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

  • 突破认知边界
    。回顾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史,可以发现,在123年的历史长河中,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一项项突破性研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未来。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发给了安妮·吕利耶、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和费伦茨·克劳斯,以表彰他们在阿秒激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研究这种阿秒激光呢?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研究原子之中电子的运动和变化。对于电子来讲,原子核简直就是个庞然大物。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的     

    科学24小时 2024年1期2024-01-11

  • 诺贝尔物理学奖背后的社会影响力
    的当数诺贝尔物理学奖。2023 年10 月3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和安妮·吕利耶,以表彰他们用于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产生阿秒脉冲光的实验方法。时隔五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授予激光领域,也让人们将追溯的目光投向2018 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正是背靠这项强大的核心技术,全飞秒手术让曾经的“眼镜一族”可以重获清晰视界。可以说,诺贝尔物理学奖既代表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成就,又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见证物理

    留学 2023年20期2023-10-26

  • 让“第二”成果获诺奖
    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哈塞尔贝里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个空缺必须有人及时补上。奥森积极争取,终于如愿以偿。奥森争取当评委是为了了却他的一桩心愿。这得说到已过去的1921年,由于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有人提议把192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然而,对于这项给物理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的成就,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物理学评审委员会的古尔斯特兰德却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一个知识成就,不具备可考虑授予诺贝尔奖的物理

    莫愁·时代人物 2022年8期2022-05-30

  • 透视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师
    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 “对我们理解复杂的物理系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发展出首个气候模式的真锅淑郎、提出气候变化归因检测方法的哈塞尔曼(K. Hasselmann)和在自旋玻璃问题上做出创新的帕里西(G. Parisi)。地球足够小,质量仅是太阳的33万分之一,在宇宙里仅是一个“暗淡蓝点”“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地球又足够大,有复杂多变的天气与洋流。所谓的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些看似细微的变动,会引发极为显著的天气变化,即表现了天

    科学 2022年1期2022-03-17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的分类统计及其启发
    推荐.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物理学界的最高奖项,受主流物理学界广泛认同,其获奖记录是近现代物理学史的缩影.很多情况下,其获奖记录是按不同的研究领域(粒子物理、核物理、原子分子光学物理、凝聚态物理、天文物理)进行分类[1].笔者尝试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新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笔者发现,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可以分为以下4类成就:第1类,重要实验现象发现;第2类,重要理论概念提出;第3类,重大生产应用发明;第4类,重大实验技术改进.以上4类成就基本

    物理通报 2022年2期2022-01-27

  •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
    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持有中国国籍,因而他们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许多中国人误认为他们是美籍华人,同中国政府在当时及后来的冷处理(低调报道)有关。通过回顾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在1957年是如何处理李、杨的科学成就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分析了这种处理方式背后的原因:冷战中海峡两岸以及中美之间的对峙;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争取杨振宁回国失败,同时也揭示了1957年的诺贝尔授奖典礼上没有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的原因。关键词 李政道 杨振宁 宇称守恒定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1期2020-12-21

  •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
    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奖;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仍然聚焦天体物理学领域,带我们发现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时刻”——黑洞和银河系“最深处的秘密”。公报还说,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根策尔和盖兹分别领导一个科研小组,用各种先进的望远镜观测银河系中央一个名为“射手座A*”的区域。他们都发现了一个质量

    电脑报 2020年39期2020-10-29

  • 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现代信息科技 ——从物理发现到科技应用
    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颁发113 项,213 人。根据获奖成果的性质,可分为为重大科学发现,重要理论突破和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三类。纵观诺贝尔物理学奖的120年历史,可以发现获奖成果很好地反映了现代物理学从萌芽到发展,最终到百花齐放的发展脉络。这其中的不少研究成果都在现代信息科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1921年的光电效应,1956年的半导体晶体管,2009年的光纤和电荷耦合器件(CCD)等。本文在《诺贝尔奖与现代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梳理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技视界 2020年27期2020-09-28

  • 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课程考核 翻转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09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Examination Reformof Bilingual Course of College PhysicsMA Baoliang, LIU Yujie, JIANG Xi

    科教导刊 2020年6期2020-05-03

  • “诺奖”路上的爱因斯坦
    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身上没带零钱,一时付不出小费,情急之下,掏岀纸笔,给侍者写下了一段话,叮嘱他:一定要把这张纸片收好,将来会值大钱的。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搞错了吧,1921年的诺贝尔奖,怎么在1922年公布呢?没有搞错。1921年,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前争议巨大,五花八门的意见蜂拥而至,导致评审委员集体罢工,甩手不干了。争议的主角,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实际上,在1922年9月的时候,获奖者是谁,就已成定局。评审委员会主席阿雷尼乌斯听说爱因

