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流

  • 考虑风切变影响的三维尾流模型风场实验
    450)0 引言尾流效应是指自然风在流经上游风力机组之后,部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导致风速降低、湍流程度增加的现象[1-2],其会导致下游风力机发电量降低,疲劳载荷增加,进而影响风力机的安全运行[3]。尾流在风力机下游会传播很长一段距离才能逐渐恢复到自由流水平,因此一台风力机可能会受到多个上游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尾流效应评估不当将会导致发电量评估不准确,如高估发电量将对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和电缆容量提出过高要求,影响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储备和控制策略,这最终会导致对组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4-01-09

  • 动态风向对风力机尾流演化规律的影响
    广泛利用和发展.尾流作为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大气边界层流动的复杂性,导致其与风力机的相互作用仍然规律不明、机理不清,包括大气环境中风力机尾流的蜿蜒[1]、偏航风力机尾流的偏斜与非对称[2]、机舱塔架的脱落结构对尾流输运过程的影响机制[3]以及机组间尾流干扰[4]等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风力机尾流的演化规律对解决风电场的规划、选址及安全评估、控制策略、尾流干扰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众多学者针对风力机尾流演化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3年12期2023-12-27

  • 基于条带状模型的航空器巡航阶段尾流风险区计算
    618307)尾流是升力的副产物,表现为机翼后方的一对闭合涡旋,后机进入前机尾流场会发生不可控的滚转,危害飞行安全,对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Spence等[1]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法来表示实时飞行模拟中尾流相互作用的反向旋转涡对,并将大涡模拟数据作为尾流遭遇模型的基础与实时访问数据集的方法相结合。谷润平等[2]为研究尾流特性,降低飞机运行风险,基于数值模拟的研究情况,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借助ANSYS软件对尾流进行仿真模拟。为了评估后机安全,Bar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年28期2023-10-14

  • 海上风电场每100 MW装机容量不同用海面积的分析
    流强度增加,形成尾流效应[1-4],使下游风电机组发电功率降低,疲劳载荷增加,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行。随着我国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开发规模将更大、更集中,风机尾流相互叠加,风速恢复缓慢,尾流损失加重。在风机尾流方面,陈树勇等[5]研究表明风机完全处于尾流区运行时,功率损失可达30%~40%;崔冬林等[6]基于实际运行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数据

    山东电力技术 2023年9期2023-10-08

  • 基于风场实验的三维叠加尾流模型特性研究
    能源[1-2]。尾流的存在会增加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减小功率输出[3],尾流模型是研究尾流特征的重要手段。解析尾流模型具有计算成本低、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学者广泛研究。Jensen尾流模型[4]是典型的一维尾流模型,其假设风力机尾流只和下游位置有关,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尾流均匀分布。风洞试验[5]和风场实验[6]都表明风力机下游的远尾流区水平剖面类似于高斯形状。基于此,Gao等[7]提出了一种二维Jensen-Gaussian尾流模型,认为风力机下游的

    动力工程学报 2023年9期2023-09-26

  • 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群尾流效应计算与验证研究
    。因此,更准确的尾流模型对于提高风电场排布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解析理论尾流模型具有计算便捷和精度较高的特点,在发电量计算、机位优化和风电场运行控制等工程应用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5]。Jensen[6]根据质量守恒推导的一维尾流模型被应用于WAsP、GH WindFarmer 和美迪WT 等风资源评估业务软件,Frandsen[7]基于动量守恒提出的一维尾流模型主要被应用于海上规则排布风电场,后人基于Jensen和Frandsen 模型的理论推导基础进

    智慧电力 2023年7期2023-08-06

  • 鱼雷尾流自导+机动搜索弹道攻击方案构想
    段越来越智能化,尾流自导+ 机动搜索弹道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尾流自导+机动搜索弹道是指不使用鱼雷线导功能,末制导为尾流自导,在适当时机使鱼雷转入指定样式机动搜索的使用方式。这种机动搜索能较好地覆盖目标位置散布区域,弥补因运动要素不准等因素造成的尾流自导攻击失败[1]。机动搜索方式可能包括环形搜索、螺旋搜索、折线搜索等样式,不同机动搜索弹道的作战使用方案不尽相同。本文选择尾流自导+环形机动搜索弹道样式作为研究对象,构想这种鱼雷弹道的使用时机、攻击策略和攻击参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3年6期2023-07-31

