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吃什么?

2015-11-23 21:04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因工程苹果树科学家

外福来清晰地记得那个梦,不是因为昆虫那酥酥脆脆的美妙感觉,而是妈妈说过的一句话:“不吃,可能就会挨饿!”难道人类未来真的要挨饿吗?

如果人类不接受一些新的食物来源的话,这完全有可能。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食物来源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但是这些农作物大多生长在温度可能会上升的国家,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一前景令人担忧。危机将从玉米开始,因为气温超过30℃时,玉米将无法生长。

随着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依靠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将无法养活自己。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的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计,届时我们必须多生产40%的食物才能不挨饿,而传统食物生产方式根本无力解决这一难题。

那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是其中的一种选择呢?现在还没法知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一些闻所未闻的“新奇食物”摆在人类面前时,人类已经别无选择。

科学大讨论

有些科学家尝试利用基因工程使植物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物。例如,科学家们已经生产出了不会腐烂的西红柿和需水量很少的水稻。和你的同学一起列出基因工程的一些好处和坏处,然后,在班里举行投票,看看食物的基因改造是件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比如:

1 不会导致过敏的食物。

2 在贫瘠土壤中也能生长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在贫瘠的荒地上种植食物了。

3 在同样空间内产量更大的粮食作物。例如,一棵苹果树能结出比普通苹果树多一倍的苹果。

4 既健康又美味的食物,例如草莓味道的小洋白菜。

比如:

1 偶然制造出会引起强烈过敏反应的食物。

2 偶然制造出致病食物。

3 用新型植物代替天然植物,我们也许会破坏环境。

4 用新型植物代替天然植物,我们也许会偶然替代掉某种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最终导致这种动物的灭绝。

猜你喜欢
基因工程苹果树科学家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假如我是科学家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