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引得活水来——百集口述历史文献片《为了可爱的中国》解说创作谈

2015-12-29 05:01□王
声屏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博古文稿历史

□王 霖

《为了可爱的中国》是2014年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创的一部由共和国将军和老红军口述的百集口述历史文献片。这部片子运用了以影像的方式来表现历史的途径,让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来“口述历史”,每集一个人物,一段历史,一部诗篇。我有幸承担了这部历史文献片的解说配音工作。其实,从业多年来,我所配音的各种类型的专题片多达上百部了,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为如此长篇幅的口述历史文献片解说,经验值还是零。所以信心归信心,到底最后效果如何,我还是有那么些忐忑的。

试声定调,从容有状态

我清楚地记得接配的第一集《曾志篇》。当时一拿到文稿,我就迫不及待地先通篇阅读了一遍,而这一集看下来就有了荡气回肠的感觉。很难想象一位天生丽质、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淑女,自愿选择一条出生入死、血雨腥风的道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一个女人为了自己心中的革命理想,可以那样的付出,那样的奋斗,我抑制不住地想要把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万事开头难,解说时第一句话就把我难住了。开篇第一个段落只有一句话“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别看就这么一句话,这可是给全篇定调的一句话。怎么读才能镇住场子?这句话,前前后后,我反复录了至少有二三十遍。大概太想有那种“一句定乾坤”“一鸣惊人”的效果了,也深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更担心大家对我的声音和解说风格的接受程度。结果显而易见,想得太多,压力太大,自然就是怎么录都觉得不满意。各种感觉各种处理做了一大堆,依然苦苦陷于“差一点,还差一点”的状态。没办法,我只好暂时先停下,再一次将已经熟悉的文稿通读了一遍,一个巾帼英豪的形象在我脑中不断浮现:为革命,三任丈夫献出生命;为革命,三次送走自己的亲儿。她是忠诚的信徒,她是无畏的战士,但她首先是个女人啊。我就立足在“女人”和“母亲”的角色,将对她的心疼,对她的慨叹,对她的景仰,对她的敬佩都通过这短短的一句话传达出去。有了这样的设计,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选定了比较满意的解说。

所以说,解说中第一句的试声定调很关键,决定着这一集甚至全篇的成败。这种试声,包括了音高、音强、音色,还有发声的松紧、播讲的情绪等多种要素。多试播几遍,结合听感,结合表达要求,不断调整,力争找到最契合的状态和感觉。成功闯过了试声定调的阶段,接下来的解说创作就如顺水行船了。

勤动脑子,颠覆常态化

曾有一个阶段,我误以为解说就该拿腔拿调,营造出一种打着个人标签的小氛围,那才叫风格。后来随着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渐渐提高,才明白其实以说为主更重要。因为只有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才更能抓住听者的耳朵,才更能入脑入心。

因为做过多年的新闻主播,我早已经习惯了新闻播报的那种全是实声的发音状态,恨不得每一个字出去都是一发小炮弹,字音都咬得特别死。而事实上在解说的时候,我们用声的音量是不需要太大的,最好是小而实,语流基本上也是比较平缓的,基本没有什么大起大伏。特别是像《为了可爱的中国》这样的口述历史文献片,本来题材就是平实、质朴的,加之解说都辅有画面,所以在解说的时候无论是情感还是表达都最好不要过分的饱和,否则就容易让观众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了。解说的用声一般也要比广播播音或者新闻播报的音高略低,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力争有“仿佛就在每个人的耳边轻轻讲述”一般的效果。

在解说口述历史文献片的时候,需要我们有比较全面的表达技巧。既要有播音语言的清楚规整,也要有表演语言的自然生动。例如在片头部分,往往使用的是“朗读”的方法,庄重、客观、大方;在片尾,片中的高潮或者是需要抒发感情的地方,引用古诗词的地方,则要用到“朗诵”,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而在正片部分,大多数时候都是用“讲述”的方法,要求是清楚的介绍。