  • 风场中风力发电机尾流模型浅析
    由流能量而产生了尾流,下游风机暴露在尾流中使得下游风机的输出功率明显的小于其额定功率。陈等人[3]通过建立尾流效应模型确定了尾流效应的主要物理因素以及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风场中风速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易变性,对风力发电机的运行产生了强烈的扰动。为能对风场风速的变化准确的预测,李大中等[4]人基于变量选择深度信念神经网络对风速进行了良好的预测。此外,风力发电场的总发电量与效率还会受到尾流效应的影响导致降低[5],很多学者就尾流对风电机组发电量的影响做了一定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0期2023-01-12

  • 对抗下的尾流自导水雷瞄点位置优化
    式可分为声自导和尾流自导2种。相比声自导,尾流自导利用了尾流这一特殊地物理场,具有抗声诱饵、高频噪声干扰能力强,自导装置简单可靠,水雷自噪声对自导装置干扰小的优点。与舰艇发射自导鱼雷时需要快速反应,发现目标即开始解算、装订诸元然后发射的攻击模式不同,自导水雷由于本身潜伏、静默的特性,可以在目标航行到命中率较高区域时再进行发射,以提高命中概率。自导水雷单雷控制水域面积大,封锁半径可达上千米,但是同时造价也大幅上涨,因此提高其命中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尾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01

  • 水平轴风力机主动尾流控制综述
    量减少上游风力机尾流对下游风力机产能的影响,海上风电场内部的风力机间隔一般选为5~7倍的风轮直径(d0)。Horns-Rev也不例外,其行和列间距均为7d。但即便如此,风力机在特殊风向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强烈尾流干扰现象[8-9]。图3 Horns Rev一期风电场总体布局 (θ代表风向)[2]Fig. 3 The planform of Horns Rev-1 Wind Farm(θ denotes the wind direction)[2]图4为Ha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8-23

  • 用于风电场群规划的风电场尺度尾流模型研究*
    基地中,风电场的尾流最长可以延伸至数十公里,周边上游风电场产生的尾流效应会对下游风电场发电量产生显著影响[1,2]。下游大部分风电机组处于上游机组的尾流中,相比于来流,尾流区风速降低,湍流强度增加[3-6],导致下游风电机组发电量损失为10%~20%[7]。在过去的研究中,通过构建不同的单台机组尾流模型来研究风电机组的尾流特性。Lissman[8]将Abramovitch 射流理论应用于尾流建模,提出了单台风电机组MILLY 半经验尾流模型。Jensen[

    风机技术 2022年2期2022-05-09

  • 涡轮机入流中尾流探测方法分析
    在复杂地形中或当尾流影响视野时,这一假设被严重违反。因此,有必要探测违反水平均匀性假设的流动情况。从图1和2中可以看出尾流对激光雷达系统进行的失准度测量的严重影响。图1例示了三种情况。在与涡轮机对准的左侧水平均质流上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焦点处的视线分量相等,并且测得的失准度φ=0。当流动失准时(在中心面板上显示为“>0”的情况),左焦点处的视线分量减小,而右焦点的视线分量增大。这导致了φ>0的测量值。如果违反水平均匀性假设,即使流动对准,风矢量也具有不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0期2021-11-07

  • 尾流自导鱼雷快速攻击目标发现概率仿真分析∗
    可以分为声制导、尾流制导、导线制导以及程序控制式制导[1]。尾流自导鱼雷采用尾流制导方式,主要是针对水面舰艇进行攻击的水下武器,它是利用海面混响和水面舰艇尾流混响在强度上的不同,来发现并导引鱼雷跟踪与攻击目标的一种攻击方式[2]。利用尾流自导比利用声自导有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抗干扰能力强、攻击中高速水面舰船更为优越、适用于高速制鱼雷制导、自导装置简单可靠、捕获概率较高等优点[3],在反舰自导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潜艇使用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船目标时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9期2021-10-11

