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

  • 幽门螺杆菌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感染现状
    胃中存活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后,经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总结已经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来说,多数发达国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已从30%~40%降至10%~20%[1],而我国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在有所下降,但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仍为50%[2]的高位,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因子[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幽门螺杆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9期2022-11-19

  • 买支牙膏就能杀幽门螺杆菌?
    检中被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久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款声称“可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的牙膏。她便买了两支回来使用,结果两个多月后复查,她的幽门螺杆菌数值不仅没降,反而升高了。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抗幽牙膏”在网上销售火爆,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廖娟表示,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要吃药。(摘自《广州日报》9.29)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9期2021-10-18

  • 认识幽门螺杆菌
    陈红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细菌,在目前的研究中,是生存在人胃中的唯一微生物,本文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介绍。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具有微厌氧性的螺旋形细菌,对于生长条件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早在1983年,幽门螺杆菌就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活性和繁殖能力,在世界卫生组织中被认定为胃癌第一致癌原。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内,黏附于胃黏膜和细胞间隙,能够引起炎症的发生。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有长长的鞭毛,存在于十二指

    婚育与健康 2021年5期2021-07-06

  • 高频超声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应用价值
    前言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stenosis,CHPS)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最早采用手术治疗成功的小儿外科疾病[1],该病是由于幽门管环形肌肥厚导致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梗阻,是婴幼儿器质性呕吐的最常见的原因,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患儿将发生严重的发育不良,严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及医生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上对以进行性呕吐就诊疑诊为CHPS的婴幼儿,超声已成为首选的影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2021-03-09

  • 三种食物防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和食物可以说是“相爱相杀”,有的食物能够诱发幽门螺杆菌,而有的食物却可以把幽门螺杆菌“拿下”,对治疗起到不小作用。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部,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的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我国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怎么来的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感染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传播,如果长期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共用餐具或一起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3期2020-12-15

  •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利亚两个学者在胃幽门部分离出了一种呈螺旋状的杆菌,并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幽门螺旋杆菌中含有尿素酶,经过尿素酶的作用,尿素被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呈碱性的氨和呈酸性的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会使得幽门螺旋杆菌周围一部分呈现中性。因此,幽门螺旋杆菌不受胃酸的影响,能长期在胃窦部生存。幽门螺旋杆菌属于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定居于胃上皮细胞。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患病原因就是幽门螺旋杆

    幸福家庭 2020年4期2020-12-05

  •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快根除吗
    来信说:检查出了幽门螺杆菌,怎么才能尽快根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了幽门螺旋杆菌是1类致癌因子,因此我很担心。答张某读者:很多人在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时很着急,都希望尽快将其清除。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了幽门螺旋杆菌是1类致癌因子。但是研究发现有些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很高,但胃癌的发生率却并没有水涨船高。相反,有些人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却高了,有些人甚至更容易过敏了。最新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

    家庭医学 2020年8期2020-09-02

  • “胃里细菌知多少” ——科学认知幽门螺杆菌
    李晓讴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在我们生活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从起初的“问菌为何物”,到如今的“谈菌色变”,大家对于胃里这种特殊的细菌的不正确认知甚至引起了恐慌——我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了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科学地认知幽门螺杆菌,这样可以使我们冷静地面对这个生活中的“小恶魔”。认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细菌,寄生在人的胃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人类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以及粪便中,通过这些途径可相互传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0期2019-10-19

  • 幽门凿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0)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根本治疗是行幽门环肌切开术。传统手术是在右上腹做切口将幽门提出腹腔外,但瘢痕明显,创伤大。目前三孔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已被证明是有效、安全的,比传统开腹手术更美观[1-3]。随着腹壁无瘢痕手术的兴起,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报道越来越多[4-8]。手术多利用幽门刀进行,但在经脐单部位操作下,幽门刀和镜头在腹腔内几乎平行,刀头难以直视[9],另外,幽门刀无止血功能,术野不清,容易造成幽门黏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6-03

  • 幽门螺杆菌感染 谁需要治疗
    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国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60%。专家表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家长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婴幼儿、情侣间接吻、饮水不卫生、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父母感染后,其子女感染的概率比其他家庭高出很多,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在家庭内有明显的

    保健与生活 2018年21期2018-12-12

  • 先天性肥厚型幽门狭窄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0)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由于幽门肌肥厚与水肿导致的胃幽门不全性梗阻的消化道畸形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在0.03%以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发生器质性相关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患儿随着日月龄增加,呕吐症状越发加重,严重时可引发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如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的确诊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2018-01-14

  • 四类人应该积极“抗幽”
    内科副主任、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陈烨教授表示,尽管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幽門螺杆菌感染者中,最终仅有不到1%发生胃癌。有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几十年,到去世都没症状。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彻底根治,在医学界有一定争议。确实,很多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胃癌。“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要分情况对待。”陈烨教授说,国际共识推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应规

