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

  • 中资银行对丝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及效果评估
    关键作用,而中资银行是资金融通的支撑性来源。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资银行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资银行在丝路建设的金融支持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建议。关键词:中资银行;“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070引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地区)、30多个国际组织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4期2022-02-22

  • 2021中资银行世界排名继续领跑
    排行榜显示,中资银行包揽前四,中国继续发挥全球银行业增长引擎作用。此次上榜中资银行共有144家,中资银行的一级资本金和总资产规模增长18%以上,中资银行的一级资本金规模甚至接近排名第二的美资银行的两倍之多。统计显示,尽管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全球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去年中资银行税前利润提升5.2%,总利润达到3480亿美元,冠绝全球。去年全球银行百强的利润率整体而言下降19%,利润额排名全球第二的美资银行利润下降32%,利润额排名全球第三的日资银行利润率下降

    环球时报 2021-06-292021-06-29

  •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长期协同效应研究
    足。关键词: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招商银行;永隆银行;协同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5-0078-03引言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门逐渐开展全球化经营的道路,通过海外并购快速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已经成为全球重要银行的必然选择。近些年,中资银行进行海外扩张的需求日渐攀升,海外并购涉及的交易金额和规模不断刷新纪录。在银行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5期2020-11-02

  • 在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比较分析及中资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鱼”发展成为中资银行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近两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中国银行业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新时期,面对外资银行的强势“入侵”,中资银行更应该注意扬长补短、稳扎稳打,在金融科技和重点业务上做足功课。关键词: 中资银行  本土银行  外资银行  金融业对外开放2019年,随着我国相继修订、出臺了多项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我国金融业迈入对外开放新时期。接下来,外资银行将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规划,结合人民币

    时代金融 2020年22期2020-10-21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倡议给予了中资银行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对于经济一体化和实体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结合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现状及问题,中资银行应不断探索具备可行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只有结合自身发展轨迹因地制宜,在不断完善风管制度及信息系统的同时构建专业化团队,才能谋求可持续的海外发展。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资银行 国际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各国共建更加平衡、包容、稳定、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鼓励沿线国家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区域合作,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

    时代金融 2019年6期2019-04-10

  • 浅议基于中资银行角度的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析
    融资风险 中资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c)-040-02随着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加强了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贸易、旅游、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鼓励中国公司投资海外项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政府大多利用PPP模式,通过特性经营协议与社会资本形成合作关系,规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成立一个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

    中国商论 2018年36期2018-09-10

  •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多元动机及其博弈决策分析
    特殊性,导致中资银行跨国并购与国际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相比存在着差异性。中国资本市场至今还未完全开放,因此中资银行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明显影响,反而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快速发展。据《福布斯》评选出的2017年全球规模最大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排第1、2、7、9名,中资银行从规模上已进入到世界商业银行前列。但是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目前,中资银行境外营业入收占比平均水平为8.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5-25

  • 基于态势分析法探讨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富裕阶层已经成为各银行争夺的目标群体。尽管内外环境复杂,但是私人财富正在迅速积累,并且需求旺盛。本文通过事态分析法的SWOT模型,对我国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加速布局跨境服务体系,培养私人银行家;全面提升私人银行客户综合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强规范服务流程,发挥整合服务优势三个方面给出了发展策略。关键词:态势分析法 SWOT模型 中资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早于十六世纪的瑞士兴起,在中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2017-12-27

  • 探讨中资银行海外反洗钱风险与防范
    越来多,其中中资银行在海外进行发展时面临着跨境税收、反洗钱、反垄断规章等不少的风险。本文中,以我国中资银行企业在海外受到反洗钱监管当局频繁干涉制裁的问题,从我国在海外的银行分布方式以及国际上各个国家对反洗钱的态度、打击力度、监管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我国中资银行在海外进行运营发展中如何防止这种反洗钱的合规风险。关键词:反洗钱;中资银行;海外反洗钱监管在国际上,反洗钱就是为了防止有掩饰黑社会性质的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隐藏毒品犯罪等一些犯罪将所得的收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2017-11-29

  • 广发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案例分析及启示
    涛[提要]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实践已走过十余年的路程,中外双方的合作一度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广发银行引入花旗集团的案例为典型,从企业文化与制度视角深入探讨中资银行在战略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中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案例分析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XGJ012)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7月16日一、引言中资银行大规模引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8期2017-09-02

