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油

  • 水酶法油茶籽油的抗氧化剂筛选
    现,水酶法油茶籽毛油的品质已达到一级食用油的质量标准,但其货架期较短。因此,研究针对水酶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保质期较短这一问题,以水酶法制备的油茶籽油为原料,分别添加不同剂量、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作为实验油样,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实验观察各油样的氧化稳定性,并用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测定各油样的诱导期,评估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同时与空白组和市售油茶籽油作对比,筛选出一种效果较好的抗氧化剂,从而有效延长水酶法油茶籽油的保质期。在此基础上,设置2个对照组即空

    中国粮油学报 2023年11期2024-01-13

  • 水酶法提取红花山茶籽油的精炼研究
    [8]。未经精炼毛油,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及含有其他有害物质,这些都需要经精炼去除。并且毛油在加热烹饪时有异味、泡沫多、油烟大,对烹饪食物的气味与口感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毛油适当加以精炼,保证食用油更加健康环保。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红花山茶籽由千岛湖瑶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新鲜,无霉变;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磁性纤维素微球为本实验室自制。75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FWl00高速万能粉碎机(上海新诺仪器设备有限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1期2022-12-28

  • 微波预处理对油茶籽毛油抗氧化性的影响
    7]证实了油茶籽毛油中极性酚类物质的存在,且确定该物质与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有关。李志晓[8]发现多酚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极显著相关。刘静等[9]发现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和防紫外辐射活性与多酚含量相关。这也与“极性悖论”假说有相通之处,“极性悖论”认为极性强的抗氧化剂往往在油脂体系中能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24

  • 立地对油茶籽油抗氧化及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
    民等[9]以压榨毛油、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3种油茶籽油为原料,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油茶树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或者是微酸性的砂壤土,主要生长在高山和丘陵地区,对于上坡、下坡、背阳、朝阳这样不同立地的油茶籽,其品质和功效的差异鲜见研究。仅有王彦花等[10]报道立地对油茶籽出油率、理化及角鲨烯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关于立地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性、氧化稳定性及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油茶树是粤北地

    食品工业 2022年1期2022-02-21

  • 过滤对压榨油茶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压榨出来的油茶籽毛油经过滤后,还需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去除其中的粗脂肪、磷脂、水分等成分,以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目前,对油茶籽油加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炼环节。相关研究表明,油茶籽油中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维生素E等物质,在精炼过程中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油脂品质降低[4-6]。而通过适度精炼,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品质均得到有效提升[7]。目前,过滤对油茶籽油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有研究表明,初榨橄榄油在未脱除油脂中杂质时会具有更浓、更丰富的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11-07

  • 冷榨胡萝卜籽油酸法脱胶工艺优化
    50 g胡萝卜籽毛油置于250 mL锥形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待加热至脱胶温度时,加入酸,并不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与油温相当的适量蒸馏水,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30 min,再用离心机3 000 r/min分离5 min,上层即为脱胶后的冷榨胡萝卜籽油。1.2.2 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冷榨胡萝卜籽毛油的酸法脱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酸的种类及添加量、水的添加量、脱胶时间和脱胶温度为试验因素,以脱胶率为试验因素选取的依据,对单一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单因

    农业工程 2021年6期2021-07-29

  • 大豆油生产工艺优化和降低成本的方法探讨
    握了主动权。大豆毛油加工至成品油的工艺过程维护及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都要特别关注产品的质量与成本控制。在保证大豆成品油质量及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即满足生产过程中其必要功能,去除多余功能,优化生产工艺,既降低大豆油生产成本又保证大豆油质量合格。这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众所周知,价格-成本=收益,工艺降成本则是各种降低成本措施中最重要、最有效、最能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获得收益上的增长的方法。二、优化生产工艺降成本的基本思想优化生产工艺降成本就是要在工艺设计上考

    黑龙江粮食 2021年5期2021-06-18

  • 茶子油面霜制备及其祛痤疮功效评价
    ,茶油尤其以茶子毛油为原料的化妆品深加工产品或相关研究较少。而天然茶油中的独特天然活性成分比市场上出售的许多化妆品更天然、亲近皮肤,因此将茶油应用于化妆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用价值高[7,8],有望延长茶子毛油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本研究以粤北地区丰富的茶子毛油为研究对象,以精制后的茶油为主要成分研究面霜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祛痤疮功效。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与试剂茶子毛油,购自深圳未名湖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分析纯),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期2021-02-22

