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带

  • 内蒙古花脑特银多金属矿Ⅰ号蚀变带构造叠加晕三维模型研究及应用
    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该蚀变带内赋存一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带内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流体演化等方面,认为该矿床为大型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成矿与区内正长花岗岩的侵入接触带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韩宇达等,2007;陈国峰等,2016)。前人对于侵入接触带与Ⅰ号蚀变带的空间关系及成矿预测研究不足。本次研究以详实的勘查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展了构造叠加晕三维可视化研究建模。通过三维几何建模,直观反映岩体侵入接触面复杂

    地质与勘探 2023年5期2023-10-08

  • 塔里木盆地北缘日达里克铀矿床后生蚀变特征及其铀矿成因意义
    石类型归于氧化蚀变带,而将灰色岩石类型归于氧化还原过渡带或原生未蚀变带。各主要岩石类型概率拟合曲线中高值低斜率段(铀含量分别大于4.8×10-6、3.6×10-6、8.2×10-6)为各自类型中发生铀明显富集的部分,为氧化还原过渡带。表1 研究区Ⅶ3亚旋回主要砂岩类型w(U)/10-6参数统计简表Table 1 w(U)/10-6 statistics of the main types sandstone in the Ⅶ3 subcycle of th

    铀矿地质 2023年5期2023-09-30

  • 青海省都兰县各玛龙地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银金等多金属矿蚀变带5条,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6-10]。本文通过对各玛龙地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研究及找矿前景分析,为该地区地质矿产勘查提供依据。1 成矿地质背景1.1 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东昆仑弧盆系东段北昆仑岩浆弧复合型俯冲期岩浆杂岩带,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图1)。图1中,①柴达木北缘断裂;②柴达木南缘断裂(格尔木隐伏断裂);③东昆中断裂带(缝合带);④东昆南断裂带(缝合带);⑤布青山南坡断裂;⑥玛多—甘德断裂;⑦瓦洪山走

    能源与环保 2022年11期2022-12-03

  • 甘肃辉铜山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发现5 条矿化蚀变带,从北至南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和⑤,其中,①号蚀变带、④号蚀变带矿化较好。①号蚀变带呈厚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分枝复合、膨胀缩小特征明显。矿脉长近2 000 m,最大水平厚度为37 m,一般超过10 m。矿脉走向近东西向,局部为北西西向,倾向北,倾角为65°~75°。矿脉由石英脉、绢英岩化碎裂岩组成。石英脉呈尖灭再现分布。石英脉及蚀变岩中可见少量呈点状分布的黄铁矿、方铅矿,地表可见褐铁矿、孔雀石等氧化矿物。该脉地表出露较好,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6期2022-07-04

  • 辽宁省北二十家子铜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
    多,主要沿构造蚀变带分布[11-15].图1 研究区区域地质图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the study area2 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地球化学一直是铜金矿重要找矿手段[16-19].通过土壤测量工作,在矿区内共圈定3类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其中Ⅰ类异常4处,Ⅱ类异常8处,Ⅲ类异常16处(图2、表1).其中Ⅰ类异常为物探工作靶区,本文作详细分析.表1 化探综合异常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comprehe

    地质与资源 2022年1期2022-03-07

  • 甘肃省合作市以地南铜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7条含矿破碎蚀变带,在其中11条含矿破碎蚀变带中共圈出27个矿体(其中23个工业矿体),包含金矿体26个,铜金矿体1个(Au(Cu)1-1)。Au10-1和Au10-2为隐伏的盲矿体。(1)Au4-1金矿体:为矿区主要矿体(包含了2011年详查报告中圈定的4、8号矿体位置),属大型规模矿体,呈板状体,产于F4破碎蚀变带中,分布于南部58线以南至北部15线以北,南北长1610m。地表有40TC2、0TC1探槽和BT3剥土等3个工程控制;深部有3220m、3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21期2022-02-24

  • 山东省栖霞市郭落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长角闪岩;3 蚀变带及编号;4 石英脉;5 二长花岗斑岩;6 破碎带;7 断裂;8 拐点及范围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以北西向断裂规模最大,北东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其中,北西向断裂以林家庄—万家沟断裂破碎带规模最大,该组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蚀变带的规模及分布严格受断裂控制[5],带内局部发育擦痕、断层泥、碎裂岩、碎粒岩和不连续的含金铁矿化或褐铁矿化石英脉。脉岩较为发育,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石英脉等,多沿北西向、北东东向小断裂贯入。多期

    中国锰业 2021年6期2022-01-13

  • 冀东地区稀有金属找矿新线索初探
    灰黑色绢英岩化蚀变带,宽度变化较大,最宽可达十余米,局部见红色汞化现象。该蚀变带具有Rb、Li矿化,整体含量较高,多达工业品位。在蚀变带两侧多见极薄的钠化、硅化带,宽度最大为5cm,与围岩花岗片麻岩的接触部位呈渐变过渡,围岩自蚀变带向内部钠化、硅化变弱。钾化呈不规则团块状分布在钠化、硅化带中,可见自边界向中心的过渡现象,遍布轻微钠化。绢英岩化蚀变带主体未见明显的钾化、钠化现象,可见后期的白色石英脉穿插其中。白色石英脉呈团块状及不规则条带状。条带石英脉延伸不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2021-12-26

