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窑洞为毛主席唱平剧

2014-09-24 11:07郝月长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贺龙毛主席主席

郝月长

南下来到湖南,已经60多年。转战南北的大半生,艰难困苦中不乏幸福甜蜜,奔波忙碌里亦有充实满足。而细细翻检这些过往,最难忘的还是66年前,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的一孔土窑洞,为毛主席演出的故事。

平剧,就是现在的京剧,因当时北京还叫北平,京剧也就被称为平剧。我是1945年7月,经县委书记和农会主席的推荐,参加了贺老总部队的战力剧社,1946年下半年更名为晋绥平剧院,成为八路军的一名小文艺兵。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贺龙元帅。那时候,人人都知道贺龙怀揣三件宝:球队、报社、平剧院,这些都是宣传抗战、鼓舞斗志的好形式、好办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戏才两年多时间,我就有机会为中央会议和毛主席演出。

那是1947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漫天飞雪,银装素裹。和往常一样,我们平剧院的几个小鬼,冒着严寒,早早就起床练功喊嗓子。正在这时,通讯员突然来传达院部通知说:“今天提前收工,早饭后,院首长有重要事情给大家讲。”匆匆吃了早饭后,全院集合,50多个人齐刷刷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平剧院副院长王一达随即下达命令说:“我们接到贺老总的指示,叫我们近日出发完成一次重要的演出任务,大家作好准备,听候通知。”第二天,我们便背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长途步行好几天,赶到了米脂的杨家沟。这时,我们才知道这次急行军的任务,是为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和毛主席演出。知道这个讯息后,大家都分外高兴和激动。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排戏的排戏,搭台的搭台,化妆的化妆,只等着好好地在中央领导和毛主席面前露上一手。

原来,毛主席率领中央前委也是刚刚转战到这里,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住了四个月。在杨家沟,毛主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中央会议,史称12月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叶剑英、陆定一、习仲勋、马明方、李井泉、李维汉等中央领导同志。毛主席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他在结论中说: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会。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那天,贺龙带领我们一到杨家沟,就来看望毛主席,向主席报告说:主席你太劳累了,我这次来参加会,把平剧院也带来了。我们白天开会,晚上看戏,轻松一点。后来,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孙勇回忆说,在一次看完戏回住地的路上,毛主席对随行人员说,贺龙带来的这个京戏团齐整,不管是唱还是表演,比延安平剧院还好一些。

演出是在一个古庙的露天院落进行,戏台前面摆放了一些小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把破椅子。记得第一次演出,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挤在戏台后面探头探脑,就等着观众入场。不久,便听见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和几个小鬼不顾领导阻拦,硬是挤到幕布两边想看个究竟。啊,是毛主席来了!还有周副主席、贺老总等中央首长。我特别激动,终于见到了毛主席。在一片沸腾声中,主席挥手微笑着向大家致意,剧场好半天才平静下来。这时,只听“镗”的一声锣响,演出正式开始。当晚演出的戏有《捉放曹》《天霸拜山》《廉颇蔺相如》《斩颜良》《三岔口》等。几个折子戏中,王一达、霍秉龄、孙震等主要演员全部登场。《捉放曹》是我们几个小鬼演的,我饰演陈宫,我的好战友霍宏亮饰演曹操。演出很成功,演员们在台上唱、念、做、打,各种表演都非常出色,引得毛主席不时叫好,带头和中央首长热烈鼓掌。我们几个小鬼更是兴奋,在这么大的场合,为这么多的中央首长演出,这是当初入伍当文艺兵学唱平剧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更兴奋的事情还在后头。几天之后,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搭在古庙露天的舞台不能正常演出。毛主席就请平剧院选几个唱腔、武功都比较好的小演员到他住的窑洞去清唱和练功。晚上8点多钟,我和王举、郭玉培、霍宏亮以及两位琴师,来到了毛主席住的土窑洞。这间窑洞很旧,陈设也很简洁,但灯火通明,温暖如春,坐了一屋子人。周副主席、贺龙司令员等首长都在。第一次距离这么近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表演,我们既紧张又激动,快乐的心情更是无法言表。表演开始,我和霍宏亮第一个上场,唱的仍是《捉放曹》里的唱段。毛主席边听边用手指在腿上弹着板眼,听得津津有味,连声称赞唱得好、唱得好。唱完文戏唱武戏。我们一会儿翻小翻,一会儿拿元宝顶,铆着劲儿想演好,又赢得了阵阵喝彩。表演完后,毛主席亲切地逐个询问我们,多大年纪了?出来当小八路父母亲放心不放心?我们一一作了回答。这天晚上,毛主席还招待我们吃了夜餐,拿出外国朋友送的肉罐头、糖果给我们吃。吃完夜餐,已是晚上十点多钟。我们的住地离主席窑洞并不远,但主席还是派人一直把我们送到家。

