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

  • 复杂断块油藏注气驱地质溢油风险分析:以Q油田为例
    潜该油田。Q油田断层分布广泛,是影响油田注气的重要因素。在油田注气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岩石性质和地应力改变,可能会造成断层失稳[2]。因此,断层是本区地质溢油的主要风险,需要开展断层封闭性研究[3-7],保障合理注气[8],避免发生溢油事故。1 油田区域的断层分布情况Q油田分布区内正断层发育,油田区域被海四断层分割为东块(上升盘)和西块(下降盘),海四断层两盘被众多次级断层复杂化[9](见图1)。海四断裂下降盘被一系列呈近EW向分布的次级断裂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5期2022-11-16

  •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断层滑移发生机理及断层滑移与套管剪切变形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XI Y.等[4]分析了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水泥环对套管变形的影响规律;王素玲等[9]进行了页岩层剪切滑移对套管塑性应变的模拟;席岩等[5]研究了体积压裂过程中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及岩性界面等因素对套管应力的影响规律;陈朝伟等[6]结合摩尔-库伦准则,给出了断层滑移发生条件;王倩琳等[10]认为页岩气多级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注入到地层中易激活断层发生滑移;沈新普等[11]发

    石油机械 2022年8期2022-09-14

  • 下保护层开采扰动断层区覆岩应力及 滑移变形规律研究*
    62400)矿井断层是开采地质条件中的重要因素。矿井断层对于煤矿井型设计和煤层开采的选择至关重要,还对煤矿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围岩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断层附近应力及覆岩位移变形规律,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韩科明等基于关键层理论,建立了断层上下盘活化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开采断层上下盘失稳判据[1]。于秋鸽等运用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了断层滑移力学模型与断层面应力[2]。李志华得出了断层面正、剪应力变化与断层活化规律[3]。张宁博等运用数学建模

    采矿技术 2022年4期2022-08-17

  • 先存断层产状及其组合关系对反转构造变形影响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石, 彭 浩先存断层产状及其组合关系对反转构造变形影响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孙倩倩1, 2, 刘志娜1, 2*, 余一欣1, 2, 唐贤君3, 陈 石1, 2, 彭 浩1, 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335)反转构造在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 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2年1期2022-03-04

  •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1 喇北西一区断层分布基本情况喇嘛甸背斜构造断层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的明水组至四方台组沉积时期,以张性断层为主,原资料共组合断层81条。所有断层均为正断层,多为北西向和北北西向;孤立断点分布集中;同一断层的断距在平面上中间大、两端小。在剖面上,上部断距大,下部断距小。喇北西块一区位于油田北块西部,北与北北块相连,南与北西块二区相邻,西部处于油田构造边缘,东与北东块相接。研究区内发育大小断层8条,均为正断层,北西走向,倾向以北东向为主,倾角在46°~60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2期2022-02-14

  • 大采高工作面过断层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046000)断层是煤层地系中广泛存在的构造形态。采动伴随着岩层应力场的重新分布,断层与采动相互作用将使岩层应力场异常复杂,因此对工作面回采过断层附近时矿压显现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1 工程背景王庄煤矿5113工作面主采3号煤层,煤厚6.4 m,平均埋深510 m,工作面采高为3 m,采用综放开采方式。5113综采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310 m,设计每日正规循环数为4个,推进长度3.2 m。工作面F315断层被揭露于切眼与运巷相交处,断层产状为

    煤 2022年1期2022-01-21

  •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究之后共识别大小断层249 条,断层密度1.3 条/k m2,区内NW,NWW,NE和SN 这4种走向断层共存,并且呈条带状分布,证明每一种走向的断层是相同应力环境下相同期次构造活动的产物,4种走向的断层也代表4个构造活动期次,但目前各种走向断层的演化顺序尚不明确。图1所示为X 油田断层平面示意图。由于各种走向断层在区内纵横交错发育,局部断层分布密集,导致断层在地震资料上的特征模糊或者混乱,增加了对断层空间展布形态、搭接关系及大断层边部低序级断层识别与精细

