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国说》的人文价值

2015-07-22 00:05邵亚婕胡凡刚
声屏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演讲者青春

邵亚婕 胡凡刚

2014 年11 月22 日,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上海唯众传媒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推出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青年中国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当日“全国50城央视、省级卫视节目收视排名”中,《青年中国说》占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首期节目播出后,微博话题阅读量接近上亿,引发了观众和网民的广泛热议,零差评的口碑,被网民大赞“正能量爆棚”,是央视近年来最好的一档节目。

在泛娱乐化浪潮和大众审美多元化的冲击下,在各类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背景下,《青年中国说》以自己独具魅力的节目形式——“分享青春、心向未来”的节目主题,“拒绝说教、不设裁判、不灭灯、不比赛”的节目原则,让拥有极致青春态度和故事的青年人站在台上,分享他们的青春梦想与个性主张,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更像是一泓文化清泉,为人们洗去心灵上的尘垢,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的同时,是青春最美妙思想的一次碰撞,也是电视人文讲坛节目中的又一精品呈现。

《青年中国说》节目透视

《青年中国说》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好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内在价值。如果一档节目不能够带给观众好的价值理念,是完全不能够打动观众的。然而节目光有价值观内核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内在价值的体现需要通过电视节目所特有的表现力来彰显。

一、真实化角色凸显青春无悔。说青春、看中国、向未来,《青年中国说》的开讲主体由“名流”转变成“草根”,选取的大部分是80、90 后的年轻人来讲述。这样一来,较容易让青年群体对他们的经历引发更多的共鸣,也再次印证了“有话题、有共鸣、有思想”。为了让更多的青年站在舞台上分享青春梦想,节目中每期设有三个演讲青年。

首期节目中,90 后霸气总裁余佳文、开办私营火箭公司的胡振宇以及挑战极限旅行的张昕宇、梁红夫妇。他们都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青年,却有着不平凡的梦想与经历。同一些嘉宾访谈节目不同,为放大明星光环,节目会刻意安排采访明星的某一话题进行讲述。而《青年中国说》节目中的演讲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自己的青春梦想分享给大家,当梦想不被认同,遭到质疑时,他们丝毫没有退却,大胆说出自己坚持的理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耀眼的妆容,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个个真实的年轻人。镜头前的他们丝毫没有做作感,完全是将自己真实的经历与感受带给观众,也正是因为演讲主体的真实度,不论是青春推荐人60 后 代表俞柏鸿、70 后代表黄豆豆甚至是30 后代表李明启都能深深地被感染、被感动。

二、故事化叙事传递正能量。《青年中国说》节目面向的受众主要是大学生和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除了在演讲主体的选择上做了一番工夫外,节目的呈现方式上极大迎合了受众的兴趣和心理需求。节目中每一位演讲青年采用故事化的表述、激情的语调、不服输的精神,向观众分享着自己的梦想经历,传递着一种正能量。

节目的开场是一段VCR 小短片简单介绍演讲者,接下来演讲者“分享自己的极致青春”,随后由台下青春推荐人“探寻青春因子”。通过台下嘉宾的提问环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观看需求,有些过于犀利的提问直击青年人的现实问题。比如说李明启老师作为推荐人中年级最大的一位,当听完“侣行”夫妇二人的演讲完毕后,联系现实毫不客气地发问:“作为我们这一辈的,你们有没有为你们的亲人想过?”想必这正问出了部分年轻人倡导说走就走的旅行心声。当听完演讲者的回答后,或许年轻人才恍然大悟,凡事并非是如此简单,夫妇两人的选择并非只是在大家眼里看来的浪漫之旅,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是一次人生的修行,更是人生宝贵的一笔财富。此外,屏幕上会适时出现字幕,演讲主题以竖条的形式闪现在屏幕右侧,在演讲与提问环节,屏幕下方也会根据演讲段落结束时进行人生哲理的总结。VCR 除了在开场时介绍嘉宾,在节目进行中也会适当播放。