  • 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石英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提出新的探矿方向,并通过与金关系密切可作为金富集程度宏观标志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探求到新的工业矿体[1]。1 灵山沟金矿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灵山沟矿区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西20km,行政区划属招远市蚕庄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20°11′13″ ~120°13′41″, 北 纬37°22′25″~37°24′06″,勘查面积5.09km2。矿区东侧8km处有威乌高速公路招远出入口,东至烟台,西连潍坊,向南距胶济铁路莱西站80km,向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6期2021-12-26

  • 灵山沟金矿控矿构造后期运动研究在探矿中的应用
    的断裂面特征、蚀变带内岩石节理裂隙特征综合分析,建立相应区域的平面图、剖面图,结合脉岩错动特征可进一步确定对盘矿体错动距离,有效推测断裂已探获矿体对盘矿体赋存相应位置,并通过工程验证,探获大量对盘错断矿体,缓解了灵山矿区资源接续紧张的局面[1]。1 灵山沟矿区地质背景1.1 地层本区地层简单,除呈残留体状产出的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其余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及广泛分布于沟谷平原的第四系为主。1.2 构造龙莱断裂带北起龙口市石良,向南西经黄山馆、朱宋、新城、焦家至朱桥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6期2021-12-26

  • 胶西北断裂构造蚀变分带及其铲式分布特征
    东地区控矿断裂蚀变带的宽度不仅仅是以往认为的几十米宽,而是几百米,甚至超过千米,蚀变的规模和强度控制了成矿作用[11]。前人根据构造蚀变带的岩相分布特征在胶东区域使用找矿新方法获得了找矿突破[5]。胶东区域的成矿构造蚀变带的分布与区域断裂构造密切相关[12-14],因此总结区域内断裂构造的展布形态规律,可以更好地为深部预测和找矿服务[15-16]。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础,依靠实地观测、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矿山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探资料,分析胶

    现代地质 2021年5期2021-11-06

  • 张家口龙门沟钼银矿化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
    质草图2 矿化蚀变带特征该区发现3条由后期石英脉侵入形成的矿化蚀变带。Ⅰ号蚀变带走向为133°,在地表处呈长条状,长约550m,宽约50m。蚀变带内岩石破碎,多为碎块状,岩石新鲜面为浅褐黄色,表面多具铁锰矿化,呈黑褐色,,偶见不规则蜂窝,蜂窝内可见星点状黄铁。岩石多具硅化,硬度较大,部分石英呈集合体状,裂隙面上可见紫色的萤石矿化。针对该条蚀变带施工2条探槽LTC1与LTC2,共刻槽采样6件,分析结果均未达到工业品位。Ⅱ号蚀变带走向150°,位于断裂带内,与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2期2021-11-02

  • 综合物探方法在洛宁县某金矿的应用
    ,基本查明构造蚀变带的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双频激电测深工作在成矿有利部位进一步查明矿化程度。两种物探方法综合探查,为矿区下一步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1 矿区地质概况1.1 构造矿区位于华北台南隆孙耶山长断裂带地区的华北台地的南缘。研究区域中构造蚀变带主要是F1,F2和F3。构造蚀变带F1沿采矿区的中部几乎向东北方向延伸,并趋向西北。构造蚀变带F2分布在山区东部几乎东西向,并趋于向北。构造蚀变带F3几乎在矿区的中部和北部从北向南分布,总体倾向东。这三条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8期2021-10-31

  • 桂北某锡矿区地质特征及断裂-蚀变带的找矿指示作用
    数条近平行线状蚀变带形成带状分布,矿物定向明显。黄铁矿化:严格受断裂控制,发育于构造破碎带内,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多期活动断裂带可形成宽100m左右的蚀变带,表现为沿节理面充填浸染,部分伴有铜矿化、锡矿化和毒砂化。4 矿带蚀变特征矿区划分了8个矿化带,圈定了数十个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内,其中Ⅰ、Ⅴ、Ⅶ和Ⅷ是主要矿带。矿体呈脉状、透镜状,长100m~800m不等,矿体一般厚度1.5m~3m,最厚可达16m,一般品位0.2%~1.0%,最高品位可达18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5期2021-05-21

  • 青海西支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圈定出构造破碎蚀变带9条,金矿(化)体9条,铜矿(化)体7条,探讨了矿床成因并总结了找矿标志,为该区的探矿增储做出了有效参考。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内出露有中—上元古界万保沟群火山岩及碎屑岩组玄武岩、凝灰岩和碳酸盐岩组灰岩、白云岩,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石英砂岩、砾岩和大干沟组砾岩、灰岩,中石炭统浩特洛哇组灰岩、石英砂岩,中下三叠统闹仓坚沟组火山岩、粗碎屑岩,上三叠统八宝山组长石石英杂砂岩、紫红色砂岩,新近系贵德群长石石英砂岩和第四系砂砾石层。断裂构造以东西向

