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整合研究

2016-01-07 06:26宋启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

宋启峰

摘 要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概念、分类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目的在于服务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就业,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是课程综合。

关键词 课程分类;课程范型;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91-02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概念、分类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的的基本含义是课程综合,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目的在于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提高质量。

1 课程的概念

在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中,课程已由从属于教学内容的领域,演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课程学。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即跑道。这里有两个要素:方向与过程。引伸为课程,包括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及课程的组织。一般来说,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的、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它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课程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不断深化和提升的。通常,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科目课程和课程体系;广义的课程包括了教学计划内、外,课堂内、外,学校有计划地所做的一切努力。因而广义的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师、教材中心的界限,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众多研究理论表明,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总方案 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后,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对一切教育活动进行的总体设计方案,其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文件。

课程是一个系统 课程是一个由多领域、多因素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它有特定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结构,进行着独特的活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个系统包括了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四个方面。

课程是一种手段 在教育活动中,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是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教育机构一系列工作(如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课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着课程观的改变和课程的发展,课程系统外部因素的作用,有时会成为课程系统发生变化的重要动因。因而,课程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过程。

2 课程的分类与范型

课程是教学的依据。常见的课程分类有:按认识论分为客体课程、主体课程;按学科范围分为并列课程、核心(中心)课程;按层次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按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按课程的功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实践型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同时,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影响和制约着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具体样式。课程范型是关于课程的不同结构形态的概念,其内涵是一种基本的课程模式。不同的课程观及其教学实践构成不同课程范型。经常用到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基于知识的逻辑结构关系的学科中心课程范型、基于活动者中心的活动中心课程范型、基于问题的问题中心课程范型、基于能力的能力中心课程范型。

3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目的在于: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二是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遵从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的需要。

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是课程综合,是将分化了的课程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进行综合,形成有机的联系,构成新的课程系统,成为整体的过程。目前,课程的整合是一种普遍现象。课程整合方向是加强课程与工作的联系,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联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分互认互通;衔接与沟通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课程;个性化、人本化等。探索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出现许多基于项目化、集成化、过程性、任务中心的课程概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的整合主要是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或核心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通过综合,使课程之间以及课程内的各个部分产生紧密的联系。它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项目课程等。

关联课程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联系起来,使得在一个领域获得的东西,基于和强化在另一个领域会的东西。关联课程主要是在某些观点或主题上有联系,关联课程的开发是要协调课程间的相关联系,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如机械和电子关联课程就是意味着机械和电子专题应该是综合的,可以在电子的学习中学习机械知识,也可以在机械学习中举电子的例子。

融合课程 以完全整合两个及以上不同的科目为基础。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融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成新学科,原来的不存在了。如财经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融合了财务会计、软件工程、信息管理、计算机。

广域课程 基于一个完整的知识分支或多个知识分支。广域课程是关联和融合的扩展,范围上比融合课程大。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等数门学科的内容加以合并,组合成综合性大课程,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指以真实的项目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的教学方式、课程模式。项目课程的核心思想是综合,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的参照点,是按工作相关性而不是按知识相关性设置的课程门类。项目是综合的、完整的、真实的、基于产品的,强调应用技术技能获得产品,以形成综合能力为目标。项目课程的实施有项目实做、项目跟做、项目虚做等形式。项目课程的作用在于加强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整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同时,项目课程也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学习、职业素质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整合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专业主干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适应性和完整性;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整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当然,课程的多元化、开放性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教学相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国庆.什么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6(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英语课件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