    华声文萃 2020年1期2020-03-08

  • 丁肇中的“我不知道”
    蒋光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曾到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作过科学报告。他对自己熟悉领域的提问,总是滔滔不绝、耐心细致地回答,但无论是记者还是学生的提问,若是请他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评论时,他总是毫不犹豫、面带微笑地诚恳回答:“我不知道。”丁肇中的回答让现场听众感到意外:“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怎么会这么多的‘我不知道’呢?”每次作报告,丁肇中都对此疑问作解释:虽然自己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诺贝尔奖又被认为是科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但这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期2019-11-18

  • 丁肇中:没有一位诺奖得主考第一
    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到来,让新生们振奋不已。“算起来,我的家族与复旦的渊源已有百年之久,我的祖父曾在这里念书,我的父亲曾在这里教书,今天我站在这里演讲。”丁肇中以一位老友的身份,与新生分享他的故事。1976年,丁肇中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學奖,算起来已经过去40多年,“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他语重心长地寄语新生,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这类实验性科学,要有创新精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10期2019-10-21

  • 激光成就梦想
    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背景,内容和意义作较详细的解读,并阐述一点个人理解和评论,包括诺贝尔奖官方资料未强调的阿什金的光囚禁思想对于超冷原子物理的意义。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阿瑟·阿什金(ArthurAshkin)因为“光镊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获得一半,另一半授予热拉尔·穆鲁(GerardMourou)和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表彰他们“生成高强度超短光脈冲的方法”[1]。原子中电子从

    科学 2019年1期2019-09-10

  • “诺奖”路上的爱因斯坦
    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身上没带零钱,一时付不出小费,情急之下,掏岀纸笔,给侍者写下了一段话,叮嘱他:一定要把这张纸片收好,将来会值大钱的。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搞错了吧,1921年的诺贝尔奖,怎么在1922年公布呢? 没有搞错。1921年,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前争议巨大,五花八门的意见蜂拥而至,导致评审委员集体罢工,甩手不干了。争议的主角,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实际上,在1922年9月的时候,获奖者是谁,就已成定局。评审委员会主席阿雷尼乌斯听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46期2019-09-10

  •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解读让德育贯穿大学物理的教学
    即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介绍,在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有效提升德育的效果。◆关键词:大学物理;德育教育;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大学物理》课程对德育的具体要求在教育部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2019-08-19

  • 诺奖得主中的那些“她”
    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揭晓时,一个过去不那么有名的女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让整个世界沸腾了!时隔半个多世纪,诺贝尔奖历史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三位女性出现了,在她之前,闪耀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上的两位女性分别是玛丽·居里和玛丽亚·格佩特-梅耶,而时间则要追溯到1903年和1963年。女科学家并不比男科学家差!诺贝尔奖得主不只有男科学家,女科学家也是其中重要的角色。从1901年到2018年,共有49位女科學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18人获得诺贝尔奖科学领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9年1期2019-01-23

  • 诺奖评选揭秘:最受青睐的被提名者距离诺奖多远?
    立英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设立的最初65年来,只有不到半数的情况是被提名得票领先者当年获奖。奥托·哈恩(左)和丽丝·迈特纳在柏林的哈恩-迈特纳研究所门口聊天。哈恩荣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而迈特纳尽管得到了提名者们的强烈支持,却从未荣获任何一个诺奖提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卡尔·奥森(Carl Wilhelm Oseen)、斯万特·阿列纽斯(Svante Arrhenius)、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Allvar Gullstrand)很可能不是大多数人首先会联想到的

    世界科学 2018年11期2018-11-30

  • 爱因斯坦:君子获奖,十年不晚
    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但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对于狭义相对论的怀疑论调占了上风。这样一来,尽管奥斯特瓦尔德后来又连续两年提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获诺贝尔奖,但爱因斯坦始终未被评上。1915年,爱因斯坦先后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广义相对论诞生。可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争论。而且这一次的争论不单单限于学术,由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因此他和他的相对论不幸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1919年初,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再次提名爱因斯坦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0期2017-12-08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被聘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简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被聘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特聘教授2016年6月6日上午,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特聘教授受聘暨“LED光电通信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俞涛、副校长徐余法和上海上大吉柴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上海优达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国强等我校合作单位负责人,及中日双方部分嘉宾出席本次活动。中村修二毕业于日本德岛大学,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4-03

  • 学生的研究成果也可获诺贝尔奖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都有重大的研究成果,那么在他们作出这些研究成果的时候是否已经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些学生在求学时间所作出的研究成果,日后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时,无法用光的波动性来解释它们的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光电效应),而用光的微粒性可以解释它们.在20世纪初,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曾使许多物理学家感到困惑,但是法国的年轻博士生德布罗意却接受此观点,不仅如此,他还从力学理论和光学理论类比中,深信电子一类的实物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从数据看诺贝尔奖(下)
    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个在不同领域获奖的人。1903年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和亨利·贝可勒耳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可勒耳是因为发现天然放射性,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是因为对贝可勒耳发现的放射现象做出了杰出工作而获奖。1911年玛丽·居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Ra)和钋(Po),分离出镭,同时研究这些标志性元素的化学本质及其化合物。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获1956年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位在

