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元认知提问

2014-04-29 00:44张丽丽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英语教学

张丽丽

摘 要:在英语课堂提问中加入元认知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元认知提问对英语教學与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出发,阐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学习过程中针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进行提问,并对元认知提问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元认知提问;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03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06

1 . 元认知与元认知提问的含义

“元认知”(Matacognition)也称反省认知,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元认知定义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检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窦永丽、陆桂芝,2007)。此外,Stemberg也通过与认知的对比揭示了元认知的含义:“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认知包含对世界的知识以及运用这种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元认知涉及对个人的知识和策略的监测、控制和理解”(汪玲、郭德俊,2000)。尽管众多学者对元认知有不同的解释,但一般认为元认知由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韩蔓莉,2000)。

鉴于学习过程包含认知和元认知,与之相对应,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自我提问也可分为认知提问和元认知提问。其中,认知提问是针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提出的问题,指向具体的信息加工,比如刚上课时的复习提问、教学过程中的追问与快下课时的总结提问等等均属于认知问题;而元认知提问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对自身的思维活动与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提问,例如在翻译句子时,学生可先自我提问:这个句型我以前遇到过吗?常用的译法有哪些?这种翻译方法对我有什么启示?还有其他翻译方法吗?我对这个翻译是否有把握等等。

2 . 元认知提问对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的影响

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郑敏,2006)。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元认知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知识,提高他们的元认知体验,并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然而,当前国内英语课堂提问大多数还停留在认知提问的层面上,所提问题对元认知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英语课堂上的元认知提问针对的是学生活泼生动的元认知活动,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相应地提高了,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能够预测学生的认知活动,设计合理的元认知提问内容,他们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反应,正确把握学生的元认知状态,及时调整英语课堂上元认知提问方式和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认知活动。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其关注自身认知活动的进度及依据,鼓励他们思考认知活动的特点及应当使用的策略,并促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决定是否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以及应如何调整等等。通俗地讲,元认知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等等。元认知提问的思考,使得学生的认知更明朗、规范与准确,进而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3 . 英语元认知提问的设计

3 . 1 有关英语元认知知识提问

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李晓姝,2007)。它是学习者客观评估自己学习过程、并积极对其进行监控与调节的基础。可再细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关自身作为英语学习者或思维者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知识。这主要包括对学生个体内的差异、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自身因素的认识,比如学生对英语的喜好的认识,对某语法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自我认识,对自身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思维方法等的认识,与其他同学比较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或不足的认识等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提问,令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如自己记单词时有什么样的特点,自己是善于视觉记忆,还是听觉记忆? 单词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也慢?并随之调整自己背单词的方法。

第二,有关英语学习任务的知识。认知材料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了解英语学习材料的特点,比如对英语学习材料在词语、词义、专业用语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科目学习材料的独特认识与感知;认知目标与任务方面,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认知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能是不同的,并让他们了解不同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比如,教师讲解“The society had become so perverted by power and corruption that honest people were considered to be stupid.”这一句子的汉语意思时,可先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个句子的句子结构是怎样的?使用的时态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弄清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了吗?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最后才说出句子的汉语意思,与直接给出翻译相比,这样的处理办法教学效果势必会好很多。

第三,有关英语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知识。比如,英语学习有哪些策略、各种学习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对于不同的认知活动和不同的认知任务,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可能是有效的等等。学习策略是相对于学习任务而言的,英语学习策略是和英语学习任务、英语学习目标分不开的。英语学科知识分为英语技能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技能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因此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习任务,也要研究不同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 . 2 有关元认知体验的提问

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朱厚敏,2007)。英語学习中的元认知体验包括对问题信息理解完整性的判断,问题难易度、学习信心的判断,学习策略可行性的判断及伴随上述判断产生的紧张或轻松、愉快或烦躁等情绪反应。由于元认知体验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它的内容、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对主体影响的深刻程度,会伴随着认知情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老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播种提问的恰当时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一位英语教师在谈到“white lie”这一话题时,与学生展开下面的一段对话。

Teacher: Image that your best friend sent you a gift on your birthday, which you actually dont like, but she spent a whole day to search for it. What would you tell her? “Thank you, but I dont like it.”or “Thank you honey, I love it very much!”?

