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 基于列线图探讨不同亚型脂肪瘤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关系
    230601)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组织,也是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医疗条件的提高,脂肪瘤检出率不断攀升,治疗方式从单纯外科切除逐步发展到微创切除。脂肪瘤检出率的提高以及治疗方式的改变对术前鉴别脂肪瘤亚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脂肪瘤由于组织学亚型的不同,病灶发生的部位、数量、临床表现、超声特征以及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结不同病理亚型脂肪瘤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在术前预测脂肪瘤的病理亚型,达到指导临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20期2024-01-03

  • 结肠脂肪瘤的内镜诊疗研究进展
    【提要】 结肠脂肪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软组织肿瘤,主要成分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纤维细胞。体积较大的结肠脂肪瘤常引起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出血、排便习惯改变、肠套叠等,临床一般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由于担心术后肠穿孔和难以控制的出血,传统上巨大的结肠脂肪瘤都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而内镜治疗应用较少。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结肠脂肪瘤内镜下切除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通过内镜成功切除巨大结肠脂肪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内镜治疗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结肠脂肪瘤

    微创医学 2023年2期2023-08-15

  • 双侧阴囊巨大脂肪瘤一例
    71013阴囊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的分子机制等尚不清楚[1]。我院近年来收治一例双侧阴囊脂肪瘤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双侧阴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阴囊脂肪瘤,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双侧阴囊无痛性肿大2年余”于2021 年3 月11 日收入我院。患者2年多前偶然发现双侧阴囊内出现“鹌鹑蛋”大小肿块,未引起重视,后肿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不伴任何症状,院外未行特殊诊治,至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

    海南医学 2023年10期2023-05-28

  • 腹股沟疝合并精索脂肪瘤诊治分析
    东 范育林精索脂肪瘤是指精索结构中的脂肪瘤或脂肪垂[1]。也有文献称之为精索脂肪异常[2]、精索脂肪疝[3]、精索脂肪肉瘤[4-5]。精索脂肪瘤通常在腹股沟疝手术中发现,且在手术中一旦发现,应尽可能切除,否则易造成疝的复发[6]。目前,临床对此疾病的研究主要在概念和发病机制的讨论中,而对于手术处理方法报道较少,现有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也没有统一规范。为此,本文对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发现的24例腹股沟疝合并精索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精索脂肪瘤

    安徽医学 2022年9期2022-09-22

  • 左前臂巨大脂肪瘤1例
    麻醉下行左前臂脂肪瘤切除术。手术取左前臂尺掌侧S形切口约25 cm,保护尺神经及尺动脉,见肿物界限清,完整切除两个肿物后送病理。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病理结果:左前臂脂肪瘤(图 1-6)。图1,2 术前 MR图3 术前外观图4 术中切开肿物外观图5 术中切除图6 完整切除肿物2 讨论脂肪瘤是最常见的结缔组织良性肿瘤,被认为“最无害的肿瘤之一”。脂肪瘤生长缓慢,不会浸润邻近的组织,常因无痛性包块过大被发现[1]。常见于中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皮下缓慢生长的肿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4期2022-01-05

  • 骨旁脂肪瘤一例
    边界清楚。考虑脂肪瘤。以右侧大腿内侧脂肪瘤收入院。体格检查:右大腿内侧约4 cm大小包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楚,呈分叶状,活动度较差,压之疼痛加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遗传、传染病病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大腿包块切除术,术中发现瘤体与股骨中段骨皮质致密粘连,有骨组织突入瘤体内,用骨刀锐性剥离。术后病检提示:软骨样脂肪瘤。术后诊断:骨旁脂肪瘤。讨论骨旁脂肪瘤(parosteal lipoma)是一种起源于骨膜或骨膜外软组织的良性肿瘤,属于原发性骨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2期2021-12-25

  • 胎儿MRI对椎管内脂肪瘤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合不全、椎管内脂肪瘤、脊髓圆锥皮样囊肿或畸胎瘤、脊髓纵裂等原因导致脊髓牵拉、圆锥低位等病变,就会造成脊髓末端回缩不良,马尾终丝被粘连、束缚而导致发育不良。其中脊髓拴系合并椎管内脂肪瘤,临床称之为脂肪瘤型脊髓拴系[1]。合并椎管内脂肪瘤的胎儿,出生时大多没有临床症状,但随着患儿成长发育,脂肪瘤逐渐影响脊髓及神经功能,导致出现大小便异常、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双下肢畸形等神经功能障碍,并逐渐加重。因此,超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的有效方法[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2期2021-05-12

