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

  • 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食卫生等[1]。鼻窦内镜是一种常用的耳鼻喉科检查工具,它可以通过鼻腔进入鼻窦,观察鼻窦内部情况。在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鼻窦内镜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鼻窦内镜可以帮助医师准确地诊断鼻窦炎、鼻息肉、鼻窦肿瘤等疾病。通过内镜观察,医师可以清晰地看到鼻窦内部的情况,包括炎症程度、息肉大小、肿瘤位置等,从而制订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2-3]。其次,鼻窦内镜还可以在手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鼻窦疾病,如鼻息肉、鼻窦炎等,内镜可以帮助医师更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2023-10-08

  • 尽早识别鼻窦癌的蛛丝马迹
    科学,尤其是鼻腔鼻窦的炎症与肿瘤为重点。擅长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小儿鼻科疾病、鼻腔鼻窦及鼻颅底相关肿瘤的诊治,娴熟完成内镜下各类鼻腔鼻窦手术,如全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鼻窦真菌清理术、鼻腔扩容术、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根治术、前后鼻孔狭窄闭锁成形术等,以及鼻-眶-颅底相关手术,如鼻腔泪囊吻合术、眶减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经鼻各类颅底肿瘤切除术等。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周六全天“阿嚏!阿嚏!”秋季天气忽冷忽热,让人不停打喷嚏。在熙熙攘

    祝您健康 2023年10期2023-10-08

  • 不同术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000)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晰,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初始治疗主要包括鼻腔灌洗、口服药物等,但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未得到缓解,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手术是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重要手段,其中鼻窦球囊扩张术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是治疗CRS 患者较为多见的两种术式,二者在改善患者鼻腔情况和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两种手术方式也存在不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2022-12-09

  •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从而重塑高级别鼻窦肿瘤的格局。鼻窦畸胎癌肉瘤(TCS)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肿瘤,混有畸胎瘤、癌和肉瘤成分,目前仍对该病知之甚少。因TCS的多表型分化引发对其组织起源的持续争议,并导致与其他几种恶性肿瘤在诊断上有重叠。该文拟通过评估TCS的分子基础来阐明其发病机制和诊断。作者选取22例TCS和153例其他鼻腔鼻窦肿瘤行SMARCA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8例TCS(82%)SMARCA4表达缺失,其中15例(68%)完全缺失,3例(14%)部分缺失。15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1-25

  • 鼻窦灌洗液IgE、sIgA评估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转归的临床研究
    芳芳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病因复杂,诸多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而病情反复致感染、缺氧等因素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和学习均造成很大影响[1]。临床上CRS患儿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制定正确合理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对改善CRS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鼻窦灌洗液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8期2022-09-14

  •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泌物、感冒是引起鼻窦疼痛的3个常见原因。缓解鼻窦疼痛,可以试试以下3个方法:改善鼻腔湿度 干燥、黏稠的鼻涕,会在鼻腔内形成干痂,导致鼻窦不通畅,也可使细菌、病毒滞留在鼻腔中,所以,保持鼻腔湿度,可以使鼻涕变得稀薄,促进流动。盐水冲洗 盐水冲洗可以清洁鼻腔,还可以缓解鼻窦疼痛。建议使用鼻窦冲洗瓶,一般选用生理盐水进行洗鼻,注意洗鼻时不可太用力。冷热敷交替 可以在鼻部放一塊热毛巾,帮助温暖鼻腔,也可以使用冷热敷交替的方法,来缓解鼻窦疼痛和压力。具体做法为:在鼻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4期2022-04-18

  • 军事飞行人员鼻窦气压功能训练方法与评定指南(2022)
    伤、变压性眩晕、鼻窦气压伤、高空减压病、肺气压伤等气压损伤性航空病的诊断和处置原则已经写入国家《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1]。其中,高空减压病和肺气压伤是发生在训练时或战时,座舱与外界气压环境迅速相通的意外情况下。而耳气压伤、变压性眩晕、鼻窦气压伤在正常飞行情况下,也可能发生。耳气压伤、变压性眩晕的发生均与耳气压功能障碍有关,称之为耳气压功能不良。为降低耳气压功能不良对飞行安全的影响,2021 年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军事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训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25