Student A: I would tell her the truth, that I dont like it. We should never lie to our best friend.

Teacher: OK, thats a point, but sometimes the truth might hurt your friends feelings. Any different opinions?

Student B: I will lie to her, and tell her that I love the gift.

Teacher: Whats your reason? Isnt lying a bad thing?

Student B: Generally speaking, lying is not good. But I dont want my friend be upset.

Teacher: Great! In some cases, we might tell a lie to avoid hurting someones feelings. We call that“white lies”.

上述范例中,教师通过设置元认知体验提问,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这让学生如临其境,切身领悟到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以及什么情景下使用善意的谎言是被认可的。由于我国的英语教学缺少语言教学的真实环境,广大英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元认知体验提问,给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激活学生相关的元认知知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果学生能够经常自己创造出语言使用的环境,则是具有良好的元认知能力的表现。

3 . 3 有关元认知监控的提问

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将自己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象,依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和调节(高中萍,2012)。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元认知监控主要表现为教师能根据提问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提问任务的要求相应地做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的有效性。良好元认知调控使认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了认知任务的实现。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元认知调控表现为:学习(或解题)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时间的分配,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反馈,对结果的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的纠正和补救等。元认知调控提问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元认知调控的自觉意识,启迪元认知调控的发生,保证认知调控的有效性。

元认知监控提问可普遍地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元认知监控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策略使用方面的具体情况,学生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监控提问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的,从一般的问题或建议开始,针对性过强的提问或许会代替学生应有的认知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难度较大的语篇,在和学生共同阅读时,通过以下问题监控阅读过程:

(1) What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2) What pattern does the writer use? “Causeeffect?” or“the order of time?”

(3) What kinds of reading skills should I use?

(4) What is the key information in this part? Are there any clues?

(5) Are there any new expressions to me?

(6) Are my reading strategies effective?

4 . 元认知提问应注意事项

首先,元认知提问要考虑到学习者元认知的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个性等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元认知提问。研究发现,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自身特征、认知任务、记忆等学习策略运用知识方面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存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代表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没有元认知能力;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相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所在的对象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个性特征等,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差异性提问。

其次,进行元认知提问要给学生留出恰当的思考时间。回答任何提問都需要思考时间,相对而言,元认知提问需要更长的待答时间,因为学生为了对元认知提问做出回应,就必须仔细推敲自身的认知活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元认知活动,还有认知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学生必要的心理活动没有完成,那么学生的思维将无法得到充分锻炼,提问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再次,元认知提问使用的频次要适当。元认知提问的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元认知之中,阻碍认知活动的正常开展,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元认知提问应着眼于认知活动较多或者元认知比较困难的环节,如语法学习、口语演练或思维受阻阶段等。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提问。

最后,元认知提问需注重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针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从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变为学生自身的内部反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起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窦永丽、陆桂芝. 中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J ]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 0 0 7 ( 7 ):1 7 2 - 1 7 3 .

高中萍. 英语教学中元认知提问的设计[ E B / O L ] . http://www. pep.com.cn/ce/czyy/jxyj/kg/201202/t20120208_1101338.htm. 2012-02-08.

韩蔓莉. 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J ] . 内蒙古师大学报,2 0 0 0 ( 2 ):1 0 4 .

李晓姝. 探究元认知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 D B / O L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ttp://www.doc88.com/ p-804815730983.html. 2007-01-31.

汪玲、郭德俊.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 J ] . 心理学报,2 0 0 0 ( 4 ):4 5 8 .

郑敏. 谈经济学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 J ]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 0 0 6 ( 3 ):1 0 6 .

朱厚敏. 论英语阅读中的元认知体验[ J ] . 教学与管理,2 0 0 7 ( 1 1 ):7 8 .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仓储与配送实务综合实训开发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