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乡土讲好百姓故事——从《滨城记录》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

2015-07-22 00:05田爱民
声屏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张宁百姓纪录片

□田爱民

本文责编:陈道生

以人为本,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是纪录片创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笔者以本台《滨城记录》的实践为例,就地方台如何扬长避短,立足乡土讲好百姓故事,谈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想法。

发挥本土化优势,让纪录片更加“接地气”

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后,陆续推出了像《故宫》《大国崛起》《颐和园》《玉石传奇》《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规模宏大、主题深刻、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业界也褒奖声不断。

纪录片这么受欢迎,地方台也应该有自己的纪录片,但是地方台不能拷贝中央台的做法,而应该因地制宜。一是因为地方台没有条件搞央视那样的大制作;二是实现“村村通”后,地方观众收视央视和省、市台的节目很方便,地方台没有必要搞那样的大制作,而应该要着眼本地观众,题材、节目“接地气”,应该注意拾遗补缺,为地方服务。旅顺电视台以播出原创纪录片为定位的《滨城记录》栏目创办10年来一直坚持这一点。

纪录片要“接地气”,作者要关注身边的普通人,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挖掘出其不凡之处。如某社区的居民跟我们说了该社区一位特别爱管闲事的老人的不少事,有人说他“咸吃萝卜淡操心”,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我们专程去看望了这位72 岁的退伍军人白凤瑞,拍摄了他不仅爱管闲事、爱助人,还勇斗歹徒的事情,制作了《爱管闲事的白大爷》。旅顺人爱吃海产品,可城里人对渔民的生活并不熟悉,我们就跟随一条渔船,白天黑夜吃住在渔船上,拍摄了纪录片《出海》,记录外来渔工工作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面对困境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坚韧,给人们以思索和启示。

诸如此类的片子还有很多,如介绍张明宝历经坎坷执着追求的《造个咱中国人自己的强夯机》;从事乡医工作40年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的《乡医郭少英》;自己遭遇不幸的邻居大姐张淑秋,关爱6 名盲人的《牵手》;20年如一日照顾公婆的好儿媳杨秀兰的《暖心》;介绍张剑诚攻克海珍品养殖难关,获得国家专利的《科技赶海人》等。这些小人物的不平凡之处,让纪录片更加“接地气”,有看头,观众看后一再要求重播。

纪录片“接地气”,让地方草根人物为当地人所熟知,可感可亲且可信,为人们所称道、所接纳,在潜移默化中正气得到激扬,正确的价值观占据主流。在许多褒奖活动中,百姓也把这样的草根人物推荐为典型。他们中许多人走上“情暖滨城十大感动人物”的颁奖典礼,颁奖晚会上的“百姓故事”,让人洒下了热泪。北海李家村照顾3 位瘫痪老人的好儿媳杨秀兰的邻居说:以前常看着她照顾老人也不觉得怎么样,这一上电视竟感动得哭了。当观众们看到贴心乡医郭少英,躺在病榻弥留之际,仍然惦记着村里患病的乡亲时,无不潸然泪下,百姓们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了郭少英。郭少英虽然离去了,但她不计得失服务乡亲的赤子之心,为人们所传承。在那偏远的小山村,又有了奔走在乡间小路的身影,郭少英的外甥接过了听诊器,人们在荧屏上又看到了《乡医小孙》。

突出草根群像,让纪录片更有“精气神”

这里所说的“精气神”,指的是通过片中人物的刻画,传递着一种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滨城记录》之所以能够让浮躁的人们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关注身边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因为身边的普通人的命运更具有参照性,可触可感可亲。10年前《滨城记录》拍摄的系列片《路在脚下》,记录了5 位下岗职工的生存状态,这里面有下岗后送报的老于,有夫妻双双下岗后承包果树的,有小两口筹资开办编织厂的,有在困境中自谋职业办起幼儿园的,还有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铆焊店供养孩子上大学的。他们是当时许许多多下岗职工中的一员,平凡而普通。他们就像社区中的老王老张,邻家大哥大姐一样,但他们的不凡之处就在于面对困境,面对挫折,百折不回,坚韧执着,他们相信通过努力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而这个梦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实现,而这些小人物内心所迸发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气神”。

