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10-08 15:39吴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趣味性教学有效策略

吴芳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转变数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小学阶段是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本文针对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现状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趣味性教学;有效策略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小学低年级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教育者可以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从而使小学生真正热爱数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趣味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调动学生兴趣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将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锻炼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上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学习,积极开展类似的有趣和活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趣味教学法能够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将抽象思维变为直观思维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转化思想,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接易懂的数学图形,这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有机几何的一种体现。有些晦涩难懂的数量关系可以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利用丰富的不同图形性质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性质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将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趣味性教学在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优势

1.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与形之间的结合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遇到复杂数学语言的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数学结合思想的方法,结合趣味性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小数具有意义的这一课时,可以借助数学课件的方法来学习。当学习1/10m=0.1m时,可以利用直尺在上面画出线段来表示数学语言。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如下:首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按照比例任意画出0.1m,然后让小学生明白0.1m是其中的任意一份,而不是指0—1之间的固定一份。其次,让小学生在直尺上找出一个具有小数意义的线段0.4m,然后可以提问,0.4m是几个0.1m呢?最后,让小学生任意找出5个连续的0.1m,提问一共用分数表示几米呢?通过这种反复提问和实践的方法,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发掘数学的本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2.有助于解决一系列图形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图形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针对简单的图形计算问题,这样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画△,比○少2个,画○○○○○○○,则△有( )个,列式为( )。又如:画○,比△多1个,画△△△△,则○有( )个,列式为( )。

3.以形解数,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在解决小学低年级路程问题、工程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复杂的数学语言问题,繁琐的题干,以图形解决数学运算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便于学习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甲、乙两地相距4.5千米,小明从甲地步行去乙地上学,前一段时间他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90千米,后一段时间他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60千米,请问小明后一段的路程总共用了多少分钟?如图所示:

前段路程 + 后段路程 = 4.5km(总路程/s)

v: (90/min) v: (60/min)

甲——————— ———————乙

起点 终点

求后一段路程的t。

解题思路:这道题首先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千米=1000米。先利用图形可以求出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60)/2=75米/每分钟,然后小明走完全程的时间为4500/75=60分钟,因此结合图形可知,小明前一段路程的总长为54m,所用时间为2250/54=41分钟,因此小明走的后一段路程就为总的时间减去前一段路程的时间,即为60-41=19分钟。

4.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

趣味性教学既包含以数学计算解决图形问题,又包含以图形问题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真正实现了数与形的互译。这种思想主要应用于鸡兔同笼问题中。首先我们要明确鸡兔同笼的运算公式,鸡的数量=(兔子的脚数×总的数量-总的脚数量)÷(兔子的脚数-鸡的脚数),兔子的数量=总的数量-鸡的数量。或者是兔子的数量=总的脚的数量/2-总的动物头数。例如:在鸡兔同笼问题中,一个笼子里面,一共有40只头和120只足,请问鸡和兔子的数量各多少只。解题思路:可以画出一个笼子,画出40个头,兔子为4个腿,鸡为2个腿。然后可以得出兔子有20只,鸡有20只。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是素质制度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能够为小学低年级教学提供图形材料,将抽象的数学观念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解题思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总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学校、教育者、学生共同努力,从而使小学生发掘数学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付闪闪.分析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3(52):63.

[2]陈红霞.以形助数 化难为易———试谈分析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03):17—18.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趣味性教学有效策略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