    百姓生活 2017年12期2018-01-09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出版
    ·书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出版池肇春等主编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全国10余个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和从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专家集体撰写,介绍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预防现状和进展。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介绍幽门螺杆菌病因学、诊治和预防,包括最新进展与现状,下篇介绍了以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为重点,同时也介绍了幽门螺杆菌与内外科疾病、皮肤疾病、口腔疾病及肿瘤等多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及其诊治。全书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9期2017-03-07

  • 超声检查对新生患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和幽门痉挛的鉴别诊断分析
    对新生患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和幽门痉挛的鉴别诊断分析黄 杨1,朱小虎1,周成香1,游岚岚1,周江英1,邓国清2(1.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500;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四川 成都 610500)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1例CHPS患儿(CHPS组)、40例临床确诊的幽门痉挛患儿(幽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9期2016-11-23

  • 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幽门狭窄及痉挛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娜 曲晓峰先天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与幽门痉挛极易混淆, 容易造成临床误诊。本文对本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性幽门狭窄及痉挛给予超声检查诊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为先天性幽门狭窄的20例患儿及幽门痉挛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别记为A组和B组, 选取同期15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5例, 男9例, 女6例;年龄21~90 d,平均年龄(40.5±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5期2014-12-26

  • 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狭窄及痉挛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狭窄及痉挛的鉴别诊断价值姬红丽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郑州 450012目的 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和幽门痉挛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本院已确诊为幽门狭窄的17例患儿(A组)采用超声技术测量其幽门管长度以及肌层厚度,同时与17例幽门痉挛患儿(B组)及17例正常婴儿的幽门管长度以及肌层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 A组的幽门管平均长度为(17.29±0.64)mm,幽门管环肌平均厚度为(5.31±0.16)mm;B组的幽门管平均长度为(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0期2014-05-05

  • 超声诊断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价值
    张玉玲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是婴幼儿消化道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反复剧烈的喷射性呕吐、消瘦、体格检查时腹部触及肿块为表现, 主要是由于幽门肌肥厚致幽门管狭窄引起的消化道梗阻。此文现将研究的33例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33例患儿均为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 年龄多在40 d左右, 大多数病例均因剧烈呕吐来就诊, 全部病例均做超声检查并手术已治愈。1.2 超声检查 仪器采用HD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2013-12-05

  • 胃黏膜脱垂症的上消化道造影诊断
    松弛的胃黏膜通过幽门脱入十二 指肠壶腹或者胃底部黏膜通过贲门突入食管。临床上以前一类多见,该病多见于30~60岁男性,男女之比为2.5~3∶1[1]。笔者收集155医院2009-03~2011-04上消化道造影中发现的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18~91岁,平均54.59岁,50岁以上者13例占72%。病史15 d至3年,1月以上者10例,1年以上者2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18例,伴恶心呕吐2例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2013-08-15

  • 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才 琪*(锦州市妇婴医院超声科,辽宁 锦州 121000)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对HPS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HPS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管直径及幽门肌层厚度进行测量,与手术中测量值及15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测量HPS的幽门管长度(22.96±3.59)mm,幽门管直径(15.05±2.23)mm,幽门肌层厚度(5.01±0.31)mm,与手术中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2013-07-02

  • 超声在新生儿肥厚性幽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雅婧新生儿肥厚性幽门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较为严重的消化道畸形,男婴明显多于女婴,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生后2~3周出现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喷射性呕吐,患者体重不增,大小便减少,腹部检查可见胃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以往X线钡餐透视,因其具有辐射性且程序复杂,故应用逐渐减少,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发展及广泛应用,高频超声有逐渐取代其它检查的趋势。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2012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疑为新生儿肥厚性幽门梗阻患者12例。男8例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2013-04-07

  • 二维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的临床价值
    彩霞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第三位。发病率在国外较高,头胎多见,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包块三大症状。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将发生营养不良,重者会因严重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以往诊断以X线钡餐来诊断。但X-Ray为创伤检查,新生儿不合作,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不易被家长所接受。而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幽门管长度,幽门肌厚度,还可了解胃蠕动情况,而且诊断符合率高,所以超声越来越成为诊断先天性肥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5期2011-08-15

  • 35例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分析
    吴淑霞幽门管溃疡为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上较为少见[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疼痛症状亦缺乏典型溃疡的节律性和周期性,自从胃镜开展以来,现在已能较准确地作出诊断。我院自2000年至2009年以来共诊断幽门管溃疡3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简要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组成为(20~70)岁,其中20岁~29岁3例,30岁~39岁1例,40岁~49岁16例,50岁~59岁4例,60岁~70岁1例。1.2 临床表现 上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5期2011-08-15

  • X线造影联合超声诊断小儿肥厚性幽门梗阻的应用价值
    仲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一种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从而导致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阻性疾病。它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2.5‰ ~8.8‰,其中男性多见于女性[1]。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近年来随高频超声技术的应用,使得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超声诊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联合应用X线造影和超声技术诊断小儿肥厚性幽门梗阻性疾病,旨在探讨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在小儿肥厚性幽门梗阻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2011-08-13

  • 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应用
    0)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阻,是新生儿、婴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资料及声像图表现,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8例患儿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呕吐并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1期20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