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

  • 三角梅与“碳汇”发展的思考
    一个容量巨大的新碳汇[1]。1 “双碳”基本情况1992年,“碳汇”一词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中。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包括森林碳汇、海洋碳汇、草原碳汇、农业碳汇等。随着“双碳”经济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碳汇”、“碳交易”、“碳基金”、“碳税”、“碳计量”、“碳期货”、“碳金融”等等一系列词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性也得到重视。“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

    内江科技 2023年9期2024-01-01

  • 扩绿、提质、保护、转化推动内蒙古林草湿“碳汇”变“碳惠”
    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汇量巨大,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碳库”。紧紧围绕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林草湿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底色优势,做好林草湿碳汇文章,努力把更多自然资源转变成经济财富,不仅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也是内蒙古推动碳中和的“压舱石”、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推动内蒙古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的重要抓手。本期“特别策划”专栏精选了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内蒙古生态系统固碳

    北方经济 2023年9期2023-10-19

  • 强化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内蒙古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理计量监测林草湿碳汇及其动态变化是内蒙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碳汇价值实现的关键点。关键词:监测     评估     碳汇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储碳库”“吸碳器”,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碳中和手段。按照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要求,构建完善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对于内蒙古科学评估林草湿碳汇的量和质、有效管理和利用林草湿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一、开展林草湿生态系统调查和监测评估依据国土空

    北方经济 2023年9期2023-10-19

  • 内蒙古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核心是维持碳库稳定
    有机碳     碳汇     碳库稳定     生态草牧业草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库,其生态调节功能、碳平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是建设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前提;草原的畜牧业生产资料功能和系统开放延伸功能,是建成国家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完整产业链的保证。然而,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内蒙古草原如今整体上是处于荒漠化状态的生态系统,而长期的过度利用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恰恰是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因素。草原“三化”(退

    北方经济 2023年7期2023-08-31

  • 基于低碳韧性理念的城市小微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湿地;公园设计;碳汇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40 引言当前,全球人口数量已突破80亿,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导致气候不断恶化、灾害频发。因此,各个国家针对高碳排放量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波士顿提出低碳韧性发展愿景,哥本哈根构建聚焦“碳中和”和适应气候风险的气候规划,温哥华探索现实气候变化适应和缓解的共同效益[1]。各国所提的策略虽有不同,但核心理念基本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2023-08-25

  • 未来低碳社区的改造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社区更新;碳源;碳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在我国起步较晚,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由此,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区成为公众参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未来社区低碳场景打造是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在社区实践的重大创新,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6期2023-08-16

  • 碳信息披露视角下碳汇会计档案数字化转型策略
    温作民摘 要:碳汇是全球公认的最经济、可持续的固碳减排机制,文章从服务高质量碳信息披露的视角,针对碳汇会计档案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从经济性、专业性、可行性出发,提出了一种轻量级模糊决策区块链赋能ERP系统,作为实现碳汇会计档案数字化治理的安全方案。重点讨论了如何架构系统、选择链型和融合技术,并为克服影响新技术应用的观念障碍、制度缺陷和人才短板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碳汇碳汇会计;碳信息披露;区块链;会计档案在“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各级政府要实现“

    档案与建设 2023年5期2023-07-18

  •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县域森林碳汇及其价值估算研究
    10 a期间森林碳汇量进行了估算,采用均值法(市场价值法和造林成本法平均值),评价了当阳市森林碳汇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9年当阳市森林碳储量分别为98.20×104tC和147.42×104tC;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4.27 tC·hm-2和22.23 tC·hm-2(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不包括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2009~2019年10 a期间当阳市森林碳汇量为180.47×104 tCO2(49.22×104 tC),单位面积年碳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1期2023-05-30

  • 碳汇替代性修复在公益诉讼中的探索与应用
    目标的提出,认购碳汇成为了环境司法中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责任承担方式。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探索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中聚焦可精准量化的碳汇损失及其价值计量。通过将碳汇的计量方式引入生态损害评估,为混交林中选择性滥伐造成的部分生態功能损失评估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通过购买林业碳汇产品,既实现替代性修复,又推动森林生态功能价值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 碳汇 生态服务功能损失 替代性修复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2023年4期2023-05-15