    百科知识 2016年4期2016-03-14

  • 诺贝尔奖知多少
    ize诺贝尔物理学奖This award is administered by the Nobel Foundation and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prestigious(杰出的、重大的) award that a scientist can receive in physics.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它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Nobel Chemistry Prize诺贝尔化学奖This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5年5期2015-06-15

  • 蓝光LED发明者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明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天野浩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中村修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型高效节能光源方面的贡献,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此前,红色与绿色发光二极管问世超过半个世纪,但只有完整地采用红、绿、蓝三原色后,才能得到白色光源,彻底革新整个照明技术领域。获奖者不约而同地选用氮化镓晶体作为原料,先后于1986年和1988年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研制蓝光LED,并在对LED技术的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很大进展,使该技术

    演艺科技 2014年10期2015-04-02

  • 贝尔实验室在新泽西庆典上展望未来网络书写创新新篇章
    了8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科学家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而设立的。参与新花园剪彩仪式的有贝尔实验室总裁Marcus Weldon,新泽西州长KimGuadagno,以及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Betzig(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GeorgeSmith(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HorstStormer(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obWilson(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PhilipAnderson(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5年4期2015-02-22

  • 杨振宁:台湾大学 荣誉博士
    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获颁台湾大学荣誉博士。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在致辞中表示,杨先生对宇称守恒律的透彻研究,以及“Yang-Mills规范场论”和“Yang-Baxter方程式”的提出都开启了物理和数学的历史新页,对人类文明贡献极巨。1922年10月,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研究所,1945年考取公费赴美求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后于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54年杨

    台声 2015年7期2015-02-13

  • 角度或理由
    坦角逐诺贝尔物理学奖,却因为评委加尔斯特兰德以“相对论未经时间验证”为由一票否决。以后,爱因斯坦反复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大奖。每一次,评委加尔斯特兰德都以“相对论未经时间验证”为理由,把这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挡在诺贝尔奖殿堂的门外。当事人不怨不愤,不休不弃。1922年,命运终于有了转机。瑞典皇家科学院年轻成员奥森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成果再次为爱因斯坦提名。这一次,加尔斯特兰德没有投反对票,爱因斯坦如愿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结果自然是众望所归。人

    知识窗 2014年12期2015-02-03

  • 从夸克到弦:探索物理学家成功之路
    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学教授、凯维里(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普林斯顿大学托马斯·琼斯数学物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粒子物理、超弦理论等方面有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他是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杂化弦理论的创立人之一。1962年,格罗斯教授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1966年获得加州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20期2014-12-29

  • 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共同驱动型科技突破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赤崎勇是天野浩的指导教师,也是蓝光LED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篇文章考察了赤崎勇的早期学习与研究经历,梳理了赤崎勇步入化合物半导体结晶研究领域、制备高质量氮化镓单晶体取得突破、成功研制高效蓝色LED等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分析了赤崎勇取得诺贝尔奖级重大科技突破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重大科技突破与科学家个人兴趣及社会需求的关系。深入剖析赤崎勇的研究历程,有助于为我国的科技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赤崎勇;蓝色发光二极管;

    科学与管理 2014年5期2014-11-22

  • 崔琦的“捷径”
    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1999年12月,崔琦在香港中文大学就成才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教书30年来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在中国长大的理科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在演讲后与学生交谈中,大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19期2014-07-10

  • 隐藏的范宽签名
    都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一次人家问吴大猷说,为什么你的两个学生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你做老师的反倒得不到?并且据我们所知,你在物理学上的学识,比你两个学生高明,为什么他们能够得到诺贝尔物理奖,而你反倒得不到?吴大猷讲了段话,讲得很有趣,他说就是因为我的学问太大,所以我得不到。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物理学知识太丰富了,太有深度了,对很多事情反而视为理所当然,思想上面那种自由度反倒没有了。而物理学知识没有他丰富的人,反倒思想上有自由度,在这个自由度里面,可以发现

    读者·校园版 2014年4期2014-05-14

  • 粤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中的两处错误
    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出错——第50页粤教版《物理》(选修3-5)教科书的第3章第1节“敲开原子的大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发现电子的杰出贡献,汤姆生在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教科书这段话对历史事实表述不严谨,汤姆生是电子的发现者,但获奖原因并不是因为发现电子.文献[2]中罗列了每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原因,汤姆生获奖研究成果是“对气体导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测出电子的荷质比”.文献[3]中记载,汤姆生因“在气体放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物理教师 2011年9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