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2015-11-14 07:09李正甫周庆国寸诚芬白祖留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嗜血鼻窦鼻炎

李正甫,周庆国,寸诚芬,李 琳,白祖留

(1.保山市畜牧工作站,云南 保山 678000;2.通海县四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通海 652702;3.腾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腾冲 679100;4.江川县畜牧兽医局,云南 江川 652600;5.昆明锦农堂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在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可达20% ~50%,死亡率可达5% ~20%[2]。近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因此,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1 发病情况

2014年6月,云南省保山市某养鸡场共饲养海兰褐壳蛋鸡9 000只,其中2幢相邻鸡舍的3 200羽产蛋鸡中出现了一种以流鼻涕、打喷嚏、颜面肿胀、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约25%,死亡率约10%,产蛋率下降约20%,给该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查明病因,对该病进行科学防控,笔者对发病鸡和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2 剖检变化

对12只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大部分鸡鼻道内有大量透明或浅黄色黏液,大部分鸡鼻窦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质,有的鸡鼻窦内有大量浅黄色脓性黏液,气管内也有大量黏液和少量小颗粒干酪样物质,少数鸡可见肺部充血、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

将鼻分泌物、鼻窦内的干酪样物质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井字划线接种于上述培养基,放置于蜡缸中37℃培养24 h后观察培养结果,可见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大量针尖大小透明菌落,菌落凸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且越靠近葡萄球菌菌苔的菌落越大(直径约0.5mm),越远离葡萄球菌菌苔的菌落越小,再远离葡萄球菌菌苔几乎无细菌生长,符合副鸡嗜血杆菌培养的典型特征——“卫星现象”。将上述透明菌落收获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命名为BS001细菌株,4℃保存备用。

3.2 细菌染色镜检

挑取上述针尖大小透明菌落涂布于载玻片上,酒精灯火焰固定后,按照细菌革兰氏染色标准步骤进行革兰氏染色,再将染色好的细菌涂片用显微镜油镜镜检,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也有较长的杆菌,呈明显的多形态杆菌(见图1),分离株BS001细菌形态与副鸡嗜血杆菌形态相符。

图1 分离株BS001革兰氏染色形态(放大倍数1 000×)

3.3 细菌生化鉴定

将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方法如下:①氧化酶试验:用接种环挑取上述细小菌落涂布于氧化酶试纸上,氧化酶试纸变红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②过氧化氢酶实验:将3%双氧水滴加到上述细小菌落上,有气泡产生为阳性,没有气泡产生为阴性。③其它生化试验:将上述4℃保存的营养肉汤细菌悬液,接种于葡萄糖、乳糖、半乳糖、甘露糖、蔗糖、硝酸盐还原、H2S试验、MR试验和VP试验共9种生化鉴定管,置5%CO2培养箱37℃培养48 h,观察细菌的生化特性,按照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使用说明书判定生化结果。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BS001的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阴性;发酵葡萄糖、半乳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发酵甘露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麦芽糖;H2S、MR试验、VP试验阴性。其生化鉴定结果与参考文献[1]中的副鸡嗜血杆菌生化特征相符合,将分离株BS001生化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

4 诊断结果

结合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鼻腔、鼻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主要病理变化(鼻腔内有大量黏液、鼻窦内有干酪样物质)以及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分离到一株副鸡嗜血杆菌BS001),将该起病例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

5 治疗措施

先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进行治疗,投药方式为饮水,用药剂量按说明书进行。具体方法如下:用100 g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兑水100 kg,饮水给药,每天2次,连用5 d,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再用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鸡传染性鼻炎二价灭活疫苗(A型221株+C型H-18株)进行全群鸡紧急免疫接种。本次治疗选用药物治疗加疫苗免疫注射的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6 小结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气候寒冷潮湿、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条件下多发。该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和产蛋鸡。该病在诊断过程中容易与禽流感、新城疫等其它呼吸道疾病相互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3]。因此,病原分离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云南保山一起疑似蛋鸡传染性鼻炎的病例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综合诊断,分离到一株副鸡嗜血杆菌BS001,这是云南省继李富祥等[4]2012年首次报道副鸡嗜血杆菌分离后再次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确诊该起病例为鸡传染性鼻炎,细菌分离鉴定仍然可作为鸡传染性鼻炎诊断的标准。该次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诊断的综合诊断方法切实、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在该起病例的治疗过程中,首先采用鸡场消毒,再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治疗,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药物治疗方面,也有用中药治疗该病的成功案例[5],笔者认为,中草药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方法也值得验证。由于该鸡场鸡群未进行过鸡传染性鼻炎疫苗免疫,笔者在药物治疗后再用鸡传染性鼻炎二价灭活疫苗(A型221株+C型H-18株)进行全群鸡紧急免疫接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该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气温突变、鸡群饲养密度、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和严格的防疫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1]Y.M.saif.禽病学(第十一版)[M].苏敬良,高福,索勋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784-798.

[2]Chen X,Zhang P,Blackall P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 isolates from China[J].Avian Dis,1993,37(2):574 - 576.

[3]张刚,杨静媛.蛋鸡传染性鼻炎、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鉴别诊断[J].云南畜牧兽医,2012(4):16-17.

[4]李富祥,李华春,许琳,等.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2,20(4):32 -38.

[5]刘锦妮.蛋鸡传染性鼻炎中药诊治[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3(2):65-66.

猜你喜欢
嗜血鼻窦鼻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葱汁治鼻炎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