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

  • 关于诗的只言片语
    文明中的自然。二诗者,思也;思者,诗人也。三一个诗人在奠定其风格后,大概会进入一个写作上的也许十分漫长、艰难的黑暗(形同地下甬道)时期。他摸索着前行,不断尝试着突破、变化或转型。在这样的状态下,他应该不再关注自我或技巧的问题,而是更多地追问写作的理由,寻求持续写下去的动力。四在当下原子化、破碎化的诗歌语境里,从根本上说“共识”是不存在的,诗人之间似乎难以达成什么“共识”;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诗人们的意识里总会有一种不证自明的需求——需要一种“共识”,或者说

    诗选刊 2023年7期2023-07-21

  • 欣园诗话(二)
    。◎习诗勿躁初习诗者,不要忙着写诗,而要忙着读诗,读古人诗,读师长诗,学好诗法,学好语法,再动笔写诗。要走循序渐进之路,切忌急功近利、躁急动笔。平心静气,多读、多释、多记,自会写出真正的好诗词来。◎关于诗顺做诗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诗顺。初习诗者,重在一个“顺”字,先将每一个句子写通顺,再将每一个通顺的句子,加起来读,仍然通顺。这就算是诗了。初习诗者,必以三顺为习,诗句顺,诗意顺,诗律顺。无顺不诗,无诗不顺。◎轻律重性清代诗论家袁枚《随园诗话》举杨万里诗云:“从

    东坡赤壁诗词 2023年1期2023-05-30

  • 驴蹄缓踏乱山青
    山封路,那骡队和诗者,都无法上路成行。骡队是快的,乱的,热闹的,紧赶慢赶地前行的;“我”是慢的,静的,漫不经心的,基本上走到哪里算哪里的。但是,却是“我”骑的一匹孤单单的驴子,踏乱了满山的烟青。不是“我”骑的驴子踏乱了满山的烟青,而是只有“我”的眼里有那乱着堆叠的山和满山的烟青,而那为了生计奔波,冒着清寒上路的骡队,眼中只有几许长路,又哪里看得到满山烟青呢?所以,这山乱也只是为“我”而乱,而山青,也只是为“我”而青。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6期2023-05-19

  • 偶得与叹喟
    奇香。沉思良久。诗者终于收回眺望的目光,他决定不再怀念茫茫旧事,也不再寻觅渺渺的远梦了。13渐渐地。渐渐地,那些不遮颜面的诗句,它们自己照亮自己,已习惯了在黑暗中独自远行。14沿着一滴泪水。还是沿着一滴泪水。我看见了花朵在璀璨中闪动的刀光。15这一刻,乡音碎裂有声。如沉沉触礁的浪。如薄薄遭履的冰。16一只蝙蝠飞离了唯一的一泓灯光。零乱无序的诗句骤然间亮了起来。17只有那一粒麦子。只有它。才是诗者永不凋零的乡愁可以长驻久安的一座宫殿。18多少年过去了。又有多

    散文诗 2021年15期2021-11-13

  • 偶得与叹喟
    奇香。沉思良久。诗者终于收回眺望的目光,他决定不再怀念茫茫旧事,也不再寻觅渺渺的远梦了。13渐渐地。渐渐地,那些不遮颜面的诗句,它们自己照亮自己,已习惯了在黑暗中独自远行。14沿着一滴泪水。还是沿着一滴泪水。我看见了花朵在璀璨中闪动的刀光。15这一刻,乡音碎裂有声。如沉沉触礁的浪。如薄薄遭履的冰。16一只蝙蝠飞离了唯一的一泓灯光。零乱无序的诗句骤然间亮了起来。17只有那一粒麦子。只有它。才是诗者永不凋零的乡愁可以长驻久安的一座宫殿。18多少年過去了。又有多