    非常规油气 2021年5期2021-11-13

  • 复杂断块构造模型快速建立方法
    建模的基础,对于断层发育情况复杂的断块油气藏,它所建立的构造模型不仅提高了对复杂断块区构造展布特征描述的精度,同时也为储层的相建模和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从而有利于研究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断层对其的影响作用[1-6]。同时,复杂构造区构造模型的准确构建也是获得复杂断块区准确速度模型,提高地震成像和反演精度的关键[7-11]。受算法影响,常规断层建模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断层接触关系时受到限制,多级“Y”型、“λ”型断层建模难度很大。对于断层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8-11

  • 动态时间规整的断层增强方法
    陆相断陷盆地中,断层往往控制圈闭的形成,因此准确解释断层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剖面中的同相轴错断、扭曲是明显的断层响应,但是当断层断距较小或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时,断层解释的合理性较低,影响圈闭可靠性评价。因此,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人们不断研究有效识别断层的方法[1-3]。早期人们主要利用各种地震属性体(如相干[4-6]、方差[7-8]、曲率[9-10]等属性)识别断层,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断层的空间特征,但对噪声很敏感,对复杂断裂的检测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年3期2021-06-01

  • 乌石凹陷主干断层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524057)断层研究是裂陷盆地结构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1-2]。断层在油气输导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是当前石油地质研究的难点[3-4]。断层的活动强度与有效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时间的匹配关系直接决定油气垂向运移量,从而控制着油气藏的富集程度和规模大小[5]。前人针对乌石凹陷主干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做过一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断层对储集层、烃源岩、圈闭控制等方面的定性研究,缺乏定量评价[6-10]。笔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1-01-11

  • 井下地质构造受采动影响下的力学响应分析
    质构造复杂,其中断层是矿产开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断层破坏岩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视为影响矿产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1-2]。在含有断层的井下条件中,采掘可能造成冲击地压、矿井突水、地表台阶式下沉等灾害[3]。文献[4]利用声发射监测与采场应力监测系统,研究了义马矿由于开采造成断层活化前后的采场顶底板矿压显现规律。文献[5]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断层倾角、煤柱留设宽度对断层滑移的影响。本文简述了断层力学模型,并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了井下断层地质受工作面

    煤矿机电 2020年3期2020-07-08

  • 顺槽掘进提前过断层施工方法在增加工作面可采储量中的应用
    掘中揭露大中小型断层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某些工作面在掘进时不得不穿过落差6~15m 左右的中型断层,而回采时为避免大面积割矸,又必须重新开切眼搬家,增加了现场工作量,同时造成了断层附近较大面积储量损失。目前,国内常采用的过中小型断层技术方法有:后退挑顶法和后退卧底法[2],即在掘进迎头揭露断层断面后探明断层产状,然后后退挑顶或卧底掘进过断层找煤。地质技术人员通过分析断层延伸规律,科学合理预测、超前探明断层产状并在揭露断层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6期2020-07-07

  •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西曹固构造带断层圈闭成因机制及定量评价
    )在裂陷盆地中,断层圈闭是最重要的圈闭类型。目前对该类圈闭的研究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断层普遍具有分段生长的特征,同一条断层不同部位的断距变化及地层变形特征不同,导致不同部位圈闭成因机制不同;(2)不同断层之间由于断层倾角、断层与地层倾向关系(同向、反向断层)、走向、延伸长度等的不同,导致不同断层邻近部位所形成的圈闭成因机制也不同。因此,只有搞清断层圈闭的成因机制,明确圈闭的构造样式、形成时期和发育部位等,才能进一步对圈闭进行精细评价以及资源量的计

    石油实验地质 2019年5期2019-11-13

  • 断层转折褶皱相关研究及应用的分析
    10059)一、断层转折褶皱模型(一)概述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首先是由Rich(1934)在研究阿巴拉契亚山低角度逆掩断裂作用时提出的,半个世纪之后,Suppe(1983)将其定量化,建立了断层形态与褶皱形态之间的几何学关系,以及断层滑动与褶皱发育的运动学模型。断层转折褶皱是由于断层转折弯曲,断层上盘岩石在下伏断层转折部位发生运动时形成,上盘岩石以形成膝折带式褶皱来调节沿着断层面的滑动。可分为2种基本类型:上凹式断层转折褶皱和上凸式断层转折褶皱。断层转折褶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5期2019-08-19

