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基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5-03-27 04:04张元宝,宋瑾瑜
关键词:精神传统文化

中西方两个文明体系在现代已经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碰撞中发展,在融合中前进。中国文化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论主动抑或是被动,同时亦须有文化包容意识,以文明竞争为推力,与西方文化相互竞争,在世界引领文化竞争潮流。在欧美崛起时代,各国文化竞争而提升了文化的威慑力与征服力,以巨大的文明优势创造了一个国家鼎盛的黄金时代。而在同一时期的东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的中国文化在东亚文明体系中占据着主导性的支配地位,但在整体上缺乏竞争性的活力,故而逐渐衰落。

一、传统文化的地位遭到冲击

(一)传统节日的意义逐渐淡化

传统不再耀眼,即使是在新的时期。譬如说端午节,屈原楚破而投汨罗江,举世皆浊而其秉性独高,彰显了一种高尚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节操,国魂与人格高度统一。秉性独高,彰显了一种高尚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节操,国魂与人格高度统一。由此人们用粽子、龙舟纪念他,然而粽子终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了自由交易的商品,龙舟即使包含着竞技体育的某些精神,然而终究是驶向了名利的怀抱。楚人已亡,楚魂不复,只是在特殊的日子里才为媒体所宣传鼓吹一番。再说到大家所熟知的“五一”、“十一”,亦不复当年光景,失掉其原有精神。追根溯源,它们象征着斗争精神、奋斗精神以及坚毅不屈,诠释了解放、爱国、自由与平等的真谛。它们是为权利和人本身所诞生的,巴黎公社与新中国建立,表现出无比宏伟的英雄气概。然而因为国家法定的长假,则成为了消费、娱乐等等,用文化为经济搭台唱戏,毫无疑问成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为了自我之欲求而全然忘记了其本来的珍贵意义。传统的发展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比如说昆曲征服西方却被中国人所抛弃,而它以前却为中国带来无上的荣光,实不知何故。关于消亡的原因,首先便是年龄问题,掌握文化、艺术的人都已垂垂老矣,继承者却是青黄不接,寥寥无几,而农村传统的“父逝子继制”则更是加剧了这种状况。其次为兴趣问题,年轻人喜欢新鲜的事物和追求潮流化,对传统已无太多的仰慕;并且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枯燥与无聊,缺乏耐心而中途作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意识中的传统已经遭遇到了一股寒流,地位岌岌可危,不论主动抑或被动。人们思想意识中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功利主义,而对传统产生了一种排斥与反感的心理。

(二)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

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等,在中青年人中极受欢迎,年轻人尤其如此。他们对此推崇备至,盲目跟风,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这些就像是偶像式的崇拜一样,即使客观上含有人格追求的积极因素,然而终究不过是心灵寂寞空虚而寻找精神上的发泄而已,从而满足精神上的畸形追求,最终表现出一种心理上的病态。精神世界的空虚用泛滥的西方文化得以填补,而逐渐丢弃了传统,空虚的青年群体扩大时,就形成了一股社会意识流,从而引导传统精神走向文化的迷失。青年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在精神灵魂上的病态追求,促使他们在文化前进的过程中催生出异端,由此传统随之异化,从而加快了传统这艘大船的沉没。同时伴随着的是西方低俗文化的快速蔓延,烂觞于世,今年层出不穷的“门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肉体受到侵损的同时,精神亦遭到了严重的毒害,灵魂的拯救却乎艰难,这一点应该值得好好反思。而西方宗教的进一步扩散以及其宗教教义的发展,则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获得了更多人的拥戴,或许和社会矛盾、压力等因素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走出国门已成必然,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随即涌入。它们企图侵入传统的骨髓以谋得文化基因的突变,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在文化上占据优势地位,从而使东方臣服于西方。这种情况自1840年始已有之,譬如传教士在中国设教堂、办学校、传教等,大力宣扬西方的价值观而挤压传统的生存空间,只不过在今日,这种愿望表现得更为迫切而已。

