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构建反馈教学

2016-10-08 15:39杨倩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指导初中数学

杨倩

摘 要:为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新课改要求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合理的方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生成体验中来,然后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鼓励反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进行例谈。

关键词:鼓励反馈;初中数学;动手操作;指导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先进行理论推理和说教,然后通过课题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模式缺乏必要的互动性,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到能力的生成过程。新课改就基于这一点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求我们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生成中来。通过体验让学生积极反馈信息,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侧重和方法。下面,我们就联系多年一线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和运用学生反馈信息提升课堂效率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以和谐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反馈

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对象,而课堂是动态过程,一个班级那么多同学我们要想弄清同学们掌握到什么程度就要创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积极反馈信息。这就要求我们一改传统课堂学生“动辄得咎”的方式,我们要敢于承认学生的认知差异,要能鼓励学生主动将自己的遇到的问题,解不开的疙瘩反馈出来,这样才便于我们对症下药,及时修正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互动、交流和反馈中获得良性认知。

我们以下题为例说一下如何鼓励学生反馈:看图,在矩形ABCD中,AB=m(m是大于0的常数),BC=8,线段BC上有动点E (不与B,C重合),连结DE,作EF DE,EF与射线BA交于点F,设CE=x,BF=y。(1)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m=8,求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若y=,要使△DEF为等腰三角形,m的值应为多少?

新课改以来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现在中考数学也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型试题。这类题就是这个类型,其分的三个问题也正好反馈三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先让同学们尝试解答此题,然后我们搜集解答结果(信息反馈):①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同学没能打开思路,第一问也没能解决;②大约五分之二的同学能解答第二问;③剩下的同学能解答到第三问。我们根据这个解答信息反馈就能将同学们分成三个认知层次,然后设置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案。为了让同学们敢于反馈,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对找不到思路的同学进行呵斥,要根据他们的反馈分析根源:没能打开思路的同学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不能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相关逻辑关系。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几何证明题进行培养,让他们掌握做辅助线的技巧;层次②的同学我们要加强二次函数问题及相关区间与最值问题的指导和练习…经过这样的反馈和针对性的引导,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也不会在遇到问题时讳疾忌医了,为高效课堂奠定了氛围基础。

二、指导学生动手体验解题过程

我们捕捉到信息反馈以后,就要认真分析这些反馈隐藏着怎样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便于针对性的指导。其实数学作为一门很实用的工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因此,笔者建议,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反馈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这样才能从始至终体验问题生成的整个过程,才能全面把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生成运用能力。

就上例来说,我们已经成功捕捉学生的信息反馈,也分析出了怎样进行指导。对于打不开思路的同学来说,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练习让他们敢于动手做辅助线建立几何联系的方法:第一问既然是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那就需要我们寻找CE和BF之间的关系。我们再观察图,他们唯一可以建立联系的就是做辅助线DF构建直角三角形DEF。这样的话就存在以下几个情况: DF2=EF2+DE2,而EF2=BF2+BE2,DE2=CE2+DC2,这样就可以代入已知关系得到:(m-y)2+82=x2+m2+(8-x)2+y2,化简得出:y=-x2+ x。这样通过手把手地指导,让层次一的同学体验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为他们以后解决相似的数学问题建立了方法模型,帮他们树立了信心,强化了动手探索能力。层次②的同学,是卡在了二次函数问题上。观察得出的函数式,我们可以看出该函数二次幂常数项小于0所以开口向下,所以当当x=-,也就是x=4时,其有最大值。这一问本来不难,但是将知识点蕴含到实际问题时许多同学可能就想不到。所以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几个典型问题来让同学们通过多次体验进行学习和认知,这样熟能生巧,久而久之生成运用能力。

三、根据信息反馈要适时调整教学

课堂不是静态的,是师生多边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也不能只是套搬课前备案,我们要能及时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调节课堂进度和侧重点。如此设置,在同学们感觉都理解比较透彻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而在同学们都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我们可以多给出互动、体验和讨论的时间。在不同层次认知不一样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给与指导和启发。

此外我们还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如果发现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较好,我们就可以适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提高课外练习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果课堂练习不理想,那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将大家没有掌握的地方再讲解一遍,课外练习也要提出侧重要求,以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本文是我联系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结合学生问题反馈进行针对性数学教学的分析与探讨。总而言之,学生才是课堂的根本。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只顾灌输知识,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体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认知速率。

参考文献:

[1]李永建;实践反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初中数学要注重反馈[J];《新课程·中旬》, 2014(2).

[2] 韩小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2):24-24.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指导初中数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