在《方强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天清晨,就在部队集合时,一大队队长雷振辉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了彭德怀,坚决阻止彭德怀率部队上山。面对闪着寒光的枪口,彭德怀毫无畏惧,大声地说:‘就是剩下我彭德怀一个人,爬山越岭也要走到底! ’千钧一发之际,彭德怀的警卫员不顾生死,抢先一步,挡开了雷振辉的枪支,旁边一位连长当机立断,一枪击毙了雷振辉。”这是一个历史瞬间的重现。如何将这样一个生动的画面呈现给观众?当然需要绘声绘色的“讲述”。而在龙冈大捷之后,解说文稿中则直接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这场战斗触发了毛泽东的诗情,他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就少不得要用到激情豪迈的“朗诵”了。“他见证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亲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的蒸蒸日上,他看到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他看到一个饱受屈辱的国度如雄狮般醒来,他看到了一个尝尽苦难的民族正迈向伟大复兴。他,不仅看到了,更在其中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功勋。”面对这样的段落,你很难不心潮起伏,激情澎湃地“抒情”。

这对解说者的叙述、抒情、议论、描绘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一开始,我还不是很适应这种表达方式的密集转换,特别是解说的稿件往往前后内容并不是连贯的,前一句还是朴实的介绍性语言,下一句可能就是慷慨激昂的对话演绎了,缺少过渡而忽然更换了表达样式,有时连自己都会觉得比较突兀。但是,解说文稿的写法实在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解说者也能适应不同的写法而将稿件要求准备地表达出来。就如同武侠世界里的见招拆招,只要备好了十八般兵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有克敌致胜的武器。

音画配合,魅力无极限

在解说完成了几集之后,《为了可爱的中国》先期做了一个内部的审片会。听完两集,我发现我好像有点慢慢的不自觉地滑进自己熟悉并且擅长的那个套路里去了,毕竟我还是广播主播,解说中满是浓浓的挥之不去的广播味儿。有老师悄悄指点我,不能播什么都和播人物通讯播录音报道一个样,电视和广播的表达区分度还是很大的。广播只有声音,而电视回避不了的一个要素是画面,头脑当中一定要有画面的感觉。

我开始在之后的解说中有意注意音画的配合。《曾志篇》中描述曾志晚年在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偶遇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时说,“这是她在厦门开展地下工作时的留影。照片中的她青春亮丽,与当下花季时尚少女别无二致,就连衣着发型也够时髦。”像这样的语言,解说文稿中常常出现,它是画面的补充和说明。现在,每当看到类似这样的语言,我都会自动“脑补”出相应的几帧电视画面,就如同看到了屏幕中的那张照片,就如同看到屏幕中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那些事。

口述历史专题片的解说词一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散化、不完整、不连贯。所以,在解说的过程中,就需要依据画面来找准段落位置以及层次关系。《为了可爱的中国》各集的解说词,由于前期工作都做得比较细致,解说词旁边都标注了每一段落文字对应的大概画面的位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会在正式解说之前认真地看一遍画面,每一段解说词大致对应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我就心中有数。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我就充分调动想象力,自己当“导演”,依据创作团队的风格设想一下片子里可能会出现的画面。

不同专业、不同作品,在创作中的心理依据和感觉是不同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是新闻属性,讲究的是“我就在”的客观性;而表演艺术创作则是以“我就是”来做假定性的设定。能不能分清你的解说到底是“我就在”的转述还是“我就是”的扮演,体现了你是否是一个有经验的解说者。

在《谢小梅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正在上杭的罗明兴冲冲地去迎接博古。罗明是博古见到的苏区第一位高级干部。博古开口便质问罗明:‘你是省委代理书记,不领导全省工作,来上杭干什么?’罗明答道:‘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并经省委决定,来这里开展游击战争。’‘毛泽东的指示?’博古一愣,脸上出现了不快的表情。赣南会议上毛泽东就挨了批,宁都会议上剥夺了他的军权。罗明的回答显然不合时宜。‘吃饭了,不谈了。’博古未听罗明说完,便不耐烦地走了。此时,有人提议去看一下正在疗养的毛泽东,博古却说:毛泽东有什么可看的?”