    散文诗 2021年8期2021-09-05

  • 田园牧歌的真情咏唱
    泉所得。有人说,诗者,兴也;诗者,性也;诗者,信也。这话确实说得很精辟。而我体会所得,还想加一句:诗者,真情也。我在田园诗创作中,通过格律诗的形式,讴歌农村、农业和农民,体现我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真切体悟。虽然充分运用了联想,但我要求自己,所表达的情感、体会、领悟,必须是最朴实的,坦诚的,真切的。虽然目前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但我在奋力学习,努力追求诗歌创作的高境界,力争写出好作品,以回报田园风光的薰陶,回报父老乡亲的养育。

    东坡赤壁诗词 2021年2期2021-06-01

  • 孤狼诗话
    无生气可言也。3诗者,必当为其诗也。若无情,可引情;若无景,可造景。情景相生,诗境必出,自有余音延外。4无病呻吟,如演员演戏,演得逼真,必可以假乱真,亦假亦真,自有感人之情。倘使演砸,形如替人哭丧,有泪无心,不见真情也。5有“隔”之作,若有一“线”相连,形如断藕,亦断亦连,必生韵味。若断而无丝,难成一体,岂有佳篇?6竹枝按绝句赏,少几分古味;绝句按竹枝赏,少几分趣味。7竹枝之词,取胜于竹枝之味。味者,趣也。通而不俗,俗中见味,有民歌味者方为佳构。8口语入诗

    东坡赤壁诗词 2021年2期2021-06-01

  • 宿世谬词客 前身应画师
    青丝”,此悲而得诗者;“心若闲时物自闲,闲与梅花共缠绵”,此乐而得诗者。严羽云:“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鹤庵兄学书画悟禅机,灵台澄明,智慧朗照,写诗自具金刚法眼,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鹤庵兄喜梅:“画得喜梅三两枝,清香染就墨半池”,喜兰:“九畹秋风满尺素,烟霞吞吐一枝枝”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2021-01-20

  • 前世今生,流水人间
    。”这让我明白,诗者即是它者,诗者在写下词语时候,在排列句子时候,在顿挫抑扬之后,诗者已退向远方,成了旁观者,阅读者。散文诗更具有开阔性,它可能更倾向于表达而非叙述,更容易进入“先锋”,而非陷入行文的泥沼。大约是2014年,我读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我被这些短小,梦境碎片一样轻盈和纷繁的城市迷住了。它的叙述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每一个场景像迷宫,又带着万花筒般的迷幻和奇诡。这阅读使我回到自己的写作上来。诗怎么写,才能保持它的神秘性?我所身处的城市,城市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5期2020-12-27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率真。那个时代,诗者赋诗只为抒一时之情,这种清新的自由,令人心明,令人神往。阴阳和而万物得,天地合而万物兴,《诗经》的美,最是在于它与天地自然深深的契合。“野有蔓草”,不必如花般锦簇,只要“翘翘错薪”,便得生机盎然之美;“绵绵葛藟”,不必似云杉般挺拔,哪怕是萧疏草木,也自有缠绵难断之姿。《诗经》中的万物,既包含着诗者的心声,能与人共情,也蕴藏着万物的生息荣枯、天地变化不停的大道。细细品味,便能感到与万物共度春秋的惬意自然。历史纷繁难引,但那长歌短句,自有灵

    课外语文·中 2020年9期2020-11-02

  • 野鸡
    首情节完整的诗,诗者只负责讲述,诗意却要靠读者自己去发掘的作品。前面的若干行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直到倒数第二行才反转到诗意上,给读者留足了震撼、反思的空间。生活中的诗意远高于冥思苦想的诗意,但是生活中的诗意很难发掘,这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即使发现了,在技术处理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作者在写“埋在一棵杏树下了”这一行时,关于杏树这一意象的使用不知道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总之埋在“杏树”下是最好的处理。与现实的残酷相比,杏树的繁华、美好和杏花的柔弱、甜美在联想

