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上学路”践行媒体责任

2015-11-16 21:42杨亮
声屏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庆助学学子

□杨亮

本文责编:邵满春

自2011年至2014年,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在四个寒冷的冬季,举办了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公益行动。这些活动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践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回顾“四季温暖上学路”,其体现出的“主观创意与客观调研并行,广播、全媒体与部门联动,讲学子励志故事与公益演出共享”的鲜明特征,是行动成功的四大要素,为媒体彰显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参照的标本。

一、主观创意与客观调研并行。“温暖上学路”行动始于2011年初的大庆电台的头脑风暴——创意大赛。在五个频率中,综合广播记者提出,在冬季里报道农村贫困学子艰难求学的励志故事,呼唤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对这个创意可行不可行,能不能取得预期社会效果?台领导做出调研求证创意可靠性的决策。一路人马赴农村调研贫困家庭学生艰难求学的现状,另一路调研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爱心群体是否有捐助的意愿。媒体的职责是链接两者之间互动的平台。两份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农村确实存在着需要帮助的一批特殊贫困学子,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爱心群体也表达了帮助他们的意愿。于是,在2011年寒冬时节,温暖上学路第一季——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助学行动迎着寒风爱心起航。大庆林甸县花园乡发展小学孩子冬季里缺少棉衣和棉鞋的困难得到社会的关注,全市上下汇聚爱心,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筹募到价值10 多万元的棉衣和棉鞋,寒冬里得到关怀和温暖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社会对这次活动好评如潮,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得到彰显,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得到了释放和显现。

二、广播、全媒体与部门联动。“温暖上学路”是大型公益助学行动,它需要广播媒体内部各频率的配合,需要与多媒体的配合,更需要得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联动呼应,才能形成舆论强势和蝴蝶效应,使行动有规模、有效果。在“温暖上学路”行动中,大庆电台以综合广播为主体,集合其他频率的人力和节目资源,投入到“温暖上学路”行动的采访、报道、募捐和播发之中。对“温暖上学路”行动的预发消息、贫困学子的励志故事和阶段性综述消息,不仅在当地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刊发,也在新媒体刊发,扩大了行动的传播面和影响面。“温暖上学路”行动由大庆电台倾情发起,由最初广播媒体一家独办,逐步演变为大庆市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团市委、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加盟联合主办。这样不仅扩大了影响面,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讲述学子励志故事与公益演出共享。“温暖上学路”,是新闻报道与公益演出相伴相行,相得益彰的综合行动。但是,讲好学子励志故事始终是行动的主体;“温暖上学路”搭建起热爱公益助学事业人士和企业救助农村贫困学子的平台,讲故事与公演共享,放大了爱的力量。在农村,有太多失亲的贫困学子需要报道。在特别新闻行动中,选出既面对生活困境又乐观上进求学的典型学子,是激发捐献者捐献热情的重要因素。如《和爷爷相守的日子》,报道了大庆肇州县杏山镇窑家围子村小学今年9 岁的王宇轩,4 岁时爸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和得过脑梗的爷爷一起生活,家里承包五亩耕地。春耕时,爷爷犁地,他点籽儿,培土;秋收时,他和爷爷掰苞米;冬天放学后,他生炉子和爷爷一起做饭。小宇轩学习非常刻苦,是学校的优秀生,老师夸他懂事,开朗向上。在采访时,记者几次感动得落泪。报道播出后,打动了听众,有的听众当即决定,和他结成助学对象,帮他完成学业。

2014 冬季助学行动公益演唱会中,大庆电台三名主持人演绎爱的歌曲,十名在广播中报道过的贫困学子登上舞台,两名听众喜爱的播音员讲述这些贫困学子艰难求学和部分爱心人士热心助学的催人泪下的故事。观众们在歌声中感动,在故事中体会爱心的力量。近2000 名观众所买的十多万元门票收入汇入捐款中。现场观众和场外的观众听众都点赞,这是一场为爱放歌,弘扬善举充满正能量的公演。

大庆电台践行的“四季温暖上学路”折射出的“公益、助学、品牌和责任”的内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广播媒体来说,如何依托节目办活动、办好活动提升广播的社会影响力,给出了深入思考和镜鉴。对如何做有温度的新闻、传播社会正能量,也给出了深入思考和镜鉴。

猜你喜欢
大庆助学学子
杏林组曲·学子赋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帮扶·助学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九曲黄河第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