    中国钼业 2021年2期2021-05-17

  • 基于三维地球化学勘探的金矿床深部结构推断三维模型构建
    液矿床[1]。蚀变带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勘探指数概念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支持。以成矿信息的提取为核心,对金矿深层结构推理三维地质。通过三维空间分析等手段,建立了找矿指标集。虽然目前的成矿信息提取方法可以量化控矿作用的地质体、成矿结构和成矿构造,但在一定程度上,成矿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地质勘探指标的施工经验,依靠的是地质知识和提取矿化信息的方法,矿化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难以得到较好的保证[2]。因此,在三维化探的基础上,建立了金矿深部构造推断的三维模型。近年来,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9期2020-12-25

  • 青海省都兰县乌兰可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潜力分析
    主要分布于构造蚀变带中,分布比较普遍,常呈脉状产出,主要以充填作用为主,形成石英脉。褐铁矿化:分布于地表构造蚀变带中,黄褐色—褐红色,常呈粉末状、土状等,主要由黄铁矿氧化形成,与硅化伴生,常呈疏松蜂窝状、土状、条带状、皮壳状分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黄铁矿化:黄铁矿常呈星点状、稀疏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于石英脉状中;呈他形晶结构,与石英、褐铁矿共生。黄铁矿化主要分布于造蚀变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2.1 1:50万水系异常特征本区位于由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4期2020-12-22

  • 新疆木垒县唐巴勒铅银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共圈定出4 条蚀变带(Sb1~4),均呈透镜状,带内岩石破碎,硅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等蚀变较强。各蚀变带特征如下:1 号蚀变带(Sb1):该带主要岩性为石英脉、灰绿色凝灰岩、灰绿色玄武岩。蚀变带长约220 米,宽约5-20 米,走向为70°。矿化蚀变为方铅矿化、褐铁矿化、硅化。1 号蚀变带中圈出铅、银矿体各一条。矿体均有工程控制。Pb1 矿体长约100 米,厚度约0.5-1.0 米,走向75°。其中Pb 品位约1.30-2.34%,平均品位1.21%;A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4期2020-12-10

  • 云南省金平县铜厂铜钼矿床矿化与蚀变分带特征
    膨大部分。接触蚀变带和铜钼矿化,均以Ⅰ号岩体北接触带东段最强,南带最弱,北带、西段及Ⅱ号岩体西接触带稍次。2.1 岩体Ⅰ号岩体位于矿床南部。中部膨大,东、西两段细长,形似一胃囊,面积0.18km2。其膨大部分呈一岩株,向N62°E倾伏延伸,倾伏角50°,东、西两段细长部分,呈岩墙,近似直立,与岩株顶、底相接,致使岩体横向形状与其地表形态相似。Ⅱ号岩体位于矿床北部,呈一板状,走向N40°E,倾向SE,倾角40°~65°,深部其倾角、厚度、宽度有变陡、增大之势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0期2020-12-09

  •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变,组成了钾化蚀变带、钾硅化蚀变带和强钾硅化蚀变带,局部存在不连续的绿泥石化带。3 矿床地质特征3.1 矿体地质特征王家庄铜钼矿床成矿与王家庄复式岩体有关,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二长闪长岩中,初步圈定铜钼矿体44条,根据矿体空间赋存部位可分为深部矿体和浅部矿体两部分,其特征如下:①深部矿体以细脉浸染型为主,矿体倾角较大,一般介于55°~65°之间,矿体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明显增多,矿石平均Cu品位较浅部矿体低,矿体主要分布在钾硅化蚀变带、强钾硅化蚀变带中;②浅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3期2020-12-08

  • 辽宁凤城关家堡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区内主要矿化蚀变带和矿(化)体均赋存于该层位或上、下盘接触部附近,是主要含矿层位。2.2 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局部形成小的褶曲。在有矿(化)体的区段,岩层走向变化较大。如Ⅰ、Ⅱ、Ⅴ号矿化蚀变带区间自北向南地层走向由北西转近南北再转北北东向,是一套缓倾斜层状岩石受顺层挤压形成“弯滑作用”的挠曲,金矿(化)体即产在该种构造作用下的层间滑动面的陡倾裂面中。工作区发育有北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其中北北东向断裂F1,属庄河-桓仁岩石圈断裂上瑷阳-大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5期2020-12-08

  • 辽宁省宽甸县沙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地质条件和硅化蚀变带地质特征的阐述,说明金矿蚀变带与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关系,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关键词】沙窝沟金矿;硅化蚀变带沙窝沟是一个与燕山期石柱子复合岩体有关的Cu、Au、Ag、Mo、Pb、Zn、Fe“多位一体”的复合矿床产出地,无论从“就矿找矿”还是从老矿区“二轮找矿”的角度都应开展新一轮的地质工作,开展金、铜找矿会取得良好的地质成果与社会经济效益。1 区域地质背景沙窝沟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