  • 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的相关研究
    曾葭,董龙宝慢性鼻窦炎、鼻窦黏膜下囊肿、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等鼻科疾病是飞行中鼻窦气压伤或耳气压伤发生的重要原因,可潜在地、不同程度地影响飞行安全[1⁃3]。 飞行员的年度体检或改装体检中可发现较高的慢性鼻窦炎发生率[1⁃3],有些甚至影响后续正常飞行。 据最新的诊断标准[4],出现鼻塞或黏性/黏脓性鼻涕等症状、鼻内镜检查见黏性/黏脓性分泌物且具有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患者(病程超过12 周)可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但是对于无明显症状或体征而具有鼻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7

  • CT多征象诊断及鉴别诊断鼻-鼻窦真菌感染研究
    400021鼻-鼻窦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等,真菌性感染呈逐年攀升趋势。鼻腔真菌性感染分为侵袭性及非侵袭性两类[1],其中侵袭性包括急性侵袭性、慢性侵袭性及慢性肉芽肿性真菌性鼻窦炎,非侵袭性包括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和真菌球。目前国内以非侵袭性多见,但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为鼻阻塞、鼻引流、鼻过敏和鼻下垂[2],致使其与鼻窦其他病变极易混淆,既往CT单征象分析显示软组织内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6期2021-11-23

  • SCC-Ag、CEA、EB病毒VCA-Ig A诊断鼻窦癌价值及与化疗反应性关系
    胡浩 聂丽 吴俊鼻窦癌发病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总人数的11.9%,但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最佳手术治疗时间[1-2]。因此,寻找一种有效诊断指标是开展个性化精准治疗、促进鼻窦癌患者预后改善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3-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EB 病毒壳抗原免疫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3

  • 以鼻腔鼻窦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
    1个月”于外院行鼻窦CT显示:左侧鼻腔占位(图1)。遂于外院行左侧鼻-鼻窦-前颅底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腺癌,CK(+)、p40(+)、CK7(+)、Vim(-)、p63(-)、Ki-67(+,30%)。外院诊断为鼻窦腺癌。术后1个月予以化疗1个周期(方案不详),后因头颈部疼痛终止化疗,PET-CT显示:筛窦及右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结节灶(图2);两肺弥漫性大小不等结节灶伴左肺上叶舌段阻塞性改变,考虑肺转移(图3)。因患者不同意行进一步

    中国肿瘤临床 2021年1期2021-02-05

  • 浅谈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与发展,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方式也逐渐从传统根治性鼻窦手术演变为重建患者鼻腔结构并恢复其鼻腔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鼻窦内窥镜手术[1-2]。虽说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在传统根治性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开来,但相对于传统根治性鼻窦手术来说,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等优点,且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但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患者总体手术效果,为进一步保障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将鼻窦内窥镜手术在我国临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2020-12-25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源于鼻腔14例,上颌窦4例,筛窦2例,大多呈匍匐式生长,形态不规则,Gd-DTPA 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对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10-26

  • 鼻窦球囊扩张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嗅觉改善的影响
    0053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上多伴有头痛、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机体健康威胁较大[1]。目前针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多采取手术治疗,其中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为CRS治疗的常用术式,应用效果确切,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且并发症较多,极易影响术后恢复质量[2]。目前鼻窦球囊扩张术已在CRS治疗中逐渐开展,但临床上针对采取鼻窦球囊扩张术或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取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却无确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2020-08-06

  • MRI 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年研究显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多次复发,可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将近10%,显示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种边缘性肿瘤。本病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但高复发率的特点,易导致癌变的发生。从临床研究来看,鼻腔内手术复发率的降低,与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有着直接关系[1]。因此,其影像诊断和规范治疗,特别是术前全面掌握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ose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影像学特征、分期和起源等指导手术一次性彻底切除等受到临床高度关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0期2020-06-23

