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5-14 11:42金贤华吉林省龙井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吉林龙井1334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分层护士护理人员

金贤华吉林省龙井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吉林龙井 133400

目前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次数一直呈现着逐渐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医疗护理行业的有序正常发展,给医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传统的护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发展状态下社会的高要求。分层管理,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水平进行分层,使各层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更明确,进而使之对自己所在层次的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术有更为熟练的掌握,从而避免了工作上的盲目性,同时也减少了越级操作事件的发生,使医疗护理模式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改进,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名年龄在20~55岁的专业护理人员,其中男性6名,女性94名,学历分布情况:本科20人,大专65人,中专15人;职称分布情况: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0人,初级职称34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两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基本均衡。同时选取200例患者,平均分成8组,每组2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选择4组患者共100例进行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的50名护理人员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4组共100例患者进行护理。

实验组则采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将所有的护理人员分为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五个层次,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目的分工合作。初级护士主要完成一些比较基本的护理工作,比如病房卫生清扫、患者个人卫生清洁、接送患者治疗、协助患者饮食起居等等,工作类型属于简单而且非技术型;中级护士在年龄、学历、资历、工龄各方面优于初级护士,都取得了注册护士资格,且具有一些临床实践经验,主要工作是在上级指挥下完成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同时也要指导初级护士学习与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流程及方法、常用急救方法等,也要培养初级护士独立解决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高级护士通常已经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大多是护师,对常规的护理流程十分清楚,主要工作是认真负责地执行各类医嘱、正确进行文书的书写、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责任心强,能主动培养下级护士的各项能力;责任护士基本上都是学历在大专以上,并且有10年及以上的护士专业技能职称,工龄至少为10年,在岗位的各项评测及考察中成绩名列前茅,主要岗位职责是安排与监督下级护士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指导新技术与新业务的开发,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会诊以及病例讨论,同时负责进修护士与实习护士的教学指导。实验组的50名医患人员中,有初级护士23名,中级护士13名,高级护士10名,责任护士3名,护士长1名。

1.3 观察指标

将不同组别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得分、病房护理得分、专项护理得分、一对一护理得分,并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组别病患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使用SPSS 13.0软件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统计资料按照平均数±标准差(±s)的方法表示,检验方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每日工作量方面的比较分析

进行实验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每日常规护理量相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每日常规护理量比较[次/d,±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每日常规护理量比较[次/d,±s)]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第一组25/25名第二组25/25名第三组25/25名第四组25/25名16.26±1.75 25.34±3.27 95.24±10.09 25.80±3.11 55.21±3.76 65.45±5.89 158.53±10.70 51.09±3.90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较分析

实验前与实验后对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整体的评估打分,满分100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得分、病房护理得分、专项护理得分、一对一护理得分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较±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较±s)

组别 基础护理得分 病房护理得分专项护理得分一对一护理得分对照组实验组82.4±4.5 94.4±6.5 83.7±4.7 95.8±6.6 78.5±3.8 90.7±5.8 76.4±3.3 89.4±4.8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与患者有关的各指标方面比较

对两组的医生满意程度、病患满意程度、护理失误、投诉情况进行统计,实验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与患者有关的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人,护理质量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恢复速度,护理水平的好坏也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常规的护理模式不能做到充分利用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所有的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基本相同,即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不能起到很好的整体护理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发展状态下社会的高要求,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及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所以改变势在必行[1]。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首先考虑了如何最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在对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考评后分层,并且按照不同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任务布置,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了不同种护理技术的合理运用[2]。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同时也可以保证并促进护理人员本身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每一层的护理人员合理配合,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可以更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此外也降低了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宽度,使得护理人员可以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落实基础护理,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和睦、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3]。

通过护士分层管理方法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淡漠、消极的服务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同时可以让护理人员正视互相间的差距,从而反思、审视自己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鞭策自己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方面的操作、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吸收、积累新的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保证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整的进行,从而避免了医疗失误和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发生[4]。

该实验证明在进行护士分层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技能情况有了长足的进步,投诉率明显降低,医患纠纷几乎杜绝,所以护士分层管理方法是现阶段最适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护理方法,值得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5]。

[1]潘耘,黄坚芳,林锦芬.分层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5(2月下旬刊):171-173.

[2]董晓玲.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730-1732.

[3]郭惠娟,李幸伟,袁慧娜.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59-60.

[4]张艳萍.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3(5):158-160.

[5]韩以华,林雪娥,陈云菊,等.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433-434.

猜你喜欢
分层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