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16-10-08 15:10黄小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诗词

黄小芳

摘 要: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部分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古诗,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更好地教学古诗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诗的王国”,韵律优美,铿锵有力的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因此,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背后还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是要做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力和热爱,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特点有效果的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背诵古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于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有自己的如下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利用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通常在学生早读的前几分钟,我会安排学生背诵一首诗词,首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环节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其次,早上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好,好没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记忆的效果比较明显。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段,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一首新的古诗,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又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确实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而且对于诗词的选择也要尽量的选择一些有经典性的篇目,通常我会选择唐诗宋词三百首中的篇目和一些主要诗人的重要作品,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等等的诗词,还有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而且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诗词的选择往往是比较容易理解而语言韵律也相对比较优美的诗词,用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朗读和背诵的兴趣。比如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我让学生诵读的是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对于学生来说这首诗没有多少的生字,容易识记,而且通过字面的意思也能比较透彻的了解诗歌的主要大意就是男女之间的思慕之情,容易理解。而且读起来韵律和谐,也有一种美的感受。

二、倡导自主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他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遇,因而不同的人,在读它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曹雪芹写《红楼梦》,肯定不会像今天的人们想得这么多、这么复杂,也未必如现在的《红》学大师们所分析的那么全面、深刻,然而不同的人读后,得到体会却都是不同的。再如唐人王翰的《凉州词》,有的人读后感到英雄豪放,有的感受到苍凉悲壮,有的则感受到战争的无奈与边塞的悲凉。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常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强加于学生,那就会抑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积淀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审美的结果也就不会相同。有一位名人说得很好: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智慧既指向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对于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能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就行。在诗意的理解方面,一定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的最好的理解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如何去“意会”意境,体验情感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有感情的诵读,才能体会到诗的真味。比如《泊船瓜洲》一诗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这些词,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之情,学生只有经过品读理解,才能体会到诗人思乡之情的真切。同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才能够与诗人产生共鸣,这种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而且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们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还可以广泛地积累语言,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古诗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传统。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让我们为之倾力探究,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吧!

参考文献:

[1]施茂枝;小学语文第二册古诗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2002年Z1期.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