  • 航空生物燃料生产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
    套技术研发攻克了毛油精炼、加氢脱氧、裂化异构等关键技术,编制了6 万吨/年毛油精炼和航空生物燃料工艺包,已具备工业示范应用条件。主要技术创新:(1)开发出“转化-络合-吸附”毛油精炼工艺,高效脱除毛油中微量杂质,精炼油收率达到96.4%;(2)研制了高水热稳定性的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居同行业领先水平;(3)开发了表面酸性调控的选择性裂化异构催化剂,航煤收率达到63.5%;(4)编制了包含原料精炼、加氢脱氧和裂化异构全流程的6 万吨/年航空生物燃料工艺包;(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1期2021-01-13

  • 氨基化二氧化硅颗粒应用于大豆油DNA提取研究
    试剂盒法提取大豆毛油DNA,用于后续PCR扩增检测,但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不高,试剂盒法费用较高。而NY/T 674—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DNA提取和纯化》中用有机溶剂反复抽提,去除蛋白质、多糖和酚类,但有机溶剂用量较大。二氧化硅微粒是一种微吸附剂,具有吸附富集核酸的特性,近年来改性二氧化硅或磁性二氧化硅在高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用于提取DNA和RNA,且效果较好[3-6]。刘玲玲[7]、林霞[8]利用具有两性离子的赖氨酸对二氧化硅表

    中国油脂 2020年12期2020-12-15

  • 萝卜籽油中莱菔素的检测及加工工艺对莱菔素含量的影响
    。目前制取萝卜籽毛油一般采用冷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溶剂浸出法等[19]。冷榨萝卜籽油毛油常采用低温水化、低温干燥进行精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冷榨油的风味[8]。但压榨法的出油率比较低,且油中SFE含量不高[20]。阮丽红[21]和张杰[22]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萝卜籽毛油,发现萃取时间短、油脂得率高,但并未测定毛油中SFE含量,且该方法成本相对较高。高文庚等[23]对比了无水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分别作为浸出溶剂时萝卜籽毛油的提取

    食品科学 2020年20期2020-10-28

  • 影响葵花毛油酸法脱胶因素的研究
    所得第一道油称为毛油,由于含有甘油三酯、类胡萝卜色素、叶绿素、叶黄素等色素类物质、铁、铜、镁等微量物质等,因此需进行脱胶、碱炼、脱色、脱臭[1-2]等工序精炼后才能食用。植物油中的磷脂等胶质被脱除的过程,称之为脱胶。脱胶效果的好坏对碱炼、脱色、脱臭精炼工序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毛油的脱胶工序在油脂精炼中尤为重要。毛油中的磷脂可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两类。其中水化磷脂含极性较强的亲水性官能团,当毛油中添加水时,产生吸水膨胀并凝聚沉降,再通过离心分离,即可脱除。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5期2020-10-22

  • 不同油脂精炼过程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变化
    。不同品种油脂的毛油中是否含有3-MCPD酯和GEs及在精炼过程其含量如何变化等,也均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从不同的植物油加工企业采集油脂精炼生产线的毛油、各工序半成品、脱臭油等样品,对其中氯离子、3-MCPD 酯和GE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不同油脂精炼过程这3种成分的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油脂精炼过程3-MCPD酯和GEs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提供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分别取自相应油脂加工企

    中国油脂 2020年10期2020-10-15

  • 湿法净化磷酸在植物毛油脱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50000)植物毛油中因含有磷脂、甾醇、游离脂肪酸、蜡、色素、抗营养因子、微量重金属、天然毒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和盐类等物质[1],需进行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后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能为人们所食用。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糖类等胶溶性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生大量泡沫,导致油脂在碱炼过程中发生乳化现象[2],继而影响后续的精炼工序。脱胶实质是脱掉毛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其含量以磷脂为主,由于磷脂酸羟基相连着水溶性官能团和非水溶性的官能团,因此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4期2020-08-19

  • 食品级湿法磷酸在植物油脱胶中的应用
    称为粗脂肪,俗称毛油。植物毛油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此外还含有胶溶性的磷脂、蛋白质、糖类,脂溶性的游离脂肪酸、色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Ca、Mg、Fe、Cu)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和盐类等[1-2],因此植物毛油通常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精炼处理。油脂精炼主要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3],其中脱胶是植物油精炼中一道重要的工序,而毛油中的胶质主要为磷脂,所以“脱胶”又称“脱磷”。毛油中的磷脂可分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可以通过水化脱胶的方法去除,非

    中国油脂 2020年8期2020-08-12

  • 淡碱蒸胚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真菌毒素的降解消除作用
    其中玉米胚、玉米毛油、玉米粕样品中ZE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 208.58、4 232.53、3 060.65 μg/kg。Xu Lili等[8]对2016年采集于5 个省份的69 个玉米胚样品中DON进行检测,检出率达95.7%,有7.2%的样品DON含量高于GB 2761—2017限量。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原料、玉米胚、玉米油及玉米粕中AFB1、ZEN、DON均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以往的研究报道大多关注于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9-12],随着近年来玉米胚