  • 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9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10075脂肪瘤或血管脂肪瘤是间叶组织来源的较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按部位分骨内脂肪瘤或骨旁脂肪瘤[1]。由于骨脂肪瘤或血管脂肪瘤临床少见,本文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脂肪瘤6例和血管脂肪瘤3例,分析其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0年4月术后病理证实的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1~61岁,中位年龄48岁。9例中2例临床表现为跟骨疼痛,1例表现为头闷胀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12-23

  • 肋骨旁巨大脂肪瘤骨化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30000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的亚型,起源于中胚层,常见于成人,几乎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50%[1],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脂肪瘤常混合分化有不同种类间充质成分,根据其组成组织及部位来源可分为很多子类型,如纤维组织(纤维脂肪瘤)、血管(血管脂肪瘤)或肌肉(肌脂肪瘤)均为较为常见脂肪瘤亚型[2]。然而,脂肪瘤中的存在骨或软骨组织是非常罕见的,其主要发生在四肢长骨且存在时间较长的脂肪瘤中。这种通常位于骨内或邻近骨组织,被归类为骨旁脂肪瘤骨化[3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0年5期2020-10-26

  • 乙状结肠脂肪瘤1例
    第一附属医院)脂肪瘤(Lipoma)是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体表多见。结肠脂肪瘤较为罕见,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笔者回顾分析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的脂肪瘤,并参考文献对结肠脂肪瘤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排便困难3个月,查体: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壁柔软,右下腹隐痛,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等。CT诊断报告示:乙状结肠肠壁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96 Hu,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直径约49.9 mm,肠腔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6

  • 婴儿足底纤维脂肪瘤超声表现1例
    (右足底)纤维脂肪瘤(图2)。讨论: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组织学上可分为典型脂肪瘤、纤维脂肪瘤、梭形脂肪瘤、平滑肌脂肪瘤、血管脂肪瘤、涎腺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黏液样脂肪瘤、非典型脂肪瘤等。纤维脂肪瘤是其中极为罕见的一种亚型,其含有很高比例的纤维成分。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恶变罕见。本病例超声表现为皮肤及皮下层局限性增厚,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尚均质,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误诊为血管瘤,分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9-04

  • 5问脂肪瘤
    ,初步判定为“脂肪瘤”。见李女士仍不放心,医生建议她做个彩超。经检查,李女士腰上的“包”就是脂肪瘤,基本属于良性的。听到这话,李女士悬着的心才放心来。但李女士心里仍十分疑惑:什么是脂肪瘤?它是怎么形成的?我明明做到了早睡早起、饮食清淡,不时还会锻炼一下,为什么会长脂肪瘤啊?虽然脂肪瘤是良性的,但一点危害都没有吗?需不需要治疗?又该怎么治疗?为此,笔者整理并解答了几个关于脂肪瘤的常见问题,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1.什么是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软组织

    家庭医药 2020年8期2020-08-25

  • 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切除胃窦脂肪瘤
    示胃窦部占位,脂肪瘤可能,大小40 mm×35 mm,无蒂(图1)。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下病变,间质瘤?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下隆起,脂肪瘤可能(图2)。初步诊断为胃窦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可能。于2019年1月9日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采取4孔法,术中可见胃窦前壁略隆起,术中行胃窦隆起表面浆膜肌层切开,可见胃黏膜下与肌层间脂肪瘤,完整剥离脂肪瘤,再行浆肌层连续缝合,术中无出血(图3、4)。术后病理检查:胃窦黏膜下脂肪瘤,大小3.8 cm×2.7 cm×1.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07-24

  • 5问脂肪瘤
    ,初步判定为“脂肪瘤”。见李女士仍不放心,医生建议她做个彩超。经检查,李女士腰上的“包”就是脂肪瘤,基本属于良性的。听到这话,李女士悬着的心才放心来。但李女士心里仍十分疑惑:什么是脂肪瘤?它是怎么形成的?我明明做到了早睡早起、饮食清淡,不时还会锻炼一下,为什么会长脂肪瘤啊?虽然脂肪瘤是良性的,但一点危害都没有吗?需不需要治疗?又该怎么治疗?为此,笔者整理并解答了几个关于脂肪瘤的常见问题,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1.什么是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软组织良