  • 三亚市碳汇空间格局及优化策略
    P过渡到GEP,碳汇是其中的重要计算对象。三亚市碳汇资源禀赋丰富,应发挥其优势并挖掘其潜力。因此,在详细调查三亚市拥有的碳汇资源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测量的方式,对三亚市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量进行核算,分析不同资源的碳汇贡献,从而对三亚市的碳汇空间分布有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认知,为GEP核算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学习并借鉴先进经验,制定能够有效增加碳汇、中和碳排放的碳汇空间优化策略,将三亚市的绿水青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期2023-03-03

  • 日照市东港区运用“碳汇”模式治理城市裸露土地的分析、问题剖析及发展方向
    城市面貌。利用“碳汇”模式,对裸露土地的治理与城市更新的政策完全吻合。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渣土裸露和扬尘污染,是摆在城市发展、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研究意义裸土治理改革迫在眉睫。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特别是中央明确提出了“双碳”的任务目标。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对总体目标以及主要目标的提出,并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

    区域治理 2022年22期2022-12-28

  • 近地层臭氧对我国树木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展与展望
    将有利于提升陆地碳汇,并切实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固碳的关系,本文以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O3)为例,基于田间控制实验的整合分析、剂量响应关系及机理模型三种评估方法综述了近地层O3污染对植被碳固定影响的最新进展。尽管不同作物种类以及品种、不同功能型木本植物对O3的响应有着显著的差异,且各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但目前O3浓度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减产、森林生产力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持续升高的O3浓度将严重威胁我国陆地生态系

    大气科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22

  • 基于碳汇功能的省域农业碳排放及减排潜力研究
    是“碳源”又是“碳汇”,在农业碳减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测算199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三种粮食作物的碳排放量与碳汇量,构建了各省碳排放环境学习曲线,并根据历史增速模拟和现有政策模拟对我国30个省份的农业碳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7—2020年间,三种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趋势,且水稻种植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远高于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作物碳汇总量呈东高西低的特征,东部、中部分别以水稻、玉米碳汇量为主,西部南方、北方省份间

    重庆社会科学 2022年5期2022-06-07

  • “双碳”目标下人工林增汇路径研究
    其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人工林碳汇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特质,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人工林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間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人工林碳汇容积扩大,但仍有扩展空间;人工林碳汇容量增加,但仍待进一步增长;地区碳排放与人工林碳汇间存在矛盾。基于此提出以社会合力为支撑扩展人工林碳汇容积、以科学经营为基点增加人工林碳汇容量与以健全造林碳汇市场为依托增强人工林碳汇功能的人工林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30

  • “双碳”目标下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的特点,且需要将碳汇纳入评价体系当中,保持碳源低于碳汇。在保证该前提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智慧生态城市。关键词:碳循环;碳汇;低碳城市;智慧生态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具有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及强大的资源调动和影响力,研究表明,城市集聚了超过54%的人口以及75%以上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所以城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8期2022-05-14

  • 碳中和革命的发展范式转型与整体协同
    能源革命 零碳 碳汇 可再生能源作者简介:潘家华,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TZ140001)实现人为碳排放和清除的平衡即碳中和的目标,指标明确单一,可测度、可报告、可核实,2015年首次在《巴黎协定》中得到明确。2018年以后,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将在203

    阅江学刊 2022年1期2022-02-09

  • 碳中和视域下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研究
    ,基于碳排放量与碳汇的测算,厘清碳补偿的主客体,并辅以算例探究了2007—2017年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碳资源使用效率、支付意愿与能力等的影响,9个省(区)碳补偿额度区域异质性较大;除宁夏之外,黄河上中游的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的减排固碳贡献度较大,为碳受偿地区,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为碳支付地区,并且山西和山东的碳赤字显著高于其他省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亟须转变经济

    人民黄河 2021年12期2021-12-17

  • 挖掘碳汇潜力 提升建筑木材碳中和作用
    ,而且要积极挖掘碳汇潜力,广泛汇集碳汇资源。木材的建筑应用可以将碳汇长期锁定在建筑木制材料中,同时在原有林地补种树木增加新的木材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资源,从而发挥林木资源促进碳中和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建筑;木材;碳汇;碳中和普遍认为与减少化石能源排放相比,自然碳汇资源对碳中和的贡献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碳汇资源在碳中和中的贡献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挖掘碳汇资源潜力,增加自然资源的碳汇贡献是碳中和战略逐步走向深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了开辟新的