    食品科学 2020年13期2020-07-23

  • 影响大豆毛油酸法脱胶因素的研究
    所得第一道油称为毛油,由于含有甘油三酯、类胡萝卜色素、叶绿素、叶黄素等色素类物质、铁、铜、镁等微量物质[1]等,因此需进行精炼[2](通常精炼工序有脱胶、碱炼、脱色、脱臭)后才能食用。植物油中的磷脂等胶质被脱除的过程,称之为脱胶。脱胶效果的好坏对碱炼、脱色、脱臭精炼工序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大豆油的脱胶工序尤为重要[2]。毛油中的磷脂可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两类。其中水化磷脂含极性较强的亲水性官能团,当毛油中添加水时,产生吸水膨胀并凝聚沉降,再通过离心分离,

    云南化工 2020年5期2020-06-12

  • 超声辅助菜籽毛油脱胶工艺研究
    溶剂浸提得到菜籽毛油,其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此外还含有色素、糖类、蛋白、磷脂、甾醇以及游离脂肪酸等,需对其精炼处理以达到食用油质量标准[1]。脱胶是油脂精炼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毛油中的胶质成分主要是磷脂,故脱胶也称为脱磷[2]。磷脂去除不彻底,对后续的精炼工序产生影响,还会引起返酸及返色的发生[3-5]。另外,磷脂还是食用油回味的前体物质,研究表明,通过水洗及柠檬酸处理使磷脂“失活”能有效防止回味的发生[6]。磷脂包括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在有水存在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5期2020-06-11

  • 微波和红外处理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中VE含量的影响
    究其对油茶籽压榨毛油中VE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茶籽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油茶籽,浙江天台康能公司。油茶籽含水率为(8.81±0.04)%,油茶籽仁含油率为(37.14±1.09)%。α-生育酚(≥96%)、β-生育酚(≥96%)、γ-生育酚(≥96%)、δ-生育酚(≥96%),美国Sigma公司;正己烷、叔丁基甲基醚、四氢呋喃、甲醇、无水乙醇,均为色谱纯。S-114分析天平,AP-SC-12A氮吹仪,Agilent LC

    中国油脂 2020年3期2020-04-10

  • 不同酸价米糠毛油碱炼脱酸过程甘油酯组成及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变化
    纳为两类即待精炼毛油品质和油脂精炼工艺条件。油脂高温脱臭过程是3-MCPD酯和GEs形成的最主要工序[13],而在此过程中氯离子的存在能够促使3-MCPD酯和GEs的形成[14]。Freudenstein等[15]研究认为甘一酯和甘二酯是3-MCPD酯的前体物质,能够促进3-MCPD酯和GEs的形成。而这些前体物质主要由待精炼毛油带入及油脂脱臭之前的各精炼工序带入,如待精炼毛油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甘一酯、甘二酯及氯离子[16-17], 油脂脱臭之前的水化脱

    食品科学 2020年6期2020-04-02

  • 不同品质花生毛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碱炼脱除效果
    在制油过程向花生毛油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迁移[4],所以花生毛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可能性极大。陈涛[5]对2016年福建省市售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进行污染调查发现,抽取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最高含量达93.6 μg/kg。周政华等[6]对全国范围内餐饮用油进行调查,发现餐饮用油中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率高达18%。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7-8],GB 2761—2017和GB 2716—2018中均规定花生及花生油中AFB1限量不得超过20 μg/

    中国油脂 2019年11期2020-01-16

  • 影响油菜籽毛油脱胶因素的研究
    所得第一道油称为毛油。由于毛油中有大量磷脂、色素、游离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天然毒素、磷脂、蛋白质等,因此需进行脱胶、碱炼、脱色、脱臭[1-2]等工序精炼后才能食用。脱胶作为油脂精炼最重要的一步,若脱胶不彻底会影响后续精炼效果、加重工艺负担以及油的品质与质量。目前,脱胶方法有水化脱胶、酸法脱胶、过滤膜脱胶、酶法脱胶、微生物脱胶、吸附脱胶[3]等。酸法脱胶因其工艺简单易行,成为目前国内油脂加工厂普遍使用的植物油精炼脱胶方法。毛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磷脂既含有易

    云南化工 2019年10期2019-12-03

  • 兔毛和毛油基础油剂及HLB值的确定
    许多专业人士对和毛油的开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寇宗莲[1]对各类进口和毛油助剂的主要成分、性能进行了系统介绍,为不同原料选用合适的和毛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金阳[2]研制的阳离子型和毛油具有高乳化性,能够适用于各种纤维,不仅可提高纤维间的抱和力,而且能够增加纤维的柔软性和弹性;陶颖[3]研发的复合型和毛油具有产品稳定性好、抗静电能力强的特点,对增加纤维饱和力,提高纤维间平滑性具有显著效果;唐维德[4]专门针对澳洲羊毛开发了FHWL-2000 型和毛油,该和