  • 尾流自导鱼雷经典三波束弹道导引律设计优化∗
    022)1 引言尾流自导追踪对象是舰船尾流,其抗干扰能力强,自导装置简单可靠,检测并捕获目标的概率高,是现代鱼雷反舰的重要手段[1~3]。各主要海军国家对其开展了广泛研究,通过优化导引弹道从而减小鱼雷航程损失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4]。目前尾流自导鱼雷多采用经典导引方法,导引律的设计思想比较简单,所用输入导引信息为鱼雷进/出尾流的标志位,输出命令为鱼雷回旋角度和鱼雷回旋角速度,导引弹道航程/速度损失较大[5]。对此,本文将以三波束导引机制为基础,充分利用各检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6期2021-06-28

  • 多风力机尾流干扰模型特性研究与分析
    待解决的问题,如尾流效应的存在会降低下游风力机的发电量,并且加剧风力机结构的疲劳载荷。因此,更加精确的尾流模型对提高发电量以及降低疲劳载荷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尾流模型进行了研究,其中,Jensen[2]提出的一维尾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而Frandsen等[3]提出的一维尾流模型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场;Jensen和Frandsen两个模型是后人不断修正模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模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晓霞等[4]考虑到x轴上尾流并不是

    中国测试 2021年5期2021-06-16

  • 飞机尾流的雷达回波多普勒特性分析
    的涡,这便是飞机尾流尾流属于一种强烈的湍流,如果后一架飞机进入前一架飞机的尾流影响区域,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一系列极其危险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得不实行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安全飞行间隔标准。但随着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机场运输量日益增大,尾流因素导致的飞行安全问题以及机场航班吞吐量的限制日趋严重[1]。由于飞机尾流的独特流体特性,可被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有效探测,因而飞机尾流的雷达回波多普勒特性日益受到关注:利用雷达进行飞机尾流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20

  • 气泡上升过程中尾流演变的VOF数值模拟
    速度发生变化后其尾流也会发生变化,而尾流的变化可能会使气泡周围的流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行为[4-9]。初始直径不同的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行为不同[10-13],其上升过程中尾流的演变也可能不相同。尾流运动状态的不同会导致流场的扰动程度不同,不同的流场对工业生产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初始直径不同的气泡自由上升过程中其尾流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当流体以不同的流速流过不同形状的物体时,其尾流的形态以及脱落频率都不相同[10,14-15]

    化工学报 2021年4期2021-05-15

  • 基于Jensen和Gaussian尾流模型的风电场布局优化的比较
    风速下降,即产生尾流效应. 研究表明,尾流效应会导致风电场总发电量损失达10%~20%[2]. 为减少风机间的尾流效应,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风电场的布局优化成为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Mosetti[3]首次提出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风电场布局,以单位功率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确定风机的个数和位置;Grady[4]通过扩大初始种群和增加迭代数目,优化出更好的布局结果;Chen[5]在风电场布局优化中,考虑了不同轮毂高度的风机,以减少风机间的尾流效应;胡剑箫[6]通过

    河南科学 2021年3期2021-05-06

  • 分布式能源用新型Senegal 式垂直轴风力机尾流分析
    的。现有的风力机尾流研究主要是针对水平轴风力机,而垂直轴风力机的尾流影响研究还甚少,因此针对某种垂直轴风力机的尾流分析展开,详细介绍风流经过垂直轴风力机之后的流场变化情况。文献[1]提出一种Jensen 尾流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尾流对风场布局的影响,得出了风电场的最大功率输出;在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Jensen 尾流模型,通过对比基于该模型多尾流组合模型与大涡模拟数据和现场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文献[3]为基于Jens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1年3期2021-04-02

  • 基于单-双高斯模型拟合法的测风激光雷达海上风电机组尾流特征分析
    境和邻近风电机组尾流效应的影响,对风电机组尾流的观测和研究有利于优化风电机组布局,实现风电场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风电行业对风电机组尾流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 尾流模型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研究。其中尾流模型和数值模拟研究较为成熟, 并且普遍应用于风电场的数据分析工作中。Jensen[1]提出的一维线性尾流模型(Park 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平坦地形的尾流情况,是目前风能资源评估软件WAsP 中使用的尾流模型。Lissaman[2]在实测数据的基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6