    新经济导刊 2021年2期2021-08-27

  • 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域下森林碳汇经营意愿实证探究
    要:林农作为森林碳汇的利益共同体,在森林碳汇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以NAM理论为基础框架,将制度信任纳入NAM理论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概念模型,对蕉岭县366位林农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表明:(1)责任归属通过个体规范间接驱动森林碳汇经营意愿;(2)制度信任通过个体规范间接驱动森林碳汇经营意愿;(3)结果意识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不存在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林农参与森林碳汇经营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关键词:碳汇;NAM;制度信任中图分类号 F5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4期2021-08-26

  • 也谈“碳汇
    人为清除。可见,碳汇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与经济、法律息息相关的思想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建设与交易规则问题,值得人们为之研究与探索。迅速研究应对策略,组织建设渐趋成熟的规则、方案,使问题得以解决,维护稳定与发展的任务,已然刻不容缓。目前,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湖北等地先后形成了碳交易市场与相应的交易规则,湖南已出动“动碳”与“静碳”理论及草碳汇实验,充分重视土壤、林木、湿地的固碳作用。据悉,我们碳汇

    清风 2021年11期2021-06-12

  • 我国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实现路径及其法律制度之完善
    体系与自然保护地碳汇制度构建有机结合是促进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有制度层面,尚存在自然保护地需进一步整合优化、碳汇监测与核算标准缺乏、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立法滞后等不足之处,制约了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制度实现路径层面,应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以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为基础,通过完善自然保护地立法、优化生态补偿制度、引入碳汇基金与保险等金融举措、设立自然保护地碳汇交易平台统筹绿碳与蓝碳交易等法律制度,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

    知与行 2021年6期2021-02-14

  • 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
    通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使城市达到碳氧平衡或缓解城市外林地的碳汇压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调节城市碳氧平衡的关键,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概述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及相关概念;介绍了现场测定法、样地清查法、生物量模型法和遥感估算法四种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法;综述了基于碳氧平衡的低碳森林城市构建理论和“三源绿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两种基于碳汇理念的城市绿地理论。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城市绿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2020-09-22

  • 企业碳资产识别、确认与计量研究
    以外碳资产还包括碳汇资产以及企业为节能减排经济活动而持有的其他具有固定和无形形态的经济资源。在碳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应当增设“碳排放权”总账科目,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他减排相关资产按照传统方法处理,并详细讨论了其各类别资产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关键词】 碳资产; 碳汇; 碳排放权; 碳交易; 国电集团一、引言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当今人类社会的最大难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单一国家行动而是整个国际社会博弈和谈判后的相互合作。碳排放引起的气候恶化问题由来已

    会计之友 2020年9期2020-05-13

  •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核算研究概述
      低碳经济  碳汇  碳排放  交易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因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行动措施,英国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低碳能源白皮书。我国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是从2010年才开始的,试点工作主要是通过减少消耗高碳能源,来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林业碳排放权进行研究,要求碳排放量要达到低碳经济的标准,因此,低碳会计核算对于低碳经济环境下碳汇行业的稳定发展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不同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03-08

  • 耕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
    究表明耕地并非是碳汇式的用地类型,这一方面是由于林地、草地向耕地的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CO2,而另一方面人类的耕种、施肥、灌溉等耕地管理措施也会对耕地土壤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耕地管理视角,以内蒙古典型地区的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对耕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化肥有机肥配施以及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碳汇有较明显的作用,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汇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单施化肥的固碳量最低。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积极推

    西部资源 2020年2期2020-02-04

  • 碳汇与碳税
    立法中专门设计的碳汇制度也可运用于林业,以实现森林保护。随着国内绿水青山保护意识的增强,碳汇制度也在国内适用,但是林业碳汇交易并不活跃。我国应在完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的基础上,设计林业碳税制度,并研究综合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的方法和路径。通过两种机制的融合与互补,实现减少森林滥砍滥伐、防止森林退化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让绿水青山常在。关键词:森林保护;碳汇;碳税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