    江南诗 2020年5期2020-10-15

  •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率真。那个时代,诗者赋诗只为抒一时之情,这种清新的自由,令人心明,令人神往。阴阳和而万物得,天地合而万物兴,《诗经》的美,最是在于它与天地自然深深的契合。“野有蔓草”,不必如花般锦簇,只要“翘翘错薪”,便得生机盎然之美;“绵绵葛藟”,不必似云杉般挺拔,哪怕是萧疏草木,也自有缠绵难断之姿。《诗经》中的万物,既包含着诗者的心声,能与人共情,也蕴藏着万物的生息荣枯、天地变化不停的大道。细细品味,便能感到与万物共度春秋的惬意自然。历史纷繁难引,但那长歌短句,自有灵

    课外语文 2020年26期2020-09-30

  • 前世今生,流水人间
    。”这让我明白,诗者即是它者,诗者在写下词语时候,在排列句子时候,在顿挫抑扬之后,诗者已退向远方,成了旁观者,阅读者。散文诗更具有开阔性,它可能更倾向于表达而非叙述,更容易进入“先锋”,而非陷入行文的泥沼。大约是2014年,我读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我被这些短小,梦境碎片一样轻盈和纷繁的城市迷住了。它的叙述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每一个场景像迷宫,又带着万花筒般的迷幻和奇诡。这阅讀使我回到自己的写作上来。诗怎么写,才能保持它的神秘性?我所身处的城市,城市

    星星·散文诗 2020年5期2020-07-06

  • 天趣
    ,本乎天性。”“诗者,天趣也。”纯天然的东西,值得玩味,令人珍惜。诗歌的灵感得自瞬间,火花四射之际,大笔一挥,那句子就成了。胡适自己的诗作其实并不好。《尝试集》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但诸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之类,连文学初学者都糊弄不了。胡适缺少写诗的天赋,但他懂得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诗都不懂——只有给语言松绑,诗歌写作才有出路。天趣,犹如女子之天足。层层包裹之下,脚丫子不变形才怪。即使有所谓“美”的元素在,也是扭曲的东西

    读者 2020年8期2020-04-20

  • 夏夜与月光相伴
    乡村草庐中,江南诗者的思绪却如蝾的思念一般轻盈地飘飞着,似飞花飘向浩瀚的苍宇,带着美丽和不美丽的记忆,在夏夜的月光下寻找理想中的归宿。往日的旧事在夏夜的月光下回忆着,情慷在心底漫延并滋生,一些莫明的感应,回旋在心灵的呼唤中。回首逝去的昨天,候鸟盘恒,山脉无应,惆怅了年华,悠悠了情愁,赋词轻盈咏叹,月光下把一阕清词化成一缕轻烟,任晚风拖进时光的隧道,然后对着夏夜的月光拨动琴弦,奏出生命中欢乐的和忧愁的、奋进的和憔悴的乐章。夏夜的月亮皎洁在浩瀚的苍宇,光辉轻泻

    金融周刊 2019年24期2019-09-01

  • Reading the Four Books with Aristotl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y François Noël SJ (1651—1729)*
    ethod: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Hence in explaining an ode, one should not allow the words to obscure the sentence, nor the sentence to obscure the intention. The right way is to meet the intention of the writer with one’s sympat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3期2019-01-21

  • 诗观浅悟
    诗者,当首正诗观,择正路途。诗观之不正,则无以为论诗,无以为论传承也。今从诗者众,超越历代。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诗质困于诗观而难于上者应十之有三。诗观何以为正?网上,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者有之;以偏概全,且固守己见者有之。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以至误入歧途者甚多。笔者经年探究,终悟得正道一二,是以记之。其一,为诗者,必从其心好。非真心真趣,自无真爱,无爱必殆,殆必无以优。诗者才力当不可乏,然众成者之通得在于诗只可渐滋,不可骤得。唯持之以恒,方得始终。其二,师