    染整技术 2019年6期2019-10-18

  • 花生焙炒过程中红衣对毛油品质影响的研究
    工处理方式对花生毛油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花生油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原料与试剂原料花生购于农贸市场,挑选籽粒饱满的花生,备用。异丙醇、乙醚、95%乙醇、氢氧化钾、三氯甲烷、冰乙酸、硫代硫酸钠、甲醇、硫酸氢钠均为分析纯;异辛烷、异丙醇、丙酮均为色谱纯。1.1.2 仪器与设备DHG-9076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CBR-101咖啡豆烘焙机(韩国Gene cafe公司),JSP-100型高速多功能粉

    中国油脂 2019年7期2019-08-22

  • 高水分大豆膨化降低浸出毛油含磷量
    参数,生产的浸出毛油得率一样,但是一级精炼油得率不同。我们寻找几家同样规模、同一家供应商提供成套设备的厂家,发现膨化料的翻板冷却器的风机电流和风量不同,其他工艺参数基本相同,说明入膨化机原料的水分影响浸出大豆油的含磷量。从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工厂的两条大豆生产线发现,用相同品质的大豆生产的浸出毛油含磷量不同,在膨化过程中压力和温度作为定值情况下,只有水分能够改变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在其他操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仅对膨化机和翻板冷却器进行调整,发现膨化机进料水分

    中国油脂 2019年8期2019-08-22

  • 预处理方式对牡丹籽毛油出油率及品质影响
    处理方式的牡丹籽毛油出油率及油脂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优的预处理条件。通过直接对油料本身进行预处理来达到增加原料出油率及提高油脂品质的目的,优化牡丹籽毛油实验室的提取条件,为工业化连续生产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凤丹’牡丹籽,产自菏泽油用牡丹产业基地;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sAOCS-007N);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GC-2010气相色谱仪;PX7型榨油机;格兰仕WD750CTL23-6型微波炉;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6期2019-07-17

  • 花生品质及制油工艺对毛油和饼粕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
    出可提取浸出花生毛油,近年也有企业采用低温压榨工艺在制取清香花生油的同时得到蛋白质变性程度很小的食用花生饼[10]。已有的研究报道大多集中于花生储存条件对AFB1含量影响及花生油中AFB1的脱除方法。李建辉[11]研究了产地、储存条件以及种植方式对花生中AFB1含量的影响,姬宁[12]、马文文[13]、沈祥震[14]等针对碱炼、有机改性蒙脱土吸附以及紫外降解脱除花生油中AFB1进行了研究。但对于花生油加工厂收购的花生仁原料(未经过清理除杂)中AFT含量以及

    中国油脂 2019年3期2019-04-29

  • 精炼对苦杏仁油品质及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油脂精炼是指去除毛油中的磷脂、游离脂肪酸等杂质,得到食用安全、成分健康、货架期长的精炼油[6]。精炼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脱胶、脱酸及脱色。脱胶是为了去除油脂中的磷脂类杂质,有水化脱胶、干法脱胶、特殊脱胶等多种脱胶方法[7]。脱酸是把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去,减少油脂的氧化酸败[8],主要有碱炼法、酯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其中碱炼脱酸是常用的脱酸方法。油脂脱色可以去除毛油中的色素、残留胶体、磷脂等,常用吸附脱色法、加热法、化学试剂脱色法等[9]。目前,有关精

    中国油脂 2019年4期2019-04-29

  • 芝麻中塑化剂含量及其在制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定会对所制取芝麻毛油中PAEs含量造成影响,也即原料芝麻中PAEs在制油过程中向毛油中发生迁移很可能是芝麻油受PAEs污染的重要成因。张明明[10]、Shi Longkai等[11]的研究证实,植物油料(包括大豆、菜籽、玉米胚芽、芝麻等)中均不同程度的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tlhexyl)ph

    食品科学 2019年4期2019-03-11

  • 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检测大豆毛油中的转基因成分
    R技术对3份大豆毛油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确定其中1份大豆毛油含有外源转基因成分,另外2份为非转基因大豆油。同时,运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提取的大豆毛油DNA样品进行外源目标基因的扩增,未检测到转基因成分,说明高灵敏度的数字PCR技术更适用于植物油样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1.1.1 材料本实验检测的大豆毛油样品及非转基因大豆油样品均由北京某粮油公司提供,大豆毛油样品是该公司运用浸出法提取获得;PCR反应所需的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2期2019-03-08