  • 风力机尾流对风电机组排布的影响研究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尾流效应力,不仅降低风电机组发电量,也会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3 关于风机尾流研究现状为消除或是减弱对化石能源的影响,大规模应用风力发电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机与大型风电场尾流效应等问题被学者们所重视、研究。经过30 多年的研究,人们对风电机组尾流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开创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对减少由于风机尾流效应造成风电场的总输出功率降低、下游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增加、使用寿命缩短和结构性能变差等方面的影响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1期2021-01-12

  • 舰船尾流图像的边缘分割算法研究
    90)0 引 言尾流作为一类水下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在海战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尾流能够影响探测设备的正常工作;(2)尾流是鱼雷进行探测、攻击目标的重要物理场;(3)尾流能作为潜艇规避的屏障[1]。因此,对各类舰船尾流的声学特性,包括尾流的产生、持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尾流中气泡升浮的速度以及气泡散射与吸收的特征、水下声学尾流成像等方面进行研究日益重要[2]。既准确又直观的尾流图像可以为下一步的尾流特征研究奠定基础,而在尾流多波束声呐的原始图

    声学技术 2020年5期2020-11-10

  • H型垂直轴风力机远场尾流特性研究
    场中,上游风力机尾流风速的分布影响下游风力机的功率输出,进而影响风力机组的阵列分布和发电总量。因此,对H型垂直轴风力机进行远场尾流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力机尾流特性,Tescione等[4-5]分别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两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尾流进行监测,发现了尾流不对称的现象,并且尾流速度在下游2倍风机直径内有一个逐渐减小的过程。Hezaveh等[6]利用LES数值方法对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实度、高径比和尖速比下尾流长度和速度的变化趋势,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0-22

  • 基于实际工程的风电场尾流模型分析
    也越来越精细化。尾流是造成风电场发电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评估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对于优化排布、机组选型、风电场设计等方面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风电机组排布等前期开发设计工作时,机组间的尾流影响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行业内已有大量成熟的尾流模型,如风能资源分析软件WAsP中较为常见的Park尾流模型和Fuga尾流模型,丹麦WindPRO软件中的EVM模型(EddY Viscosity Model)以及风电场设计软件Openwind中适用于大基地

    风能 2020年7期2020-04-19

  • 风力机尾流理论模型研究现状综述
    因此,需对风力机尾流进行研究。目前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风力机尾流风速分布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数值模拟计算复杂、周期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是很难接受的。此时,利用数学公式表达的理论尾流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风力机尾流理论模型简介风经过运转的风力机后,湍流强度增大,速度降低,引起大量的能量损失,这被称为尾流效应。风力机尾流理论模型是针对尾流效应利用相关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公式,依赖其计算简单、成本低和时间短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风力机尾流风速预测当中。二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7期2020-02-25

  • 风力机错列布置的尾流效应
    产生风速变化形成尾流区[1],而尾流效应是影响风电场发电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2],下游风机置于上游风机的尾流场中,会造成下游风机输出功率的降低[3],从而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益[4]。在有限资源内,为使风电场产生最大的发电效益[5],要尽可能多而且不受上游风机的尾流场影响地布置风机[6]。尾流场中的湍流强度不仅会影响风机的疲劳载荷[7],也会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率[8],为了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9],风机的最优布置至关重要[10],所以开展两台错列风机尾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1期2020-02-24

  • 尾流激励下的叶片气动力快速分析
    ,上游叶片流场的尾流会使下游叶片表面气动力产生周期性振荡[1-3],引起叶片强迫振动[4-6],甚至导致叶片疲劳破坏[7]。因此研究上游尾流作用下叶片的气动弹性振动对发动机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非定常流下叶片气动弹性的主要方法,但其计算效率较低,工程应用不便[8-10]。气动力降阶模型(Reduced Order Model, ROM)是描述叶片气动力特征的简化数学模型[11-14]。近年来,气动力降阶模型发展迅速,并被广泛用于叶片和机翼颤