  • SMARCA4缺失性鼻腔鼻窦癌:10例研究扩大SWI/SNF基因驱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遗传谱
    0.近年分化差的鼻窦癌相关分子发病机制备受关注,有几种组织形态学上未被分类的未分化鼻腔鼻窦癌,依据其独特的遗传学特征被重新确定了亚型或病种,如中线癌和SMARCB1缺失癌。作者描述一组罕见的鼻腔鼻窦未分化癌样肿瘤,其特征表现为免疫组化标记酵母交配型转换/蔗糖不发酵复合物染色质重塑SMARCA4(BRG1)缺失。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0~67岁,中位数44岁。6例患者发病部位为鼻腔,2例患者发病部位为鼻及鼻窦,2例患者发病部位不明。6例患者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02-28

  • 鼻窦球囊杂交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00191)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如药物治疗无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首选的外科治疗手段[1]。但该手术仍难以避免窦口黏膜损伤、破坏解剖结构与出血、术后瘢痕形成等医源性损伤[2]。2006年Brown等[3]提出鼻窦球囊扩张术(balloon sinuplasty,BS)治疗慢性鼻窦炎,但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结构异常、筛窦病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11期2019-11-28

  • 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黑色素瘤;鼻腔;鼻窦;鼻内镜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异常分裂增殖而成的一类少见恶性肿瘤, 主要分布于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发生于鼻腔黏膜的黑色素瘤颇为罕见, 约为鼻腔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7%[1]。而原发性、无色素性黏膜性黑色素瘤更为少见, 约为鼻腔黑色素瘤的13%~18%[2]。本科近日收治1例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86岁, 因“左侧鼻腔反复出血, 伴鼻塞1个月”于2018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6期2019-11-18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鼻窦内窥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鼻窦内窥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该三甲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接收糖尿病合并鼻窦疾病患者106例,随机抽取病例将患者分为A组(n=53)与B组(n=53),A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B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并发症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症状的粘连、窦腔的感染、眶内积血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循证护理;糖尿病;鼻窦;内窥镜手术;围术期[中图分类号] R59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6期2019-11-12

  • 两类最常见鼻窦部淋巴瘤的特征不相同,预后却相似
    是最为常见的两类鼻窦部淋巴瘤,且初诊时均以局灶期多见。那么,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有何不同呢?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又有怎样的差异呢?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Yu Huang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深入比较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差异。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上。该研究分别纳入47例鼻窦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N-DLBCL)以及211例鼻窦部结外NK/T淋巴瘤(SN-ENKTL)。通過比较这两类淋巴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2期2019-08-19

  • 盐酸哌替啶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将22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118例,行鼻腔麻醉加术前盐酸哌替啶注射组及对照组(110例,仅行鼻腔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續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术中及术后疼痛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 盐酸哌替啶 鼻窦 手术中图分类号:R971.2; R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05-0

    上海医药 2019年5期2019-04-02

  • 浅析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容提要: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在临床中得以迅速开展并取得显著进步,同时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也将传统根治手术转变为功能性手术,对于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也产生了根本性改变,也进一步将手术范围扩展至眶尖、颅底、眶内以及颌面。文章旨在对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鼻窦内窥镜技术最早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当中,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且也将鼻科学推至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相关器械的推陈出新,以及技术方案的不断延伸和发展,临床手术适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2019-01-14

  •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研究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方法:回顾90例2014年2月-2017年12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鼻内镜手术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相近(P>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5期2018-12-12

  •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燕 李健忠 李萍鼻窦炎就是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的疾病, 可能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有时候一个或一组发病, 发病率较高, 大约在8%~15%[1], 表现为鼻塞、流臭秽脓涕、局部疼痛等。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 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急性鼻窦炎病程<12周,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病程则>12周[2,3]。本院为了使鼻窦球囊能广泛充分地利用到手术中, 将球囊内部不常用或者无用配套去除, 将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2018-11-19

