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与“顶缸”考源

2015-03-20 13:11
文化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杠子

杨 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抬杠”的由来

“抬杠”为什么有执意争辩的意思,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流行的说法是来自一种叫“抬杠会”的民间风俗。过去东北地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由身强力壮的人用杠子抬着轿子在人群里穿梭,轿子里坐着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围观的人则和那个小丑随机式地比赛斗嘴,甚至用自认花巧的话来对骂,于是,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称为“抬杠”。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前东北的深山老林里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争执,相持不下,就会把一根木杠子绑在树上,一人肩起一头往上扛;哪一方撑不住垮了,就算输了。[1]这些说法都是人们为了解释“抬杠”的由来捕风捉影地附会于某一民俗事象,甚至是随意编造一个故事,都不是真正的词源探究。

曾广源(1933)说:“杠而曰抬,正为同力合作之义,而乃以为故相乖违之词,何其反乎?”[2]他认为“杠”是个假借字,本字为“臦”(ɡuànɡ)。《说文》:“臦,乖也,从二臣相违。读若诳。”此说也难以信从。“臦”是一个只见于字典、不见典籍使用的死字,意思是违背,而“抬杠”是元代以来才有的说法,意思是争辩,二者很难贯通对应。

我们认为“杠”就是本字。“杠”的本义是粗棍。《汉语大词典》:“杠,粗棍。亦特指闩门或抬物的杠子。”过去家家常用杠子顶门,以防被人撞开,所以“杠”引申为用杠子顶住的意思。金李俊民《庄靖集》卷二有《杠门》诗,其中有“闼恐难当哙等排”之句;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六十三《刘亨》有“亨遂杠门不复出”的话;“杠门”即用杠子顶住门。今天的不少方言如徐州话、成都话、武汉话、福州话中“杠”都有这样的意思。[3]由“用杠子顶住”进一步引申为泛指顶撞。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且说林善甫脱了衣裳,也去睡,但觉有物杠背,不能睡着。”“杠背”就是顶着背,硌着脊背。明代《后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好妖精!你想要吃我们哩,吃倒好吃,只怕有些扛牙。”“扛”即“杠”的俗字。“扛牙”就是硌牙,顶触牙。硌牙的往往是小石子,所以“杠”也写作“矼”。《红楼梦》第十六回:“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矼了他的牙。”南京话中把脚踩到突起的东西叫“杠脚”,也是顶了一下脚的意思。这都是被动的“杠”。如果是主动的“杠”,那就是顶撞、碰撞。福建建瓯话中说“勿杠人”就是别撞人的意思。新闻报道中说:“同一公司两搅拌车转弯时‘杠上了’。”[4]这是撞上了的意思。无声的赌气顶牛也可以说“杠”:“储户和柜员‘杠上了’,对柜员不满,连存30次100元。”[5]下面这两个例子也表明“杠”的顶撞义就是来自顶门杠:

如是种种妄想被子一条蠢铁杠子当门拦住,一些动不得,始得心地泰然。(清正印编《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卷二《示万白颢子》)

某厂劳资部门在领导的授意下,准备把两位领导干部的子女从生产车间照顾到仪表室工作,当与该生产车间商调时,车间党支部书记明确回答:“如果是为了工作需要,这两人又确有这方面的专长,我举双手赞成。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们明明搞的是特殊照顾,我决不能放弃党的原则!”劳资部门的同志碰了一鼻子灰,私下议论说:“这个书记真是根顶门杠。”(工人日报评论部编《碎玉集》(一),工人出版社,1984:183)

这都是拿顶门杠比喻拦堵、顶住,这正是“杠”引申为顶撞的语言基础。

如果用语言顶撞人,那就是抬杠,正如不少方言(如西南官话)中“顶”有抬杠义一样。《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敢是俺那冤家没人心没人义,几遍为他心龌龊,我也劝他,他就扛的我失了色。”这里的“扛”就是用语言顶撞的意思。木旁和手旁古常混用。大约由于是动词,所以写成了提手旁。因用言语顶撞,故字也写作“讧”(与读音为 hònɡ的“讧”只是偶然同形)。《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八回:“你这个没训教的子孙,你一个亲娘母儿,你这等讧他。”又六十七回:“乞我讧了两句,往前去了。”今天的不少方言中顶撞、争辩也说“杠”。如天津话中说“别跟我杠”,就是别跟我争辩,上海话中说“杠嘴皮”就是斗嘴、抬杠,东北官话中的“杠叽”就是抬杠、争辩。争辩叫“杠”,爱争辩的人就被称为“杠子”(如武汉话)、“杠头”(如北京话、天津话)、“杠子头”(如乌鲁木齐话)等。“杠子头”的说法是“杠子”和“杠头”两种说法的叠加,类似的词汇现象如“大家”和“大伙儿”叠加成“大家伙儿”、“脑袋”和“脑瓜”叠加成“脑袋瓜”等。