(三)工业文明的传播导致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迫在眉睫,须引起我们对文化乃至文明的深切反思。当今市场经济开放,工业与农业的融合和对抗,资本冲击农村,导致在祭祀、礼仪、风俗、人际、精神等方面引起了剧烈的变化。祭祖、祭神的工作已鲜有人从事,祠堂破败、倾圮,族权和宗法的观念逐渐淡化,即使它在历史上有过消极的影响,然而却是稳定中国社会底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辈分名望以及经济因素所造成的等级差别使其不再重要,而是更多的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在礼仪方面,传统的儒家礼仪之风逐渐与西方现代的社交礼仪接轨,展示出了一番新气象,但是并没有完全摒弃其糟粕,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没有彻底清除。同时在人际关系方面,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不再像传统的小生存者一样固守家国、老死一生,在意识选择中更多的倾向于功利主义。而传统风俗所具备的利他性违背了市场需求的目的,因为无利可图而逐渐被抛弃,只是一次性地再也无法挽回,或许更像是传统的悲剧性结局。传统的剧变在思想上则表现得更为激烈,高速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镇,确为社会一大进步。但是在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残余中所表现出的传统性、保守性以及个人主义,与新时代思想意识中的开放性、潮流化、市场化、商业化产生了精神上的冲突。因为功利主义和人性自私的因素,最终人们背叛了传统,传统在思想上选择了屈从,从而臣服于现代。传统因为某些积极的因素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以求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归宿,而现代意识中的科学精神则不断地与迷信斗争着。城市回归农村,是现代与传统的较量,是保守性与开放性的斗争,是科学与迷信的冲突,而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传统的无力回天。由此,传统文化的传承确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教育问题

(一)蒙学教育

幼学启蒙教育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创举,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儿童适合于诵读记忆,幼学启蒙颇有裨益,符合科学规律,然而终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而被抛弃,实在可惜。幼学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譬如说启蒙读物《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不仅引导做人之道理,亦传达了“亚圣”孟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精神,从而构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昆仑”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与其幼年启蒙教育所练就的“童子功”不无关系。然而,随着清政府废除启蒙教育制度以及胡适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自由民主,打倒“孔家店”,虽然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但是传统文化终于被彻底埋葬了,直接导致了文化的断层与消亡。最后因为文革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文化远逝,在民众思想意识中表现出了精神信仰危机,于是蒙学教育最终走向了历史的教科书。

(二)中学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思想,与当前重视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恰恰相反——“重文轻理”,科技、数学等被视为“杂学”,强调儒家思想对于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由历史到现实,文与理很难达到一个平衡点,而现在文化在不断的被抛弃。此外便是教育体制与观念的落后,如某些官员在会议上大谈特谈素质教育,在私底下却仍然以应试教育要求子女。教育在实践中缺乏革新精神,究根溯源,乃体制之弊病。尽管教育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奈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一些地区终究只是“一纸空文”。教育体制之弊病日积月累,导致教育改革亦是举步维艰。行政权力、考试、学校、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之障碍难以逾越。行政权力对教育的渗入,使其日益行政化、官僚化,权力的滥用滋生着腐败,冲击着教育公平这杆“秤”。考试的“唯分数论”让学生终日趋之,不堪重负,无力顾及其他,能力与创造力被扼杀,简直像“木偶”一般。师生间的等级差别,给学生的发展构筑了一道天然的鸿沟,虽竭力抗争而终归于失败。毫无疑问,众多学生成为了牺牲品,就像是人民群众的街头政治成为被利用的工具一样悲哀。所有一切的因素最终割断了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联系,传统文化的结局已清晰可见。