    家庭医药 2020年15期2020-01-05

  • 颅骨骨旁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一例
    思桦 傅江河骨脂肪瘤是起源于成熟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骨内脂肪瘤和骨旁脂肪瘤,但发生于颅骨的骨旁脂肪瘤十分罕见。骨脂肪瘤瘤体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而脂肪组织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骨内脂肪瘤CT表现为骨内脂肪性透亮影或骨质缺损区,MRI上病灶为脂肪信号;骨旁脂肪瘤虽仍具典型表现,但因位置特殊,需要与其它疾病鉴别,且骨脂肪瘤也存在着继发或者转变为恶性的可能。本文报道1例手术确诊病例,复习其影像特点、临床诊疗经过,以期提高对颅骨骨旁脂肪瘤的认识。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5期2019-07-01

  • 颅内脂肪瘤SWI序列信号改变特点探讨
    尹建忠2颅内脂肪瘤为罕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1%左右,常无任何症状,主要在神经系统检查中偶然发现。它在CT中表现为低密度,在磁共振T1WI和T2WI中均呈高信号。随着磁共振的普及应用,颅内脂肪瘤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准确性很高。但是,我们发现颅内脂肪瘤在磁敏感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具有特征性的低信号改变,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搜集我院神经科就诊,进行磁共振和CT检查的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4期2019-04-17

  • 脂肪瘤,留还是不留
    吕斌很多人不拿脂肪瘤当回事儿,认为不会癌变,所以不用管它。还有些人一听是“瘤”,内心就惴惴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该怎么办?脂肪瘤,是留还是不留?首次发现应就医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特别好发于四肢、躯干,也可见于肝、肠等部位。通常表现为皮下一个或多个肿块,单个的脂肪瘤可能较大,没有压痛,而多发的脂肪瘤体积可能较小,并伴有疼痛。但不论是单个还是多发脂肪瘤,肿块的颜色都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多表现为球形,摸起来好像面团或橡皮一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2期2019-03-18

  • 心脏及心包脂肪瘤临床病理观察
    状纤维弹力瘤、脂肪瘤、血管瘤[1]。心脏脂肪瘤文献中大部分为个案报道,仅可见少数小综病例报道[2]。为了增加对心脏脂肪瘤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复习了近年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及心包脂肪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特征。以期对心脏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有心脏及心包脂肪瘤病例共11例。2. 方法:所有标本均经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HE染色。分析所有病例的巨检及组织病理学特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1期2018-11-01

  • 脂肪瘤要不要治疗?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特别好发于皮下,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如肝、肠等。患者通常会发现在皮下有一个或多个肿块,单个的脂肪瘤可能较大,没有压痛感;多发性的脂肪瘤可能体积较小、伴有疼痛。但不论是一个还是多个,肿块的颜色都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多表现为球形,摸起来好像面团或橡皮一样,质感较软,且摇动时活动性良好。大多數脂肪瘤不需要治疗,特别是体表性脂肪瘤,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较大,感觉影响美观,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有一小部分脂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期2018-05-14

  • 腮腺脂肪瘤超声及CT表现
    ,韩彤亮腮腺脂肪瘤超声及CT表现马西顺,王红艳,韩彤亮*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超声科,山东青岛 266071;脂肪瘤;腮腺肿瘤;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外科脂肪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四肢、躯干的皮下,发生于颌面部的脂肪瘤比较少见,仅占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1%~4%,颌面部又以口颊部黏膜最多[1]。发生于腮腺和颌骨内者极为少见,腮腺脂肪瘤仅占腮腺肿瘤的0.5%~1.0%[2]。目前关于腮腺脂肪瘤的报道较少,多为个案报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4-19