  • 油茶籽浸泡温度及时间对发酵法毛油产率及质量的影响
    酵液顶层加热生产毛油等环节。与传统的压榨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6]: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油料种子其他构成成分对毛油的污染;毛油生产率提高了15%~20%[7];毛油理化指标接近国标一级油标准[8];最大限度保留了植物油营养成分及原始香味;可以同时生产植物油及淀粉两种产品(如果油料种子中含有淀粉,比如茶叶籽等),提高了油料种子的利用率;设备简单,技术难度小,便于在山区推广。一些植物油企业已利用该工艺生产油茶籽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毛油不需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8期2018-09-03

  • 茶叶籽贮藏时间对毛油产率与质量的影响
    ;例如,压榨工艺毛油产量较低且受茶叶籽成分污染严重,需经高温精炼才能食用;溶剂浸提法虽然毛油产率高,但工艺难度较大且存在溶剂残留问题;水酶法及水代法工艺尚不成熟等。发酵法茶叶籽油生产工艺是利用茶叶籽水浆发酵分层原理生产茶叶籽油的一种新工艺[15]。该工艺主要包括茶叶籽清洗浸泡、茶叶籽加水打浆、茶叶籽水浆发酵、捞取发酵液顶层加热生产毛油等环节;与传统的压榨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茶叶籽油生产过程中有效避免了茶叶籽其他构成成分对茶叶籽油的污染;毛油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12期2018-07-19

  • 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毛油的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方法,研究牡丹籽毛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超声波辅助提取的牡丹籽毛油的脂肪酸组成,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牡丹籽油的深度加工提供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油用牡丹籽,产自菏泽油用牡丹产业基地。石油醚(沸点60~90 ℃)、正己烷、甲醇、乙醇均为分析纯,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sAOCS-007N),购于中华试剂网。1.2 仪器与设备SB-3200DTDN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3期2018-04-12

  • 原料及制油工艺对花生毛油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脂的制取,但浸出毛油需要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水蒸气蒸馏脱臭等完善的精炼工序得到成品食用油[12-13]。油籽在提取油脂之前可采用脱皮预处理或不进行脱皮。之前的研究发现,植物油料受PAEs的污染较为普遍,又由于PAEs属于亲脂性物质,油料种子中的PAEs会在制油过程向毛油中发生迁移造成毛油中 PAEs的污染[14-16]。PAEs在油料种子中并非均匀分布,皮中PAEs含量可能高于脱皮种仁[16],因此不同制油工艺可能会对毛油中PAEs含量产生影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1期2018-01-18

  • 油茶籽油抗氧化和防紫外辐射活性分析及多酚类物质提取研究
    014)以油茶籽毛油及其精炼油为试材,对其抗氧化和防紫外辐射活性进行分析,采用常规水浴法和微波辅助法对其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两种油茶籽油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毛油相对于精炼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在200~400 nm的紫外波长区,油茶籽油具有较高的吸光值,尤其是紫外照射10 min后其紫外吸光值最高,对防紫外辐射具有一定的作用;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15.442 8 μg/mL(常规毛油)、10.038 3 μg/mL(常规精炼油)、34.3

    中国油脂 2017年10期2017-12-11

  • 磷脂酶C在大豆油脱胶中的应用实践
    23147)针对毛油直接碱炼工艺酸碱消耗高、皂脚量大、中性油损失大等问题,对现有毛油直接碱炼工艺进行了改造,增加磷脂酶C(PLC)脱胶工艺,将毛油直接碱炼工艺改造为PLC脱胶-碱炼工艺。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添加PLC进行酶法脱胶,脱胶油经碱炼、脱色、脱臭后得到一级大豆油。生产实践表明,与毛油直接碱炼工艺比较,应用PLC脱胶工艺后,一级大豆油得率增加1.34个百分点。大豆油;磷脂酶C;酶法脱胶;精炼经膨化浸出生产的大豆毛油中通常含有2.0%~3.0%的磷脂。由

    中国油脂 2017年11期2017-12-11

  • 植物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油脂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取油,并检测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中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含量,研究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毛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花生仁和油菜籽中塑料杂质含量的增加,所制取毛油中塑化剂含量也随之增加。油料中不含塑料杂质时,2 种方式提取的花生油和菜籽油样中PAEs平均含量分别为1.130、0.503 mg/kg;聚丙烯编织袋质量分数0.5%时,花生油和菜籽油样品中PAEs平均含量分别为1.538、0.68