对纪录片作者来说,只有关照现实、关注人的存在,才能在看似平凡中发现闪光点,塑造有闪光点的草根形象。如杨旭文、杨旭建倾其所有种植杨树的《杨家兄弟的杨树林》,自掏腰包带领村民致富的《咱村里的好村官》,拿出多年积蓄潜心矿山泵研究并获得专利的 《铁杵磨针的胡家浩》,连续多年义务献血的《人民陪审员老曹》,痴心改造盐碱地的普通农民徐海当选“大连十大环保人物”的《净土》,常年坚守殡葬一线的火化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德强的《涅槃使者》等,百姓爱这些充满“精气神”的草根偶像,人们仿佛从这些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纪录片现实主题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记录养貂奇人李建生,造地狂人王德富,20年投石造礁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牟正文等人的纪录片,还被央视七套《致富经》《聚焦三农》《每日农经》等栏目播出。星光大道上走红的小明星毕诗考,2009年央视春晚上一夜走红的农民歌手刘仁喜,都是从《滨城记录》走出来的。四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旅顺口——遗迹中的历史》,大连党史片《薪火耀关东》,四集文献纪录片《甲午悲歌》,历史文献纪录片《万忠墓碑记》等多部纪录片也在央视等媒体播出。在辽宁电视台的《爱上辽宁》栏目中,一年52 期的《滨城记录》栏目有40 部被采用。

讲好百姓故事,让纪录片走向“大众化”

纪录片以主题深刻、画面精致、语言深邃成为影视作品的阳春白雪,观众自然是“小众”了。纪录片能否走向“大众”,除了选题关照现实,关注生活中的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讲好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

讲好百姓故事,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例如:拍一位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蔬菜育种的土专家张宁:

画面:张宁从背包中拿出数码相机。

解说:刚下飞机,背包才放下,兴致勃勃的张宁就又看起了他此行的摄影作品。

画面:张宁讲他拍的照片与照片的特写。

解说:不拍山水,没有人物,张宁的摄影作品除了白菜还是白菜。

这时观众会产生一个疑问,他为什么只拍白菜呢?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因为他在引起了观众收视兴趣的同时,也为引出片子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一连串的疑问,让观众有了看下去的欲望。

讲好百姓故事,要集中笔墨描绘精彩的情节和细节。短纪录片限于篇幅,情节要更为紧凑,需要精选最有感染力的细节、最有表现力的镜头,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大八里村的徐云华九年如一日地照顾因脑血栓卧床的妻子,在拍摄《丈夫》这部纪录片时,记者抓住主人公经常重复动作、眼神等看似平常却又能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节。如徐云华开门进家,第一个动作就是直奔妻子的床前,把妻子扶起来,揉揉手和后背,这个小细节反映了徐云华在外对家里妻子的挂念,内心是焦急的。每天给妻子做面条时,徐云华都给弄得烂烂的,反复在嘴唇上试温度,满意了,才给妻子喂饭。这个反复试的动作,也反映了他对妻子的关爱。在和徐云华谈到这些年的难处时,这个高大朴实的汉子禁不住哽咽起来,突然说不下去,转过身去,嚎啕大哭。这时镜头直接推上去,不时颤抖的男人的背影深深打动了观众。

讲好百姓故事,要找一个合适的信息“场”。拍摄的场地的一切构成与拍摄对象有关的信息、氛围、心态,“场”信息的记录和积累是纪实作品的优势。如拍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纪录片《雪与火的回忆》:

画面:山野、雪地、一行足迹,一位老人在雪地中走来。

解说:雪落了,这是旅顺前沙包村人几年没见的一场大雪。尽管腿脚不好,77 岁的钱英杰老人还是不顾家人的劝阻,忍不住要出来在雪地上走走。多少年了,每逢大雪天他都是这样。钱英杰老人为什么一定要在雪天出来走走?因为山野的雪景很像当年钱英杰老人浴血奋战过的朝鲜战场。

由此便很自然的引出钱英杰老人触景生情的回忆。这样的选择山野雪地做拍摄的现场,就是应用信息“场”的理念,既可渲染与主题基调相吻合的气氛,又为它的展开形成了强烈的叙事张力。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由中广协会牵头,全国50家大中城市台联合摄制的60 集大型纪录片 《血铸河山》,旅顺广播电视台是唯一的县区级电视台,这也是对这个县区级小台纪录片创作能力的肯定。实践证明,乡土是孕育果实的土壤,也是纪录片创作的根脉所在。只要我们带着创作激情,踏实地深入基层,这片土地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张宁百姓纪录片
乐普 《欣忭》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百姓看家“风”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