  • 脂肪瘤多为良性但长这里要谨慎
    段阳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肥胖者,体重快速增加时,脂肪瘤的体积也增大,但体重下降时,脂肪瘤却不随之缩小。脂肪瘤好发于四肢、躯干,也可见于肢体深部。脂肪瘤是如何长出来的?首先,脂肪瘤与饮食习惯有关,经常摄入过多肥腻的食物(如经常吃肥肉、动物内脏等),或者经常饮酒,都会导致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聚集起来,最后形成脂肪瘤。其次,压力过大、心情烦躁也会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可形成脂肪瘤。最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3期2018-03-23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脂肪瘤1例
    动图诊断左心室脂肪瘤1例吕启凤 姜志荣 田 雨 王小凡 宋晓霞心脏肿瘤;脂肪瘤;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外科手术;病例报告1 病例简介男,28岁。胃镜检查前常规心电图发现多导联T波低平,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占位,心腔内高回声团块,大小约3.5 cm×2.7 cm,附于室间隔心尖段,可见较短蒂,活动度较小,边界尚清(图1A)。诊断:疑似左心室黏液瘤。胸部CT平扫示: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左心室近室间隔处见类圆形低密度,边界模糊,CT值约-76 HU,长径约29.8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08-07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脂肪瘤1例
    动图诊断右心房脂肪瘤1例孙 虹,孟媛媛,王志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脏超声科,山东 青岛 266001)脂肪瘤;超声心动描记术;心房,右患者女,65岁,因心慌不适1周就诊。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见一约3.2 cm×3.0 cm的不均匀回声团块,附着于房间隔顶部,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未见声影(图1),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协调,各瓣膜形态及结构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心房占位,脂肪瘤可能性大。行心脏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右心房脂肪瘤。讨论 心脏脂肪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6期2017-06-28

  • 高频超声诊断腹股沟疝与精索脂肪瘤的临床价值
    1600)精索脂肪瘤是发生在精索筋膜内脂肪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临床较少见,常在其它手术时发现(如:腹股沟疝手术和精索囊肿手术),但往往不被重视。腹股沟疝则是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对精索脂肪瘤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明确,对精索脂肪瘤与腹股沟疝两者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精索脂肪瘤对腹股沟疝的发生及术后复发可产生影响[1]。高频彩超对诊断腹股沟疝与精索脂肪瘤以及两种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对此,我们对该类患者术前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0期2017-06-26

  • 脂肪瘤 留还是不留
    文/吕斌脂肪瘤 留还是不留文/吕斌很多人不拿脂肪瘤当回事儿,认为不会癌变,所以不用管它。还有些人一听是“瘤”,内心惴惴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该怎么办?脂肪瘤,是留还是不留?首次发现应就医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特别好发于四肢、躯干,也可见于肝、肠等部位。通常表现为皮下一个或多个肿块,单个的脂肪瘤可能较大,没有压痛,而多发的脂肪瘤体积可能较小,并伴有疼痛。但不论是单个还是多发脂肪瘤,肿块的颜色都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多表

    饮食保健 2016年7期2016-04-13

  • 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效果探析
    0)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无功能性良性肾上腺肿瘤。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数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当他们进行体检时偶尔会被发现患有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患者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瘤体若发生破裂出血,很容易引发急腹症,有的患者还可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0例疑似患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期2016-03-07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与CT影像表现分析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发生率非常低的肝脏间质性肿瘤,该类病灶的成分是不同比例的血管、脂肪、平滑肌,一些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能见到髓外造血细胞。国外著名医学研究者Ishak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首次报道该病[1-2]。由于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比较罕见,临床上关于该病的研究资料也较少,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诊断中容易发生误诊[3]。该研究旨在分析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与CT影像表现特征,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肝血管

    中外医疗 2015年23期2015-10-09

  • 纵隔巨大血管脂肪瘤1例
    告纵隔巨大血管脂肪瘤1例胡彦卿,林瑜璇,黄娇娇,杨书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301部队医院MRI室,福建 福清350300)脂肪瘤;纵隔肿瘤;诊断女,61岁,2013年1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症状,活动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X线正位片示右下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图1),考虑肺内占位性病变。上腹部MRI平扫见右下肺占位性病变,T1WI、T2WI呈高信号(图2,3),压脂呈低信号(图4),考虑脂肪瘤。查体: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无异常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1期2015-06-06

  • 脂肪瘤会癌变吗
    来身上多发皮下脂肪瘤,后腰、手臂、大腿等处都有,大的直径1厘米,小的直径0.5厘米,有时会有痛的感觉。我的母亲是胰腺癌去世的,我现在很紧张,请问脂肪瘤为何这么多,该如何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副教授张岩答: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它就是皮下脂肪的瘤化,不会恶变。至于患者提到的胰腺癌,更无须紧张,因为脂肪瘤跟人体其他脏器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脂肪瘤长得不是地方,影响美观,还有少数脂肪瘤出现之后发展比较快,有可能带来痛感,可以考虑及早手

    晚晴 2015年7期2015-05-30

  • 6例髓样脂肪瘤CT与MRI表现分析
    喻迎星6例髓样脂肪瘤CT与MRI表现分析陶新文 王世威 许茂盛 喻迎星髓样脂肪瘤;CT;MRI图3 ~4女,52岁,左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病灶在MRI反相位图上较正相位图信号明显减低。髓样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通常起源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而发生于肾上腺外者罕见。该病一般无相关临床症状,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笔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浙江省中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例髓样脂肪瘤CT与MRI影像资料,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7期2015-05-24