    振动与冲击 2019年23期2019-12-23

  • 基于Park模型对海上风电场尾流的敏感性分析
    模型对海上风电场尾流的敏感性分析陶英佳,黄小祥,周辉(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2)尾流的计算直接影响风电场发电量的估算结果及项目财务指标,基于Park模型对某海上风电场的尾流计算结果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尾流损失随着值的变化呈现出二次函数的相关变化,随着值的升高,尾流降低幅度越来越小;尾流损失随着风速的变化呈现出线性函数的相关变化,随着风速的提高,尾流也相应地呈线性降低。Park模型;尾流;海上风电场;风机风经过风力发电机后,由于叶轮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7期2019-09-21

  • 飞机尾流观测研究进展
    )0 引 言飞机尾流作为飞机升力的副产物,具有强烈、稳定、空间尺度大等特点[1-2]。在巡航、进近等阶段,由于其留存时间较长,当后机进入前机的尾流区域时,其强烈的涡旋结构所诱导产生的滚转力矩会致使后机机身出现抖动、下沉、改变飞行状态等现象,从而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3-5]。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架F-104在遭遇前机右翼尖端产生的增强性尾流后,突然发生翻转,导致其与前机发生相撞,造成双机坠毁,试飞员与副驾驶丧生等重大损失,这也是世界上首例由尾流引发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8-29

  • 飞机遭遇尾流的动态响应模型及安全性分析
    618300)尾流作为飞机升力的副产品,是前后机间隔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遭遇其他飞机的尾流可能会使得机翼空气动力紊乱,这种紊乱达到一定强度就会造成飞机无法通过自身控制恢复姿态。出于这个原因,许多空中交通管制间隔标准考虑了尾流影响,规定了相对安全的尾流间隔标准。但现行的间隔标准都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定的,就目前技术而言还有较大的缩减空间。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益饱和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对尾流间隔进行调整。缩减尾流间隔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年6期2019-07-05

  • 尾流中悬浮拦截弹环境噪声特性研究
    术研究中,舰船的尾流声学特性复杂多变,尾流是舰船与生俱来的物理特性。利用该特性,尾流自导鱼雷成为当今攻击大型水面舰船的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各国从不同的角度对尾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在这一方面也开展了一些研究[1-2]。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法国、加拿大海洋科学院用多频点、后向散射技术测量了尾流的声散射特性以及尾流的几何特征与其他物理特征[3-4]。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且大部分研究的是尾流的外部总体特性,对于尾流中噪声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18年1期2018-10-29

  • 大型水面舰艇防护策略仿真与优化
    基于概率分布的声尾流自导鱼雷进入尾流位置和航向模型,结合较贴近实际的尾流声学仿真模型、鱼雷声学自导检测模型和弹道模型,设计了基于模拟法的声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声尾流自导鱼雷命中区域的仿真计算,并据此优化大型水面舰艇防护策略。上述方法对实现舰艇轻量化设计,提高其防护能力具有借鉴作用。尾流自导鱼雷 尾流模型 命中区域 大型水面舰艇 舰船防护0 引言现代大型水面舰艇通常采用防护结构来实现支撑上层建筑以及阻挡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载荷。随着先进

    船电技术 2018年9期2018-10-22

  • 某航空事故下的尾流遭遇与风险分析
    保障,但是,飞机尾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流对后面的飞机造成巨大的影响,是制约飞机运行数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国内对于尾流的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围绕尾流本身的变化特性;二是尾流对后机的影响和预测,并建立飞机之间必要的安全间隔。在尾流研究中,主要围绕尾流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以及产生的尾流区进行建模和仿真。其中胡军运用飞机的滚转比例系数f来衡量尾涡对后机的影响程度,给出了理论间隔时间为t时的危险遭遇概率值[1]。朱代武建立了尾流强度和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0-15

