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应对“童星热”亮红灯谨防“童星梦工厂”毁掉了孩子的梦

2015-07-22 00:05张立美
声屏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仲永童星演艺

张立美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童星。

“造星”过程给孩子造成的负面伤害不容忽视。先不说家长遭到不靠谱的“童星梦工厂”借机“宰割”,仅仅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角度说,不少孩子进入“童星梦工厂”之后,不仅没能为成长道路加分,反而毁掉了孩子心中的梦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想当明星,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走演艺道路,这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兴趣,更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小时候表现出来的优势不一定是适合他终身发展的方向所在。相反,很多孩子由于忙于在“童星梦工厂”中培训以及走穴,耽误了正常学业和真正的兴趣爱好的发掘。另一方面,与同龄人相比,童星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不见得很快乐。而且,过多的外界赞美和关注,失去了与年龄相匹配应有的童真、纯真、认知和情感,容易让童星变得浮躁、骄傲,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往往“后劲不足”,甚至巨大的反差让他们难于适应社会。这么多年来,大量的昔日童星重蹈着《伤仲永》中方仲永的覆辙,没有成长为明星、巨星,就连有“拼爹”“拼妈”资源的“星二代”也不例外,足以说明问题。

面对越来越热的“童星热”和蓬勃发展的“童星梦工厂”,不要指望家长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冷静、理性的看待,也不要指望家长会综合考虑孩子是否适合走演艺道路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关键的是,职能部门不能继续听之任之,在限制童星代言广告之后,应进一步升级监管机制,对“童星热”和“童星梦工厂”亮红灯。首先,对于有儿童参与的综艺节目、少儿选秀节目,应当划红线,严格节目内容的设置、尺度,不能什么内容都可以在里面表现,而且要强化这类节目的报批流程以及限制数量。其次,完善青少年儿童参与节目录制、演出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法律法规,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再者,对于各类童星培训机构要严管,不能简单的按照文艺培训教育机构的标准管理,尤其是要严惩带有虚假宣传内容的童星培训机构。

猜你喜欢
仲永童星演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童星“放假”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想清楚再动笔
新《伤仲永》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kidstar/童星 KS—2096
童星跑偏的成长之路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
童星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