    东坡赤壁诗词 2019年6期2019-01-17

  • “手”的怪圈
    内在方面来讲,是诗者的工作和地位从心灵的角度上根本未被诗者本人重视,诗者被取消了拓展心灵领域的立法权,人格(就是超出了一切外来的社会谱系、道德谱系、知识谱系而从人头脑自身的血肉之躯滋生出来的首次为人的意愿)的不健全,无法升华至“爱”之高度的残废情感,这意味着诗者在大地上的无立锥之地更被彻底地抹杀,而写诗这项积极救护生命本质,促进作为千百年来一个正常人的精神状态与尊严、恢复本来面目的勇气与大自然做深深交谈的崇高工作,却变成了偷偷摸摸的不良嗜好和抗击现实生活的

    星星·散文诗 2018年26期2018-12-29

  • 古老的朋友
    毛诗序》说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jiē)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换句话说,自从人类有了情感,有了梦想、愿望,诗歌就诞生了。诗歌对人类而言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当一个人心中的情感澎湃难抑,他便不知不觉地要将它抒发出来,要歌咏,要舞蹈,这些带有韵律、节奏的表达,便成了诗。以中华民族迄今有记录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8年11期2018-12-10

  • 雨过山村
    羞可爱了。当然,诗者的一份怜惜之情,也全体现在这一句上了。有的版本,“著”作“看”。就我觉来,用“看”,诗意就生硬死板了,远不如用“著”来得有意味。仅凭此句,读者完全可以想象,诗者就是这家的男主人,他好似就站在窗前檐下,伸着彻夜苦读累僵的臂膀,看着媳妇小妹挎篮捧筐地走出院子,正待转身,一下瞥见了庭中的栀子花,水袅袅的可人样,不由看住了眼,心下亦生出了对花儿的怜惜,也生出了对“妇姑”的怜惜。王建是河南人,自幼是个贫家孩子,长大后,曾当过十几年的兵,四十六岁以

    月读 2018年3期2018-03-27

  • 古体诗《卧薪尝胆》(外一首)
    光。杜甫草堂——诗者长心为谁树何夕欲书咄咄来?奇怪也怪梦幽幽;见说欲语且还休,不闻名士自风流。南柯一梦知多少?十数载是觅遐州;春梦疑去问襄王,秋云断定风难收。枕簟草堂当入定,青灯黄卷思元初;何易安然笑相问?已是翛然把尘出。更诗对酒浑已醉,如梦似想对谁诉?难得糊涂省不计,一山一水亦江湖。灯前案设置君书,谁解百年是孤独?身無所有不胜悲,已非常心悲高秋。不惮筋力再而衰,独怖一贯怕工部;赖倩得诗从君后,笑是三生把学游。红尘知世能几许?何合世故烦出岫?名利相依浑不知

    青年文学家 2018年6期2018-02-07

  • 桃花
    桃花,在古时撷之诗者多矣,如南宋周紫芝,他写过许多花,其中桃花尤多:“桃李漫山奈俗何”,欣喜“小桃花动著枝浓”,怜惜“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最早的桃花是在《诗经》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以桃花做青春女子的代言,将桃花的美好展现了出来。虽然桃花美,但难以持久,风儿一吹,落地一片,一场春雨过后更是红消香断。在花的世界里,桃花雖然不像梅花那样抵住严寒,也不像荷花那样耐住酷暑,更不像菊花一样攀住秋凉,但它在春天开放,与其他花儿争奇斗艳,用它独特的魅力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34期2018-01-02

  • 苍茫大地(组诗)
    头,仿佛一场献礼诗者诗者爱人,诗者爱花趁着夜色,我将一朵菊花插在月亮那盘得高高的发髻轻若雾岚,淡若流烟一滴露水从田埂上滴落压住菊花那蟹爪一般的脚田野金黄,菊花盛开开在脚边的菊花有些潮湿我所在的位置铺满了月色半夜,听见月光在喊叫盛开之余,花朵不会忘记用一片香气将大地填满明月光。明月光月光从来都不是出发地月光只是一个人的归途回来时看见万家灯火晚风夹杂低沉的叹息黄昏,驱车从乡间回来高架路边的万家灯火再高,高不过一道田埂再高,高不过一株野菊花月亮挂在我的头顶月光将