大量个性鲜明的对话描写使得解说文稿当中所描述的人物既生动又传神。憋着一股劲儿,我将所有对话的感觉都撑到满足的状态,质问得气势汹汹趾高气扬,轻蔑得不屑一顾颐指气使,就连不耐烦也都带了夸张矫情的意味。我心想,这样的语言总够有表现力了吧?可是一听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种我自以为播得挺好的感觉,放在一部客观、质朴、稳重的口述历史文献片里,说不出来的怪异。

我发现,在解说时既不能完全用“我就是”的扮演口吻去演绎人物的对话,可是又不能只简单地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平淡将对话转述出来,而是要用“我就在”的定位去有分寸地描述。因为电视画面的存在,因为口述历史文献片的独特气质,对有声语言的创作有了诸多的要求。而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局限性,才更能激发出我们解说创作的无穷动力!所以,千万不能像我最初一样将这一段直接地处理成了“博古”和“罗明”的二人话剧。演绎不能完全没有,但演绎更不能过,内中火候需要解说者多加磨练才能有所心得。

真情投入,活水自然来

《为了可爱的中国》的创作者经过20 多年的挖掘和整理,积累了对近百位老红军的采访录音和录像。这是一部堪称“中共党史史料大抢救”的口述历史文献片,很多老红军在接受采访之后相继离世,于是,这部片子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我们知道,口述历史专题片最突出的特点是“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这些古稀之年的耄耋老人,操着自己各不相同的乡音,面对着镜头,缓缓讲述着自己近一个世纪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讲述的他们也许云淡风轻,可聆听的我们却是心神激荡。

在《张震篇》中有一段张震将军的口述:“我四团的政委叫陈阿金……他一来就教我们唱苏南的歌……这个歌我唱出个怎么样?(唱)胡琴拉起来,唱出个苏维埃,苏区景致实在逗人爱。看见嘛,鲜花朵朵开呀,诸位那个听胡琴么,包管喝甚彩呀。农民多快乐呀,顿顿煮饭有鱼又有肉呀,真快乐呀,真高兴呀! ”当我听着老将军的歌唱,嘴角也情不自禁地上扬,原来戎马一生本以为只会摸枪杆的人也有这样的一面。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枪林弹雨的岁月里哼唱过的一首苏南小调能让他念念不忘?因为这歌里面有苏区的幸福生活,有他出生入死要拼来的好日子!相对而言,《陈毅安篇》是我录得非常顺利的一集。这得益于几年前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采访的过程中,馆长曾经为我详细介绍过陈毅安的一些感人故事,在那里我也亲眼看到了陈毅安当年给妻子手写的一封封信件,凝视过挂在墙上相片中英武帅气的那个年轻人。为理想为革命,他年轻的生命早早定格,但他的短暂人生中绽放的绚烂之花应该让今天的人们了解。而最让我唏嘘不已感慨至今的是《王泉媛篇》。这个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女兵建制的红军团团长,传奇的九十六年人生用九个数字就可以概括。“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然而,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委屈,她始终不变的都是对党的赤诚,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我王泉嫒永远是党的人”的铮铮誓言。

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会对他们为了理想信念可以牺牲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有很多不理解,但当我们走近他们,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缅怀那段历史,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群有着真正追求的人。他们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为了拼出一个崭新的可爱中国,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中国梦”,抛头颅洒热血,经历数不清的严峻考验,这是历史应该永远铭记的一群人。作为解说者,这个作品的文稿深深地打动了你,你就不可能不调动自己的全部心力去配合完成作品。更进一步的,你还会将自己的感动内化为更强烈的创作冲动,去感染更多的观看作品的观众。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动力是最具力量的。

猜你喜欢
博古文稿历史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
博古通“经”,养生亦养心
新历史
长征前夜博古李德想甩掉毛泽东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