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儿子永远小平

2014-09-24 11:04梁衡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渠江小平广安

梁衡

这是作者在2004年邓小平百年诞辰时为新铸宝鼎写的一篇记,原题“广安真理宝鼎记”。10年后,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我们重新拟题“人民儿子,永远小平”编发这篇记,以表达对小平同志的深切缅怀。

家乡广安有感于小平于国功大、于民恩深,遂略修旧居,以供凭吊;又新铸宝鼎,是为纪念。鼎为青铜所铸,传统式样,圆形、三足,周身饰以夔龙、扉棱之图,高10米,重41.8吨。庄若苍岩,稳如泰山,立于渠江之畔,城东高岸之地,仰对青天,俯视大江。

想当年,正当“五四”潮起,马列初兴,时代变革,风起云涌,16岁的邓小平胸怀寻求真理之大志,肩负救国救民的理想,就是从现宝鼎脚下的渡口出发,毅然告别家乡,买舟东下,经渠江,入嘉陵,假长江,东出太平洋,漂泊月余抵达法国,勤工俭学求教于异邦,又转而东行,研习马列取经于苏俄。后应召回国,先受命南下领导“百色起义”;又东赴江西,追随毛泽东创建红色政权。之后长征北上,立马太行,血战倭虏,逐鹿中原,决胜淮海,挥师渡江,问鼎金陵,直至横扫西南,底定江山,功莫大焉。遇文革罹难,再困于江西。后得复出,绵里藏针,勇斗四凶;举重若轻,收拾残局。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率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从此党纲重振,国运再兴,河山生辉,百姓安康。神州上下,举国同赞: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感谢邓小平。

向来铸鼎如同立碑,是为醒世记事;铭文胜于碑文,更求标高证远。

广安真理宝鼎是为纪念邓小平自16岁起投身社会寻求真理,特别是他后期总结“文革”教训,坚持真理标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鼎正面之铭为“解放思想”,背面之铭为“实事求是”,座基刻着小平的另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而面江之整壁石墙则书有小平南方谈话全文。古人云,一言九鼎。小平这几句话兴邦定国,安土乐民;其理灼灼,其效隆隆。铸之于鼎,足可前证国史,后启来人。

宝鼎之下,渠江滚滚,千船竞发,波起潮涌。想风流人物,时势英雄,自古逆揽狂澜,中兴大业,能有几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立,为人民幸福,为民族昌盛,奋斗牺牲凡28年。然建国之后路更长,行更难。试承包、变体制,走走停停几回摸索;跃进潮、文革浪,起起落落多少風云。其间探求殊多,争论殊多,教训殊多。更一度思想僵化,如履薄冰。是小平1978年领导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披沙见金,拨乱反正;1992年又巡视南方,再破陈规,急促发展。从此敞开国门看世界,大胆改革走市场。我古老中华重又跟上时代步伐,跻身世界民族之林。

宝鼎之侧,巷陌深深。故里情怀,桑绿荷红。千窗洞开忆往事,石板小路寻旧影。树高千丈不离土,伟人永在百姓中。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物,起于垄亩,败于庙堂。唯共产党人,种子土地,永让于民。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其言何真,其情何深。“文革”后复出,小平已年届七十,他说,我还能工作20年,不是做官,是要干事。他别无所求,说只要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其先忧后乐何等胸襟!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白猫黑猫”,小平只用一句民间俗语就笑谈真理,运转乾坤。他真正是想亦百姓,做亦百姓,言亦百姓。百姓何能忘小平?曾记否,三落三起民心在,“小平您好”动京城。今日,鼎下渠江流日夜,故里年年柳色新。

大哉宝鼎,真理之鼎。未知世界,艰难探寻。长夜早起,哲人先行。

读铭思理,不忘小平。

大哉宝鼎,伟人之魂。巍巍山岳,涛涛江声。华夏大地,故里春风。

依鼎怀人,难忘小平。

大哉宝鼎,万民之情。鼎之沉沉,民心所凝。天地不老,岁月留痕。

人民儿子,永远小平。

宴会。邓小平的出现,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西方一家杂志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重新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邓小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经过对包括军队、工业、农业、交通、科教、文艺在内的全面整顿,收到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猜你喜欢
渠江小平广安
广安清廉地图
The influences ofsupplemented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渠江边
渠江边
脱贫攻坚的渠江画廊
基于RMP分析的渠江源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放风筝
“广安要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专访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