有些人认为,言语顶撞义的本字为“扛”。如李申(1992)说:“扛,本指用肩头撞别人,引申为用言语顶撞。”[6]张鸿魁(1994)设想的言语顶撞义的引申路径是:用肩承担—→用肩头撞—→用言语顶撞。[7]说“用肩承担”引申出“用肩头撞”,这是值得怀疑的,二者缺乏逻辑关联。张鸿魁为证实“用肩头撞”义而举的两个例句是:

船搁了浅,船上众人只弄不起,他生恐失事,立刻跳下水去,只一肩膀就扛得那船行动了。(《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攻击开始了,他们十一人一齐用力抗开了坚固的栏栅门,顺着大街冲了进去。(孙峻青《爆炸远征队》三)

前一例中的“扛”理解为“用肩头撞”恐怕不合适,应该是用肩膀抬起来的意思。后一例中用的是“抗”,而且也只是撞的意思,至于用什么撞并不清楚,无从得出“用肩头”的含义。《汉语大词典》在“抗”的“撞击”义下举的就是这个例子,并没有说是“用肩头”。既然“扛”不存在“用肩头撞”这样的义位,说“扛”的“用言语顶撞”义是其自身引申的结果就难以成立了。

“杠”的顶撞义的来源既已辨明,再来看其注音。顶撞义虽然有杠、扛、讧、矼等写法,但记录的都是同一个词,所以读音应该是一样的。目前各辞书中的注音则很混乱,注有ɡānɡ、kánɡ、kànɡ、qiānɡ 等音,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是义源不明。比如《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给“矼牙”的矼注 qiānɡ音,依据的是《集韵·江韵》:“矼,坚实貌。”枯江切。这是误把“坚实貌”当成了矼牙义的来源,事实上它们只是两个同形字而已。杠子的杠普通话读 ɡànɡ,因此,顶撞义的“杠”应统一读 ɡànɡ。

“杠”既为顶撞,那“抬杠”该怎样理解?“抬杠”的理据有两种可能的分析:

(1)“抬”也有顶撞义。[8]老舍《二马》:“伊牧师一肚子气,没得发散,倒叫儿子抬回来,气更大了。”冯金堂《挖塘》:“这几年虽有时还抬些谬理,已经好的多了。”因此“抬杠”可以分析为同义连文。

(2)“抬杠”是争辩义之“杠”的生动化表达方式[9],属于动宾结构。

我们认为,第二种分析合乎实际。从词义引申的角度来看,“抬”自身是难以引申出顶撞义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抬”的顶撞义见于现代,而“抬杠”的说法见于清代。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约成书于清代中叶)第三十八回:“苏福常跟余通抬杠,口角相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舅太太道:‘姑老爷先不用合我们姑太太抬杠。’”英国威妥玛(Wade)《语言自迩集》第七章《声调练习》(1867):“抬杠:抬棺材;俗语,争拗,生气地争辩。”所以“抬”的顶撞义应该是来自“抬杠”。具体来说,先有“抬杠”的组合,因“抬杠”为动宾关系,可以拆开来用,于是作为动词的“抬”便获得了“抬杠”组合才有的意义。这是词义演变机制中的“组合沾染”(syntagmatic contagion)。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只看孟子合告子两个人抬了半生的硬杠,抬到后来,也不过一个道得个‘食色性也’,一个道得个‘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抬到后来”的“抬”虽然还没有摆脱“杠”的束缚,仍然是抬举的意思,但这种说法推广开来,“抬”就会独自拥有顶撞、争辩之义。

“杠”先有顶撞的意思,为了表达的生动,便拈来语言中固有的“抬杠”一词使之生动化。“抬杠”原本是一种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受人雇佣抬运东西,类似于今天重庆的“棒棒儿”。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凡达官、戏子、蹴踘、厨役、打茶、牢役、赶马、抬杠之人,其数不止数万。”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三十二回:“他老子叫花三胡子,在杠房抬杠出身,如今大发财,开了几处杠房。”可见争辩义的“抬杠”是将争辩义之“杠”移就于抬举杠子义“抬杠”的结果。当然,生动化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非得是“抬杠”。有些方言中用顶门义的“顶杠子”表示争执。马识途《找红军》:“我住的房子在伙房隔壁,因此就常有机会听他们顶杠子。”江苏丹阳话中则说“顶杠”。历史上还有“顶砖头”的说法。元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二折:“我和你顶砖头,对口词,我也不怕你。”这大约来自用砖头顶门的习俗。这反映了造词时生动化素材选择的随机性。