(三)大学教育

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村,这就决定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社会基层,因为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使他们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更优越的待遇。首先因为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教育让他们摆脱了社会底层长期盛行的传统封建迷信思想,思想获得了自由与解放。教育就如新鲜的空气一样,让思想窒息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积极思考问题和勤奋学习,展示了一番新气象。其次,当他们思想得到了提高之后,就会追求更为先进、时尚的事物,崇尚潮流以满足强烈的好奇心。然而由于其内心欲望的膨胀,原来生活中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造成了精神上的迷失。至于不合格的学生,虚度光阴、精神空虚、生活无聊,寂寞难耐而以各种眼花缭乱的行为方式哗众取宠,丝毫不会想到关于文化的问题。这就像是当年的乾嘉学派埋首顾纸堆而绝口不谈政治一样,文化的兴亡对于这些人来说显得一文不值,如果突然有人谈论关于文化的话题,那一定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最后,受教育而毕业的学生,迫于生活、家庭、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压力,第一要务便是就业,即使对文化有过关注,然而从就业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便已显得力不从心。就业意味着收入,有收入才会有住所,从而提高爱情婚姻的可能性,然后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最终因为城市化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生活理念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丢弃传统,譬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年祭拜祖先在城市中已鲜有人见了。或许教育的影响就在于此吧。

三、政经与信仰问题

(一)文艺与政治、经济之间的矛盾

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但终究还是世界的。文艺或者是文化本身就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它应该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与发展。我所指的并非是文艺所涵盖的内容,而是指文艺本身不受外在政治势力的影响或限制而独立发展。就像是无党派人士一样,虽然其人本身脱离了政党,但是在思想上却时刻关注着政治,并且为其发展提供建议。文艺应脱离政治而赢得其自由发展的思想空间,虽然当年有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然而它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社会现实的黑暗被掩盖了起来,文艺只被允许歌功颂德,社会的和谐虽然重要,但是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纵观近年来获奖的众多文艺作品,无一不是附和政治。影响新闻言论自由的审查制度则是饱受争议与诟病,像刘宾雁这样的人也终究以悲剧性的人生结局而收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出现的,需要一个自由而宽松的政治及社会大环境,如春秋战国、魏晋、民国等时期无一不是如此。各级地方政府过度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而在文明建设方面却是相对滞后的,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只不过是为了追求GDP的高增长率而已,实际的结果却是文化成了经济的殉葬品。同时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多元社会思想意识的冲突、斗争与融合。

(二)文化的发展道路充满曲折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导致的思想专制到胡适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再到后来从知识领域所掀起的十年“文革”,文化终于被一步一步地埋葬于沟壑,虽奋力抗争而终不能脱身。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换来了中国快速崛起的经济奇迹,然而在强大的物质利益的刺激下,却导致了社会群体性精神信仰的迷失,辜鸿铭所说的“良民的信仰”已不复存在。在我看来,信仰对人确乎重要。在现代这个社会,因为人们心底中对道德还抱有一丝的信仰,所以在精神迷茫的静谧中还能获得一点心理上的慰藉,用以安慰“功利主义”影响下的人性中的尴尬与沮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情绪,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非理性状态的范围不断扩大。由此更加深了文化漠视的态度,精神信仰危机不断扩展,文化遭到了强烈的鄙视,受到了物质狂热性的激烈抵制。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广陵绝响,嵇康不复。而且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良者的误导,所谓的专家却是略懂皮毛而吹嘘不已,只是为了抛头露面,光荣而有脸。对文化研究不精而敢于大作,并最终横空出世,换来的却是文化的扭曲与衰亡,实在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国学大师似乎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从“内生型”向“外延型”的转变,从“封闭型”到“开放性”的转变,从“地域性”向“全球性”的转变,从传统路线到现代轨道的转变。这些转变最终造就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混合体式的发展,而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讲,这实质上是明清时期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冲突在新时期的表现而已。传统中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既具有保守性又有一定的先进性,思想转向现代不足为过,然而传统却对文化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脱节,两者因为缺乏一定的兼容性而产生了裂隙。但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才不过一百余年,而文化的适应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我相信这只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而已。虽然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优势被抛弃,有文化没落、传统衰亡的趋势,但是它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仍然对它未来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注:本文系常熟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点课题——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Cs1510;常熟理工学院2014年学科与科技管理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研究生成才教育路径探析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S1404)

猜你喜欢
精神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