  • 浅谈乳腺脂肪瘤的X线和超声特性及鉴别诊段
    刘国红浅谈乳腺脂肪瘤的X线和超声特性及鉴别诊段刘国红目的 了解乳腺脂肪瘤的分类以及构成, 清楚脂肪瘤的特性, 以及在超声检查中的图像表现, X线钼靶检查图像特点, 以及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对于脂肪瘤的鉴别诊断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乳腺超声体检, 体检中有38例女性乳腺有疑似良性肿瘤(纤维瘤和腺瘤除外), 性质待定有8例,怀疑脂肪瘤20例。38例女性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后方无回声衰减的乳腺肿瘤有100%的脂肪瘤可能。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2015-05-09

  • 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诊断
    宋文在临床中,脂肪瘤属于较为常见的体表肿瘤,它由增生成熟脂肪组织产生的良性瘤,往往出现在皮下脂肪层内,另外也能够出现在内部组织或部位[1-3]。在临床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声像图表现区别较大。为了改善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效率,本研究选择120例本院收治的脂肪瘤患者,探讨不同类型脂肪瘤声像图特征,从而脂肪瘤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借鉴。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本院收治的脂肪瘤患者,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龄23~5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6期2015-05-05

  • 颅内脂肪瘤的CT诊断
    6500)颅内脂肪瘤是一种与胚胎发育有关的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以及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提高,颅内脂肪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收集CT检查发现的颅内脂肪瘤16例,对其发病部位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提高CT诊断正确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1~86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等,2例出现癫痫症状。1.2 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 Emotion 16螺旋CT

    吉林医学 2014年32期2014-12-02

  • 皮下脂肪瘤如何治疗
    房林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体表软组织良性肿瘤的80%左右。脂肪瘤周围有一层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膜,中央为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开,常呈分叶状。部分脂肪瘤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形成复杂的脂肪瘤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如肩、背、臀部及大腿内侧,头面部发病也常见,按数目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分叶状,边界清楚;边界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多发性脂

    家庭医学 2014年8期2014-09-12

  • 漫谈脂肪瘤
    ,经医生诊断为脂肪瘤。王先生一听说是“瘤”,马上对其产生畏惧感,不知如何是好,吓得够呛。其实,脂肪瘤与其他恶性肿瘤是不同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脂肪瘤。什么是脂肪瘤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瘤体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活动度好,用手可以推动。瘤体大小不等,1~2厘米左右的瘤体需用手触摸才能发现。大的可隆起皮肤表面,但表面皮肤正常。脂肪瘤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为多见

    食品与健康 2014年3期2014-07-07

  • 皮下脂肪瘤 对身体有害吗
    房林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体表软组织良性肿瘤的80%左右。脂肪瘤周围有一层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膜,中央为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开,常呈分叶状。部分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形成复杂的脂肪瘤脂肪瘤按数目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多发生于皮下,如肩、背、臀部及大腿内侧,头面部发病者也常见。位于皮下组织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如果边界不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

    家庭医学 2014年5期2014-06-17

  • 肺内脂肪瘤一例报告
    兵病例报告肺内脂肪瘤一例报告宋新宇1曾凡军1陈世雄1高宝安1杨卫兵2肺肿瘤;脂肪瘤;诊断,鉴别;病例报告;肺内脂肪瘤1 病例报告患者 女,54岁。主因咳嗽6个月,发热1周,于2012年11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间断咳白色泡沫痰,量少,无胸闷、气喘,无反酸、嗳气,咳嗽与季节、环境、体位及进食无明显关系,病初无发热,自服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周咳嗽加剧,干咳为主,咳嗽严重时影响生活和睡眠。伴发热,以下午及夜间为重,最高体温38.0℃,

    天津医药 2014年1期2014-06-05

  • 脂肪瘤31例诊治分析
    春莉 苏秉忠肠脂肪瘤31例诊治分析丛春莉 苏秉忠目的总结肠脂肪瘤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结直肠及小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情况。结果肠脂肪瘤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据结肠镜、超声内镜及病理,31例患者病理均证实为脂肪瘤,28例为结直肠脂肪瘤,5例患者进行了结肠镜下切除,其中2例行黏膜切除术(EMR),1例行黏膜剥离术(ESD),2例行尼龙绳结扎术。3例为小肠脂肪瘤,行剖腹手术确诊。结论肠脂肪瘤易误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2期2014-03-03