    雨花 2017年12期2017-12-28

  • 苍茫大地(组诗)
    头,仿佛一场献礼诗者诗者爱人,诗者爱花趁着夜色,我将一朵菊花插在月亮那盘得高高的发髻轻若雾岚,淡若流烟一滴露水从田埂上滴落压住菊花那蟹爪一般的脚田野金黄,菊花盛开开在脚边的菊花有些潮湿我所在的位置铺满了月色半夜,听见月光在喊叫盛开之余,花朵不会忘记用一片香气将大地填满明月光。明月光月光从来都不是出发地月光只是一个人的归途回来时看见万家灯火晚风夹杂低沉的叹息黄昏,驱车从乡间回来高架路边的万家灯火再高,高不过一道田埂再高,高不过一株野菊花月亮挂在我的头顶月光将

    雨花 2017年23期2017-12-07

  • 诗人病了
    意。我与众多等闲诗者一样,若写禅诗,必写莲花,必提菩提,堆砌了一系列矫作的辞藻,侥幸沽取虚名,尚自命不凡。然掩卷深思,着实愧怍。所有滑稽的罗列与聒噪的病吟似乎都抵不过“山,渐远;月,无边”这六字淡描来得意味悠长,因为它有生活的韵致。我病了,患有许多当代诗者共有的病。凌晨一点,租客晚归。三行月影,两声犬吠。一朵花,在梦中,悄悄枯萎。这何尝不是最真实的生活镜头,没有虚化,没有夸饰。寻常百姓不屑诗者的酸腐,多缘于诗者虚妄且偏执的病症。平民亦有诗意的情怀,有看云的

    唐山文学 2017年10期2017-11-25

  • 诗意地安居
    些写与思的人们,诗者的话才有人听。故乡啊,诗人的安居之地。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磨,诗人早忘记自己的居所,因而多半以流浪为生,但归乡之情却始终挥之不去。“我处处找不到家:我漂流于所有城市,我走过所有城门。现代人于我是陌生人......我从父母之邦被放逐。”“‘何处是我家?我叩问,我寻觅......”(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种一咏三叹式的惆怅、忧伤和追寻不正是诗者的真实处境吗?多少年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的苦闷仍像幽灵般回荡在阳光与阴云交织的天空。寻而不得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4期2017-05-30

  • 诗者,志之所之
    有16岁的味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者所言从来非表面之景之物。中国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人们托物言情,也借之励志。王子龙曾对媒体说:“(当年)执意考中文系,四处奔波代课的那些年,正是朱熹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刘禹锡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名句激励他度过了人生一个个低谷。”孔子有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

    金融博览 2017年4期2017-04-07

  • 道路任其长有诗总无妨
    便忘乎所以地去临诗者之境而会诗者之意。我曾倾慕于那青莲居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壮志,也曾拜服于和靖先生那“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的超脱逸然,更毋用庸说顾城那双“寻找光明的黑色的眼睛”,北岛那张“成功者的通行证”冰心那朵“染透血雨的成功的花”一首首诗歌仿若一件件信物,透过它们,我得以一阅这些丰富人生,得以会晤那此高尚的灵魂,得以寻得藏在字句中的本真。人生何其短,光阴数十载。道路任其长,有诗总无妨。

    十几岁 2017年3期2017-02-16

  • 皖南之南
    山的粗犷;把一个诗者的柔情交给水的柔情。要紧的是,采茶,担水,放牛……为自己的皱纹或白发,找一个甘愿的借口。2竹海总会将山峦叠得更高,寒冬总会对这里心怀恻隐。宏村,西递,唐模……多年前,我在这里,向当年对一个日思夜想的女人悄悄种下一份情。我想,如果山没了云的环绕,爱没了浪漫的刻意,你还会不会如此恬静地让我抱?3这次,我若不来,山野里的花会不会又一次萋萋而开?这次,我来,你将我的背包装满了花色和汩汩水声。这次,无论我怎样设防,还是将一颗坚如铁、柔若丝的心旁落