  • 论井田断层的连接
    详细地论述了井田断层的连接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因素和它们的理论依据。1. 引言几乎所有的井田无一例外地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构造破坏,发育着不同产状,不同规模的断层。一条断层可以被一个水平的许多矿山巷道不止一次的遇到,也可以在不同水平被遇到。然而,在不同巷道内或不同水平内相当的位置遇见的断层不一定是同一条断层;同样,被详细勘探确定的某条断层,也有可能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组成的。上述事实已为矿山生产的实践所证实。井田的断层证为同一的问题,也就是断层连接问题,是个很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1期2019-08-06

  • 东辛地区断层调节带的地震识别及特征
    引言断陷盆地中断层调节带是指伸展断裂体系中沿主断层走向发育并与之斜交的、调节主断层伸展位移的构造。它能连接相对独立的伸展断裂体系,传递断裂体系之间的变形,从而达到区域应变的守恒[1-4]。在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中,断层调节带的规模不一。大型断层调节带影响着盆地的形成、演化以及后期的改造[5-6],而小型断层调节带则控制着断块等局部构造的发育、形态与样式[7-8]。调节断层是起调节作用的构造形式,同时也是不同类型调节带的识别标志,它与主断层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年2期2019-04-12

  • 不同倾角下工作面沿正断层开采断层煤柱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266510)断层作为常见的矿山地质构造,与采矿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工作面布置在断层附近时,由于断层构造破坏原岩应力,造成应力重新分布,局部区域会形成应力集中,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增加。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断层附近的采矿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孔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沿断层走向推进和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断层带及工作面特征参数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的影响。代进等研究了回采巷道沿断层边界布置时先采断层上盘或先采断层下盘两

    中国煤炭 2018年12期2019-01-02

  • 小议地层倾角大于或小于断层倾角时的断层特征
    石玉海摘 要:断层主要指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断层具有超强的破坏性,它破坏了矿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矿山开采影响较大。本文通过田坝煤矿勘探实例展开论述,煤岩层倾角大小与断层倾角的关系特征,它直接导致地质勘查钻孔中控制的断层的表现特征不一样。因此,了解断层的性质对矿山开采或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正断层;逆断层;性质;重复;缺失;科学;创新;保护环境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5期2018-08-29

  • 田庄矿断裂构造复杂性与发育规律的分析研究
    ,落差1m左右的断层就可以将矿层断失,掘进期间必须进行挑顶,卧底或施工全岩巷道寻找失翼矿层;工作面断层多,频繁补开回采切眼,造成万吨掘进率大幅升高;落差在5m~10m左右的断裂构造直接影响工作面及采区开拓布局。受地质环境影响,矿井断层密集,产状复杂多变,是影响矿井生产的首要问题[2]。3 生产揭露断层复杂性情况描述断层落差大,走向延展较短,根据工作面实际揭露,此类断层主要表现在断层走向延展长度不大于30m,但落差发生急剧变化,极易造成,工作面推采受阻,无法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0期2018-08-05

  • 油田开发过程中断层纵向封闭性解析方法及应用
    015)0 引言断层封堵性一直是油气藏地质研究的热点[1]。存在3个特点:1)针对断层侧向封堵性的研究方法较多,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断层的侧向封堵能力[2-8];2)针对断层垂向封堵性虽已有一些研究方法[9-12],但以定性或半定量为主;3)注重断层封堵性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分析[13-15],忽视了其对油气开发过程的控制及影响。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受注入井注入压力等扰动的影响,断层的纵向封堵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可能由原来封堵断层转变为开启断层,油藏内流体(气体)沿断

    断块油气田 2018年2期2018-04-07

  • 英买9区块断层与剩余油配置关系研究
    来人们已经意识到断层对油气的运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断层在形成初期并不是一整条大断层,而是通过早期形成的小型断层逐渐生长连接形成一整条较大的断层,也就是说,断层是分段生长的,识别出早期小型断层端部所在的位置对提升地下可采储量和进一步开发油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找出断层分段生长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出构造局部有利区,为下一步剩余油气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英买9区块白垩系巴西改组曾获高产油流,但随后的开发并不理想,由于英买9区块白垩系巴西改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2-05

  • 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的初探
    0100)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的初探李 强,李思辰,李 峰(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走滑断层若按照断层规模及石油地质控制作用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分别是板块级、盆地级、区带级、圈闭级与显微级。对于不同类别走滑断层识别,主要是通过五种现象进行划分,分别是断面陡立、发育花状构造、平面行迹丰富、空间常见海豚效应、断层两侧地层厚度突变。研究走滑断层有关资料了之后,对走滑断层有着更加清晰全面性认识。走滑断层对于油气