在杨家沟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中央几乎每天都派人到剧院住地来看我们。记得年三十的那天下午,毛主席特地派人送来香烟和糖果,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要平剧院的领导把烟分发给会吸烟的同志,糖果给小同志吃。毛主席想得多周到啊。我们十几个小鬼捧着毛主席送来的糖果,欢腾雀跃,一时谁也舍不得吃,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在杨家沟,我们还聆听了毛主席给平剧院的同志作的一场生动报告。12月21日早晨,我们接到通知,说毛主席要接见我们。下午,全院同志集合在一起,由总部派来的同志把我们带进一个小院,小院清雅、幽静。进了大门,迎面是一栋三间土窑,出门是一米多高的平台,平台上早已经摆好了桌子和凳子。我们就坐在台阶下的小院内,几十个人坐成一个小方块,没有一个人讲话,静得几乎能听到大家的心跳声,大家是在静等毛主席的到来。一会儿,毛主席来了,他身材魁梧,微笑着健步走出屋门,我们全体起立,规规矩矩地站着。毛主席穿一套洗得发白的旧灰军装,戴一顶灰色帽子,围着一条银灰色围巾,看上去很协调,很朴素,很整洁,只是人显得瘦一些。

坐吧!坐吧!毛主席笑呵呵地说。我们按照原来的位置坐好,毛主席开始作报告。他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这里坐的有从西安、北平四面八方来的,也有从张家口来的。我就从张家口说起吧,张家口失守时,你们也许很不高兴,但我们就是这样,你来我就走。当然用很多兵力也可以堅守,不过这样不合算。我们拿大(大兵力)吃小的,一年多的自卫战争,我们已消灭敌人160万,其中俘敌十多万。我们打仗主要靠和蒋军士兵联合,枪炮子弹也主要靠国民党运送,我们又没有大的兵工厂,如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陈谢大军在伏牛山地区打仗,枪炮子弹都是从敌人那里来的。这是我们解放军壮大队伍的特点,这是世界上任何军队都稀有的,而我们一贯就是这个老法子。八路军的干部多是南方来的,不久仍要打到南方去。现在我们住在北方,这叫做南方的骨头长了点北方的肉……毛主席接着说:现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总有一天要解放的,就跟你们演戏一样,将来总有一天那些跑龙套的要打倒穿龙袍系玉带的。主席把手翻了翻,比示着说:就像这样翻个边,让跑龙套的当家作主,这一天不会很远了。主席形象生动的语言,通俗风趣的讲话,引来一阵阵欢笑,我们觉得眼明了,心亮了,浑身暖融融的。

最后主席给我们作了重要指示,毛主席说:平剧过去在延安有过很多争论,平剧把老爷、小姐、太太看成一个世界,穷人就不算数。目前不忙改,只抽若干需要改的,我们先从内容上着手。过去延安改的戏叫《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缺点就是太长,有些旧戏我看还是很经济,希望你们大大地发挥创造性,等将来夺取大城市后,更多地改造旧戏……平剧在我国有几十万人搞,蒋介石那里还有一摊摊……将来我们这些同志,在政治上提高了,到大城市把那些旧的接收过来,去领导他们。如果单靠演旧戏,我们仍然演不过他们的,如果政治上不提高,就领导不了他们。

和我一样,平剧院里的很多演员,大多出身贫苦,没上过什么学,对革命战争的认识也并不深刻。但毛主席的报告,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形势,正迅速朝着有利于人民解放的方向发展,解放军已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果然,从杨家沟演出后回到晋绥边区没多久,我就得知,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离开杨家沟,前往河北阜平县,住在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四十多天后,又马不停蹄,到达平山县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委会合。就在西柏坡这个小山沟农家小土坯院里,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此后便秋风扫落叶般,打垮蒋家王朝,一收天下。

解放以后,党中央从华北抽调一大批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政权,我也随军来到了毛主席的家乡湖南,在公安战线一干就是几十年,离休也一晃20余年了,但66年前为主席演出的幸福情景历历在目,还时常想起,主席的教诲更是铭记心中,言犹在耳。每当静下来的时候,我都会穿越时空的隧道,心潮澎湃,思绪翩迁、情景所至,仿佛又回到了杨家沟,回到了主席住的那孔土窑洞,又和战友一起唱念做打……

猜你喜欢
贺龙毛主席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主席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