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两淮盐运使任上对盐务的改革

2012-03-31 17:02黄晋祥
关键词:盐务运销盐商

黄晋祥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丁日昌两淮盐运使任上对盐务的改革

黄晋祥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丁日昌在两淮盐运使任上首先对盐务本身进行改革。针对以往的弊病,在运销环节上,他采取了固定引额和成本的方法,不准盐商多请引,也不准盐商少运盐;在生产环节上,他督令修复生产盐的场垣,划定界限、筹备煮盐用的草薪,减轻盐的生产者灶户和盐商的负担,以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其次,他通过拟定在任盐官功过奖惩章程,并定期对官员进行选拔、考核,对管理盐业生产、流通的各级官员的作风进行了整顿。

丁日昌;盐场;盐务

一、丁日昌对两淮盐务本身的改革

清代盐运承袭明制,实行纲盐制度,也就是保证纲商的运销专利权,即给认引之盐商规定引数和销售范围,注入纲册,纲册上无名者不能运销。这种制度使纲商独获巨利。他们与盐官相互勾结,任意哄抬盐价,垄断盐市,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生活并造成官盐滞销、课绌库空的境况。

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实行了废纲改票的盐法改革。主要是废除纲商的运销专利权,允许任何商人领票,推行先课后盐的自由运销。改革后的淮盐运销畅通,盐税增加。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两淮很多盐商逃亡。为了招商承运,曾国藩采用票纲结合的办法,即规定起票的引数。此法对纲商赢利有所松动,所以很快形成争先领引的现象。为了限定额数,采用了验赀、减折、掣签等3种方法。

1865年11月,丁日昌来到扬州,担任两淮盐运使。丁日昌从接办两淮盐务伊始,到第二年离任,仅有5个月的时间,但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十几万字的论著、报告,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盐务的措施。任上,他紧紧抓住盐的运销和生产两个环节,首先对淮南盐务进行了改革。

淮南盐务自施行曾国藩的新章以来,改变了过去运销不旺的状况,商人“纷至沓来,本纲请足,无不将下纲之引预行记存”。“只患商多,不患商少。”然而,新章所规定的验赀、减折、掣签等3个办法,都有弊病。因此,丁日昌提出“暂时禁纲”,即固定引额和成本。不准盐商多请引,也不准盐商少运盐。他还把这个方案拿到商人中间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有5大优点:贩运商人成本固定,可安心运销。引额固定,可保证厘金、税收。以票为准,运销、生产都有计划。裁撤原来的招商局,节约费用。商人资本固定在盐业上,可订出长远的发展计划。

盐的运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继之而来的是盐的产量问题。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丁日昌收集整理出提高盐产量需要解决的31个实际问题,又根据这些问题,写出了《淮盐章程》共33条。[1](P17~34)主要包括以下3项内容:

第一,修复生产盐的场垣。1864年以来,盐垣虽没有全部荒废,但“业已十荒五六”,加之重新招商运销,各垣主见租商获利,就任意私自增加租价,或者擅自收回盐垣。这样一来,租盐垣的商人“因久暂无定,但知敷衍目前,毫无恒心”,造成盐垣严重失修,灶丁生活毫无保障。照此下去,盐的增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丁日昌的具体办法是,除盐垣租期已到、垣主资本充足者许其收回盐垣外,其他盐垣租期均从1866年开始,期限为10年。官府固定垣租、桶价,不许垣主自由增减。同时,对租盐垣的商人也有规定:在10年租期中,盐垣及运盐之路,必须认真修理,限3年将荒废的盐垣照数添补修复。如果再发现有短缺、荒废现象,即革该租商,另招商人接办。

第二,划定界限,筹备煮盐用的草薪。由于种草之地无计划使用,造成乱垦乱伐的现象,煮盐用草日渐减少,盐的成本也就随之上涨。丁日昌认为,把已开垦的地恢复种草,农民损失很大;如果听其自然,则草地将更为减少。因此,不如划定界限,凡离海滩近而不宜开垦的地,全部维持原有草地,不得开垦,并禁止运草到外地。

第三,减轻盐的生产者灶户和盐商的负担。丁日昌一向重视商人的资本活动和生计,对于盐业商人也不例外。首先,他规定,在固定盐的总牌价之后,将“运商成本内酌裁款,增添牌价,以加灶户之桶价”,提高桶价既对灶户有一定好处,也无损于运商的利润。其次,他从盐官享受的八十文“仰体”官费中,免除四十文的摊派捐税,从而减轻灶户的负担。再次,他饬令盐官在灶户交盐给盐商时,必须亲临检查,如遇到盐商刁难、勒索灶户,要立即禀请查办该盐商。最后,为“顾恤场商”,他规定减免船捐税,每引六十六文。他认为,这样做,“在官不过少收三万余钱,而场商少一分捐款,即轻一分成本,于目前情形最为紧要。”[1](P3~9)