    食品科学 2017年21期2017-11-11

  • 甲基戊烷四级逆流浸出膨化大豆料
    方面,考察了浸出毛油脂肪酸组成、酸值、色泽、微量组分以及残留溶剂,并与正己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甲基戊烷各级浸出混合油质量分数相对较高,提油率高;甲基戊烷浸出湿粕静吸附率、浸出干粕残油率分别为(19.00±0.45)%和(0.57±0.08)%,正己烷浸出湿粕静吸附率、浸出干粕残油率分别为(20.65±0.20)%和(0.71±0.01)%;两种溶剂浸出毛油脂肪酸组成无差异,甲基戊烷浸出毛油酸值、总含磷量、残留溶剂含量、生育酚含量、甾醇含量均较低,而角鲨烯

    中国油脂 2017年9期2017-10-11

  •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奇亚籽发芽率及奇亚籽毛油品质的影响
    籽发芽率及奇亚籽毛油品质的影响高亚灵,陶宁萍,宁伟伟,荣 旭,张智力(上海海洋大学 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奇亚籽繁殖力超强,引入我国易形成优势种群,破坏生态系统,因此考虑对奇亚籽进行灭活后引入。探究利用辐照技术使奇亚籽丧失活力,并研究辐照对奇亚籽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延缓奇亚籽开始萌发的时间,并使其发芽率降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10 kGy处理时奇亚籽发芽率为0;10 kGy辐照处理与不经辐照处理的奇亚籽毛油相比,酸值显著升高(P0

    中国油脂 2017年7期2017-09-16

  • 食用油等级高,不等于营养高
    之前的油都称为“毛油”。我国食用油国家标准中,规定“毛油”必须经过精炼,除去其中的有害成分,如苯并芘、黄曲霉毒素、溶剂、农残、多环芳烃等,以及某些“杂质”如游离脂肪酸、棉酚和胶质等。“毛油”通过适度精炼加工,可以达到既除去有害杂质,又保留多种营养成分的目的。其中,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也不可避免流失部分营养成分。而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

    百姓生活 2017年9期2017-09-09

  • 麻疯树毛油精炼工艺研究
    )油脂加工麻疯树毛油精炼工艺研究赵光辉,关 旭,金书含,赵仲阳,姜 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4)以压榨麻疯树毛油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麻疯树毛油的精炼工艺。结果表明:在转化剂加量0.14%、转化温度60℃、转化时间25 min、络合剂加量2.0%、络合时间25 min、吸附剂加量4.0%、吸附除杂温度100℃、吸附除杂时间20 min的条件下,麻疯树油中的杂质含量明显减少,精炼工艺除杂效果显著。麻疯树毛油

    中国油脂 2017年5期2017-08-07

  • 不同制油工艺制备花生毛油及饼粕的品质分析
    制油工艺制备花生毛油及饼粕的品质分析纪俊敏 刘玉兰 黄莲燕 王亚丽(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52)采用低温压榨、溶剂浸出、炒籽后高温压榨及预榨-浸出4种不同工艺制备花生油,对得到的花生毛油及花生饼粕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及饼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花生毛油的香味清淡,色泽最浅,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压榨毛油的甾醇含量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冷榨浸出毛油白藜芦醇含量最低(0.42 μg/mL);冷榨花生油VE含量最高(25.

    中国粮油学报 2017年5期2017-07-19

  • 山核桃油脱色工艺及脱色效果研究
    的条件下,山核桃毛油脱色率达到81.85%。脱色后的山核桃油呈浅柠檬黄色,色素类物质含量较低。山核桃油;吸附剂;脱色效果0 引言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属于胡桃科山胡桃属(Catrya),是我国众多干果中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1]。我国虽是山核桃生产大国,但山核桃深加工产业较为落后,山核桃油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2]。近年来,山核桃新的营养保健作用不断被发现,其在改善Ⅱ型糖尿病、调节体质和辅助治疗精神类疾病、改善睡眠和预防前列腺癌及肺

    农产品加工 2017年10期2017-06-29

  • 玉米胚及其毛油和饼粕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研究
    01)玉米胚及其毛油和饼粕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研究许利丽,刘玉兰*,温运启,张振山,纪俊敏(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对采集于不同地区的玉米胚样品分别进行浸出和压榨,得到玉米毛油和饼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玉米胚原料、玉米毛油和饼粕中呕吐毒素(DON)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玉米胚DON含量及制油工艺对玉米毛油和饼粕中DO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胚原料中DON含量平均值为617.44 μg/kg,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6-22

  • 食用油等级高就意味着营养高吗?
    之前的油都称为“毛油”。我国食用油国家标准中规定“毛油”,必须经过精炼,除去其中的有害成分,如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溶剂、农残、多环芳烃等,以及某些“杂质”如游离脂肪酸、棉酚和胶质等。“毛油”通过适度精炼加工,可以达到既除去有害杂质,又保留多种营养成分的目的。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也不可避免流失部分营养成分。而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