    中国锰业 2016年5期2016-12-19

  • 新汶矿区翟镇井田2#煤层小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盆地中,井田内小断层构造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对煤层赋存和分布状况的了解,进而制约着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以新汶矿区翟镇井田2#煤层为例,探究井田内小断层的发育特征和规律,为采区的巷道布置及采掘方案提供依据,对煤矿的高效生产和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 翟镇井田地质背景翟镇井田位于新汶向斜中段的轴部,由于被断层围限而呈菱形展布,如图1(a)所示。井田地层走向多变,以近东西向为主,倾角多在6°~20°之间,含煤地层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井田的构

    中国煤炭 2015年7期2015-11-26

  • 淮南煤田潘二井田13-1煤层地质构造特征
    %的突水事故是由断层和裂隙引起的,每年我国煤矿采煤生产损失几十亿元。潘二矿煤田开采过程中同样受到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及冒顶事件等灾害的制约,这些因素已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上述安全隐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质构造。笔者以潘二矿的主采煤层13-1煤层为例,研究潘二矿13-1煤层构造规律,分析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对瓦斯突出、突水、冒顶等灾害问题加以系统总结。希望能够定量预测未开采区域构造,指导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1-5]。1 潘二矿13-1煤层地质构造特征为了更好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10-16

  • 应用落差法研究真武断裂带西部生长断层
    西部,夹持在真①断层和真②断层之间,包括真①断层、真②断层和一些与其平行、同性质的正断层,是高邮凹陷的南部边界,同时也是苏北盆地的南部边界断裂带,分隔了苏北盆地和苏南隆起区。真武断裂带的总体走向为北东、北北东向,倾向为北西,总长度约为80km。真武断裂带西部,即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的西段,由西向东主要包括了黄珏南和邵伯2个地区。真武断裂带西部紧邻邵伯生油深凹,具备有利的烃源条件运聚条件。区内自下而上沉积了白垩系浦口组、赤山组、泰州组,古近系阜宁组、戴南组、三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2期2015-09-11

  • 利用断层影响带理论判断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的应用
    51600)利用断层影响带理论判断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的应用曾耀辉 (兖矿贵州大方煤业有限公司地测科,贵州大方551600)本文从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谈起,介绍了断层影响带理论,对该理论依据相关的特点和工作方法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实际的例子论证了该理论生产应用上可行性,指出了该理论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断层的预测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断层;相关褶皱;相关断裂断裂构造是煤矿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所谓断裂构造是指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力在作用超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6期2015-07-27

  • 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重要性分析
    816400)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是地质断层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正断层、逆断层通常指发生断层活动时没有出现扭动互动,只出现下降盘或上升盘活动的断层;走滑断层则是同时出现扭动或滑动的断层。走滑断层属于平移断层,并且规模比较大,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储藏其中,因此,对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油田的开发与勘探。1 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1.1 直插基底、陡直的断层断面上陡下缓的犁状是坡坪式断层与倾向断层断面的基本形状,但是走滑断层断面的形状与此相反,

    化工管理 2015年27期2015-03-23

  •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特征
    ,东以河西务东主断层与武清凹陷相邻,是一个古近纪箕状断陷湖盆[1~2](见图1)。鲜强等[3]、曹敬华等[4]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油气成藏理论对廊固凹陷构造演化、油气藏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宋荣彩等[2]依据区域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演化的差异将廊固凹陷西部边界断层大兴断层划分为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和南段等4段;曾庆鲁[5]研究认为凹陷东部边界断层河西务断层活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南部形成时间比北部早。边界大兴断层与河西务断层对于廊固凹陷的沉积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控

    地质力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12-19

  • 采掘工程对断层面滑移失稳影响的模拟研究
    032000)断层是断裂岩层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种重要地质构造,在有断层影响的地质条件下,采掘工程破坏了断层围岩系统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从而使断层发生滑移,直至稳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即断层活化。在断层滑移过程中,围岩系统释放大量的能量,引发震级较高的矿震,这也是断层冲击地压的特点。以河南跃进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采掘工程对断层滑移的影响,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1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由于断层的滑移失稳,断层及围岩系统释放所积聚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6期2014-07-30