    商情 2020年20期2020-06-08

  • 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岩体对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
    韧性剪切带和强蚀变带,使得边坡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边坡开挖后剪切带和蚀变带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充分考虑边坡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利用FLAC3D对高边坡进行分级开挖,展现了边坡开挖的变形破坏全过程,期望能为该水电站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1 工程概况班达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境和左贡县境内,是澜沧江上游水电规划推荐7级开发方案中的第4级。本文研究区为中坝址的右岸岸坡,岩性主体为英安岩,岸坡自然地

    人民长江 2019年11期2019-12-03

  •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与物质迁移研究
    ,对于不同矿化蚀变带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人员对热液蚀变机理和矿质迁移、沉淀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因此,本文以棉花坑铀矿床9号带-150m中段的横向矿化蚀变剖面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矿相学工作基础上,对矿化蚀变剖面的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运用Guoetal.(2009)拟合的质量平衡计算方法(标准化Isocon图解法)研究各蚀变带组分的迁移规律,尝试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性质

    岩石学报 2019年9期2019-10-12

  • 以河西金矿区为例浅谈矿体赋存规律在找矿中的应用
    ,构成绢英岩化蚀变带,以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为主,其次为绢英岩化花岗岩,钾化花岗岩。2 控矿构造分析(1)应变椭球体原理。根据地质力学理论,一切物理性质破裂面,都受应变椭球体原理控制,形成主压面、张裂面和两组共轭产出的扭裂面,其结构面力学性质分别为压性、张性和扭性。(2)构造活动。河西断裂为低序次断裂,左行压扭性质,成矿前已经形成,其次级北东向构造与其同期形成。本区受北西-南东向应力作用,根据应变椭球体原理,形成北东向主压面,同时形成北西向张裂面、近东西向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8期2019-09-12

  • 黑刺沟地区金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构造对研究区内蚀变带及矿体有一定破坏作用;断层性质有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F1:是研究区内发育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构造,贯穿于整个研究区,断层走向总体为NW-SE向,断层在研究区内总长约20 km,断层面总体向北东倾,倾角50(°)~70(°)之间。该构造早期为一韧性剪切带,晚期叠加脆性断裂,表现为高角度逆断层,断面北东倾,在研究区东段是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与纳赤台群地层之间的分界断层,由北向南逆冲,在研究区东侧万宝沟群地层中形成一系列叠瓦状层间断块,如

    中国锰业 2019年4期2019-09-04

  • 浅析广东省阳山县大坪铅锌矿沙山仔区段Ⅱ号矿体连接问题
    原因,关于Ⅱ号蚀变带内Ⅱ号矿体的圈连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1]。1 Ⅱ号矿体介绍1.1 Ⅱ号蚀变带特征及分布特点沙山仔区段共发现矿化蚀变带五个,编号Ⅰ-Ⅴ。蚀变总体分两类,①类以透闪石、透辉石蚀变为主,包括Ⅰ号矿带、Ⅲ号矿带、Ⅴ号矿带。②类以硅化蚀变为主,包括Ⅱ号矿带、Ⅳ号矿带[2]。五个矿带共圈出铅锌银矿体27条。其中Ⅱ号矿带内有铅锌银矿体5条。Ⅱ号矿带为硅化蚀变带类型。产于泥盆系帽子峰组(DCm)的接触界面附近。该套地层地表出露于沙山仔段,呈北东向半圆弧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3期2019-08-30

  • 新疆哈巴河县夏特勒别依特一带铜矿找矿方向
    分带。4 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特征矿区内圈出两个铜矿化蚀变带,Ⅰ号铜矿化蚀变带位于矿区北部,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第二岩性段(D1k2)中,矿化蚀变带露头长约290m,宽约12m,走向296°,带内出露岩性主要为变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铜蓝等蚀变较为普遍。蚀变带内圈出了Ⅰ1号铜矿体及Ⅰ2、Ⅰ3号铜矿化体,均赋存在变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Ⅰ1号铜矿体宽约4m,Cu品位(0.77~1.48)×10-2;Ⅰ2号铜矿化体宽约6m,Cu品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4期2019-08-26

  • 岸坡倾倒变形体差异化发育机理研究
    带内存在多条强蚀变带,使得坝址区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化。经过野外现场调查,发现坝址区有显著的倾倒变形现象,左岸表现为斜坡浅表的块状倾倒,发育规模较小,一般仅数米变形破坏深度,具有明显的倾倒折断面。岩体折断、裂解后,多已运移,坠覆、松散堆积于坡脚或冲沟内;右岸也有浅表的块状倾倒,且分布范围明显较左岸大,从岸坡的低高程至高高程都可看见。另外通过平硐观察到右岸坡体的韧性剪切带和上覆英安岩的较深部位都普遍存在有倾倒变形现象,剪切带内的片理化岩体发生倾倒后,产状发生明

