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2016-03-12 17:55伍凯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

伍凯锋

摘 要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就业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的前途命运问题,还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平等最大政治问题。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做到“精准”扶助。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 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式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就业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尤为重要。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据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在省内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的前途命运问题,它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平等最大政治问题。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该引起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规划自己未来发展道路。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对就业面临的难度和复杂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时调整心态。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制定针对性强的特殊优惠政策,做到“精准”扶助。

贵州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是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必须跨越式赶超,“弯道取直”。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压力。搞好了对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如果搞不好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就有可能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贵州相对其他省份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否充分就业,对于振兴贵州经济,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全国上下掀起工业2025高潮的背景下,全省以工业强省为目标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焦点性问题。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分析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从偏远的山区走到大学校园的,他们是当地众多学子的佼佼者,有的是家庭、甚至是村寨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们从小学习刻苦,学习成绩都比较突出,从小就受到家人和周围人群的赞扬。考上大学后更是周围人群羡慕的英雄,周围的人对其抱有很高的期望,自己也怀揣很大的抱负,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自然形成了自豪和骄傲的心态。但是他们一踏入大学的门槛后就会很快感受到城乡、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差距。自己尽管付出很大努力,但是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够理想,尤其是外语的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多。不少毕业生就业愿望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国内优质的企业、层次高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工作岗竞争都非常激烈,所以不少毕业生对这些岗位望而生畏。但又不甘心自己十年寒窗的努力,不忍放弃自己怀揣的志向和梦想,不敢直面家人和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所以产生了复杂的心理矛盾。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五:(1)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他们虽然出生在农村,多数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能让他们考上大学,很多家庭节衣缩食,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先给他们吃,不让他们参加劳动,一些农村来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出生寒门,但没有吃过多少苦,出生农家,但没有干过多少农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但是没有受到艰苦生活的磨练,所以没有树立吃苦耐劳精神;(2)出生在农村,到城市读大学后,接触到城市生活的繁华,深刻感受城乡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差距,不愿意再回到艰苦的生活环境中;(3)担心社会的不理解,亲友们希望自己考上大学后就能跳出农门,远走高飞,成就一番事业,回到家乡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而不是回家创业。(4)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创业条件普遍不成熟,回乡创业困难重重;(5)认为到经济落后地区就业不利于自身发展。

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西南部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城市的适应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中与城镇同学的差异也不断缩小,过去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依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就业难的重心发生了转变。

通过对其他不同专业的同学的访谈发现,现在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呈现出来了很多新趋势。

(1)近几年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不论在实践技能、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素质与汉族学生已经没有明显差距。这和国家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息息相关。在访问的所有学生中,他们的母语基本都是各自的少数民族语言,但是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普通话和英语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几乎村寨里成绩较好的孩子在中学时期家长就会努力把他们送到城镇上学。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都表示他们在语言和交流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从他们的外语成绩和工作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的外语还是不够自信,很少有考虑去世界500强的外资或者合资的企业应聘。与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城镇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技能、专业知识、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已经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主要是心理有畏惧感,不敢与城市出生的同学同台竞技。

(2)就业观念落后,缺乏流动性。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家庭、当地经济条件、从小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业观念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乏面对社会竞争的竞争意识,尚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相对陈旧,择业观念过于保守,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第一位都是考公务员。而且基本都不愿意到省外就业,即使考公务员也更愿意考回家乡工作。当问到学生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时,所有的同学都回到没有想过,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不足以创业。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到,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去基层就业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愿意到基层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面更窄了。与目前考公务员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与此有关。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来到城市读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自己村寨的“天之骄子”,如果毕业回家没有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较好的事业单位就感觉无法“衣锦还乡”,所以为了“面子”也要考。

(3)缺乏创业意识。访问的所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一个提到自己创业。当问到有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时,几乎都表示没有,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说到先在外锻炼几年,等能力足够了再回家创业。从这一方面反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自信。

2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并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在挖掘地区潜力的基础上,开发和培育新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

(2)高校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搭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平台。

①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与他们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虽然现在学生进校后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高年级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针对少数名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还是比较少。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应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做细,不要做通识的就业指导。很多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了解很少,空有一腔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但是在就业选择的路径上只有考公务员一条路,别的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所搭建的就业平台不仅仅是在校等待就业单位,还应该走出去,了解贵州省各地的就业需求,推荐适合的毕业生回家工作。

②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指导目前,虽然少数民族毕业生对自己的信心增强,就业时所产生的焦虑、自卑、依赖、攀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比过去少了很多,但是从面试过程,学生填写就业信息时填写自己“就业困难”的方面看出,虽然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心理强大”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从他们进校时对自我的认识到毕业时找工作的心理疏导,应该对有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进行疏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缓解紧 张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笑对未来。

(3)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下,贵州省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中,尤其在2015年国家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号召,高校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大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投资和训练,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等,通过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培养其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精神。也可与企业合作,鼓励大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去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指导其创业。如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和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学校就读期间所学的创业知识结合本民族的特色产品,开展相关的创业活动,这既能给自己的创业增加成功的几率,也可以通过这种自主创业的方式,带动本民族或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既能给本民族、本地区带来经济收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贵州省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业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6-118.

[2] 雷随斌.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9):61-62.

[3] 殷笑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

[4] 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5] 马钟范,郑喜淑.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