    绿色科技 2019年22期2019-12-30

  • 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和提高措施探析
    ,阐述森林管理对碳汇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一些提高碳汇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碳汇;提高措施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1015025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的生態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人类面临的各种极端天气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变化都在提醒着人们必须将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迭部地区是甘肃省最大的天然林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9期2019-11-11

  • 北方森林或从“碳汇”变“碳源”
    ,是全球重要的“碳汇”(通过种植和保护植物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补偿机制)基地,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野火频发使这大片的北方森林受到严重威胁,有可能将它们从“碳汇”变成“碳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适当频率的火灾可以提高森林土壤肥力,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让其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原貌。然而,当火灾发生频率超过森林恢复原貌的临界点时,就不仅意味着幼林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被焚毁,而且还提高了土

    环境与生活 2019年9期2019-09-10

  • 杭州市临安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务网络体系;探索碳汇林业之路,实施碳汇林业示范工程;林权制度改革大大推进休闲养生业发展。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现代林业;碳汇;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9.019杭州市临安区山多平原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6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 3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1.93%;现有竹林5.65万公顷,山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7期2019-08-26

  • 基于收益净现值法的附碳汇的林权价值评估
    和多样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创造了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所以碳汇的经济价值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林业的生态价值。因此,通过创新附碳汇收益的林权价值评估方法,即结合森林蓄积量转换法对收益净现值模型进行改进,既考虑林权的经济价值,又考虑其生态价值,以实现林业产业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林权价值;碳汇;收益净现值法一、引言目前,国内林权价值评估理论是在土地价格评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评估方法有: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收获现值法、收益净现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8期2019-03-28

  • 保护芦苇湿地发展低碳经济分析
    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碳汇潜力。芦苇湿地开发阶段,必须重视人为活动不能影响到动植物生存的原则。以芦苇为例,是湿地核心的代表植物,结合湿地功能和碳汇经济的价值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湿地开发和保护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芦苇湿地;低碳经济;湿地;碳汇中图分类号:S5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491 湿地的功能1.1 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具有水生和陆地2种生态圈,使得湿地整体生态结构更加复杂,而按照生態学角度分析,越

    农业与技术 2018年4期2018-06-23

  • 浅析国有林业碳汇的作用
    点探讨了发展林业碳汇的作用,以期为全球气候问题做出贡献。关键词:林业;碳汇;作用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63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全球变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临这一严峻形势,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为之探索。森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对缓解全球变暖有

    农业与技术 2018年4期2018-06-23

  • 低碳城市环境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湿地为特色的城市碳汇,积极构建以水资源和生活垃圾为代表的循环、低碳的资源利用体系,使天津成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样板。关键词:低碳发展;天津生态城;管理机制;碳汇;垃圾分类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6-0091-041引言低碳发展,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诞生的新的理念和行动。城市集中了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和经济,全球绝大多数资源和能源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城市所消费。据统计,城市消耗着世界75%的能源,产生着世界80%

    绿色科技 2018年6期2018-01-28

  • 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及区域协调性分析
    市、自治区的林业碳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价,并且对林业碳汇的区域协调性作出了分析。首先,本文学习了碳汇量测算方法,而后从综合、规模和纯技术角度进行了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并且按照“双高”、“双低”2个类型进行了林业碳汇区域协调性的探讨。【关键词】: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逐渐增长的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各个过政府、科学、社会、经济等领域对此均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促使大气环境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2期2018-01-10

  •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价了当阳市的森林碳汇价值。结果表明:当阳市森林固碳总量达113.17×104 t,相当于CO2当量414.95×104 t,森林固碳价值达13.58亿元。关键词: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生物量转换因子法;生物量含碳率;碳汇中图分类号:S71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60239031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其不仅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而且为全球碳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绿色科技 2017年16期2017-09-22

  • 西藏发展林业碳汇交易的环境分析
    】气候变暖下林业碳汇交易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西藏的林芝和昌都地区宜林地面积广阔,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具有巨大的潜力空间。但目前,碳汇交易在西藏仍属于一个较新领域,本文从市场环境、供求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五个方面对西藏林业碳汇交易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为西藏发展林业碳汇交易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关键词】林业;碳汇;交易环境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伴随下,工业化所带来的负面效益逐渐显露,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恶化,碳排放交易机制成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有效经济