    人民珠江 2019年7期2019-07-30

  • 河北省丰宁县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3 蚀变破碎带蚀变带中Ag、Pb、Zn、Cu、As、Sb、W、Sn、Mo、Bi、Be、Mn的浓度克拉克值>1,其中Cu、As、Mo、Mn、Be的浓度克拉克值>2,属相对富集,Ag、Pb、Zn、W、Sn、Bi的浓度克拉克值更>5,Bi、Pb、Ag、Zn更分别高达1486.5、98.31、37.25、15.58,蚀变破碎带中成矿元素含量偏高,说明蚀变带与成矿关系密切。蚀变带中Ag、Pb、Zn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和区域内红旗营子群平均含量,属强烈富集,同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2期2019-06-24

  •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2 微量元素在蚀变带及围岩中含量及变化以主裂面为中心,将蚀变带划分为上盘弱蚀变带、上盘强蚀变带、矿体、下盘强蚀变带、下盘弱蚀变带及下盘围岩。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及分布特征见表1、图1。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在不同蚀变带及围岩中含量及分布呈现以下特征:(1)根据王炳成[6]的玲珑花岗岩平均值相比,在焦家深部金矿蚀变带及矿体中,各种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地富集,其中Au,Ag,Pb,Bi,Hg,W为4~20倍的富集强度;Cu,Mo,Zn,As为0.5~2倍的富集强度;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7期2019-06-18

  • 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岩体对坡体卸荷特征影响分析
    浅表层发育多条蚀变带,主要表现为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坝轴线处工程地质剖面图如图1所示。图1 坝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Fig.1 Profile along the axis of dam3 韧性剪切带及蚀变带发育特征3.1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研究区发育3条韧性剪切带,由英安质糜棱岩组成,为长英质岩石,具有典型的糜棱结构,碎斑主要为石英,少量为斜长石,碎基为霏细结构,局部为显微晶质结构。肉眼可直接辨别,呈条带状分布,糜棱面理发育,风化后呈薄片状平行排列,如图2(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年6期2019-06-12

  • 山东栖霞史家地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浅析
    区内的Ⅰ号矿化蚀变带。F2断裂:分布于区中部,构造性质为压扭性,控制了Ⅱ号矿化蚀变带。区内岩浆岩主要出露新太古代马连庄序列栾家寨单元、谭格庄序列牟家单元和中生代郭家岭序列罗家单元、伟德山序列西上寨单元等。3 矿化蚀变带特征本区矿化蚀变带严格受断裂控制,通过本次工作,共圈定金矿化蚀变带6条,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号,各蚀变带特征简述如下:Ⅰ号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区东南部,受F1断裂控制,围岩为片麻状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中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走向350°,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4期2019-05-11

  • 浅谈雷打岭金矿找矿远景
    2.1 金矿化蚀变带特征结合化探扫面成果,根据地质填图与老窿调查数据,有关人员已经初步掌握了雷打岭金矿的主要地质特征,该金矿重点分为四条不同构造方向的矿化蚀变带,具体特征如下:第一,Ⅰ号金矿化蚀变带:位于金矿南东侧聂谷冲至花园冲地带,西起207号勘探线东,东至F3断裂。石英脉呈现不规则脉状、蠕虫状、透镜状,具尖灭再现、分支复合及膨缩等一系列特征。第二,Ⅱ号金矿化蚀变带:位于金矿南部响水洞至芭蕉冲一带,西起TC18西侧,东至TC15东,位于Ⅰ号金矿化蚀变带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期2019-04-10

  • 湖南省桃源县冷家溪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范围不同的多个蚀变带,在地层中相间呈大小不等的带状出现,沿走向具有收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等现象,倾向变化不大,具平行斜列的特点。主要蚀变作用有褪色化、硅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为褪色化、硅化、黄铁矿化,并有岩石矿物后期蚀变作用产生的斑点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区内含金石英脉受蚀变带制约,石英脉在蚀变带内常常形成彼此平行展布的多条石英脉带、石英细脉,石英扁豆状、透镜状以及含金斑点状绢云母板岩组成的含金石英脉带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2019-02-11

  • 宽甸县大青沟区铜金矿矿(化)体地质特征
    征Ⅰ号含矿硅化蚀变带:总长约600m,整体走向近南北,硅化强,石英细网脉发育,见石英晶洞及晶簇;中间被一北西~南东的断层错断,平移几十米。断层北部该蚀变带总长达220m,宽约0.5m~2m不等,可见孔雀石及褐铁矿化,探槽TC1608、TC1609、TC1610局部控制了该带的延长,产状陡,从北部西倾向南渐变为东倾,其中TC1608探槽中H16号样品Au品位达1.65×10-6,Cu0.009×10-2。断层南部矿化体延至沟底长达400多米,可见带宽不大于0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6期2019-02-09

  • 新疆富蕴县别勒库都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工作范围内含金蚀变带呈一个整体,南北总长2500m,东西最宽1000m,最窄处仅100m宽。形态十分复杂,呈不规则状。大体可分为南北两段,南、北部面积较大,中部呈蜂腰状狭缩,北部Ⅱ号蚀变带规模相对大于南部Ⅲ号蚀变带,蚀变带内尚有未蚀变的中石。Ⅱ号含金蚀变带:为一不规则黄铁绢英岩化带,位于Ⅰ号含金蚀变带西北方向,坐标为北 纬46°59′18.3″ ~46°59′20.6″, 东 经88°54′3.0″~88°54′9.0″,东西长127m,南北宽16m由三层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5期2019-01-03

