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党的纪律 从严治党治吏

2014-09-18 00:01本刊评论员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9期
关键词:治吏财经纪律组织纪律

●本刊评论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出台“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正风肃纪、从严治吏。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四川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审时度势、治本谋远,制定出台《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对严明党的纪律提出了刚性要求,从制度层面固化和升华一系列管党治吏的有效举措和经验做法。

严明党的纪律,从严治党治吏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之初就明确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严明党的纪律,正是我们的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党员队伍易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的党员干部坠入贪腐深渊。要经受住执政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对严明党的纪律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对此,《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从严治党治吏。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和重大部署。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制度约束体系,但还有部门和单位在执行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过程中存在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现象。此次省委用六个“决不允许”,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和党章意识,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意见》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对严明党的纪律提出刚性要求,从制度层面固化和升华一系列管党治吏的有效举措和经验做法。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突出强调了这个问题——“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当前,党内遵守组织纪律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存在组织观念薄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省委《意见》强调,党的组织纪律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包括“四个服从”、请示报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等基本制度和要求,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铁律,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财经纪律是党的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将严肃财经纪律作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无疑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遵守财经纪律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手中掌管的钱物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一些人栽在了金钱的面前。此次《意见》对严明党的财经纪律做了细致而严格的规定,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在各种财经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应以此为标杆,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过好“金钱”关,经得起组织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在建党93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新部署,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从严治党,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破除各种官场旧习和潜规则,政治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祛除顽疾,非一日之功。此次《意见》一脉相承,要求严明党的工作纪律,首先严格规范从政行为,净化从政环境,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的使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严明党的纪律,是责任,也是使命。唯如此,党员干部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稳走好为民之路、为国之路。(责编:裴佩)

猜你喜欢
治吏财经纪律组织纪律
新时期严肃财经纪律的研究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责任主体的几点思考
乌合之众
从严治吏视域下对领导干部选拔培养之多维思考
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探讨
宋清代“高薪养廉”的反思
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
“治吏”不妨“严”“弹”并举
完善财经法制建设使财经纪律成为“有牙齿的老虎”
——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