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种者》分析补色关系的表现力

2016-10-08 14:56郑义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对比

摘 要:在艺术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无疑当属既对立又统一的补色对比关系, 补色关系运用对于画面的表现力、主体内容的表达以及画家思想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梵·高的《播种者》这一作品中对补色关系的运用,总结出补色关系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规律特点,从而有效的指导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

关键词:补色关系;播种者;对比;平面设计

色彩,能够深层次地表达人类的情感和理想,触及人们的心灵,人类的审美情感往往通过色彩的表达而更加丰富多彩。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瑞士表现主义画家、教育家——约翰·依顿指出: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因此,补色关系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方法同样具有抒情性,能够直接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一、色彩中的补色关系

色彩原是一个依附于物质而无处不在的广大存在,它有着客观的自然属性,色彩是光刺激眼睛的视觉中枢,所产生的视觉效应与感觉。色彩与绘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色彩更是创作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三原色中的一个原色和另外两个原色合成的间色,称为补色,是补足三原色的意思。色彩中互为补色的颜色有无数对,而最基本的三对补色则是:红-绿、黄-蓝、蓝-橙。翻开各时期的画作就会发现每个时期所散发的时代特征及色彩信息,而在补色关系应用逐渐的被重视的漫长过程也不知不觉使得画家的作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作品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二、补色关系在印象派绘画中的运用

提到印象派,梵·高必然是谈论的重点,在他短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管是哪一时期的画风,欣赏他的画就犹如进行一场视觉的洗礼。梵·高的画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色彩是关键。他的一生都在进行色彩实验,目的是要寻找出最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欲的色彩,通过补色关系在画面上合理布局,梵·高离开了物质表面色彩和理性色彩的束缚。他通过绘画的全过程自由地实现了补色对比,展现了由绘画色彩表现的感情力量。

《播种者》这幅作品是梵·高于1888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勒斯乡间生活时创作的。对看惯了故嗜荷兰的灰色调和巴黎的浅调色彩的他来说,农村的自然景色使他非常的振奋。田地里满是生长着的各类作物,富有生气的绿色,蔚蓝的天空又深又广,壮丽的太阳使大地闪着光、颤动着丰富的颜色。作为画家,他忘情地“迫捕”着色彩的乐曲,来谱写他心中的歌。他说:“色彩自身就在那里表现着什么。”

在这幅作品中,梵·高将画面用近乎黄金分割比例来划分成黄和紫两个互补的色彩基调,柠檬黄的天空,金色的太阳,与连成片的蓝紫色大地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画中的人物在金色麦田中步履昂扬的向前行走,远方的农用机械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艳丽独特的色彩。画作拉大了透视的视角,树与人物突出地画在前面,把太阳画成金黄的的大圆盘,这种构图法应该是得益于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是一种纯平面的写意。这幅画对色彩的象征性用法以及大胆的构图,充分体现了他对色彩的主观运用,对主题浑然一体的表达。《播种者》一画中以互为补色的黄和紫构成整幅画面的色彩基调,而画中各个局部形象均运用由大至小的补色关系的色块和线对比构成,使画中充满着张力的光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热烈景象。由补色对比色系所产生的强烈、浓郁、闪烁的情调,将梵高那热烈的感情像一团火样传递出画面,让人震撼。

一个画家单知道补色对比可以激起最明亮的视觉鲜明度时远远不够的,他必须真正地感觉到补色对比发生的视觉鲜明度,这就需要不断地在创作实践中进行实践并总结,从而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色彩感觉,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加之内心的感情、直觉,才能创造出具有感染力表现力的作品。

三、补色关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一对补色系列的使用,如标志、广告、包装中直接运用红色与绿色造成强烈夺目的视觉效果。在色彩学上,将补色应用在绘画和平面广告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因为两种互补色可以组成漂亮的彩灰色。这种彩灰色往往要占据更多的画面,并配合少量的纯度色彩,使画面对比效果更加强烈。

补色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互补色相的配色是对比最强烈的配色,若不加以明度、纯度上的适当调整,极易产生眩目、喧闹等不调和的感觉。反之,正因互补色相具有完整的色彩领域,若配色关系处理好,可以得到清晰、亮丽、强烈的配色效果。在学习色彩构成时,就曾学到过互补色达到调和之美的方式、方法:1.使用色彩的分割。2.改变补色的面积。3.改变补色的纯度、明度。4.构图的变化也可以使补色调和。5.使用色彩分割的手段。补色关系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设计的作品相配的颜色太接近,缺少生气时,那么选择补色来加强色彩的对比,就可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增强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四、结语

补色关系的运用,一方面对于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生动了画面效果;另一方面补色关系的运用对于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也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总而言之,补色的运用对于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关系。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更加了解色彩规律,并能够合理的应用色彩中的补色关系,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具有商业价值。而谈到视觉冲击力,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尤其是给人以强烈视觉效果的补色应用,这势必需要每一个设计者来思考。一幅成功的招贴作品即便没有文字,通过艺术家对色彩的拿捏、掌握、利用就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在日后的设计活动中,我应该合理利用补色为自己的作品创作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琏年.《色彩构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

[3]李刚.《油画色调对情感的表现作用》[J].美术大观,2009.

[4]李广元.《最鲜明的绘画色彩结构-补色对比》[J].齐鲁艺苑,1993.1.

[5]孙明.《《论油画中的补色关系》》[D].南京艺术学院,2010.

作者简介:郑义(1990—),女,河南开封,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对比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