  • 激发极化法在昆仑河黑刺沟金矿勘查应用效果研究
    查证工作,金矿蚀变带两侧被第四系覆盖,地表直接找矿较为困难,为进一步扩大找矿规模,急需开展物探工作对蚀变带追索。激发极化法是一种成熟有效的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金属矿产勘查,对追索蚀变带具有良好的效果。邹光华对我国6个大型或特大型金矿床(田)的伴生金属矿物特征与围岩蚀变作用研究,认为在有利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下,激电方法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找金物探方法[4];孙宗席等人在新疆第四系覆盖较厚的戈壁滩双泉金矿区运用激电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2015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0期2018-10-26

  • 青海滩北雪峰地区金属矿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物成分分析
    内的2条金矿化蚀变带、1条铜矿化带中,根据成因类型可分为矽卡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铜矿。2.1 蚀变带地质特征调查区初步圈定Ⅰ、Ⅱ号两条金矿化蚀变带,Ⅲ号铜矿化带一条,其中Ⅰ号金矿化蚀变带位于C19异常区内,Ⅱ号金矿化蚀变带位于C6异常区内,Ⅲ号铜矿化带位于C20异常区内,各矿化蚀变带特征分述如下:2.1.1 Ⅰ号金矿化蚀变带Ⅰ号金矿化蚀变带位于AP7、AP9异常区内,发育在大理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上,接触带上发育断裂构造,接触带附近局部岩

    中国锰业 2018年4期2018-09-11

  • 西昆仑昆盖山萨洛依西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
    目前已圈出5条蚀变带(编号:Lm1、Lm2、Lm3、Lm4、Lm5),3个铜矿体(编号:Ⅰ、Ⅱ、Ⅲ)(图2)。Ⅰ号蚀变带呈透镜状展布。地表出露长295 m,宽35~85 m,走向近EW,倾向N,倾角75°,蚀变带中赋存有1个矿体;Ⅱ号蚀变带呈脉状及透镜体状分布,局部有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现象,地表出露长度600 m,宽10~90 m,走向255°~270°,倾向N-NW,倾角53°~61°。蚀变带中赋存2个矿体:Ⅲ号蚀变带呈不规则状分布,局部有膨大缩小现象,地

    新疆地质 2018年1期2018-03-23

  • 青海省都兰县冰沟南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现的规模较大的蚀变带进行了必要的槽探揭露,查明了其规模、产状及矿化蚀变特征。通过对该区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的成矿要素研究,总结该区矿床的控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综合分析本区的找矿远景。1 地质概况区内地层主要出露长城系小庙组(Chx)、蓟县系狼牙山组下段(Jxl1)以及沿河谷、冲沟分布的第四系(Q4)松散堆积物 (图1)。其中长城系小庙组(Chx)地层呈主要以残留体的形式不规则状分布于勘查区的中部、中北部及西北部,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石英岩,局部夹黑云斜长片麻岩,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3期2018-02-28

  • 泾县湛岭钼矿床蚀变分带与矿化关系研究
    变分带2.1 蚀变带划分依据钻探工程揭露及地表地质调查,综合研究认为本矿床蚀变作用强,范围较广,蚀变与矿化密切关联。含矿花岗斑岩体蚀变强烈、分带明显;东侧黑云母花岗斑岩以及志留系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盖层中蚀变微弱。矿床蚀变类型具多样性,且时间上具多阶段性(图1)。图1 湛岭钼矿床蚀变分带图Fig.1 Alteration zoning diagram of the Zhanling molybdenum depositt在平面上,自矿体中心向周边蚀变强

    安徽地质 2018年4期2018-02-23

  • 含蚀变带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0 引言对于含蚀变带的岩质边坡,随着原有的锚杆或锚网喷支护逐渐丧失锚固能力,蚀变带周围岩体出现局部的滑移垮塌,导致边坡安全系数下降[1]。对于含软弱夹层或结构面的边坡稳定性,许多学者对此开展研究:李龙起等[2]对岩质边坡进行地质力学模拟试验,对岩土体内部的软弱夹层的贯通方式进行研究;范刚等[3]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和边际谱理论,根据建立的边坡振动台模拟试验装置,构建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破坏方式的能量判据;张社荣等[4]采用极限平衡法及强度折减法,对含多层软弱

    江苏水利 2018年1期2018-01-26

  • 山东栖霞马家疃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金矿床Ⅴ号含矿蚀变带的展布,而Ⅴ号含矿蚀变带倾向深部,延伸至马家疃矿区内。(3)枣林庄断裂:为一区域性断裂,出露于矿区中部,位于台前-陡崖断裂上盘约1~2.5km,浅部特征与台前-陡崖断裂相似。斜贯整个矿区,走向15°~40°,倾向SE,倾角25°~38°。区内走向长7000余米,膨胀收缩明显,地表最大宽度约400m,收缩部位约100m。主要由浅灰色碎裂岩及糜棱岩组成,带内晚期裂隙中见石英脉透镜体,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局部硫化物富集部位,见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10期2016-11-28