  • 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的效果
    理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鼻内镜;鼻窦;规范化延续护理;临床应用价值受环境污染、快生活节奏等因素影响,我国鼻腔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各年龄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2018-10-21

  • 正常成人鼻窦黏膜病理学特征观察
    王天友0 引 言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面骨中的一些含气腔,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方向和鼻窦的位置,可将鼻窦分为前组鼻窦、后组鼻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maxillary sinus,MS)、前组筛窦(anterior ethmoid sinus,AES)、额窦( frontal sinus,FS),引流至中鼻道[1];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posterior ethmoid sinus,PES)和蝶窦(sphenoid sinus,SS),引流至上鼻道和蝶筛隐窝。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5期2018-09-25

  • 缓解鼻塞有妙法
    腔中的黏液,缓解鼻窦炎症。虽然效果不会持续一整天,但是至少能让我们享受到一两个小时的顺畅呼吸。妙招二:使用加湿器加湿器释放的蒸汽可以帮助鼻塞患者缓解鼻塞。因为加湿会使房间内的湿度缓慢增加,有助于顺畅呼吸。妙招三:使用盐水鼻腔喷雾剂鼻腔中增加的水分可以帮助缓解鼻塞,盐水鼻腔喷雾不仅可以帮助稀释鼻腔中的黏液并缓解炎症,还可以将鼻窦中多余的分泌物冲洗出来。妙招四:使用洗鼻壶另一种清洗鼻窦的方法是使用洗鼻壶。这类装置旨在帮助清除鼻腔中的黏液。通常情况下,使用方法是

    保健与生活 2018年9期2018-06-14

  • 鼻窦球囊扩张术与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今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仍难以避免窦口黏膜损伤、解剖结构破坏及术后额窦口极易形成瘢痕和狭窄,使额窦的手术治疗十分棘手[1]。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BS)则为微创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鼻窦内黏膜并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术后并发症少,舒适度高等的优点[2-3]。本文对慢性额窦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FESS和BS,并对手术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3期2018-04-27

  • 两类最常见鼻窦部淋巴瘤的特征不相同,预后却相似
    是最为常见的两类鼻窦部淋巴瘤,且初诊时均以局灶期多见。那么,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有何不同呢?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又有怎样的差异呢?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Yu Huang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深入比较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差异。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上。该研究分别纳入47例鼻窦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N-DLBCL)以及211例鼻窦部结外NK/T淋巴瘤(SN-ENKTL)。通过比较这两类淋巴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7期2018-04-16

  • 两类最常见鼻窦部淋巴瘤的特征不相同,预后却相似
    是最为常见的两类鼻窦部淋巴瘤,且初诊时均以局灶期多见。那么,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有何不同呢?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又有怎样的差异呢?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Yu Huang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深入比较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差异。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上。该研究分别纳入47例鼻窦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N-DLBCL)以及211例鼻窦部结外NK/T淋巴瘤(SN-ENKTL)。通过比较这两类淋巴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2期2018-02-07

  • 用鼻中隔矫正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用鼻中隔矫正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彭国华(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50)目的:分析用鼻中隔矫正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矫正-开放组与鼻窦开放组。为矫正-开放组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联合鼻窦开放术进行治疗,为鼻窦开放组患者采用鼻窦开放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矫正-开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7期2017-12-11

  •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430030)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郭 虹,张 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目的 探讨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窦球囊扩张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治愈19例(82.6%),显效3例(13%),无效1例(4.4%),治疗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操能有效缓解窦口阻塞情况,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消失,提高了患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2017-09-15

  • 两类最常见鼻窦部淋巴瘤的特征不相同,预后却相似
    是最为常见的两类鼻窦部淋巴瘤,且初诊时均以局灶期多见。那么,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有何不同呢?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又有怎样的差异呢?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Yu Huang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深入比较这两类鼻窦部淋巴瘤的差异。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上。该研究分别纳入47例鼻窦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N-DLBCL)以及211例鼻窦部结外NK/T淋巴瘤(SN-ENKTL)。通过比较这两类淋巴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5期2017-03-16