    益寿宝典 2017年2期2017-02-26

  • 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磷脂组成的核磁检测及磷脂酸含量比较
    分析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磷脂组成的核磁检测及磷脂酸含量比较俞 乐1,丛 芳2,王兴国1,金青哲1,姜元荣2(1.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 2.丰益(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植物毛油中存在一定量以磷脂为主的胶质。为保证后续物理精炼顺利进行,植物毛油需先经过脱胶处理。综合考虑原料产地、加工工艺、生产批次等因素,收集了25种不同大豆毛油,利用31P NMR 技术对其进行磷脂组成分析,并研究了毛油中的磷脂酸含量与其他杂质间的关系

    中国油脂 2017年1期2017-01-17

  • 不同精炼方法对玉米油中呕吐毒素脱除效果的研究
    ON)含量的玉米毛油为原料,以DON脱除率及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精炼方法对玉米油中DON的脱除效果,并与工厂实际生产效果进行对比。采用优化的脱除工艺条件,高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1 745.43 μg/kg)和低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456.73 μg/kg)在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高温蒸馏脱臭后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DON脱除效果。精炼方法中以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脱除效果较好。对高质量浓度DON含量的玉米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的DO

    中国油脂 2017年1期2017-01-17

  • 大豆油生产企业精炼、包装车间清洗及消毒概况
    后得到杂质较多的毛油,然后经过精炼得到可食用的精炼油。在我国,除了部分大豆油是通过压榨工艺生产外,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基本上都采用浸出法加工制造。浸出法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如图1。图1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清洗、消毒是大豆油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大豆油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清洁、无残留、高效是大豆油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在近期走访了多家食用油企业的基础上,文中就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毛油精炼及包装环节涉及到的清洗、消毒概况叙述如下。目前,国内大中型油脂企业设备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7期2016-09-02

  • 毛油添加对牦牛绒纤维及成纱质量的影响
    14122)和毛油添加对牦牛绒纤维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吴 娟, 谢春萍, 徐伯俊, 刘新金, 苏旭中(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江苏 无锡 214122)针对牦牛绒纤维长度离散性大、纤维之间不易抱合而导致成纱困难的问题,采用和毛油对牦牛绒纤维进行处理,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分别对经过和毛油处理和未经过和毛油处理的相同线密度的牦牛绒纤维表面结构形态、纤维拉伸性能、表面摩擦性能、回潮率以及纱线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和毛油处理的牦牛绒纤维表面鳞

    纺织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10

  • 不同种类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油茶籽油——压榨毛油、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为原料,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油在酸价、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折光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3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基本一致,均以油酸为主,含量都在74%以上;其次是棕榈酸,含量在13%~14%之间;再者就是亚油酸,含量约在7%~9%之间。三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4%,其中精炼成品油最高,压榨毛油次之,浸出毛油最低

    经济林研究 2015年2期2015-01-05

  • 米糠毛油对肉猪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豆的含油量。米糠毛油是浸提米糠后未经精炼的一种植物油,米糠毛油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0%,不饱和脂肪酸占80%,不饱和酸中的油酸占38%,亚油酸占40%,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的沉积,同时,米糠毛油中富含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酶、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几十种天然活性成分[3],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油料资源,合理利用米糠制油,可以有效缓解中国能量原料的紧缺状况[4]。饲料中添加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UFA)的豆油能够降低肉鸡胆固醇合成及

    江苏农业学报 2015年3期2015-01-01

  • 大豆油生产企业精炼、包装车间清洗及消毒概况
    后得到杂质较多的毛油,然后经过精炼得到可食用的精炼油。在我国,除了部分大豆油是通过压榨工艺生产外,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基本上都采用浸出法加工制造。浸出法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如图1。图1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清洗、消毒是大豆油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大豆油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清洁、无残留、高效是大豆油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在近期走访了多家食用油企业的基础上,文中就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毛油精炼及包装环节涉及到的清洗、消毒概况叙述如下。目前,国内大中型油脂企业设备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4年7期2014-05-10

  • 降低菜籽油蓝色增加值的方法
    立式蒸炒锅、预榨毛油过滤采用叶片过滤机、浸出毛油过滤采用旋液分离器.油脂精炼方法:采用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混合精炼,水化脱胶采用淡碱液进行,所得精炼油为三级菜籽油.流程如下:植物油中的某些杂质,如磷脂、蛋白质或蛋白质降解物和胶黏质或黏液质仅在无水的状态溶解在油中,简单水化即可去除.用水混合,或者利用精炼碱溶液中带有的水水化也可去除[2].该方法生产的菜籽油,浸出毛油与预榨毛油一起进行淡碱脱胶,形成的皂粒可以部分吸附油中的色素,解决油脂蓝色值和蓝色增加值的问题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23