    智富时代 2017年7期2017-09-05

  • 低碳经济下西藏发展森林碳汇产业SWOT分析
    )【摘 要】森林碳汇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西藏发展森林碳汇产业无疑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选择,在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为西藏森林碳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SWOT模型对西藏森林碳汇产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低碳;森林;碳汇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致使海平面不断上升,全球变暖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以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所倡导,碳汇交易市场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智富时代 2017年5期2017-06-22

  • 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利于精确估算土壤碳汇变化情况。总结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耦合关系情况,并从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转移、土壤无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作用等方面探究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耦合机理,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耦合关系;碳汇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2-0121-03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a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2期2017-05-30

  • 基于“碳足迹”理论的低碳校园研究
    O2排放量突出,碳汇缺口大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低碳制度、完善低碳设施、整合校内资源等措施,以期为低碳校园的构建提供参考。关键词:碳足迹;低碳校园;碳源;碳汇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62-021 引言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地区近几年出现的雾霾现象,与碳排放不无关系。梁明霞等[1]借鉴城市碳汇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运用碳足迹法,建立了“校园碳循环模型”,估算出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碳汇缺口

    绿色科技 2017年6期2017-04-20

  • 中国农业源碳汇估算及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
    重要的生态保障和碳汇功能,充分发掘农业的碳汇潜力对于农业绿色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量化测算了我国1993—2011年的农业源碳汇潜力,并构建农业源浄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结果发现农业源碳汇量由1993年的52 318.70万t波动增加到2011年的66 073.77万t,年均增加1.38%,但是农业源的浄碳汇量却呈现波动递减趋势,由1993年的36 691.72萬t减少到34 815.67万t,其中粮食作物的CO2吸收总量占据主要部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12期2017-04-15

  • 发展碳汇林业的有效路径探析
    继东摘要:文章从碳汇林业角度出发,探析发展碳汇林业的有效路径,为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碳汇碳汇林业;内涵;重要性;有效路径1.碳汇碳汇林业“碳汇”来源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里对“碳汇”的定义为: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国际上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来控制和监督各国的碳排放量,一齐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管理来提高全球固碳能

    现代园艺 2017年4期2017-04-10

  •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有效地增强土壤的碳汇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候。【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a huge amount of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will be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Carbon dioxide is the cause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has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3期2017-04-01

  • 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研究
    农业的生产中,就碳汇积累而言,不仅天然具有利己的属性,同时也具有利他的属性。这样的属性并没有因为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而有较大的改变,一直在为其他地区或人群无偿地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潮流中,进一步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的碳汇积累,就可望从全新的高度去重新认识侗族传统农业的当代价值。关键词:碳汇;农业遗产;低碳生活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016-06我国侗族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缘,所处环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3期2016-12-24

  •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摘要】森林碳汇在全球应对环境变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的森林资源,发挥森林碳汇功能,推动内蒙古地区碳汇交易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碳汇  森林碳汇  内蒙古森林碳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受到各国的关注。作为被认为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综合效益较高而成本却最低的一种碳汇方式,各国都希望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同时减轻工业等领域的减排压力。在我国,

    时代金融 2016年29期2016-12-05

  • 郑州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排放影响分析
    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同时,根据结果提出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郑州市未来发展低碳城市以及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源;碳汇;能源消耗;郑州市随着CO2等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碳排放问题,因此目前碳排放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1]。人类活动对土壤碳蓄积量和碳通量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变化影响的速率和程度,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碳素从陆地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释放到大气中,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以河南省

    河南科技 2016年19期2016-12-05

  • 大兴安岭地区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初探
    益补偿制度对林业碳汇补偿的局限性,并基于大兴安岭地区构建碳汇经济的SWOT分析,提出建立基于生态补偿的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以确保林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林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兴安岭;碳汇;市场化[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94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面积最大、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中国市场 2016年38期2016-11-15

