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2016-01-07 06:23岳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古筝民族音乐小学音乐

岳龙

摘 要 让古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都能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古筝音乐的学习和传承发扬中,促进古筝音乐艺术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促进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古筝;民族音乐;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83-02

1 前言

古筝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关键组成,对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扬古筝音乐这一民族音乐艺术,要让古筝走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灵活多样的古筝音乐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古筝音乐知识的时候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更好地感悟音乐的内涵,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古筝这一民族音乐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民族文化。

2 把握古筝灵魂,激活音乐课堂

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的关键部分,有效把握古筝的灵魂,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巨大价值,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古筝音乐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古筝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全面提升民族意识。由于民族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是各个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音乐结晶,饱含着我国浓郁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民族音乐的瑰宝。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音乐教育必须从本民族的发展出发,兼收并蓄,大力发展民族音乐,让学生接收到民族音乐的洗礼。在古筝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民族音乐,从而有效激活音乐课堂,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将古筝引入课堂,并且在音乐教学中把握古筝教育的灵魂,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古筝知识和民族音乐知识,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和启发,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部分。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将古筝音乐教育引进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其对我国民族艺术的信心和自豪感。除此之外,普通的音乐教育是发展专业音乐的基础和前提,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古筝教育能够为学生走向专业音乐发展之路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激活古筝音乐课堂,发展民族音乐的策略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是开展小学古筝音乐教育的重要凭借,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古筝知识的重要材料。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古筝音乐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较为乏味单调等问题,学生能够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较为单一,从而难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筝音乐艺术的内涵,也不能体味民族音乐蕴含的价值。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小学古筝音乐教材进行内容的扩充和丰富,在引导学生掌握古筝知识和训练技巧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其他风格的民族音乐进行接触和了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民族音乐,深化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找到丰富和完善古筝音乐艺术的途径,从而一举多得。另外,教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民族音乐,并将其引入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对古筝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更多的接触当中收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感悟音乐学习的乐趣[1]。

设置多样化的古筝课程 古筝音乐艺术包括多方面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元素,但是目前小学古筝音乐教学中在设计课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一的课程设计极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也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产生歧义,这样学生就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筝学习和训练中。在小学古筝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说教课程上,要让学生对古筝这一民族乐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实践课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化的理论知识,还能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小学生在接触古筝进行音乐演奏时,能够逐渐熟悉乐器的每一个部分,将古筝音乐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绎出来,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感的把握和对声音的敏感程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古筝音乐的民族特色,在学习古筝音乐艺术的同时,也能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度也会逐步提升。另外,在小学古筝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古筝欣赏课程。用古筝演奏经典的古筝曲目,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古筝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经典的古筝音乐作品的演奏,在学生欣赏完作品之后,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上看到学生对古筝作品的认识程度,也能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一定的评判,加深对学生的理解[2]。

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在小学古筝音乐教学时,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激发对古筝音乐的热爱和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投入和认真学习。教师教授古筝课程传播民族音乐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口传心授,因此,有效地感染和熏陶学生能够让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感染和影响。通过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也能够全面了解和学习古筝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多看多实践,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录音、实际演奏等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充分想象、实践,能够直观形象地学习古筝音乐,全面提升古筝学习水平,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提高整体音乐素质。

优化音乐教学环境 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自如地参与到古筝音乐的学习中,也能够有效地活跃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古筝音乐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古筝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动力。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环境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技巧,教师可以针对古筝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或者是实践性强的音乐教学手段,活跃古筝音乐课堂气氛。教师要和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克服对音乐学习的恐惧心理,在良好的古筝学习环境中成长,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3]。

4 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培养良好音乐素质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古筝音乐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增强对古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突破口和依托,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音乐学习基础,促使音乐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誊清.古筝,民族音乐之瑰宝:兼议古筝音乐教育[J].艺术百家,2014,24(18):73-75.

[2]王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23(13):54-55.

[3]万芳.弘扬民族音乐,加强古筝音乐教育[J].华章,

2014,35(46)82-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筝民族音乐小学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我的古筝之旅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