  • 中资银行驻美机构反洗钱困境及对策研究
    国走出国门的中资银行,由于长期处于“规则为本”、低烈度的反洗钱环境,对美国反洗钱规则表现出不熟悉、不适应、缺乏足够应对措施等特点,已经成为反洗钱重点监控对象,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反洗钱监管体系,分析中资银行驻美机构反洗钱问题的形成原因,对中资机构制定反洗钱战略、走出反洗钱困境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中资银行 驻美机构 反洗钱 黑名单 跨境清算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b)-027-03

    中国商论 2017年2期2017-05-30

  • 中资银行国际化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影响分析
    振摘要:利用中资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与中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相关数据,运用倍差法分析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对中资企业ODI的影響。研究发现: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中资企业ODI的增长;同时,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设立的数量越多,对中资企业ODI的推动作用越强。从动态来看,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设立对中资企业ODI的影响,在海外分支机构设立1年后变得显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中资企业ODI的影响逐渐增大。该研究从中资银行国际化的视角,分析了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年1期2017-03-17

  • 云南省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各项优劣势比较分析,得出中资银行在盈利能力与人民币业务市场等方面有优势;而外资银行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及优秀的管理人才等优势的结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都必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促进云南省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关键词】外资银行 中资银行 比较分析一、外资银行在云南省的发展状况(一)外资银行在云南的数量银行业占我国金融业的极大比例,而外资银行又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最重要纽带。就外资银行发展来看,虽然我国西部外资

    时代金融 2017年3期2017-03-09

  • 中资银行价值首超美
    原题:报告称中资银行的总价值超过美国同行 一家商业价值评估咨询机构发布报告称,随着中资银行凭借资产基础和品牌价值成为全球领军者,它们的价值总和已经首次超越美国同行。总部位于伦敦的品牌财政公司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银行品牌500强”报告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以47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银行,其品牌价值同比增长32%。该报告称,中资银行的品牌总价值高达2580亿美元,占500强品牌总价值的24%,相比之下,美资银行的该占比为23%。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

    环球时报 2017-02-062017-02-06

  •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中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略投资者持股中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赵 红1,赵雪言1,张 翼2(1.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北京 100006)基于27家有外资持股的中资银行和28家无外资持股的中资银行2002-2013年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外资银行是否持股及其持股比例两个方面探究了其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持股整体上会使中资银行效率提升;外资银行持股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因银行类型不同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12-23

  •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并说明了未来中资银行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关键词】中德并购 企业并购 中资银行 金融服务并购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行为,由于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中国企业要进行海外投资,需要面临很多困难,然而在面临着种种并购困难的前提下中国企业依然持续对德国进行投资。一、中德并购兴起的现状分析现分析2010年~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并购德国企业的业务范围,该业务范围描述如表1:以上中国企业与德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均为中资银行的参与及促成。2010年以后,中国企业加快了对外投

    时代金融 2016年27期2016-11-25

  • 中资银行四进前五 经营效率冠压群雄
    ,那么有四家中资银行进入全球排名前五,就不能不让世人刮目相看了。在发达经济体仍在全球银行布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比肩甚至超越发达经济体银行业的新兴经济体,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国人骄傲。综观最新千家银行排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易晓微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表示,新榜单主要有三大关注点,即前十大银行以中美银行为主,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资银行整体排名稳步上升,行业地位日趋重要;国际大型银行转型初见成效,但盈利压力犹存。首先,从排名前十的银行

    时代金融 2016年22期2016-10-31

  • 境外中资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的机遇与策略
    要】近年来,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子公司、代理处等经营网络快速扩张,并正成为国际银行业市场竞争劲旅。从盈利情况看,境外中资银行规模和盈利总体增速迅猛,但其主要收入来源仍为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占比相较国际先进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中资银行主要依赖于传统资产负债规模带动的中间业务发展模式,未来将无可避免地面临市场规模瓶颈、行业竞争激化以及自身资本约束、业务风险曝露等诸多掣肘。境外中资银行要主动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和新格局,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相关价值链的延伸、整合与重建

    时代金融 2016年20期2016-09-10

  • 经济新常态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文章通过分析中资银行面临的经济金融政策形势以及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不利因素,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式、业务、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建设等策略选择。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一、 引言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称之为经济新常态。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之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预示着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時期。这种大时代经济背景与中国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因素的叠