  • 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
    466000)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夏洪伟(周口市中心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目的 探讨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诊治的鼻窦肿瘤患者10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鼻侧切开术,观察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周的鼻窦内镜评分都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2周的鼻窦内镜评分也明显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2016-12-15

  • 小儿鼻腔鼻窦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例报告·小儿鼻腔鼻窦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张梅红王建国乔振花【关键词】小儿;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是来源于横纹肌组织或者向横纹肌过渡的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多见于头颈部,其次是泌尿生殖道、躯干和四肢等,而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则十分罕见[1,2],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将我们2010年收治的1例鼻腔鼻窦RMS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病例资料高某,

    河北医药 2016年2期2016-06-08

  • 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治疗的疗效*
    615000)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治疗的疗效*刘建强(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眼耳鼻喉科, 四川 西昌615000)[摘要]目的: 观察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65例采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观察组),55例采用鼻窥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记录2组患者术后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鼻中隔脓肿及鼻中隔穿孔术后并发症,观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4-25

  • 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
    徐倩倩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王晓磊①李微①冯长国①徐倩倩①【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为提高小儿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患儿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给予鼻内镜、影像学检查确诊病理类型及特点,针对病理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5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症状,17例(34.0%)鼻出血或涕中带血,7例(14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1期2016-02-18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于 杰【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药物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完全控制81.250%、部分控制15.625%、未控制3.125%优于对照组43.750%、40.625%、1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7 5,P=0.002 0)。结论 鼻内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5期2016-02-06

  • 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50例疗效分析
    431700)鼻窦良性肿瘤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血管瘤、乳头状瘤和骨瘤三种[1,2]。目前对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彻底切除肿瘤,从而防止肿瘤的复发[3]。然而以往临床上多采用鼻侧切开术,其缺点是损伤面大,面部会遗留瘢痕,影响美观,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很难接受。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鼻内窥镜手术克服传统手术的缺点,在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5]。高频电刀是现代医疗手术的重要设备之一[6],可取代一般的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

    微创医学 2015年2期2015-12-25

  • 探讨鼻窦MSCT检查的质量控制
    25007)探讨鼻窦MSCT检查的质量控制张文煜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扬州 225007)目的:研究探讨鼻窦 MSCT检查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治疗的鼻窦炎患者 93例,安排该批患者进行鼻窦 MSCT检查,根据鼻窦 MSCT检查的重建数据参数与不同窗口技术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 CT图像,由专业医师进行解剖结构和病变结构显示分析,完成术前诊断评估.结果:根据术前诊断评估分析,实验组所设 MSCT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2期2015-11-26

  •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组织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东 刘文君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组织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李文东 刘文君目的 观察分析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组织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8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鼻腔鼻窦肿瘤部位、发病年龄以及病理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以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分类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涕中带血、鼻塞、头痛以及鼻出血等;软组织肿瘤、软骨和骨组织肿瘤、上皮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相关组织肿瘤、异位颅内相关组织肿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5期2015-02-01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有效地保留鼻腔、鼻窦功能,使其在临床应用呈现增高的趋势。本研究对于我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拟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于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汇总如下。endprint随着鼻内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其经鼻入路对鼻炎区域手术进行操作比例相对增多,主要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视野,对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几乎不会留下瘢痕,并且可以有效地保留鼻腔、鼻窦功能,使其在临床应用呈现增高的趋势。本研究对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谢寒冰[摘要] 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鼻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鼻窦炎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手术范围更逐渐扩展到眶尖、眶内、颌面、颅底,本文就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创与发展、与鼻窦外科疾病、鼻眼、鼻颌面、鼻颅底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手术;鼻眼相关;颅底[中图分类号] R7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30-04鼻窦内窥镜技术最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4期2014-08-30