    星星·散文诗 2016年6期2016-12-29

  • 中国当代诗词社团关注 持社小辑
    龙·明诗》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孔颖达《诗谱序正义》:“名为诗者,《内则》说负子之礼云‘诗负之’,注云‘诗之言承也’。《春秋说题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诗纬·含神雾》云:‘诗者,持也。’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己志而作诗,为诗所以持人性,使不失队(坠),故一名而三训也。”一、凡志在复兴诗道,为人诚信,行事笃实,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有相当造

    诗潮 2016年10期2016-12-08

  • 我们的大兴安岭
    落人间的眼泪你是诗者潜行的麦田你种植向往,激情,以及永不停歇的澎湃我想用一首诗,为你做宽阔的表达如果你愿意,我更想用情人来作比喻你看繁花似锦你看与花香私语的时间啊也流淌过我起伏的心让我们面对面,席地而坐请触摸着我此时的心跳你是遗落在人间的眼泪每一滴,都能卸去我的一枚鳞片它贴身而长,却又锈迹斑斑你是思想者潜行的麦田,是深邃的海洋足以宽厚,收获昨日,粮食,以及翅膀也足够柔软,包容整个月色的呼吸哦,我们的大兴安岭在风中,你的每一次潮起都有着飞翔的姿势你怀里的每一

    北极光 2016年9期2016-11-25

  • 欲臻化境 须用八心 ——略说改诗
    略说改诗刘立玉一诗者,智者也,常见之;一蹴而就者,尤智者也,罕见之,甚或无,宋人刘克庄诗云:“由来作者皆攻苦,莫信人言七步成。”故改诗者,古往今来,司空见惯,层出不穷。毛泽东有言:“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或许难就难在它必须符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上;难就难在避俗避熟、求雅求新、求真求美而必须百般润色、精雕细刻、一锤定音这最后一道工序上。可以说,修改,往往是初创的延伸和提升,是面世的关卡与签

    心潮诗词评论 2016年6期2016-11-25

  • 行走在柯坪的时光
    彩游弋在中央广场诗者湛蓝的眸宿命地弥漫对于一个不是家乡却难以忘怀的地方淡淡的、甜蜜的忧伤五环路和夕照下的玻璃幕墙绝不是我们柯坪浮躁的梦想我们更加关注怎么样描述深藏在笑靥里的麦香昨夜我又拥抱了你呀我短暂驻足的地方午夜梦回的时候我不曾羞怯因为怀念一个不是故乡的地方并且在那里也没有诞下我的产床然而就是这般倔强并且渴望没有人理会歌者的吟唱所以注定没有人理解我对于玉尔其乡下那个冬日里的暖阳有着怎么样不肯割舍的臆想就这么吧,就这么吧枕着沉砂池的涛声入眠碧海青天丹心夜夜

    丝绸之路 2016年5期2016-11-23

  • 皖南之南
    山的粗犷;把一个诗者的柔情交给水的柔情。要紧的是,采茶,担水,放牛……为自己的皱纹或白发,找一个甘愿的借口。 2竹海总会将山峦叠得更高,寒冬总会对这里心怀恻隐。宏村,西递,唐模……多年前,我在这里,向当年对一个日思夜想的女人悄悄种下一份情。我想,如果山没了云的环绕,爱没了浪漫的刻意,你还会不会如此恬静地让我抱? 3这次,我若不来,山野里的花会不会又一次萋萋而开?这次,我来,你将我的背包装满了花色和汩汩水声。这次,无论我怎样设防,还是将一颗坚如铁、柔若丝的心

    星星·散文诗 2016年2期2016-07-09

  • 古人服饰颜色的指代含义
    》卷五:“红粉能诗者多,青衣能诗者最少。”《红楼梦》第十三回:“两班青衣按时奏乐。”2.借指戏曲的角色名,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衫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黑衣借指王宫卫士,上古王宫卫士身穿黑衣。例如,《战国策·赵策》:“补黑衣之数。”白衣古代平民服,即指平民,也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例如,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孟浩然》:“浩然终身白衣,良可悲夫!”紫衣春秋战国时国君服饰多为紫色,南北朝以后,紫衣为高官公服,借指高官。例如,《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8期2016-05-14