  • 断层破碎带的建模方法和意义
    质建模中,通常将断层破碎带当作一个面来处理,没有考虑到断层具有一定的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分析断层两边断块的岩性来判断其性质,无法明确地将断层的结构和属性表示出来,而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断层性质可靠性较差。前人[1-3]提出了断层破碎带的概念,认为断裂带由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组成,阐述了不同性质地层的断裂带结构特点,并且认为断层破碎带以断层岩和伴生裂缝发育为主要特征。根据露头观测结果,金强等[4]提出断层破碎带由断面充填物和派生裂缝组成,断面充填物和派生

    断块油气田 2014年4期2014-06-28

  • 断层分段生长定量判别标准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以松辽盆地杏北开发区萨尔图油层为例
    : 为了降低地震断层解释中的不确定性,以松辽盆地杏北开发区三维地震资料为靶区,以断层“转换位移/离距(D/S)”为基础,建立了断层平面分段生长定量判别标准,其中,侧列叠覆、开始破坏和完全破坏3个阶段的临界D/S分别为0.27和1。研究结果表明,① 杏北开发区278+273断层是由278断层和273断层侧列叠覆组成,同时验证了断层分段生长定量判别标准的可靠性;② 断圈类型由单断下盘翘倾型断圈校正为侧列叠覆断层孤立型断圈,同时断圈范围也明显变小;③ 断层封闭性

    地质论评 2014年6期2014-04-28

  • 基于井震结合的喇北北块二区断层变化认识
    思路,在完成地震断层识别与空间初步组合后,重点加强小断层的识别与孤立断点的组合,对构造及断层特征进行重新落实,明确研究区内各条断层分布特征,以促进和指导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的精细开发调整。1 井震结合断层解释基本思路将地震解释的断层投影结果,与测井解释断层顶面投影进行对比,分析2种资料解释形成的断层投影结果是否一致,对于结果一致的部位作为最终成果,不一致的部位,在断层走向与切割深度上,5m以上的断层,以地震解释成果为主;对于3m以下的断层,以测井解释资料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8期2014-04-23

  • 数值模型显示的隐伏弯曲断层同震地表位移特征
    引言一般情况下,断层面同震位错反演中预设断层面为平直断层。前人基于平直几何模型,拟合地震波形获得了汶川地震断层面上同震位错分布(Ji et al.,2008;王卫民等,2008;张勇等,2008),结果显示地震以逆断层位错为主,并存在明显右旋分量,主要位错分布在断层浅部,深部也存在明显位错。通过拟合近场GPS和InSAR变形资料,研究显示汶川地震发震断层南段断层面近似为铲状,北段比较平直,位错分布模式与地震波形反演结果相似,但反映出更多断层几何细节(She

    地震地质 2013年2期2013-06-22

  • 断层组合模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225009)正断层组合模式及其合理性分析陈 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断层组合的正确解释是复杂断块圈闭描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总结提炼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杂断块区局部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剖析了两条正断层交汇组合方式和几何特点,归纳提出了双断层组合的相交、切割和封闭等三类十种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断层组合的立体、平面、剖面对应关系,形成了利用特定位置和走向的三条剖面来唯一地确定每一种组

    石油物探 2013年2期2013-05-16

  • 苏北盆地许庄构造断层特征及形成演化
    苏北盆地许庄构造断层特征及形成演化贾京坤1,陈书平1,2,陈平原3,杨红彩1,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00;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3.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0)根据地震及钻井、测井资料,编制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许庄构造断裂平面及剖面图,分析江苏油田苏北盆地许庄构造的断层特征、构造演化及其断层活动特点.结果表明:许庄构造为平行式阶梯状和“y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9-07

  • 由近断层强震记录得到的断层位错过程对管道的影响分析
    等,获得了不少近断层乃至断层上的加速度强震记录。这些近断层加速度强震记录对研究近断层的地震动特征(如速度脉冲、方向性效应)、震源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层附近的加速度记录进行2次积分,并经过适当基线校正后得到断层位错时程,发现其位移峰值往往大于断层的永久位移量。而目前埋地管道在断层位错下的反应分析方法一般直接输入的是断层的永久位移量。为了管道地震安全,研究了断层位错的时间过程可能对管道应变反应的影响。首先收集整理了近断层强震记录。除了汶川地震所获得的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