  • 航空器尾流间隔动态缩减技术现状
    618307)尾流是指航空器运行引起的对其周围大气的扰动.包括动力装置排气引起的紊流、翼尖涡流等。机场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与前后航空器间最小间隔密切相关,而间隔标准受限于空管监视能力和尾流。随着民航运输需求持续增加,有效空域资源日趋紧张,航班延误压力越来越大,机场运行效率亟待提高。目前现行尾流间隔的分类大多是根据经验确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现行尾流间隔,NASA、FAA、EUROCONTROL、荷兰航空研究院(NLR)、德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12期2018-08-31

  • 基于高斯分布的尾流模型研究*
    机组的间距越小,尾流效应就越明显,可以利用的风能就越少。为了更好、更方便、更经济地做研究,研究学者提出通过数学建模来模拟实际的问题,并且该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数值模拟这种简单、有效、经济的预估计方法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风工程项目中普遍采用的Jensen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不高的优点。但使用中发现Jensen尾流模型与真实流场存在一定误差,并且该模型过于粗略,计算精度有限。研究模型认为尾流区域的速率分布形态为流向风

    风能 2018年3期2018-07-20

  • 基于测风数据的经验尾流模型适用性分析研究
    于测风数据的经验尾流模型适用性分析研究吴阳阳(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洁能源分公司,杭州 310014)风电机组的尾流效应是风电场能量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尾流效应是为了优化风机布置,尽量减小风力机尾流的影响,降低风电场能量损失,使风电场的经济性达到最佳。而现有的许多工程应用的经验尾流模型,在准确性和适用性上都存在差异。以单台水平轴风电机组经验尾流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Jensen模型、Larsen模型、Frandsen模型和无粘近场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

    浙江电力 2017年11期2017-12-11

  • 大型海上风电场尾流模型及大气稳定度影响研究*
    威大型海上风电场尾流模型及大气稳定度影响研究*文 | 张双益,胡非,王益群,胡威尾流效应是风电场的规划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上风向风电机组和邻近风电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流不仅会引起下风向的风速衰减和发电量损失,而且也会导致湍流强度升高和疲劳载荷增加。准确评估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对于风电机组科学选型、优化排布方案、保障运行安全、提升整体发电量至关重要。目前风能行业已有大量成熟的尾流模型来评估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从可实时计算的经验模型、到耗费数小时的雷诺平均

    风能 2017年8期2017-11-04

  • 尾流自导鱼雷可能攻击区域分析及应用
    祝, 门金柱尾流自导鱼雷可能攻击区域分析及应用赵向涛, 寇 祝, 门金柱(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水武与防化系, 辽宁大连, 116018)针对已知尾流自导鱼雷方位、航速和估计距离范围条件下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问题, 提出鱼雷可能攻击区域的概念, 通过理论推导, 确定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可能攻击区域, 并采用解析方法求解出悬浮式深弹布设拦截阵的射击瞄准点。上述方法对提高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概率具有借鉴作用。尾流自导鱼雷; 悬浮式深弹; 拦截阵; 可能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6年6期2016-10-14

  • 立管尾流模型研究及其在顶张紧立管干涉分析中的应用
    00452)立管尾流模型研究及其在顶张紧立管干涉分析中的应用杨 伟,孙国民,杨 琥,冯现洪,李 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干涉分析是深水立管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介绍了顶张紧立管(TTR)干涉分析中的不同尾流理论,通过FLEXCOM软件建立TTR干涉分析模型,对比了不同尾流模型下的干涉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得知Blevins尾流模型相对Huse尾流模型计算的立管净距要小。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根据环境情况选取尾流模型,同时结合干涉分析结果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6年1期2016-01-10

  • 某型潜艇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方法研究*
    41)某型潜艇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方法研究*曹庆刚 毛秋丹 房 毅(91439部队 大连 116041)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是考核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鱼雷自身性能和目标尾流特性有直接关系。论文在研究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航目标和机动目标的尾流区域模型,分析了鱼雷的攻击态势和射击方法,提出了鱼雷捕获概率和追踪概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计算鱼雷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尾流自导鱼雷; 命中概率; 计算方法Class Number