三、励志化主持定位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必然离不开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气质与风格需要与节目的定位相吻合。由此看来,主持人对于一档节目的作用不言而喻。《青年中国说》作为一档青春励志、积极向上的讲坛节目,其风格是开放的。台下观众多数也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跳动。撒贝宁青春帅气的外表、幽默风趣的话语、亲切随和的态度以及睿智敏捷的总结,也为节目带来了很大的看点。每当演讲代表们对嘉宾提到的问题回答不到位时,撒贝宁总是在旁边起到一种辅助的角色,帮助其解答。节目中神曲创作人张超被方励老师问到:“音乐为什么要坚持呢?它不需要坚持,需要的是有感而发。”张超沉思片刻说,或许是自己的根在百姓中。撒贝宁及时补充说道:“其实他是要写全国十几亿人口里面,至少十亿人以上能听的歌。”节目中小撒还时不时地用玩笑的方式对演讲者进行调侃,采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拉近了与青年演讲者的心理距离。当采访90 后个性十足的余佳文时,撒贝宁将一只手搭在其肩膀上,两人看起来更像是朋友关系一样,处于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之中。女飞行员宋寅出场后与主持人互动可谓是搞笑不断,撒贝宁戴着头盔装酷,还直呼阳光、干练的宋寅“不要这么野蛮”。主持人轻松活泼的语态,消除了电视讲坛节目的沉重感。

《青年中国说》节目的人文价值

一、注重节目内涵,满足了受众精神层面需求。《青年中国说》把握当下形势,一方面在各种电视娱乐真人秀泛滥和人文类讲坛电视节目少之又少的背景下,《青年中国说》选取80、90 后的年轻人开讲,无疑增加了青年观众观看的数量。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发展中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很大程度上人们仅是通过简单的喜剧段子找点乐子,来宣泄压抑的情绪,这也是当前荧屏上喜剧类综艺节目扎堆现象的原因。毋庸置疑的是,“娱乐至死”的时代也消解了电视文化的深度,感官的”快感“置换了艺术的”美感“。而《青年中国说》轻松、活泼的话语形态配以正能量的节目内涵,像是一股文化清泉,洗去人们内心的浮华,为青年观众们提供了一座精神的能量场,也为整个社会提供精神力量。

二、创新传播主体,营造出真诚、平等的公共话语空间。央视《青年中国说》自首播以来广受好评,其成功之处在于营造了很好的公共话语空间,青年观众自愿参与到电视这一公共领域中,一起探讨关于青春梦想成长的故事。节目主体由青春分享者、青春推荐人、主持人和场内外观众就某些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者是故事的讲述者,推荐人为话语交锋的创造者,主持人是话题的点睛者,观众是意见的呈现者,节目诉诸于建构一个“舞台形式的知识课堂”。主持人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看似讲述“青春”宏大话题的表象下,展现出平凡人平凡生活的真实情感世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道:“只有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幽默才会不朽。”没有了以往讲坛节目的严肃性与单调性,贴近观众内心,充分调动了每个主体的参与话题的积极性,在构建的拟态公共话语空间中,进行着一次青春最美妙的思想碰撞。

三、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在传播方式上,《青年中国说》利用网络微博积极与受众互动交流,形成对节目的反馈,还开展“青春话题大征集”的活动,发起微博热门话题“青春太美不得不说”,多方征集网民的青春故事、青春照片等,引发众多网民对青春话题的大讨论。此外,电视台还与网络进行合作联姻。除了电视之外,《青年中国说》还通过央视影音、中国网络电视台、爱奇艺、优酷视频、搜狐视频等多方平台进行播出。依托当下最流行的互动平台,将电视、手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扩展了节目的传播空间,从传播方式上为以后的电视节目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借鉴。

结语

电视节目的人文价值构建是当下中国电视亟需解决的问题,其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站在一种更高、更远的视角来把握节目导向。《青年中国说》精准的受众节目定位、故事化的讲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形式,将青年观众聚集到电视机前,追寻青春的价值与意义,无疑是人文类电视讲坛节目的一次巨大突破。我们坚信人文类节目在中国荧屏上总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猜你喜欢
演讲者青春
“演讲”要注重“演”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会计时的话筒
会计时的话筒
阅读自然的艺术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