  •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航空性鼻窦炎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焰 陈福权航空性鼻窦炎又称鼻窦气压性损伤。鼻窦开口于鼻道并与鼻腔相通,正常情况下,鼻窦内外的气压平衡。飞机上升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鼻窦内的气压大于鼻窦外,鼻窦内气体向鼻窦外排出而到达新的平衡;在飞机下降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减少而增加,鼻窦外的气压大于鼻窦内,鼻窦外气体进入鼻窦内而重建平衡。如果鼻窦黏膜肿胀或窦口开放不利,由于气压变化过快引起鼻窦内外的气压差,导致鼻窦疼痛等不适症状,称为航空性鼻窦炎。航空性鼻窦炎的治疗

    当代医学 2014年7期2014-05-31

  • 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分析
    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窦良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本研究中,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均在鼻内镜引导下,进行恶性肿瘤病灶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2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2013-09-18

  • 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蔡海林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任鸿飞 蔡海林目的观察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主观症状主要有鼻塞、多涕(黏涕或脓涕)、鼻涕倒流、鼻部疼痛、头痛及长期鼻塞引起的嗅觉减退、耳闷塞感,由鼻涕倒流刺激造成的咳嗽等,应用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结果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为:治愈74例78.7%,好转14例14.9%,无效6例6.4%,总有效率93.6%,无一例鼻腔粘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2013-01-31

  • 内镜引导下的鼻窦窦口球囊扩张术
    接受并应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治疗。微创是鼻外科追求的目标,也是鼻内镜外科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鼻窦窦口球囊扩张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1 发展概况鼻窦窦口球囊扩张系统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enlo Park的一家公司研制开发,于200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许可,获准应用于临床。之后又有美国明尼苏达州Maple Grove公司以及德国公司的相应产品进入临床应用。该系统的配套设施包括:鼻窦引导管、引导管手柄、鼻窦导丝及光源、鼻窦球囊扩张管、球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3

  •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32临床观察
    学勤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32临床观察黄汉民 洪浩波 彭学勤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32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结果32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复发,在此通过鼻内镜下对复发部位低温等离子烧灼,无恶性病变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鼻内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1年11期2011-08-15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
    术的迅速发展,副鼻窦CT图像拥有精确的解剖学定位和优质的密度分辨率,目前已经逐步取代X线平片成为诊断副鼻窦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副鼻窦邻近晶状体、甲状腺及骨髓,这些器官及组织对X线均十分敏感。在副鼻窦CT扫描过程中,甲状腺及骨髓可以通过铅防护而避免接受过多放射剂量,但晶状体在副鼻窦检查时很难实现有效防护。因此,很多学者倡导儿童及成人的副鼻窦CT扫描过程中采用合理的低剂量扫描技术来减少对晶状体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副鼻窦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4期2011-07-27

  • 鼻窦冠状位CT在诊断和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10004)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种类多样,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不同肿瘤影像学表现也存在巨大差异[1]。鼻内窥镜技术针对恶性肿瘤已不局限于取病理,经过选择的鼻窦恶性肿瘤可以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2],通过冠状位CT扫描可以观察肿瘤对于眼眶、颅底、翼腭窝、鼻窦的侵犯情况,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探讨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冠状位CT上的表现特点及其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选择2005~2009年间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50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1期2011-02-07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42例
    们对 4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38例,女 4例;年龄 18~70岁,平均 45.2岁。均以单侧鼻塞为主要症状,病程 1~15 a。伴鼻出血、流脓涕、头痛者 22例,伴溢泪者 4例,上颌区麻木 2例、眼突 1例。活检均诊断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 40例,鼻内镜鼻侧切开术 2例。术中见病变局限于鼻腔者 14例,侵犯到鼻窦者 28例。结果:4

    山东医药 2010年46期2010-04-13

  • 鼻腔-鼻窦葡萄球菌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鼻腔-鼻窦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止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鼻腔-鼻窦分泌物标本分离葡萄球菌经API 20STAPH证实,再采用K-B纸片法头孢西丁(FOX)纸片法、苯唑西林(OXA)纸片法和肉汤稀释(MIC)法GPS药敏卡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比较,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340株葡萄球菌中MRSA占67.54%(129/191),MRCNS占65.10%(97/149)(P>0.05)。FOX纸片法与OXA纸片法、MIC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7期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