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

2016-03-12 21:48朱莅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言美教学语言小学语文

朱莅敏

摘 要 语言这种行为艺术,在平常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点明了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语言的运用情况;为了塑造和谐美好的课堂环境,本文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有效提高他们的教学语言。

关键词 语言美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教学载体的责任,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其在教学中运用的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为了塑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水平必不可少,而对于教学语言美的追求应该成为当下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优美、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饱满情感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教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令学生沉浸在老师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学习和吸收知识。因此优美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塑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情况

1.1教师的语言技能水平不够高

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老师大多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语言技能水平较低,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比较干瘪,没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言技能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接受这方面的专业培训,了解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以理论知识为指导逐渐积累语言技能经验并提高语言技能水平。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相关培训机构较少,即使有,也不能保证接受培训的小学语文老师能够全面掌握语言技能的理论知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2教师的教学语言平谈无奇,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语言的平淡无味主要表现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和应用上,课堂导入语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其重要。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导入语设计过于平淡,不能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特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技能,学会有效的应用和把握教学语言,令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来。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要简明扼要,还要浅显易懂,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群身体和心理都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只有既简明扼要又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才能令这些学生更好地理解。

1.3教师的教学语言没有启发性,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存在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语言没有启发性,尤其是提问时的教学语言不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不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提问是语言掌握不好,不仅不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起到反面效果。提问讲究的是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所以说提问是的语言运用对于师生来说都及其重要。

2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方法

2.1简化教学语言,易于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理解能力也不够高的学生,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啰嗦、多余,不仅会令小学生难以理解,还会扰乱学生的思维。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简明扼要,而又十分精炼的语言,要顺应小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的要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丰富教学语言的感情,深深感染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无论是身体和心理都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情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尤其是在讲授课文时,运用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进行朗诵课文,深深地感染学生的心灵,建设一个智慧型课堂,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时,应该运用深情的语言,为学生渲染一个动人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课文中多表达的思想,才能够快速找到文章的感情基调;但是在讲授《欢乐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时,应该运用欢快、亲切的语言,让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朗诵想象一个欢乐和谐的泼水节氛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必须用正确的语言技巧来准确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或快乐、或悲伤,然后运用欢快或凄然的语调来朗诵课文,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令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义趣。

2.3生动化的教学语言,有效启发学生

为了迎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为了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课文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紧密联接生活实际。小学语文课文本身都是耐人寻味,而又文质兼美的,只要教师运用合适的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就能够提高课文的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令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课文。

例如,在讲授《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或者用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自己想象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从而让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 沙水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 周婕鑫.小学语文教师的话语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 季茂岳.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选择与运用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4] 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123-125.

猜你喜欢
语言美教学语言小学语文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