    舰船电子工程 2015年3期2015-12-17

  • 机动规避条件下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取方法
    )机动规避条件下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取方法张洪刚,王鹏,张静远(海军工程大学 兵器工程系,湖北 武汉,430033)随着鱼雷报警能力的提高,水面舰艇实施机动规避可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针对典型规避方式,仿真了不同瞄点下水面舰艇成功规避的临界鱼雷报警距离。仿真结果表明,临界报警距离与来袭鱼雷方位角有关,且随比例系数k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射击瞄点的后移可提高尾流自导鱼雷对机动规避方式的反对抗效果。尾流自导鱼雷; 水面舰艇; 机动规避; 临界报警距离; 瞄点0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5年2期2015-10-24

  • 终端空域尾流间隔缩减研究综述*
    016)0 引言尾流是飞机在飞行时由于翼尖处上下表面的空气动力压力差,产生的一对绕着翼尖的闭合涡旋[1]。它是机翼产生升力的伴随产物,通常在飞机起飞时前轮抬起产生,在着陆时前轮接地结束。当飞机进入前面飞机的尾流影响区域时,会导致跟进的飞机产生滚转、俯仰、颠簸、掉高等严重后果。20世纪70年代前,因为飞机普遍较小,尾流强度也小,尾流对飞行的影响有限。当投入运行的飞机逐渐增大时,特别是波音747投入商业运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尾流对飞行安全的严重影响。国际民用航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4年6期2014-12-14

  • 舰船远尾流场气泡特性研究
    严 冰舰船远尾流场气泡特性研究马青山1,2, 陈亚林1, 郝保安1, 刘昆仑1, 何 辰1, 严 冰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705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75; 2. 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5)为了深入了解舰船远尾流场的目标特性, 以拓展尾流自导鱼雷设计思路, 简述了舰船尾流的几何特性,利用Runge-Kutta方法解算描述任意气泡运动状态的微分方程组, 得到了不同半径的气泡在30 min内的浮升运动曲线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4年4期2014-02-27

  • 基于鱼雷自导的舰船尾流回波模型建立方法*
    通常被称为舰船的尾流。舰船尾部是对鱼雷防御的最薄弱环节,在遭到鱼雷攻击的时候,几乎难以规避。随着水中兵器自导性能的日益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尾流自导鱼雷技术的长足进步,在今后海战中,水面舰船来自尾部的威胁也将日益严峻。尾流自导鱼雷因具有命中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与线导配合工作容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自导鱼雷的末弹道制导中,必将成为水面舰船的严重威胁[1]。水面舰船如何对抗尾部来袭鱼雷,尤其是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国

    舰船电子工程 2013年4期2013-11-23

  • 相关进近模式的近距平行跑道尾流危险区域分析
    式的近距平行跑道尾流危险区域分析孙佳, 田勇, 万莉莉, 李永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6)相比于机场一起一降的运行模式,近距平行跑道的相关平行进近运行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跑道容量。根据尾流在大气中各个阶段的运动特性,得到了以时间为变量的尾流水平侧移距离数学模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得到了侧风及地面效应影响情况下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实行近距平行跑道相关平行进近的侧向尾流危险区域图,并分析得到了后机不受到前机尾流影响情况下两

    飞行力学 2013年3期2013-11-04

  • 基于退偏效应的尾流激光探测与寻迹方法
    基于退偏效应的尾流激光探测与寻迹方法田 晶, 陈 航, 王培南(1.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2;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1)利用不同尺度气泡与海水介质对激光散射后退偏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尾流检测并实现尾流寻迹。仿效声尾流导引的模式, 通过尾流中不同密度、尺寸气泡群与海水水体的分辨达到对尾流边缘区域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的方法能够有层次地分辨不同密度、尺度气泡散射体和海水介质的回波信号, 并反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6期2013-09-19

  • 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规避机动水面舰艇研究
    266071)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规避机动水面舰艇研究孙珠峰,吴 奔,肖明彦(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研究了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面舰艇各种机动规避方式对尾流自导鱼雷弹道的影响,利用仿真分析方法确定了水面舰艇规避机动参数对尾流自导鱼雷跟踪过程的影响程度,分别确定了水面舰艇和尾流自导鱼雷对抗的有关原则,研究结果为尾流自导鱼雷作战使用和水面舰艇规避机动提供了依据。尾流自导,水面舰艇,鱼雷,规避机动引 言水面舰艇在航行过程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年1期2013-03-04