  • 常温储藏下冷、热榨花生毛油品质变化的研究
    来,所得的油脂为毛油,其色泽好,风味纯正,但残油率高[3]。毛油品质不稳定,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蜡、脱臭等精炼工艺[4],方可得到品质优良的精炼油,即市售的包装商品油。油脂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最常发生油脂的氧化变质,而油脂的氧化变质却导致油脂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及挥发性气味发生变化[5]。目前,关于花生油储藏性质的探讨,多是对商品精炼花生油在不同储藏条件下油脂品质变化的研究,而对花生毛油储藏品质的研究较为少见。本实验以冷、热榨的花

    中国酿造 2014年8期2014-04-12

  •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
    种类的制油工艺和毛油精炼工艺的各个环节对油茶籽油品质进行分析,探究油茶籽油生产工程中工艺条件对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油脂生产加工提供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油茶籽,2011年购自农户,于湖北华怡木本油脂有限公司和永兴泰宇茶油有限公司压榨、浸出制油并精炼,于实验室制备SCFE、SWE和水酶法油茶籽毛油。脂肪酸标准品 美国Sigma公司;植物油抽提溶剂 长沙市新鸿胜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甲醇钾(色谱纯) 湖南师大化学试剂厂;无水硫酸钠 广东省台山市化

    食品科学 2013年11期2013-12-23

  • 饲粮中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和牛油等,而米糠毛油作为非传统油脂,因其具有合理的脂肪酸组成[7],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角鲨烯、植物甾醇、谷维素等几十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8],且生产成本低,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油料资源之一。有研究结果表明,米糠油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提高养分消化率的功效[9-10],但是目前有关米糠油在畜禽业中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肉鸡为研究对像,在日粮中分别添加米糠毛油和其他常用油脂(大豆毛油、猪油、棕榈油),比较其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的发育及消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3年3期2013-08-02

  • 乙醇萃取米糠油脱酸脱蜡工艺研究
    水解米糠脂质,使毛油酸价迅速升高,因此米糠毛油酸价很高,通常为 10~30 mgKOH/g,有的甚至更高[5];米糠毛油还含有3%~5%的蜡、以及磷脂、色素、臭气等杂质,必须通过精炼后,才能作为食用油脂。但精炼对谷维素的损失有影响,特别是脱酸工序对谷维素的保留起决定性的影响[6-7]。目前在生产上脱酸采用较多的是化学碱炼脱酸和物理脱酸,但是,碱炼脱酸存在炼耗大的问题,物理脱酸存在处理高酸价油时成本高、且对油品质量影响大的缺陷[8]。而且两种脱酸方法对谷维素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8期2013-03-19

  • 金樱子籽油的提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即得金樱子籽油(毛油Ⅰ)。1.2.2 金樱子籽油超声辅助提取称取100 g粉碎的金樱子籽粉于1 000 mL锥形瓶中,以沸程30~60℃石油醚为浸提剂(750 mL),预先浸泡一段时间后,超声提取50 min。抽滤除渣并洗涤残渣2~3次,合并滤液,常压蒸馏去除溶剂,即得金樱子籽油(毛油Ⅱ)。1.2.3 金樱子籽油的精制金樱子籽油(毛油Ⅰ、毛油Ⅱ)经水法脱胶、碱炼(脱酸)、水洗、干燥和脱色后即得精制油,具体过程参照文献[4]进行。1.2.4 金樱子籽油的成分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7期2012-11-23

  • 花椒籽毛油精炼工艺研究
    3099)花椒籽毛油精炼工艺研究周彦娜,黄厚今,唐江霞,刘 磊,谢鹏亮,黄 臣(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目的研究花椒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制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精炼花椒籽油。方法以实验室自制的花椒籽毛油为原料,非水化磷脂、脱色率以及相关理化参数为指标筛选花椒籽油精炼工艺。结果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操作后,磷脂含量为260 mg/kg,油酸价为2.09(KOH)/(mg/g)(符合国标中二级花椒籽油标准),脱色油色值为0.15,280℃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11-14

  • 米糠毛油掺伪食用植物油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
    志,杨培强,周航毛油是指从动物或植物油料中制取、未经过精炼加工的初级油。毛油中大量的杂质、水分、胶质等物质会严重影响油品使用质量,缩短油脂储存时间,而较高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则会导致食品很快酸败变质。酸败产物过氧化脂质进入人体后,极易袭击细胞膜和酶而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的衰老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但一些不法分子将毛油冒充精炼油销售[1],或掺入其他优质油品中牟取暴利,极大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食用油中掺伪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的报道与研究主要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年3期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