  • 新疆布尔津县科克森套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已发现的北东部蚀变带及与金铜有关的化探异常位于其南西侧。其它北东向、北西西向断裂相对规模较小,多为张性或平移断裂。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1︰1万磁测成果显示矿区磁场总体平稳,局部较高异常呈岛状分布,磁异常方向性不明显,分带性较差,异常最大值为1234nT,最小值为-587nT。根据异常值的相对大小及规模特征,可将测区磁异常大致划分为6个异常,分别为M1、M2、…M6,其中M1、M4和M5等3个异常规模较大,M2、M3和M6等3个异常规模较小。磁异常均由基性岩

    地球 2016年5期2016-10-10

  • 广东省阳山县大坪铅锌多金属矿区蚀变分带特点
    绿泥石化为主的蚀变带,于蚀变带中,形成浸染状、团块状、星点状铅锌银矿体。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中心喷发式叠瓦式逆冲断层推覆体0 前言勘查区位于湘粤坳褶带北西部,郴州-怀集断裂带的东侧,四会-吴川断裂带的西侧,大东山-贵东断裂的南部,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具有良好的区域构造条件。勘查区附近陆仔崆铅锌铋多金属矿床产于陆仔崆—飞机岭弧形构造内侧,为一矽卡岩型矿床,而沙山仔铅锌多金属矿点产于该弧形构造弧顶外侧。勘查区内矿(化)体主要集中于透闪石、透辉石蚀变及硅化蚀变带内,

    地球 2016年2期2016-09-19

  • 对新疆科克森套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已发现的北东部蚀变带及与金铜有关的化探异常位于其南西侧。其它北东向、北西西向断裂相对规模较小,多为张性或平移断裂。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1:1万磁测成果显示矿区磁场总体平稳,局部较高异常呈岛状分布,磁异常方向性不明显,分带性较差,异常最大值为1234nT,最小值为-587nT。根据异常值的相对大小及规模特征,可将测区磁异常大致划分为6个异常,分别为M1、M2、…M6,其中M1、M4和M5等3个异常规模较大,M2、M3和M6等3个异常规模较小。磁异常均由基性岩

    地球 2016年6期2016-04-21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苏古锌多金属矿构造与蚀变带特征研究
    多金属矿构造与蚀变带特征研究■侯赛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4勘探队 内蒙古 赤峰024000)本区晚古生代地质构造属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进入中生代,则处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之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带南部。区内地质体的展布方向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古生代地质体呈近东西或北东向展布,中生代陆相盆地总体呈北北东向延伸,部分盆地边缘受断裂控制,表现为断陷盆地。本文对矿区地层特征,构造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进而对蚀变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下一步

    地球 2016年12期2016-04-14

  • 基于棉花坑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研究
    岩为骨架的硅化蚀变带。蚀变带密集成群,展布宽度为3~4km。单条走向为320°~360°,倾向西(或东),倾角为60°~85°,沿走向、倾向有波状起伏,膨大收缩,分支复合,尖灭再(侧)现特点。硅化蚀变带规模大小不一,矿区规模较大的近百条,以9、7、8-1号带为主要含矿带,其中,以9号规模最大,是棉花坑矿床最大的含矿构造蚀变带,带长为4km,宽数10cm至数10m,最宽达60m,走向为330°~355°,倾向西(局部东),倾角为70°~85°。控制长为250

    地球 2016年5期2016-04-14

  • 视电阻率参数找矿方法在坦桑尼亚Nykisirbri金矿区的应用研究
    矿构造以及热液蚀变带等地质因素有关系,使得间接找金成为可能[3]。电阻率参数在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如断裂带、接触带和构造破碎带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电阻率法的装置类型较多,因此电阻率法是目前国内外金矿普查中较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本次工作在坦桑尼亚Nykisirbri金矿区通过传统电阻率法不同装置类型的试验性探索,采用大功率电阻率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测深法,圈定了与金矿床在空间上有一定联系的构造破碎蚀变带,起到了平面上缩小找矿靶区、地下空间定位预测作用,达到了间接发

    地质找矿论丛 2015年2期2015-12-12

  • 烟台市牟平区磨山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分析
    质,控制了①号蚀变带的展布。2.2.2F2断裂分布于矿区南部,长大于650m,总体走向38°,NW倾,倾角70°~85°。主断面有断层泥,两侧为角砾岩、碎裂岩,该断裂属于压扭性。2.2.3F3断裂位于F1下盘,与F1相距最小距离为20m,长度大于500m,走向10°~20°,总体走向15°,倾向SE,局部反倾,倾角70°~80°,主断裂面光滑平直,片理化明显,沿走向和倾向均呈波状弯曲。主断面有断层泥,两侧为角砾岩、碎裂岩和挤压透镜体,压扭性质,控制了③号蚀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4期2015-08-30