  • 永远的呼兰河(组诗)
    以故人、家乡人、诗者的身份替我,继续活着如果一切都能回到从前那些和你生命有关或者无关的事物即便落尽所有的繁华总还有一个“呼兰河”一片故乡的土地,接纳你起始先让时间静下来,先抚摸一朵小花抚摸,你的喜怒哀乐抚摸,一条河的急急缓缓我渴望被你俘虏彼此说出更多的秘密说到爱说到生命的某些细节说到故乡总会在天涯外,寻找突破口就像更多思念,保留,才会完美在旅途在呼兰河,一条水脉用大爱接纳了一个旅人的低语而今夜,我就要与这河水在你走过的每个地方,静静对峙风语沿着“克音河”行

    北极光 2016年3期2016-05-05

  • 诗者之问 (十一章)
    □谢明洲诗者之问 (十一章)□谢明洲只留下一个时辰只留下一个时辰,在这初夏的午后。让我看到窗外,看到那位捧书人走过斑马线时:匆匆远去的身影。就像在西湖的苏堤,看到一位手持雨伞的身影走过断桥。骤然间,濛濛的旧雾遮住了双眼。都忆及了一些什么。许多许多的歌泪是无法也无力重复的。新的期许,如一把可变的钥匙,耀闪着肃穆又亲切的光芒。当然,要打开一扇神秘之门,必须付出真诚与善良。还要持久地心怀倾慕与敬畏。就像面对故土上的那一片风光无限的庄稼。只留下一个时辰。看窗外那位

    中国诗歌 2016年7期2016-02-20

  • 从“诗者,持也”论刘勰的诗学观
    10097)从“诗者,持也”论刘勰的诗学观胡川英(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诗者,持也”,即诗具有扶持人心、扶持家邦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进一步发挥“持”在于“持人性情”。首先,诗歌要表现“顺美匡恶”的思想内容。其次,论诗时强调“比兴”艺术手法和“典雅”的艺术风格。最后,为了保证诗歌具有“持人性情”的作用,刘勰在传统“言志”说的基础上,吸收情感理论,从而形成“情志统一”说。诗者持也刘勰诗学观《文心雕龙·明诗》篇在总结诗的文体特质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2015-03-23

  • 寻找杜甫
    处与去处?凄凉的诗者杜甫,是凄凉的。他形单影只地奔波于生计与政治之间,却无奈家中妻儿饥肠辘辘,无奈报国无门,在现实面前,那满怀抱负的七尺男儿无奈地来到书桌前,把满心的辛酸、希冀与无奈挥洒在字里行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登上高台的杜甫俯视唐朝美好的河山时,他满怀希望,以为所有的不顺只是暂时的,终有一天能够登上政治的高台,一展满心的宏图抱负,将那无尽的才华挥洒得淋漓尽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奈身心已如那秋风中瑟瑟的叶子,已力不从心,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4年8期2014-08-28

  • 叩问生命之门
    态周而复始。在与诗者对话中:我说,醒着,就行走吧,因为行走才是不破的真理。诗者说,累了,请选择行走,或会领略另一番风景!月夜,回望一座城临近中秋的夜。生命里的玉兔,总在皎洁中逃脱地心,镇守未归乡游子的广寒宫,禁锢成一座城的寂静。城中央,有人在醉意行走。KTV里,有人嘶哑的喉咙吼出《故乡的云》,微风从天景的窗口吹过——露天广场上的女子,痴痴地托腮凝望,路人成了影子。生命里,那个北方游子的眼眸,在月光里,与岁月纠缠。一个农民工,牵着心里的魂,二锅头成了村头望归

