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措施观察

2015-01-31 10:10马树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回顾性插管颅脑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措施及麻醉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麻醉措施、麻醉药物的使用时间和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较快,其中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做好麻醉措施,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所在。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15

作者单位:02100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A Shudong (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Hulunbuir city people's hospital, Hulunbuir 021008,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easures and efficacy of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92 cases of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whose clinical anesthesia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time for using narcotic drugs and postoperative awak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anesthesia effects were good, there were no deaths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the time spent for patients’ postoperative awaking was short, among whom 38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Conclusion Good anesthesia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ould be the key to reduce the risk of anesthesia.

[Key words]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esthesia measures, Results observation

急性颅脑损伤主要是因患者脑部受暴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头颅损伤,多发于突发性的交通意外、工伤以及其他意外伤害等,患者通常出现颅骨骨折、脑肿胀与头皮开裂等症状,一些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与休克现象 [1]。近几年来,我国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概率与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开颅手术是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手段,而麻醉措施能对手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情况,进一步对其麻醉措施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范围在21~68岁之间,平均年龄(38.7±5.6)岁,其中41例为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33例为高处坠落造成颅脑损伤,18例为其他原因造成的颅脑损伤。在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时,5分以下患者32例,6~9分以内患者53例,10分以上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手术情况与临床麻醉情况。

1.2 方法

⑴ 在进行手术前,给予患者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确保手术室内患者气管通常,及时清理患者咽喉、鼻腔和口腔部位中的呕吐残留物、与血性液体,并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时刻留意患者的血压、心电图与氧饱和度等情况,同时,为避免伤情严重患者出现脑水肿的症状,可给予患者滴注甘露醇 [2]。⑵ 在手术过程中,应根据万汶:林格氏液=2:1的比例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并结合患者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以患者输血;通过气管插管法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予以患者3~5μg/kg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胺,2mg/kg异丙酚和0.03~0.05 mg/kg咪达唑仓并进行快速诱导插管,将患者呼吸控制在12/min,维持潮气量于9ml/kg左右;因插管与拔管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造成刺激,因此插管与拔管时务必加深麻醉,并结合患者疼痛反应与手术时间追加维库溴胺,同时在静脉注射时持续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 [3]。⑶ 由于不同患者的反应情况与手术时间不同,则麻药的使用剂量也应有所调整,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输液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应尽可能的将其颅脑压控制在4.0 kPa上下。

2 结果

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期间,全部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较快,其中12例出现肺部感染,15例出现器官衰竭,6例重度残疾,21例轻度残疾,其余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当前,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将患者脑内血肿、坏死脑组织彻底清除干净,进而降低患者颅脑压。然而,虽然对急性颅脑损失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因不同患者颅脑损伤程度有所区别,病情比较复杂,临床上常常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处理不当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在麻醉诱导期间,务必确保麻醉稳定,以避免患者出现憋气、呛咳的情况,对于在麻醉诱导插管期间出现交感反应的患者,应事先对患者注射芬太尼,并结合患者反应调整麻药的剂量;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应采用异丙酚进行全麻,不仅能确保麻醉效果,还能降低患者颅脑压,减少手术期间的脑血流量 [4]。在进行麻醉处理时,若出现输血过多、颅脑压升高或体位不正等情况,应及时通过甘露醇利尿剂、通气过度等方法进行处理,过度通气可以使患者脑血管内的血碳酸浓度下降,从而促进脑血管收缩,降低颅脑压,利尿剂可以在降低颅脑压的同时提升脑血流,进而缓解脑部微循环 [5]。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医护人员务必要对患者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做好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工作,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回顾性插管颅脑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