  • 安徽省泾县杨家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划分为以下3个蚀变带。(1)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蚀变带[2]为上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为高岭石、方解石、钾长石具白色高岭石化,局部为泥化。碳酸盐主要呈白色细粒状赋存岩石裂隙中,次要蚀变矿物为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硬石膏。斜长石蚀变为淡绿色梳状绢云母,部分次生钾长石呈细粒状分布在石英、斜长石颗粒间,黑云母绿泥石化、硬石膏呈细脉状。(2)绢云母化-钾长石化蚀变带为中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为绢云母、钾长石,绢云母交代斜长石,次生钾长石沿斜长石、石英颗粒呈云

    现代矿业 2015年2期2015-02-24

  • 新疆奇台县呼勒斯德-乌普迪尔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矿找矿远景评价
    较强。2 矿化蚀变带特征2.1 北区蚀变带特征研究区北区主要发育有Sb-1、Sb-2、Sb-3等3条褐铁矿化蚀变带,均沿清水-苏吉大断裂及其两侧次级断裂分布,分述如下:Sb-1号褐铁矿化蚀变带:位于研究区北部,总体走向135°,倾向南西,倾角65°~80°。长约400 m,宽2~10 m,蚀变带主要由褐铁矿化碎裂岩、网脉状黄铁矿化石英脉等组成。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矿化强烈。金品位(0.10~0.12)×10-6。Sb-2号褐铁矿化蚀变带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3期2015-02-21

  • 哈布其勒矿化蚀变特征
    果,圈定了3条蚀变带(蚀变构造角砾岩),分别编号为S1、S2、S3号蚀变带。S1蚀变带位于预查区东部Ap4化探综合异常范围内的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与磁异常C3范围相吻合,破碎带原岩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长约200m,宽约30~50m,呈近东西向,北倾,倾角65~77°,破碎带内有石英脉产出,石英脉及破碎带主要蚀变类型为强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通过ATC04、ATC05两条探槽控制,在S1号蚀变带内圈定了Ⅰ钴、铜、铁矿化带。S2蚀变带位于预查区南部A

    科技视界 2014年5期2014-08-15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毛登锡锌矿地质特征
    ,DHJ-3号蚀变带均为矿致异常,分别对应于Ⅰ,Ⅱ,Ⅲ号含矿蚀变带,DHJ-4号激电异常为非矿致异常。图1 毛登矿区综合地质图1—第四系;2—早二叠世达里诺尔组;3—花岗斑岩;4—金属元素土壤异常;5—ηS等值线及异常编号;6—蚀变带及编号;7—钻孔及编号2 矿床地质特征2.1 含矿蚀变带特征矿区自北向南共圈定Ⅰ,Ⅱ,Ⅲ,Ⅳ号4条含矿蚀变带。(1)Ⅰ号含矿蚀变带位于矿区内笔架山北侧,该蚀变带共圈定出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3个,矿体主要产于变质粉砂岩或含炭质变质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1期2014-03-20

  • 破头青断裂水旺庄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头青断裂控制的蚀变带分为2个,①号和②号蚀变带,重点对②号蚀变带进行阐述,并对破头青断裂深部找矿方向做初步探讨。1 区域成矿背景水旺庄矿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Ⅰ)胶北地块(Ⅱ)胶北隆起及拗陷区(Ⅲ)胶北隆起(Ⅳ)之胶北凸起(Ⅴ)的北部,著名的沂沭断裂带东侧,玲珑金矿田东缘。区内第四系沿沟谷发育,岩浆岩广布,并以脆性断裂构造发育为其突出特征(图1)。图1 水旺庄区域地质图1—牟家单元片麻状细粒黑云奥长花岗岩;2—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2期2014-03-20

  • 杨家箐金矿区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河组NE向构造蚀变带内,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属与中高温热液有关的石英脉~蚀变岩型矿床。重点阐述了矿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经过进一步地质工作,认为杨家箐金矿床有望达到中—大型矿床的规模。【关键词】杨家箐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资源潜力分析杨家箐金矿床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夹持于鹿厂及小关河深大断裂之间。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该构造单元是我国重要成矿区之一。目前已划分出3条金矿化蚀变带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8期2013-10-31

  • 魏家沟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展布。2 断裂蚀变带地质特征断裂构造岩经蚀变矿化形成断裂蚀变带,主要蚀变带有3号、7号蚀变带,见图2。图2 蚀变带组合关系平面示意3号蚀变带受F3控制,出露标高100~120m,深部与2号蚀变带相交,产状与F3一致。蚀变带长1200m,厚15~55m,宽窄不一,变化明显,呈不规则脉状。由碎裂状绢英岩、碎裂状绢英岩化花岗岩、碎裂状钾化花岗岩及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细脉、断层泥组成,该蚀变带矿化发育,有2个工业矿体。7号蚀变带受F7控制,长约1400m,宽100

    采矿技术 2012年3期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