“顶缸”的由来

“顶缸”指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关于此义的由来,前人有两种解释。

一说源于明代初年的一则典故。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嫁祸》:

金陵上清河一带善崩,太祖患之。皆曰猪婆龙窟其下,故尔。工部欲闻于上,然疑“猪”犯国姓,辄诡称大鼋为害。上恶其同“元”字,因命渔者捕之,杀鼋几尽。先是,渔者用香饵引鼋。鼋凡数百斤,一受钓,以前两爪据沙,深入尺许,百人引之不能出。一老渔谙鼋性,命于其受钓时穿底缸,从纶贯下覆鼋面,鼋用前爪搔缸,不复据沙,引之遂出。金陵人乃作语曰:“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言嫁祸也。

一说“缸”为“缺”之形误。顾学颉、王学奇(1983):“顶缸,当时谚语,有顶替、顶缺、代人受过等义。‘缸’乃‘缺’字之讹,讥认别字者,呼‘缺’为‘缸’,或以‘缸’为‘缺’,后遂相沿成为浑语。”[10]

这两种说法都经不起推敲。“顶缸”一词早在元代就已有了。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你不知道,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可见明人癞头鼋顶缸的故事是为了解释“顶缸”的由来而编造的,并不是有了这个故事才有了“顶缸”一词。“顶缸”是个口头上流行的俗语词,用字形讹误来解释缺乏合理性。

“顶”至少在宋代就已经有顶替的含义了(《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最早引证为元代)。下面是宋元时期的一些用例:

一军之中,某为真立功人,某为顶冒人,惟主帅尤知其详。(宋刘克庄《后村集》卷八十六《辛酉三月十八日》)

所收诸州配隶、强盗、贷命之人,久不问落,顶冒实多,滋长奸宄。(宋罗愿《(淳熙)新安志》载曹泾《鄂州太守存斋先生罗公传》)

甲寅乙卯年间签军时,有管民官司令(宋)全等顶替逃户訾德、王仲充军。(《元典章·户部》卷三《逃亡》)

又统制官占马至四十五匹,名料马,岂特占请马料,每二匹必有一卒以顶其名而盗取其钱以入己者。(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兵考十二》)

将抽象的顶替义移就于用头支撑义,再加上所顶之物,便有了“顶缸”的形象说法。选取的所顶之物因地因时而异,故顶替义之“顶”有诸多同实而异象的派生词。或言“顶杠”。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一出:“他拿了布去,怎么倒扯住了我?我是顶杠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十六回:“这是那蝎子预知二十五日午时霹他,将你教来替他顶杠。”清张南庄《何典》第一回:“早已感动神明,梦中送子,遂能怀着鬼胎,生出小鬼。将来靠老终身,传宗接代,不怕无鬼顶杠。”今山西忻州话中仍有“顶杠子”的说法。或言“顶锅”。柳残阳《邪神门徒》(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你有一点骨气就亲自过来与我一决生死,弄这两个不开眼的末流晚辈来替你顶锅,你也配称为当年的第一高手么?”姜亮夫(2002):“昭人言代人受过曰顶锅。按:此即元以来之所谓顶缸也。锅缸器用相近、声音相近,故变也。”[11]“顶锅”的产生与“顶缸”并无直接关系。或言“顶死笠”、“顶屎盆子”。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顶死笠,代人受过。粤语。广东东莞、莞城。”“顶屎盆子,代人受过。冀鲁官话。山东寿光。”[12]孤立观察问题的学人容易把“顶杠”看成是“顶缸”的同音假借,把“顶锅”看成“顶过”的音借,这都没有认清问题的真相。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41988.html.

[2]曾广源.近代语探源[J].女师学院期刊,1933,2(1).

[3]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本[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12-1713.

[4]http://www.sina.com.cn .2010-10-05.

[5]中国日报网,2010-10-16.

[6]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217.

[7]张鸿魁.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近代汉语词语训释方法探讨[J].中国语文,1994,(3).

[8][1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3298、3191、3193.

[9]杨琳.词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J].南开语言学刊,2012,(1).

[10]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第一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87.

[11]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16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49.

猜你喜欢
杠子
“鼓和虎”等
狼书生
“杠子头”高付生
红狐狸
红狐狸
狼书生
大杠子传
玩笑戏《打杠子》赏析
红狐狸
红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