    现代管理科学 2016年6期2016-05-14

  • 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初期的挑战与应对
    坤摘要:当前中资银行正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政府干预、文化差异、品牌形象差以及商业模式落后等。文章利用13家中资上市银行的数据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化初期,中资银行受到了负面影响,经营绩效下滑。为缩短海外扩张的“衰退期”,文章主张中资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着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关键词:国际化;经营绩效;中资银行;路径选择一、 引言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令人

    现代管理科学 2016年4期2016-05-14

  • 中外股权合作、无形资源优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基于无形资源理论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剖析
    形资源理论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剖析魏 涛(贵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是一项以股权合作为纽带、以获取境外优势无形资源为目的、以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战略举措;战略引资这种股权合作形式是在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中资银行促进自身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鉴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隐默性、发挥作用适配性和积淀长期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获得境外优势无形资源,宏观层面银行监管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鼓励中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16

  • 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反垄断法探析
    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反垄断法探析魏彦芳(天水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甘肃 天水741000)摘要: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引进科学的治理经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银行业经济力集中,形成垄断,影响公平竞争并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因而有必要予以反垄断规制。但是,目前我国关于银行业并购的立法体系尚不够健全,用以调整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法律法规尚存诸多缺陷。因此,在总结美国银行业并购的相关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我国有关银行并购的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2期2016-03-07

  •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际化等战略,中资银行需要不断拓展海外业务,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中资银行在海外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正在面临“成长的烦恼”。如何应对海外经营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进行有效的风险预防,除了应熟悉当地法律,依法进行合规经营,科学、高效地治理公司等内因尚需不断改进。中资企业海外经营会面临诸多风险,文中重点以中资国有银行在美国遭遇的各种法律诉讼困境为研究对象,力求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一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3期2015-11-29

  • 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无形资源获取动因分析
    要:近年来中资银行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展开了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而且“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在出海方式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海外并购的模式。基于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对银行业竞争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须立足获取优势无形资源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关键词: 中资银行 国际化经营 无形资源获取 竞争力提升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6-001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年6期2015-02-02

  • 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策略研究
    面引领和指导中资银行“走出去”战略布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本文从银行业全球布局出发,统筹考虑我国银行业海外布局,同时兼顾国家外交战略需要,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路线参考。银行业“走出去”考量因素客户追随2003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年新增投资额由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复合

    银行家 2014年9期2014-09-18

  • 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策略研究
    面引领和指导中资银行“走出去”战略布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本文从银行业全球布局出发,统筹考虑我国银行业海外布局,同时兼顾国家外交战略需要,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路线参考。银行业“走出去”考量因素客户追随2003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年新增投资额由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复合

    银行家 2014年9期2014-09-18

  • 中资银行境外发债创纪录
    3日报道称,中资银行今年已在境外发行债券140亿美元,远超去年全年的90亿。报道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为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制订了严格时间表,中资银行为充实资本大举赴海外借债。不过也有分析指出,中资银行海外发债的脚步扩大同中资企业“走出去”有关。 根据银监会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到2018年必须不低于9.5%。巴克莱预计,中资银行为此需要募资1万亿人民币。安石投资管理公司分析师说,在境外信贷市场借款的趋势反映中国对银行系统的谨慎策略。“

    环球时报 2014-06-242014-06-24

  • 探讨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比较分析
    分激烈。作为中资银行,为了应对这激烈的市场,要对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劣势的产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1 危机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第一次在上海以及北京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3月。私人银行就此也成为了第一家推出了高端个人服务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跟随着中资银行的脚步,中信、招商以及建设银行等也开始陆续进行了私人银行业务。这些业务主要的

    中国商论 2014年10期2014-03-11

  • 中资银行竞相为澳企提供信贷
    14日报道,中资银行加快了向澳大利亚大公司借款的脚步,它们已经超过西方国家银行业巨头,比如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成为给澳企提供银团信贷的重要供应方。报道援引澳大利亚费法斯集团媒体消息称,中资银行在澳发展迅速,可以从上半年数据窥见一斑。截至2013年6月的上半年内,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都是银团信贷的前15大供应方。数据还显示,随着不少欧洲银行行为越发谨慎,中国国有银行在借贷方面的角色逐渐超过欧洲银行。据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和英国路透社数据,在银

