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2016-10-08 16:10谢玉伟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创新

谢玉伟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历史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良和优化,在深入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迫切而实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记忆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历史教师正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具体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启发思维、突破难点

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巧妙运用问题情境,将历史知识通过问答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打开思想的枷锁,展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的能力,突破历史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讲解“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先将授课的重点与难点划分出来,即如何看待拿破仑发动战争的特点以及意义。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事件的历史人物分为四种人:法国波旁王朝的余党、资产阶级统治者、普通的市民、被侵略国家的人们。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这四种人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等,并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结与归纳。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程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阶段,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学生课堂参与度

趣味性和实用性是课堂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鲜明特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的过程,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

3.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体验情感,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导拨,使学生明白道理。历史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也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情感。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1.复现历史情境,激发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说明孔子已了解兴趣与动机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引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动机,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为此,历史教师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做法当然不尽相同,但情境复现教学法乃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见效快的好方法。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等多种手段,使历史情境复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心理学上讲,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化为有意注意。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以《明朝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教师进课堂时就向学生展示一幅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随之提出问题:有谁知道这幅图上的船是我国什么朝代的?这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听课也相当认真.再以《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准备好一段有关“渡江战役”的录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看看当年渡江战役时人民解放军的磅礴气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于是全班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到了屏幕上……之后,所进行的课堂互动性就很强。复现历史情境进行教学尽管看似平常,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学习动机随之形成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2.创设表演情境,帮助学生开发思维

历史,对于当前而言,已经是几十年前甚至是几百几千年前的事情,它常常让我们处在这个时代中的人难以理解,难以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描述,板书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顺书中所述时代发生事情的结构的。如果教师营造特定的氛围,让学生对教材描述的场景进行一个小的表演,以表演的形式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引导学生开发思维,就能使教学更加深入学生内心,同时领悟到历史的有趣之处,对历史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一下情境:当你处在一个没有现代一切物品的社会,你所住的地方是一条河流边,请你演绎你一天的生活。让学生在认真熟悉教材以及相关的材料后进行自我编导以及表演,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面对新鲜事物,热情高涨,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并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深刻认识到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语言情境,有助于渲染气氛

历史具有非常高的过去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完美的印象。生动多彩的语言能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给学生的认知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语言情境教学模式,给课堂氛围带来了鲜明的色彩,并提升了学生的观感欣赏能力。例如,在教学近代史女革命家秋瑾的时候,教师要充满激情地讲述教材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达到热泪盈眶的效果,并在学生的内心中流露出对女革命家秋瑾的热爱之情,表达出对秋瑾的敬佩之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帮助。历史是一本书,需要大家细细品读,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学习,在教师不断地探索钻研中,又会有新的领悟。

参考文献:

[1]于建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6,07:69.

[2]马如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84-85.

[3]秦素红.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5,09:72.

[4]王金保.《以情设境促教学》——探究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09:7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创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