此外,针对淮北3个盐场的盐务,丁日昌写了《淮北总略》,提出了应解决的16个问题。他通过计算淮北盐的成本,发现正阳关督销局的5大弊病,并进行了处理。对淮北盐场和盐灶的主要问题,提出了30条解决办法。[1](P1~13)

二、丁日昌对两淮盐官作风的整顿

在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的过程中,丁日昌不仅对盐务本身进行了改革,而且还对管理盐业生产、流通的各级官员的作风进行了整顿。

他首先拟定了在任官员功过奖惩章程,其内容主要有以下4点:第一,按各场完成规定的产额情况,奖励、惩罚在场盐官。缺额者分别给予罚俸、降级、调用、革职的处分;超额者分别给予记录、晋级的奖励。第二,未发现、未抓获盐斤走私和参与透漏私盐者,分别给予罚俸、降职和革职处分,对发现和抓获走私盐者,分别给予记录、晋级奖励。第三,定时定期禀告各场产盐、运输、征钱粮等情况,误期不报者按情况分别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记过10次、记大过3次者一律停差撤委。第四,各场种草之地不准开垦,失察1亩以上者记大过1次,5亩以上者罚俸1年,10亩以上者降级。

其次是整顿经营管理中的弊端。丁日昌到任后发现,“两淮盐务公事,疲玩成习,无论缓急竟有置之高阁,不复、不办者。”于是,他要求下属:“本司到任起,何件已复,何件未复,何日收到何文,详细注明,统于月终汇报一次,以凭查考。”各官员必须按照所规定的日期回禀,如果因事不能按期回禀者,要事先禀报,请暂缓限期。违反者按具体情况分别记大、小事和大、小过。记小过10次、大过3次者撤除差委。迟复15日者,以任意扣压论处,记大过1次。

最后是对官员进行选拔、考核。两淮盐务因盐场多,地广分散,官员任免之事十分频繁,“候补人员多至二百余人”。丁日昌“深喜人数众多”,认为“其中聪俊练达者更不复少”,有利于选拔官员。同时,他在接见官员询问盐场、灶、坝情况时,发现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员,“有对答一二,通套者多,核实者少”。对此,他拟定了《两淮甄别章程》,其中有这样的规定:第一,1年考试4次,每季度1次。第二,按考试成绩分定等级。“超等者察其品行才具,果堪造就,先预酌委。特等次之,一等又次之。”未录取者,继续学习,3个月后参加考试,1年考不取者不得委差。第三,考试内容不拘成格,报考者可以各抒所长。“以策论条议及示谕文牍,分出数题,或全作,或作一二题,只须认真为之,不必以多为贵。”第四,凡录取者按等加俸。第五,在规定日期内,不参加考试者撤除差委。

三、结语

丁日昌对盐务的改革,主要是抓盐的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力求从实际出发,为商人的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加强对盐业生产的管理,牢牢抓住对盐官的奖惩、选拔、考核,整顿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这对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改变官场作风,不失为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整改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传统做法,但其中对商人和商业资本活动规律的重视,对盐业生产力的解放,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温廷敬.丁中丞(日昌)政书 淮鹾摘要三卷·公牍一卷[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The Salt Reform of DING Ri-Chang as a Commissioner of Salt Revenue in Huainan and Huaibei

HUANG Jin-Xia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Bengbu Anhui 233030)

As the commissioner of salt sales in Huainan and Huaibei,DING Ri-Chang carried out the Salt Reform firstly.Allusion to past distortions,DING Ri-Chang utilized a lot of methods.In buying and selling,he adopted the method of fixed ratio,forbidding the salt traders to buy or sell the extra amount.In production,he urged to repair the saltworks and draw a clear line between productive areas and ordered each factory to prepare enough hay for use so a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salt producers and traders,which brought about the prosperity of salt industry.Secondly,charter has been made to reward the merits and punish the demerits of the salt officials.He also selected and assessed the salt officials at a regular basis,rectified the style of officials at all levels in the management of salt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DING Ri-Chang;saltworks;salt

K207

A

1673-1395(2012)03-0061-02

2012-01-15

黄晋祥(1970-),男,山东枣庄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盐务运销盐商
从“兼管”到“兼任”:论直隶总督对长芦盐务管理模式的转换
当代煤炭企业运销信息化管理问题与创新路径
盐务稽核所人事俸给与任免制度初探
论盐务稽核所人事考试制度与我国早期盐务现代化
煤炭运销的现代信息化管理探析
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
大清盐商很任性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