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地方民办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2016-03-11 00:48
经营者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闫 琴

跨境电商背景下地方民办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闫 琴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国内跨境电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很多传统外贸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压力,急需跨境电商人才。但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在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类课程改革,以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地方民办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以及外需持续疲弱,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放缓。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近年来迅猛发展,并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

一、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位于襄阳市,是由湖北文理学院创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6月成立的地方民办独立学院。目前,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在校生近500人,教学仍以传统外贸知识为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法、外贸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simtrade综合实训、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而且课程大多偏理论化,缺少相应的实训室进行实验实践教学。面对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16学年上学期尝试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向本专业学生介绍跨境电商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敦煌网这个平台,让学生熟悉平台规则,并尝试自己进行平台注册,发布新产品,设置运费模板等,跨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类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但是,本专业的跨境电商类课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不像珠三角、长三角一带的院校能很好地与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对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认知不够深入,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第二,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跨境电商运营的实战经验,指导学生时,也仅仅停留在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则和基本操作流程上,显得力不从心。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输出质量,培养不出能够很好地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具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多重特点,同时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跨境电商平台综合运营、物流、报关、报检、保险、国际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较高。综合考虑来看,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人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外贸基本技能。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外贸函电写作和外贸单证缮制技巧,熟悉报关报检、运输、保险、跟单、国际支付结算等外贸环节的基本流程等。

第二,跨境电商业务技能。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和主要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懂得产品发布与优化、网络营销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客户服务能力,能处理客户的询盘与投诉,等等。

第三,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短板。熟悉各种跨境物流模式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种类的商品,能够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能整合境内外供应链资源,熟练处理大宗商品的跨境物流衔接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衔接小批量多批次商品配送的各个环节。

第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跨境电商本身就是实操性很强的工作,在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注重实操技能的提高。

第五,外语技能。具备与国外客户熟练交流沟通的外语技能。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目前,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对跨境电商这个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正确认知、英语水平较低、外贸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多方面问题。针对学院国贸人才培养现状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作如下调整: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方向,在完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同时,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理论、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图片处理、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此外,本专业有留韩、留英回来的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师资力量,开设有针对性的韩语、日语课程,使学生在小语种这方面更具竞争力。

第二,提高师资水平。首先,要想培养出跨境电商人才,教师需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教师多参加跨境电商方面的培训、派遣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学习等,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组建。比如,广东金海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这类企业就提供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其次,引进大量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者,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询盘回复、外国买家心理分析、报价技巧、客户跟进、线上营销等,真正立足于企业实际需求。

第三,实行“走出去”战略。打破区位劣势,“走出去”,寻求与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的地区企业合作,以其对这个新兴行业的超前认知来引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长足发展。比如,学院可以与广东金海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学校与珠三角地区电商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校内订单班等。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大三时由广东金海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大四时学生须去对接好的企业上岗实习至少6个月。以此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出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人才。

(作者单位为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1] 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Q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b2b.toocle. com/detail--6254680.html.

[2] 倪琳.“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国贸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6(11):71-72.

[3] 裴东霞,乔勇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

闫琴,女,湖北宜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江苏理工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常熟理工学院
驰援湖北
黑夜的献诗
湖北武汉卷
理工学院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