • 国内资讯
    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日前,隶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工艺包于9月5日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中国石油表示这项技术为集团公司开拓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奠定基础。中国海上推出33个开放区块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网站日前刊登公告称,中国海上2014年推出33个开放区块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公告明确给出中国海上2014年开放区块位置图,以及开放区

    中国石化 2014年9期2014-01-27

  • 壳牌参加全国电力设备质量管理工作网成立大会——全新GTL绝缘油致力电力设备完美运营
    了关于壳牌天然气制油技术GTL的演讲,他详尽阐述了GTL技术将来可能对电力行业润滑维护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成为大会讨论热点。电力行业一直是壳牌润滑油的重要市场领域。在电力每一个细分行业,包括核电、水电、火电以及风电,壳牌润滑油都能提供不同产品及服务,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而变压器作为电厂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变压器油的稳定及安全应用,也成为保障电力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与发展高峰论坛中,壳牌电力行业专家周思源先生详细地阐述了壳牌天然气制油G

    电气自动化 2013年3期2013-03-23

  • 制油及精炼工艺对茶油中苯并(α)芘的影响
    ,茶油的加工分为制油和精炼两部分。中国现有茶油制油工艺主要有热榨法、冷榨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水代法、水酶法、超临界CO2萃取[5-9]等。油脂的精炼是指为清除油脂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而进行的一系列工序的统称。主要的精炼工艺有水洗、脱色、脱臭、冬化等。由于苯并芘是油脂高温下的产物,制油工艺中油茶籽的烘烤与蒸炒可能是茶油苯并(α)芘形成的主要来源[10],溶剂浸提则可能是其主要迁移途径,因此改进茶油的传统制油工艺可以从源头和迁

    食品与机械 2013年6期2013-03-20

  • Solena燃料公司在英国选择牛津催化剂微通道费托合成技术
    在英国开发生物质制油(BTL)项目将选用牛津催化剂集团公司的微通道费托合成(FT)技术。Fluor公司代表Solena对现有技术进行正式评估后,决定选择牛津催化剂集团FT技术作为Solena燃料公司绿天伦敦(GreenSky London)项目的唯一供应商。Solena燃料公司三步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其专利的Solena等离子气化(SPG)技术,它可从生物基烃类的热转化产生合成燃料气(BioSynGas)。在整个过程的第二步,Solena使用费托合成(FT)反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3年1期2013-02-20

  •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311400)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王亚萍 费学谦 陈 焱 罗 凡 王开良 姚小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 311400)对6种制油工艺所得的普通油茶籽油进行了质量安全指标及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榨所得油茶籽油的品质最好,其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分别为2 mgKOH/g和0.01 g/100 g,且油色较浅,色值R 3.0,Y 33.9,脂肪酸中油酸含量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9期2012-11-20

  • 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平稳运行
    球首套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平稳运行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采访了解到,我国首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制油示范生产线建成以来,科技人员相继突破了一批技术瓶颈,生产线的平稳运行时间连创新高,经济和环保指标也明显优于之前的预期,显示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制油技术正趋于成熟,多年来煤田变“油田”的梦想,已经可以实现。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8月,神华集团依托自主开发的煤直接液化制油成套技术,在鄂尔多斯市境内开工兴建全球首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

    当代化工 2012年8期2012-08-15

  • 用于生物质制油的费托合成微通道反应器投用
    联合运作的生物质制油 (BTL)验证装置于2010年8月16日在奥地利生物质气化厂投入运行,该装置通过费托合成 (FT)反应已小规模生产出生物燃料。该验证装置由SGC能源公司进行管理,初步结果验证了该生产设备,包括Güssing气化器、合成气调制单元和FT微通道反应器组件。其中,FT微通道反应器由牛津催化剂集团美国成员Velocys公司开发。该FT微通道反应器由超过900个全长的微通道组成,可有效地进行操作。它证明在高度放热(产生热量)的FT反应中可非常有

    化工装备技术 2011年4期2011-04-10

  • 美国OriginOil公司海藻制油中型装置投产
    nOil公司海藻制油中型装置投产美国OriginOil公司于2010年2月9日宣布,该公司在洛杉矶建设的海藻制油工艺中型装置投产。该公司预计从2011年起,通过向生产商转让其技术就可开始创收。该公司与日本筑波生物技术研究院(RTTB)合作,从日本科学技术局(JST)取得资助,开发海藻制喷气燃料应用技术。涉足于海藻制生物燃料的其它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公司和BP公司。OriginOil公司的工艺采用超声波和电磁脉冲以破解海藻细胞壁,使天然存在于有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年5期2010-04-14

  • 食用油涨价不可避免
    上涨,不少品牌的制油成本不断增加。受此影响,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通知各地经销商上调旗下食用油价格,具体涨价大致在10%左右。目前,最常见的5升装金龙鱼大豆油的批发价己从208元/箱上调至225元/箱。而中粮集团的一份内部文件也显示,福临门食用油的价格也将上涨。其中,福临门、四海等品牌销售价格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上调。其中涨幅最大的油种是大豆油,平均上调幅度约在12%。其次是食用调和油和菜油,上调幅度大约为10%。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晨认为,尽管有消费者对此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24期2009-08-21

  • 藻类制油:从课题到突破
    欣 雯微藻制油目前在全球更受到了顶级企业的关注,这也表明其绝非“科幻故事”。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透露,近期将完成小试研究,2015年前后实现户外中试装置研发,远期将建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藻类制油比玉米大豆更有潜力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紧缺加剧,全世界都在寻找可替代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目前,生物柴油刚经历了一段从“广受追捧”到“广受质疑”的波折——利用玉米、大豆等提炼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技术,虽解决了碳排放问题,却会产生“与粮争地”的后果,“生物柴油加剧粮食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9期2009-06-17

  • 核桃制油及深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
    国四种常见的核桃制油工艺技术及装备,阐述了不同产品方案与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并结合项目投资规模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明确了企业确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的具体原则。关键词:核桃制油工艺装备1前言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均有种植,2007年我国的核桃产量已经达到63万吨。鉴于核桃的营养、医疗保健价值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核桃及其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核桃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初级加工品,形形色色的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09年8期2009-03-20

  • 五香黄豆酱油 原料易得产品好销
    精菌种混匀拌入。制油。接种翻拌均匀的豆料分装于竹篾簸箕中,厚2-3cm,送入30-35℃室温的室内制油,经过10小时料温上升后通风,将料温下降至32-36℃,最适温度为33℃。经16-18小时,米曲霉孢子发芽和菌丝繁殖时用手翻搓一遍(称为翻曲)。以交换新鲜空气,散发热量和二氧化碳。经7-8小时翻第2次曲。经74-80小时,待曲料疏松、孢子丛生、无夹心、具有正常曲香、无其他异味即为成曲。洗霉。将黄豆曲分装于竹筐放入水中洗去孢子。洗涤后的黄豆曲以表面无菌丝,豆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6年1期200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