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有效性观察

2015-01-31 10:10张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针对性组间癌症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82例胃癌化疗患者根据护理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在消除焦虑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胃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95

作者单位:230000 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82 Aases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ZHANG Jing (Anhui provinc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eneral,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tin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aking pertin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psychological state.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liminate anxiety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key word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Anxiety

胃癌是我国临床上尤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一般采取手术以及化疗的方法,其中化疗虽然对肿瘤细胞有着很强的杀伤力,但同样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以及免疫细胞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很容易会使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多数表现为焦虑。焦虑情绪是人对不可预知性危险的到来的一种心理反应,会严重阻碍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到患者自身的恢复进程。因此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是临床上必须要采取的一项措施,本文在这里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有效性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去年收治的全部胃癌化疗焦虑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12例,年龄37~59岁,平均年龄(43.8±3.6)岁;实验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14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1.9±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焦虑程度等方面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无精神病史或其他方面病史,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常规药物、饮食、生活、心理等方面护理,实验组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如:

1.2.1 病症常识指导 患者的焦虑情绪来源于对癌症的恐惧,而有效消除对癌症恐惧的手段之一就是就了解它。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让患者了解胃癌的并发症、治疗药物、化疗的作用和副作用等,并列举成功战胜癌症的实例以缓解患者的忧虑情绪。

1.2.2 放松指导 为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喜好以及习惯采取不同的方式尽量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放松,比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打坐吐纳等。并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每天给予患者真诚的关心以及鼓励,告诉患者放松的情绪有利于提高自身恢复能力以及免疫力,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

1.2.3 家庭指导 癌症患者良好情绪的建立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以及用正确的态度向患者传达关心与鼓励,增强患者于家属的感情联系,有利于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缓解焦虑情绪。

1.2.4 交流指引 在癌症患者间举行交流互助会是一项不错的护理尝试,安排同种癌症患者进行集体性交流,引导他们抒发压力,互相介绍自己有效缓解情绪的心得,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及想法,让患者之间建立起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关系,有利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从而有效的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 [3]。

1.3 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以及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即SAS,和抑郁自评量表,即SDS,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情绪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其中有效判为SAS和SDS评分减少>70%;显效判为SAS和SDS评分减少在30%~70%;无效判为,SAS和SDS评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进行χ 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率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率,统计表明对照组在护理前有焦虑情绪的为31例,无焦虑情绪的10例,护理后有焦虑情绪的29例,无焦虑情绪的12例,并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护理前有焦虑情绪的30例,无焦虑情绪的11例,护理后有焦虑情绪的13例,无焦虑情绪的28例,可见实验组缓解焦虑情绪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7例,而对照组仅有2例,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变化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有效9例,显效1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48.78%,而实验组有效21例,显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可见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胃癌化疗焦虑患者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等情绪的发生,对提升患者自身恢复能力以及治疗疗效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针对性组间癌症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