    时代金融 2013年31期2013-08-15

  • 美称发现中资银行同伊朗交易证据
    的话称,关于中资银行具体操作模式的信息极具价值,美国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加强相关措施,阻止中资银行与伊朗的经济往来。上月,美国刚宣布制裁中国昆仑银行,理由是这家银行同伊朗银行存在业务往来。 报道称,美国检方怀疑中资银行允许疑似为武器发展融资的客户在中国开设账户,最终通过其在美国的支行实现资金转移。但问题是中国政府和商界很少执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且基本不理睬美国当局要求其提供相关信息的请求。该关键证据是在美国检方对汇丰和渣打银行的调查中发现的,汇丰和渣打在整个

    环球时报 2012-08-312012-08-31

  • 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时至今日,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应该实现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公平竞争。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合理的应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入侵和挑战,不仅能使中资银行在“鲶鱼效应”作用下开始关注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途径,而且也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内部改革,提升内在竞争力。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成了外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要目标。外资银行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综合实力排名前几位的银行均在我国建立机构。截至2010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7期2012-08-15

  • 中国会成世界银行家吗
    1家企业中,中资银行占据4席。中国银行系统已是位居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银行体系,但其经营范围仍基本局限于国内业务。工商银行并不是汇丰那样名头响亮的国际银行,即便其市值令所有美国银行相形见绌。中国四大银行以庞大的融资规模成功上市,在世界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但它们仍处于政府严控下,被围在中国墙之内。 中国会成为世界银行家吗?今年2月中国宣布将打破制约国内大银行的计划,有关中资银行将像中资企业那样成为国际参与者的希望迅速呈现。业内人士表示,中资银行已具备跟随中企

    环球时报 2012-04-272012-04-27

  • 中国会成世界银行家吗?
    1家企业中,中资银行占据4席。中国银行系统已是位居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银行体系,但其经营范围仍基本局限于国内业务。工商银行并不是汇丰那样名头响亮的国际银行,即便其市值令所有美国银行相形见绌。中国四大银行以庞大的融资规模成功上市,在世界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但它们仍处于政府严控下,被围在中国墙之内。 中国会成为世界银行家吗?今年2月中国宣布将打破制约国内大银行的计划,有关中资银行将像中资企业那样成为国际参与者的希望迅速呈现。业内人士表示,中资银行已具备跟随中企

    环球时报 2012-04-272012-04-27

  • 中资银行全球化还应全面认识
    市分行研究室中资银行全球化还应全面认识□ 陈支农 中国农业银行江苏淮安市分行研究室近来,中国多数大银行开始恢复海外扩张努力,重拾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时搁置的全球化计划。在重启海外扩张步伐的中资银行中,工行继续“一马当先”:该行低价收购了美国富通证券的固定收益清算业务,以助力工行在美分行的结算业务,提高竞争力。随后,工行又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并于2011年1月21日(美国中部时间)在芝加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而就

    产权导刊 2011年5期2011-04-02

  • 去行政化:中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明化已经成为中资银行改革的成果和深化改革的重力。但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先天特点和外部环境特殊性,去行政化仍是今后中资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词:中资银行;商业化;改革;去行政化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03-02自2004年以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资商业银行进行了包括注资、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这一过程也成为中资商业银行去行政化的过程。但在国家和各国有银行都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0期2009-10-14

  •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迈出实质性步伐
    占的威胁下,中资银行是否有必要急于去海外淘金呢?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2006年最后的十几天里,国内三家最大的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迈出了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12月18日,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100%已发行股本;12月29日,建设银行正式完成对美国银行(亚洲)100%股权的收购,收购金额近100亿港元;12月30日,工商银行收购印尼哈利姆银行90%的股份,另外10%的股份,

    董事会 2007年7期2007-08-01

  • 权力荫庇下的发家史
    啧称奇的是,中资银行吃利差不仅吃得心安理得,而且吃得“卓尔不群”。《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一笔交易银行可以轻松赚到至少三百个基点的利差,而在成熟的市场上,能达到二十个基点已经很不错了。利差如此悬殊,既可佐证中资银行生财有道,又可看出外资银行不如中资银行“长袖善舞”。由此笔者想到了一个类似的现象,日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仅仅在上半年六个月的一千三百七十亿元

    杂文选刊 2007年13期200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