  • 舰船主尺度参数对舰船气泡尾流几何特性的影响
    0 引言舰船气泡尾流是指舰船航行过后在其尾部形成的含有大量气泡的尾迹,它具有存活时间长及目标特征明显等特点,这为利用气泡尾流来探测、跟踪和攻击舰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开展舰船气泡尾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气泡尾流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主要有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3种方法。对尾流气泡理论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73年,Garrettson[1]使用波尔兹曼输运方程研究了气泡的动力学问题;Ryskin[2]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Re(雷诺数)、W

    舰船科学技术 2012年1期2012-10-20

  • 论飞机尾流散射特性的度量方法
    的旋涡,称为飞机尾流[1]。当飞机进入前机尾流区域时可能发生飞机抖动、翻滚、高度下降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飞机坠毁,尾流在航空安全领域备受关注。为了提高飞行安全性能和机场吞吐量,需要对尾流进行实时的探测、监视和预警。国外在声达、激光雷达和雷达的尾流探测问题上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2-5],雷达因受天气影响小、造价较低而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尾流探测方法。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团队也较少,主要是国防科技大学研究了尾流的雷达探测,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探测实验[6

    电波科学学报 2012年2期2012-09-18

  • 尾流对飞机下滑姿态的影响
    流影响[1]。舰尾流对飞机的着舰有很大影响,是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受舰船的随机运动和大气紊流的扰动影响,舰尾流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同的舰船、不同的海域,其舰尾流特性也不尽相同。另外,空气流场内大流动角气流的总压、静压和流向的测量等问题也给舰尾流研究增加了一定难度[2]。因此研究舰尾流对飞机下滑着舰的影响对飞机安全回收具有重要意义[2~4]。1 舰尾流模型美军标[5]中规定,在对飞机进场的最后800米内舰尾流进行模拟时,应用最终着舰进场的扰动模型。总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6-18

  • 基于高分辨图像声呐的舰船声尾流实测研究
    图像声呐的舰船声尾流实测研究陈云飞,贾 兵,李桂娟,高 雷(水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13)利用基于高分辨图像声呐对水面船的尾流散射特性进行海试测量,测得水面船的船体亮点和尾流空间分布图像。对尾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水面船声尾流散射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和对应舰船的声尾流时间长度数据。舰船尾流;声图像;海上实验0 引言舰船尾流是指舰船在海洋中通过后,在其尾部的一定区域中存在的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海水层。声尾流自导鱼雷正是利用舰船尾流对声波的特殊反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12期2011-07-11

  • 有限长度钝体尾流的三维特性
    5)有限长度钝体尾流的三维特性王汉封(中南大学 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410075)运用X形热线,对高宽比分别为3,5和7的有限长度方形截面柱体尾流进行测量,并运用相平均方法对其尾流场进行研究。相关实验是在一低湍流度风洞中,雷诺数Red为3 500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壁面边界层与柱体自由端面后的下降流造成了柱体尾流显著的三维性;该三维性在柱体下游 10d(d为柱体的宽度)处仍能清晰的观察到;对于高宽比为3的柱体,相平均的脉动速度以及脉动速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2-06

  • 浅水圆柱绕流流动模式探讨
    两圆柱和三圆柱的尾流流动模式,研究了底部摩擦力对尾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增大,尾流在底部摩擦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大尺度涡结构逐渐消失。单圆柱尾流区依次出现了涡街(VS)尾流、不稳定漩涡(UB)尾流和稳定漩涡(SB)尾流。多圆柱尾流除了受S数影响外,还与G密切相关。随着G的增大,两圆柱背后依次出现了单钝体绕流、偏转尾流和对称尾流,三圆柱背后则依次出现了单钝体绕流、偏转尾流、对称尾流和非对称尾流。此外,数值结果还表明多圆柱尾流结构不同于单圆柱,多圆柱并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年10期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