  • 脂肪瘤1例报道
    低密度影,考虑脂肪瘤。遂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活检示胃黏膜下脂肪组织,符合脂肪瘤诊断。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胃窦小弯侧肿物,大小约3.5 cm×2.5 cm,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肿块切开肉眼观为黄色脂肪组织,病检确诊为胃脂肪瘤。术后患者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伴厌食、乏力等症状。行胃镜检查示:吻合口梗阻。遂行梗阻部位切除,重新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 讨论脂肪瘤在消化道中最常见于结肠(60%~75%),其次小肠(31.2%),胃约占5%。由于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年5期2014-01-23

  • 儿童胸腔巨大脂肪瘤1例
    芬儿童胸腔巨大脂肪瘤1例张成仁 李丽芬脂肪瘤;胸腔;纵隔肿瘤1 病例简介患儿男,4岁10个月,近4 d来咳嗽伴发热,抗感染治疗2 d无效转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中粗、细湿啰音及少许喘鸣音,腹部未触及明显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见右肺尖、肺底部及肺野外带透光度增高,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近“水平裂”处边缘呈分叶状(图1A)。CT显示右侧胸腔后部见一较大团块状低密度影,CT值约-100 Hu,密度较均匀,其内可见条索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9期2013-05-05

  • 左胫骨骨内脂肪瘤1例报告
    泽新左胫骨骨内脂肪瘤1例报告韩继成1王亦飞2宋泽新3胫骨;骨内脂肪瘤;手术切除骨内脂肪瘤是较为少见的良性骨肿瘤,既往文献亦多为个案报道。笔者回顾文献,结合经治的 1例胫骨骨内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探讨骨内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1 病例分析患者,女,46岁,无诱因左小腿疼痛不适4个月。查体:左小腿上段无肿胀,无皮肤浅静脉充盈,局部无肿物触及,压痛(+),无搏动。X光片结合CT片示:左胫骨上段髓腔内见一偏心性密度增高影,约1.5×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6期2012-01-28

  • 右心房脂肪瘤1例
    瘤少见,右心房脂肪瘤更是罕见。1856年Albers最先报道1例心房脂肪瘤。之后,McAllister和Fenoglio统计533例心包及心脏原发肿瘤,其中脂肪瘤占8.4%。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384例心脏及心包原发性肿瘤中,脂肪瘤占2.34%。国内外的统计数字表明心脏脂肪瘤的发病率较低。我院最近诊治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病例 女,因胸闷、心悸、气短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来我院就诊。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变换体位未闻及杂音,心前区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6期2011-04-16

  • 脂肪瘤5例的X线、CT与M RI表现
    大量脂肪,但骨脂肪瘤却非常罕见。文献报道该病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1%以下。骨脂肪瘤在1910年首先由W dhrsig报道,为5岁女孩,发生于腓骨近端[1]。目前为止,关于该病的文献主要是个案报道,MRI方面则更少。本研究分析了5例骨脂肪瘤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1 材料和方法随访2006-10~2009-06期间骨脂肪瘤共5例,全部经过手术病理证实。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0~58岁,平均47.4岁。3例主诉局部有隐痛,呈间断性,2例检查时偶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2-27

  • 结直肠脂肪瘤20例诊治分析
    200032)脂肪瘤是消化道比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一般表现为单发,生长缓慢,最常位于结肠,但也可位于消化道其他部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3—2007年我院共诊治结直肠脂肪瘤患者20例,其中男性 1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为 1.5:1。发病年龄 40~83岁,平均年龄为59.26±12.27岁。1.2 临床表现 结直肠脂肪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间歇性血便及腹部肿块,有的患者无任何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6期2010-02-09

  • 肌肉脂肪瘤一例
    军 高赛民肌肉脂肪瘤一例125100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 江 蓉 姜 军 高赛民肌肉脂肪瘤 (muscular lipoma)是一少见的良性脂肪瘤,于1946年由Regan等命名[1],属于异位脂肪瘤,多数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有复发倾向,极少数有包膜,预后较好。近来我院皮肤门诊发现1例被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完整包膜的肌肉脂肪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左上臂肿物缓慢增大,伴轻度触痛6年就诊。专科检查:左上臂伸侧皮下可触及鸽蛋大小肿物,质地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1期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