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看翻译的对话性

2012-03-31 17:02吴小五
关键词:对话性巴赫金言说

吴小五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看翻译的对话性

吴小五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在现实的交际语境中研究话语,揭示了话语的对话性本质,并阐述了与该本质相联系的有关话语的主体性、意义、内在话语、理解与表述的对话性等概念。以此理论观照翻译,显示出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对话性。

巴赫金;话语理论;翻译;对话性

借用巴赫金的话语理论来研究翻译的对话性,是一种翻译研究综合观的尝试。它不以涉及翻译的某一方面为中心,而是强调诸因素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此研究视角需要一种我-你型关系的对话性思维。在这里,原文不再是客体,它被注入了作者的主体性;译者也不再是消极的传达意义的工具,他积极参与了意义的生成,使得译文本具有了双主体性。这些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范式是解读不到的,因为它只研究抽象的退出交际领域的语言,虽然它的研究可以为译学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远不能触及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巴赫金将他的话语理论定名为“超语言学”,意即他研究的是超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范围的,处于交际领域的活生生的话语。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可以揭示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对话性本质。

一、理解的对话性

在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中,对话语的理解是主体间的行为,因为话语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认知客体,也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话语是意识形态充盈物,它不仅有自己的主题内容,还体现着话语主体的言说意图和价值立场,因而有了主体性。对它我们不能只止于语义-句法上的认知,要将它放到言说的语境中去进行积极理解,否则,我们可能无法获得它传达的全部含义,从而引起交流的障碍甚或冲突。

在日常话语交流中,由于言说主体的在场,交际双方又置身于直接的言说环境中,好像只要语义-句法上正确的认知就足够了,其实,这种情况下成功的交流也有双方积极运用当下言说语境的因素,只是太熟悉而不易察觉。巴赫金说:“表述的生活涵义和意义(无论它们怎样)都与表述的纯词汇构成不相符合。说出的话语都蕴含着言外之意。所谓对话语的‘理解’和‘评价’(同意或反对),总是在词语之外还包含着生活的情境。”[1](P93)当话语脱离言说主体与产生它的当下语境,作为主体意识的客观化物进入新的环境时,它便有了两种命运:一种是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被切割分析研究;另一种是带着自己言说主体的主体性进入新的交际链,与他人话语碰撞对话,延续自己的交际生命。前一种情况,在语言学研究范围内,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当它被应用于翻译研究成为一个范式时,其局限性便显而易见。它将文本客体化,认为意义先于译者的解读而固定在文本中,译者沦为传递意义的工具。这一范式将翻译过程简化,不过它看似简单,却为译者设立了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同时,它也遮蔽了翻译过程本身的交流对话本质。在后一种情况下,话语带着言说主体的主体性、言说意图及价值立场,与具有相同性质的他人话语展开对话交流。这里的理解是积极的对话性的,将之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我们不妨称之为翻译研究的对话范式。以此观照翻译,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就是译者的主体现实在场的话语与原作的主体现实不在场(但隐性在场)的话语之间的对话交流,原作的意义在此得以生成。

在对原作的实际理解中,诚如谢天振教授所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翻译过去时代的作品时,作者(确切地说是原作者)在生理意义上也确已死亡。即使是翻译当代作品,原作者也大多无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在这个意义上,他也已经‘死亡’。”[2](P27)如何才能体现原作者主体性的隐性在场?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托多罗夫说:“怎样才能让作者重新得到发言权呢?——承认我们话语的相似性,把并列的话语不是看作元语言或语言与物的并列,而是看作一种更亲切的讨论形式的典范:对话。”[3](P100)这对我们理解由作者创作的文本不无启发意义。不要因为作者主体的现实不在场,就将作者或是他的文本当成了客体,这样我们就会落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窠臼。译者应将原作看作巴赫金意义上的话语,考虑文本隐含的作者主体性及其言说意图和价值立场,对之进行对话性的理解。

二、表述的对话性

译文本表述的对话性首先体现在译者对原作对话性的理解上。就文学翻译而言,即体现在译者对原作品中的空白、不定点或召唤结构的填补上。不同的译者会因其内在话语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填补,这也体现着译文表述的对话性。巴赫金认为:“在话语和所讲对象之间,在话语和讲话个人之间,有一个常常难以穿越的稠密地带,那里是别人就同一对象而发的话语,是他人就同一题目而谈的话。”[4](P55)也就是说,译者对作者话语的对话性理解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一个针对作者言说对象的话语网络里,这里有作者话语,也有他人话语。他人话语可能出现在作品中,也可能存在于译者的内在话语中。这里由对话性理解而产生的共鸣或异调在进入译文本表述的时候,主要存在于译者的序、注等相对于正文而言的副文本中,如严复译著中的大量案语。

译文本表述的对话性还体现在译者预设的目标读者(不是文本的实际读者)和译入语环境对表述形成过程的参与。“话语是一个两面性的行为。它在同等程度上由两面所决定,即无论它是谁的,还是它为了谁。它作为一个话语,正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关系的产物。”[1](436)这是话语的交际本性使然。任何话语,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直接针对对话的另一方而言,不论这一方是现实在场的,还是预设假定的。“交际中真实的话语,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把目标指向下一步的回话。”[4](P59)在翻译中,译者对译文本表述的组织,从遣词造句到文体结构甚或到内容,无不显示着与目标读者对话的痕迹。

三、对话的应然性

话语的对话性是巴赫金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他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石。也可以这样说,巴赫金通过研究话语的对话性来探索人们交往行为的理想模式。虽然对话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的对话,但苏格拉底的对话仅限于人的思维层面,它强调通过对话来催生新思想、新知识。巴赫金则将对话思想提升到了人的存在的层面,认为人的存在就意味着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的交往。但是在人类的生活世界中,不对称、不平等的交往在价值多元取向的今天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要么排斥要么同化,反应在翻译中,便是对原文本的操纵、恣意改写等。在这方面,西方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描述翻译研究,特别是在其90年代文化转向后,提供的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让我们看到了翻译背后种种隐性的操控因素,诸如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等。这一切使得对话性的交往观及翻译观有了浓浓的理想色彩。但存在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实践是不能用来检验理论的。相反,理论对现实不仅仅是起反映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现实起修缮和引导作用,将不合理引向合理,以此将自己现实化,以促进实践的发展。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如此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不同翻译理论产生和存在的意义。针对翻译中出现的不平等的操控、干涉等现象,翻译对话范式的提出只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它并不排斥多种因素参与翻译活动,只是提倡众因素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参与,以真正实现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使命。

[1](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2卷)[M].李辉凡,张捷,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谢天振.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J].中国比较文学,2002(4).

[3](保)兹维坦·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M].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4](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M].白春仁,小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Viewing the Dialogism of Translation from Bakhtin’s Discourse Theory

WU Xiao-w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Bakhtin’s discourse theory concerns the issues of discourse in actual communicative context,uncovers the dialogism nature of discourse and elaborates its relevant concepts,such as the subjectivity,significance,inherent discourse understanding of discourse and the dialogism of statement etc.Viewing the translation from this theory reveals its dialogism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Bakhtin;discourse theory;translation;dialogism

H059

A

1673-1395(2012)03-0069-02

2012-01-19

吴小五(1976-),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对话性巴赫金言说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海浪》的复调特征解读
论摘要语篇的对话性与人际意义构建
高中历史对话性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