  • 高光谱遥感数据下城市植被碳汇的研究
    为了探索城市植被碳汇能力,即植物的的固碳能力与城市植被冠层反射率的相关关系,选择了几种代表性的城市绿化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仪器分别测出这几种绿化物种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片的SPAD值以及冠层叶片的光谱曲线,根据实测的净光合速率估算出其碳汇能力,并结合相同时间段这几种绿化植物在光谱曲线不同波段反射率的大小,选择能够反映植被碳汇能力的特征波长,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植被碳汇能力和特征波长下植被反射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最后筛选出较稳定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6期2016-09-23

  • 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
    m2,具有较强的碳汇,其总固碳价值为2.37亿元,其中净吸收CO2的价值为3.16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4的价值为0.79亿元(负效应价值)。关键词芦苇湿地;固碳;通量;价值评价;碳汇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全球气温急剧升高,降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及其相应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各大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孙彦坤等,2003;Kang et al,2011)。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物圈碳库的最大组成部分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2期2016-07-26

  • 我国重污染企业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碳排放权的属性和碳汇类别出发,提出了新设会计科目“碳资产”来进行碳排放权的核算,同时结合碳汇类别的不同对其二级明细科目进行了分类计量。关键词:碳排放权;碳资产;碳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重视这一问题。从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通过签署了《京都协定书》开始到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明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碳交易市场,均体现出社会对这一环境问题的重视。中国碳交易从确定试点至今已经过几年,虽然全国统一碳市场尚未启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2016-07-13

  •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与碳汇估算
    安岭森林碳储量与碳汇估算韦昌雷,赵希宽,李慧仁(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摘要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2000年和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的碳储量与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年森林碳储量为22 875.88万t,2013年森林碳储量为24 928.66万t,2000—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碳汇量为2 052.78万t,年均增加碳汇157.91万t,年均增长率为0.69%,

    防护林科技 2016年6期2016-06-30

  • 上海宝山区生态游憩系统碳源碳汇研究
    的内涵,构建碳源碳汇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对其2005-2014年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碳排放和碳吸收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宝山区生态游憩系统碳排放量为30.06万吨,碳吸收量为6.43万吨,较十年前均有显著增长,现有碳吸收量难以消除大量的碳排放;碳源部分以人为碳源为主,其中交通碳源占比近50%,碳汇部分以城市绿地为主导。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游憩空间的碳循环。为实现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2期2016-06-16

  • 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成功1,2,张阿凤1,2*,王旭东1,2*,张卫华1,杜可清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2.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摘要:为分析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麦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研究了不同处理在小麦生长期的CO2、N2O、CH4排放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与碳足迹总量,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N)、施肥并添加4 t·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4-21

  •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特征与碳汇价值研究*
    6)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特征与碳汇价值研究*丁雨莲(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 要:乡村旅游地位于广阔的乡村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碳汇资源。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研究乡村旅游地碳汇机理问题。乡村旅游地自然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是乡村系统中能够清除、吸收、贮存大气CO2的陆地生态区域,包括农田耕地系统、乡村林地系统、乡村湿地系统与乡村草地系统,具有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品质有异、动态变化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05

  • 发展碳汇产业改善农牧民生存环境的探讨
     刘君摘要:森林碳汇不但在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发展碳汇产业对改善农牧民的生存环境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章以内蒙古森林碳汇产业为例,概括了内蒙古发展碳汇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内蒙古发展碳汇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内蒙古碳汇产业能够快速有效的发展。关键词:森林;碳汇;生态;生存环境1 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1)碳封存成本低,效率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利用技术进步和科技手段来降低排放源的使用;二是通过造林、植草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24期2016-03-05

  • CO2减排林特征及生态预警分析
    :CO2减排林;碳汇;生态水位;生态预警0引言干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其光合作用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固定作用,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备受关注,成为评价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碳汇效应的重要内容.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关系、水盐关系、水热关系成为探讨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实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切入点.通过研究CO2减排林(CDSF)水土资源变化,界定地下水位与生态需水量[1],探索水土、水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17

  • 碳汇模式治理雾霾的可行性分析
    改变等人为因素。碳汇模式是治理雾霾的新型渠道,碳汇模式下可以通过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温湿、增强全球风力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细颗粒物与微生物起到减少雾霾污染作用。此外,我国特殊的碳汇市场潜力使碳汇治理雾霾成为可能。关键词 碳汇;雾霾;碳汇经济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0-241-02Abstract It proved the haze form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0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