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2015-02-09 23:04蒋绍略王荣华刀光强李春蕾李书宁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州法氏囊垫料

蒋绍略,王荣华,刀光强,李春蕾,李书宁

(1.勐海县勐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5;2.勐海县勐宋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3;3.西双版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鸡发病率最高,病毒主要侵害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发病快,病鸡精神萎顿,厌食,震颤,伏卧于地,拉黄白色稀粪或石灰样白色粪便,花斑肾,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充血水肿严重的呈紫葡萄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许多省市的一些规模养鸡场经常发生,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但近年来,在临床接诊病例中典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特征性症状已不明显,而非典型性症状的法氏囊逐渐增多,有时会由于症状不典型而致诊断失误,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起非典型性法氏囊病例的发病情况及处置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为15日龄存栏5 000羽的铁脚麻快大型乌鸡,鸡苗入圈时个体均匀,采食量、饮水量正常,3日龄点眼滴鼻进口新城疫-支气管炎H120(28/86)1头份/只,10日龄用国产法氏囊疫苗饮水2头份/只。12~13日龄时全群采食量猛增,到1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出现水样腹泻,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死亡2~3只,全群采食量、饮水量不变,精神状况无变化。发病第2天,腹泻症状加重,垫料潮湿,个别鸡出现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现象,死亡增加至每天5~6只。随着病情发展,到第8天时鸡舍内60%以上鸡精神不振,喜打堆,采食量急剧下降,饮水量大幅上升,腹泻严重,在鸡舍外都能听到腹泻的声音,死亡最多时每天达到50多只,鸡群发病率达60%,死亡率达17%。期间笔者通过现场查看及剖检变化(未进行实验室检测),凭经验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采取治疗措施,但用药5 d后病情仍未能控制。

2 剖检变化

初期和中期发病死亡鸡肌肉丰满,色泽正常,个别鸡只肝脏色泽变深呈紫红色,肠道苍白、肠壁变薄,法氏囊无水肿出血变化,唯一共同特征性变化是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肾,输尿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后期通过大量剖检病死鸡,仅见极个别肌肉呈暗红色,腿肌与肘部交接处出现数条白色条纹斑,在两大腿外侧有1~2处不明显出血斑。法氏囊形态大小正常,剪开后腔内有清亮或稍浑浊黏液,黏膜有少数出血点,花斑肾明显,腺胃和肌胃交接处可见暗褐色条纹斑,直肠内充满白色水样粪便,盲肠扁桃体肿胀、滤泡出血,泄殖腔黏膜出血。

3 实验室检查

3.1 细菌检查

无菌挑取肝、脾组织接种于LB琼脂培养基,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12 h后观察无菌体生长。

3.2 琼脂扩散试验

取病鸡血清10份,与IBDV标准抗原进行琼脂扩散反应试验,结果其中6份血清IBDV抗体阳性。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5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鸡舍保温和通风换气,鸡舍温度要比正常提高1~2℃,及时清除鸡舍内粪便,粪便堆积发酵,地板上均匀撒一薄层生石灰再覆盖上较厚的垫料,垫料2 d更换一次,周围环境用高效碘制剂每天1~2次喷洒消毒。

(2)全群用洛阳普莱柯公司生产的500 mL精制传染性法氏囊蛋黄抗体每瓶加入1~2瓶易龙核酸(干扰素)混匀后,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1.5 mL。

(3)上午在饮水中按1∶1比例添加囊毒净(黄芪多糖)口服液+强效囊炎康(硫酸铜),集中饮水半天;下午在饮水中添加5%肾普康(碳酸氢钠),集中饮水3 h;晚上在饮水中加入1‰强力拜固舒(电解多维)让鸡自由饮用;饲料内拌入4%浓缩鱼肝油全天饲喂,连用5 d。3 d后回访鸡群精神状况明显好转,采食量上升,粪便大部分变干,7 d后回访鸡群已恢复正常。

6 体会

(1)由于该病发病初期和中期都未表现出以往法氏囊特征性病变,仅肾脏表现为花斑状。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剖检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连续处理了5 d后,无效果(一般免疫过含28/86肾型传支的鸡群再发生肾型传支时用药后3~5 d病情都会有所缓解)。到发病第8天时通过剖检30多只病死鸡才从数只病死鸡上综合看到轻微法氏囊症状,结合鸡群大部分精神不振、白色粪便增多等表现并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最终判定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2)法氏囊病在西双版纳州经常发生,主要原因为:一是目前市场上各类禽用疫苗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疫苗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在疫苗选择上不考虑生产厂家及疫苗质量,只看价格,只选择价格便宜的。二是接种疫苗时间不适宜,免疫过早或过晚,接种疫苗途径不当,不注重点嘴而一味的采用省时省力的饮水免疫方法,接种疫苗时盲目加大接种剂量,认为剂量越大产生免疫力越快越好。三是饲养管理差,不注意鸡群饲养密度的大小,不重视鸡舍的保温、通风、消毒等工作。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西双版纳州从2008—2011年属发病高峰期,2011年以后多数养殖户选择使用进口MB株、SPF(B87株)或SPF(B87株+CA株+CF株)等中等毒力疫苗后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广泛应用,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以及病毒毒力减弱和抗原的变异,加之西双版纳州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传染性法氏囊病在西双版纳州今后家禽养殖中仍会长期存在,症状由典型性逐渐向温和型、非典型性转变。

(4)鸡群感染法氏囊病毒发病后,在治疗上首先还是需尽快注射正规厂家生产的卵黄抗体(配合干扰素使用效果更佳),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大量电解多维来辅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饲料中添加浓缩鱼肝油来促进肾脏功能代谢。其次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垫料,鸡舍温度提高2~3℃,进入鸡舍加料加水时动作应轻,避免产生较大声音,以免加重机体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州法氏囊垫料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在西双版纳开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自然养猪技术探讨
不同天气条件下平养肉鸡的垫料使用要点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