    延河·绿色文学 2014年4期2014-07-24

  • 上课(外二首)
    养我这新世纪的穷诗者请提前通知我好令我把关于你的世界锁进福尔马林里面鹰之点评:溪知白的诗有种难得的少年老成气质,老成中又渗透者浓浓的书卷气,我相信这来自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再坚持几年没准又一个陈先法诞生。说他老成,是因为当他的同龄人还在急三火四地表达的时候,他突然慢了下来,他的眼睛凝固在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物身上,而“不起眼”才真正是诗歌的神髓所在,如“黑板上坑洼把声音吸收”, “新竹的硬渣子咯的生疼”,“沙粒灼伤和刮破的伤痕,早就是只留下可怖的多余息肉”等

    天津诗人 2013年4期2013-12-12

  • 陌生人
    想起了一些诗句和诗者1一个总是要出门的旧旅行包在火车站消逝。这是夏日:空气明亮,剔透,我想起了“白色上的白色”。2花是“诱惑”的,艾略特是“猥琐”的。谁掰开这个词,谁就掰开了死亡。3“二月。墨水足够用来痛哭”那么五月?六月呢?我的夏日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冬天,老是纠缠一起。4许多没名堂的瞎想在手心开花,许多没名字的荆丛刺痛脚趾。当我失去我“被失去的地点”,你的记忆总是最先抵达。5明亮的空气里爆裂一串咳嗽,那是滞涩与畅通的又一次艰苦搏斗。诗句和诗者在这一刻苏醒。

    延河 2012年4期2012-12-18

  • 刘勰“诗持人情性”论辨析
    进行了界定——“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是刘勰诗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行的观点把“持人情性”理解为讲诗的政治教化作用而非诗的含义,既没有把握《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独特论说方式,也没有将刘勰诗论和其“标自然为宗”的文学观相结合,因而造成了误读。刘勰不仅用诗“持人情性”的新观点重申了自己的“自然”文学观,还对孔子“思无邪”思想作了新的解读。刘勰;诗论;《文心雕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广泛论述了当时存在的各种文体,但他最看重、谈论最多的是诗体。上篇“文体论”的前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4-02

  • “诗”字义源流考
    '《郑注》曰:'诗者,所以言人之志意也。'《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疏》曰:'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又曰:'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乃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此皆以意训志,转为情感之义,谓诗者所以表明人之情意者也。”[10]65-66可知, “诗”即言人之情志,谓人类情志之吟咏表露。又《说文》云:“志,意也。从心之声。”根据段注,《说文》对于“诗”字的释义与《毛诗序》同,皆为“志意”之旨。又如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诗意淄博
    意浓浓。淄博,是诗者笔端流淌的源泉,汩汩不息。淄博,在诗者笔下古老雄壮而有韵味;淄博,在诗者眼中风华正茂透着股股青春气息。淄博,南泰山北黄河。山,是巍峨高大峻峭的山;河,是雄浑豪迈昂扬的河。那一脉脉山梁是诗者填满的唐诗宋词,那一波波犁浪是诗者吟哦齐风鲁韵时弹奏的五线谱,正是那缀满齐风鲁韵和唐诗宋词的美文让我品味了淄博的诗意。富有诗意的淄博镌刻在北辛、大汶口、龙山这数千年文化的卷籍里,从远古款款而来,一路走进我的旅游生活。远处最后一盏灯亮起时分,我走进淄博的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9年7期2009-11-20

  • 读书短札
    ”(501页)“诗者,人之心头忽然一声耳,不问妇人孺子,晨朝夜半,莫不有之。今有新生之孩,其目未之能张也,其拳未之能舒也,而手支足屈,口中唾然,弟熟视之,此固诗也。天下未有不动于心而其口有声者也,天下未有已动于心而其口无声者也。动于心,声于口,谓之诗。故诗者,未有多于口中一声之外者也。”(502页)圣叹诗文评点,多独到之见,令人折服。但为取得石破天惊效果,每每把话说绝,说过头。过犹不及,遂致片面。当然是深刻的片面。扩而思之,《诗经》、《楚辞》来由,是否与“

    读书 2004年4期200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